為什麼有人主張恢復繁體字?與簡體字相比哪個好?

2020-12-04 人文茶館

為什麼有人主張恢復繁體字?與簡體字相比哪個好?

繁體字和簡體字的爭論一直是一個很熱烈的話題,無論哪一方都有絕對的支持者,那麼我們今天也來討論一下,繁字體和簡體字到底哪個更加優秀?是不是應該恢復繁體字,放棄簡體字。

首先我們知道中國的文字從"象形文字"開始,一直都在發生演變和增減,我們的祖先創造的文字之後,文字就在自我創造、更新,新文字出來,舊文字消失。最顯然的例子就是現在我們一般人都讀不懂甲骨文了,比如金文和銘文我們也都讀不懂,為什麼?因為那種文字被淘汰了。

很顯然,繁體字和簡體字也有這種明顯的對比。首先筆者要說,在傳播文化和普及知識的層面來看,簡體字絕對符合歷史潮流和我們民族老百姓的利益,縱觀中國曆朝歷代,只有清朝為了防止漢人識字,刻意將文字變得更加複雜難懂,其他的朝代,都在演變簡化漢字。為的是什麼?為的是普及文化,增加百姓的識字率!

而我們新中國成立之後,果斷全面推廣簡體字和普通話,為的是什麼?為的就是普及百姓的識字率,一個很簡單的事實,識字的農民和不識字的農民,相同條件下,生產效率絕對不可同日而語!所以簡體字絕對符合我們普通百姓的利益,至於有的人說沒了繁體字是數典忘祖,丟掉傳統的愚蠢行為,這又是另一個說法了。

因為在小編看來,我們國家現在並沒有廢除捨棄繁體字,國內很多大學的語言專業,比如古漢語專業,寫作業那是要用手寫繁字體字的。所以那些覺得繁字體好的朋友,你們大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繁字體,這並無不妥。

但這裡有一個現象很值得注意,我國的臺灣和港澳地區仍在使用繁字體,顯現出來的弊端是什麼呢?我是臺灣和香港、澳門的學生在進行語文考試的時候"苦不堪言",同是一篇作文,使用簡體字書寫45分鐘可以完成,如果寫繁體字就要多花一半的時間!另外現在我們國力增強了不少,很多外國人前來求學,在學習漢字的時候,很明顯簡體字是優於繁字體的選擇,因為你使用簡體字,根本不會造成你中國文化的不理解,照樣能學習中華歷史,這樣的好事,何樂不為?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嗎?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嗎?文/古今名將錄我們都知道,現如今人們使用的大多數都是簡體字,無論是平常所見,還是平常所寫,很少再看見繁體字,因為簡體字相比較於繁體字更能讓人看懂,更能讓人明白,其實我國不是一開始就使用的而是簡體字,在正式推行簡化字之前,使用的都是繁體字,但是現如今也是有地區依然在使用繁體字,比如臺灣、香港以及澳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疑惑
  • 簡體字已經用習慣了,那麼繁體字有恢復的必要嗎?
    其實簡體字的歷史是比較久的。以前人寫字是繁簡不分。說明繁體和簡體是同時存在的。並不是簡體字就沒多久歷史。還有我看得懂繁體字,我是學歷史專業的學生。我老師也是比較推崇繁體字的。我不贊成恢復繁體字。我覺得文化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沒有必要恢復繁體字。簡體字既然存在,存在即合理。
  • 我對恢復繁體字和嘲笑簡體字的看法
    有些「國學大師」要求廢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了幾十年的簡化字,恢復原來的繁體字。理由之一就是:繁體字是國寶,不能變化。只有文字不變化,一萬年之後的人們讀古人的書,不會有距離感。把漢字簡化了,是一種割斷傳統文化的愚蠢行為,所以必須要恢復繁體字。
  • 簡體字遭遇尷尬,該不該恢復繁體字?其實有第三種選擇
    這是為什麼呢?總之這肯定不是《千字文》本身的問題,否則周興嗣要被治欺君之罪了。這便是漢字簡化帶來的尷尬問題。許多從前音同意不同的,簡化後合併為一個。主要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所以,漢字簡化,不僅僅是減少複雜字型的筆畫那麼簡單,還減少了通行漢字的整體數量。該不該恢復繁體字?
  • 恢復繁體字教育?還是別折騰了
    ●特約評論員 楊於澤(湖北)針對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有人提交《關於在全國中小學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的提案》,教育部近日在官網公開相關答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用字
  • 人民日報海外版:港臺有人宣稱「繁體字正統、簡體字劣等」
    人民日報海外版:港臺有人宣稱「繁體字正統、簡體字劣等」 王平/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6-02-23 10:34
  • 知識爭論:「繁體字」和「簡體字」哪個更好?哪個優點更多?
    我經常會發表一些關於漢字方面的文章,也會收到一些朋友們的私信:到底繁體字和簡體字哪個更好?真是一句話無法給大家準確回答,今天這篇文章就這個話題咱們聊一聊。哪個才更好呢?漢字到底有多少個?有些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到底它是如何的偉大?我只舉一個例子:世界上最古老的四種文字,您知道有哪些嗎?他們分別是1.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 大陸用簡體字,港澳臺卻使用繁體字,哪個傳承了傳統文化?
    比如說我國的漢字,就經歷了非常多的變化,以前我國古代的時候是使用繁體字的,但是現在我們大陸使用簡體字,而港澳臺的人卻一直延續我們古代的傳統,使用繁體字。有的人就提出一種建議,覺得為了維護我國的這種傳統文化,應該把簡體字換為繁體字重新使用,這也能夠表示對我們古代流傳下來的這種文化的一種尊重。大陸用簡體字,港澳臺卻使用繁體字,哪個傳承了傳統文化?
  • 【長城評論】恢復繁體字教育?還是別折騰了!
    ●特約評論員 楊於澤(湖北)  針對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有人提交《關於在全國中小學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的提案》,教育部近日在官網公開相關答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用字,但也要考慮到在中小學經典閱讀和書法教育中,涉及繁體字教育的有關內容
  • 為什麼港澳臺堅持用繁體字,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反而用簡體字?
    香港街頭的繁體字店招這種牆內開花牆外香的特殊現象,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下面我們就一起說道說道,為什麼港澳臺堅持用繁體字,而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卻主動選擇用簡體字。可能會有福建廣東的朋友表示疑問,自己小時候也是既說方言也說普通話,並沒有什麼問題,為什麼新加坡的小孩就不行了?
  • 簡體字打敗了繁體字?
    有人撰文指出,此一評論的罕見之處在於它在英文報章中破天荒地採用了中文標題,而且還是簡體字。這一別出心裁的舉動,為全球「中文熱」再添話題,臺灣《聯合報》對此的解讀是,如今「簡繁體中文在世界上的熱冷程度明顯不同」。  「以流通的程度來說,簡體字早就打敗了繁體字」  據新華網綜述,從臺灣《聯合報》的報導來看,簡體字在國際社會顯示了漸漸走俏的趨勢。
  • 文化辯論:「繁體字」和「簡體字」哪個更好?是進步還是倒退?
    我經常會發表一些關於漢字方面的文章,也會收到一些朋友們的私信:到底繁體字和簡體字哪個更好?真是一句話無法給大家準確回答,今天這篇文章就這個話題咱們聊一聊。
  • 繁體字還是簡體字?「醜」是怎樣變成「醜」的
    後來學習並逐漸掌握了繁體字,這個疑問才總算煙消雲散——醜陋的「醜」字原來應該寫成「醜」,而「醜」則是十二地支中的一個專用字,漢字簡化時把兩個字合併了。我估計,在許多不熟悉簡體字的港臺語文教師眼裡,把「醜陋」寫成「醜陋」是寫別字。在簡體字中,類似這樣用一個筆畫較少的字取代筆畫較多的同音字的例子還有很多,而這還只是簡體字的眾多「問題」之一。
  • 簡體字好?還是繁體字好?
    簡化字,又稱簡體字。一般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現代中文的法定標準寫法,是與繁體字(又稱為正體字)相對而言的。簡化字以1964年公告,1986年修訂的《簡化字總表》為國家標準。此外,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國亦在傳統繁體漢字的基礎上實行簡化字。
  • 繁體字是中國文化的精粹,香港臺灣都在使用,我們要恢復繁體字嗎
    當今漢字有兩個版本,繁體字與簡化字,繁體字是中國文化的精粹,香港臺灣都在使用。我倡導寫簡識繁,這就是書寫用簡體字,但你要具有認識繁體字的能力。理解中國文字歷史的傳承和沿革。現在反對簡化字,恢復繁體字是歷史倒退,沒有出路的。
  • 繁體字好還是簡體字好?看過王羲之創造的簡體字你就明白了
    具體來說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簡體字的歷史。大家都知道我國的歷史歷經了很多朝代,其中也有過少數民族統治中原的時期,但是我們的中華文化有五千年的傳承,而且從來沒有中斷過。說到底,這都是漢字的功勞。現在各位平時所閱讀的所看到的,就比如你正在看的這篇文章,都是用我們現在通用的簡體字書寫的。爆炸君曾經聽過很多這樣的抱怨,說什麼不該簡化繁體字,一簡化了就感覺沒意思了。
  • 裴鈺:從17個角度看漢字繁體字和簡體字之爭
    17個角度,看漢字繁體字和簡體字之爭近期,部分學者、文化人士陸續提出要廢除簡體字,全面恢復繁體字,同時,還有一部分學者主張要繼續漢字的簡化,不必恢復 繁體字,「繁簡漢字」之爭在近幾年,是年年爭,歲歲爭,討論得越來越深入,涉及的方面也越來越廣泛,原來是學術圈子的話題,如今,已經成為全民討論的題目了
  • 為什麼中國要捨棄繁體字?它難道不比簡體字來的好看嗎?
    關於使用繁體字還是簡體字,總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很多人都覺得繁體字才是精華,不僅形象,也更為有利於傳統文化的傳承。而另一個陣營的人,則是支持使用簡體字,因為簡體字簡便,不論是生活工作還是學習,簡體字都更加便利,若是改用繁體字,那大概文科科目的考試時間需要延長不少;而醫生大概才是最痛苦的一個群體...但是這些都是大家的推測。那麼為什麼當初中國要捨棄繁體字?它難道不比簡體字來的好看嗎?其實這主要是和當初的國家大環境有關係。
  • 恢復繁體字為何又被提起?
    國辦秘書長吳慶彤轉述了總理的批示:「第一批已經公布這麼多年了,這次為什麼簡化這麼一點?」復旦大學教授唐世平曾撰文反駁道,恢復繁體字是部分「精英」們的「復古主義」和「精英主義」,理由是:繁體字比簡體字複雜得多,學習起來會擠佔小學生用於汲取科學知識的時間;簡體字推廣歷經幾十載,「倡導繁體字」幾乎等於再造文盲;恢復繁體字將幾乎無限地增加和文字有關的各項成本,從環保的角度看是一個大災難……
  • 簡體字繁體字孰優孰劣
    從簡體字再倒回到繁體字?可是我們文明中也沒有「倒車」的基因,所以亦非合理選項之一。不偏不倚取乎中,方為正道。將簡體字中部分字體適當恢復繁體字,讓簡體字整體提升漢字之美,之內涵,之傳統,之統一性,都是極好的。為何部分恢復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呢?我試舉幾例你便可知。愛,這是繁體字愛。愛確實應當是發心的動詞,愛屋及烏,博愛等等,簡體字愛為無心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