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王士禎 稱「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二語,豔絕千古?

2020-12-21 扁擔圈讀書

我見過最美的情詩不是《詩經》裡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或者「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亦或「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不是納蘭容若的《飲水詞》裡「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或者「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亦或「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也不是西藏情歌王子倉央嘉措的「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或者「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

亦或是「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什麼「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什麼「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什麼「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

都不及那一句僅僅只有九個字,卻被後人反覆吟唱的「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史上的唯一一個九字愛情絕句,非此莫屬。

九字愛情絕句的來源

這一句話,出自中國唐代的吳越王錢鏐之口。要知道,他武將出身,文採較之,稍有欠缺。卻能說出這樣一口絕句,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除了靈感來源,那就是愛情無疑了。

據記載,錢鏐少年時,因為當時的錢家已經沒落,家境極為貧寒。好在錢鏐奮發圖強,文武雙全,年紀輕輕便不甘平凡。因為有個好名聲,錢鏐成功迎娶了隔壁村也就是橫溪郎碧村的一個農家姑娘吳氏。她是鄉裡有名的賢淑之女,嫁給錢鏐之後,勤儉持家,兩人伉儷情深。

迫於生計錢鏐投軍意圖報效國家。吳氏自然夫唱婦隨,跟著錢鏐南徵北戰,,顛沛流離了很多年。後來董昌謀反,錢鏐討伐有功,又因徐許之亂,他聰明果斷,之後被封為吳越王,而髮妻吳氏自然成了一國之母。

吳氏是一個有孝心的女子,儘管年紀輕輕就離鄉背井,卻還是解不開鄉土情結。因為丟不開父母鄉親,她每年春天都要回娘家住上一段時間,看望並侍奉雙親。

錢鏐也是一個至情至性之人,對槽糠之妻甚是尊重有加。吳氏回家住得久了,便要帶信給她:或是表達思念之情、或是問候之意,其中不免也有催促妻子回家之意。

過去的臨安城到橫溪郎碧要翻一座嶺,地勢險峻,一邊是陡峭的山峰,一邊是湍急的苕溪溪流。錢鏐怕夫人轎輿不安全,行走也不方便,就專門撥出銀子,派人前去鋪石修路,路旁邊還加設欄杆。後來這座山嶺就改名為現在有名的「欄杆嶺」了。

有一年,吳越王妃告別夫君又回了郎碧娘家,侍奉雙親。而錢鏐在杭州料理政事,一日走出宮門,卻見鳳凰山腳下,西湖堤岸已是桃紅柳綠,奼紫嫣紅,甚是優美。想到與妻子已經分別數日,此番美景無語人陪,不免對妻子又增幾分思念之情。回到宮中,便提筆寫上一封書信,其中就有:「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雖寥寥數語,但卻情真意切,朗朗上口,僅僅九個字,平實溫馨,情愫尤重。妻子收到丈夫送來的家書,深受感動,淚流滿面,當即收拾行囊,準備回家團圓。

後來,此事傳開,成為當地一段佳話。有人甚至便寫了一曲《陌上花》時常吟唱,曲中情深綿綿,為人所道。

九字愛情絕句,言簡意賅,情深意切。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在封建的古代,人們的情感大都細膩委婉,不及現代人開放。而且,那時素來講究女子出嫁從夫,對於女子回娘家都必須要經過丈夫同意,其繁文縟節甚是麻煩。印象最深的就是《紅樓夢》中賈元春回家省親,作為一個皇妃,她自從入宮一生也就回家一次,但是一次回家都成了壓死賈府的最後一根草,其中的繁文縟節不必說,就是回家的時間也不過一天。

然而,吳越王妃卻每年春天都能回到娘家並且過一段時日,這其中除了王妃賢淑孝義,更包含了吳越王的通情達理,對王妃的愛可謂情深意切。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雖有催促王妃回家之意,更飽含這一個丈夫對妻子的濃濃思念,即使這樣他也委婉地對妻子說:陌上的花開遍野,萬紫千紅,甚是美好,你可以在路上慢慢賞花,緩緩歸來。簡簡單單的九個字,言簡意賅,情深意切。他一邊思念妻子,一邊又怕妻子旅途勞頓。他忍著深深的思念,也不想妻子因為快速趕回家而錯過路上的春意盎然。感情曲折委婉,其濃濃愛意卻令人為之動容。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僅僅九字,情景交融,寄情於景。錢鏐借景抒情,觀大好春色,無人與之相伴賞玩。不免失落,於是把愛意,寄托在這奼紫嫣紅的沿路春景中,希望妻子歸來慢慢賞玩,一解相思,二解妻子旅途乏倦。

古往今來,一個丈夫能對妻子的愛意,體現的這樣委婉深情,著實令人敬佩。

宋神宗熙寧六年,蘇軾就任杭州通判,經過臨安九仙山,聽到當地的人吟唱這首《陌上花》,含思宛轉。他對吳越王欽佩有加,然而,時過境遷,不覺聽之悽然。一時靈感乍現,依據「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作出以下三首詩,名為《陌上花三首》:

其一: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遺民幾度垂垂老,遊女長歌緩緩歸。其二:陌上山花無數開,路人爭看翠軿來。若為留得堂堂去,且更從教緩緩回。其三: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後風流陌上花。已作遲遲君去魯,猶教緩緩妾還家。

而到了清代,學者王士禎更是對「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二語,稱讚豔稱千古,更是認為「文人操筆,無以過之」。

如今,這唯一的一句九字愛情詩,更是被很多文學家反覆引用,可見其魅力非常。

不知道大家是怎麼認為的呢?

相關焦點

  •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最深情的想念,莫過於此
    「老婆,出門在外,多喝水……」「老婆大人,我會想你的……」「寶貝,等你回來,麼麼噠……」大約1100年前,一介武夫,目不識書,因為老婆回娘家,甚想念,寫出了「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9個字。那年春天,王妃又去了娘家,春天都要過去了,陌上花也開得很絢爛,王妃還沒回來。錢鏐公務繁忙走不開,又非常想念,就寫信給王妃說:「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大意是:田間阡陌上的花開了,你可以一邊賞花,一邊慢慢地回來了。
  •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於吳越王錢謬的關係
    那就是「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它的翻譯有幾種。「1.田間阡陌上的花開了,你可以一邊賞花,一邊慢慢地回來。2.小路上的花兒都開了,而我可以慢慢等你回來!到這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卻是千古名句。那麼你可能奇怪了。就是一封家書中的一句話。怎麼就是千古名句了?清初傑出的詩人、文學家。王士禎曾在《香祖筆記》云:「錢武肅王目不知書,然其寄夫人書云:『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不過數言,而姿致無限,雖復文人操筆,無以過之。」
  •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古代與現代愛情的契合點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安意如的《陌上花開》民歌很少精雕細琢,卻猶如渾璞玉,自有天然之美,因直抒胸臆,語出肺腑,相較精雕細琢的文人詩,另有一種特殊魅力。從《人生若只如初見》《當時只道是尋常》《思無邪》《陌上花開緩緩歸》直到《陌上花開》,只有在安意如的傳述中,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古典與現代也是可以找到契合點的。愛情, 原來是含笑飲毒酒。不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罷了。太早出現的喜歡,太容易演變成錯愛了。終究是情深不壽啊!
  • 假如前女友給你發了「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你怎麼回復?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出自吳越王寫給他夫人的一封信中。錢鏐(liú)(852年-932年),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臨安人,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創建者。一年春天王妃未歸,至春色將老,陌上花已發。錢鏐寫信說:「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意思是田間阡陌上的花開了,你可以慢慢歸來了嗎? 隱意:春天都到了,你怎麼還沒有回來?形容吳越王期盼夫人早日歸來的急切心情。據說吳妃看到信後當即落下兩行珠淚。此事傳開去,一時成為佳話。清代學者王士禎曾說:"'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二語豔稱千古。"
  • 前女友給我發了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該怎麼用古詩拒絕她?
    前女友給我發了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該怎麼用古詩拒絕她?如果您想文雅一點,就委婉地說,君問歸期未有期,可好?如果您想乾脆一點,就決絕地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也挺合適呀。不過,外人難免覺得,你這一拒絕的舉動,有些煞風景。
  •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 「為你讀詩」X 花朝節
    為你讀詩:衛東遊九仙山,聞裡中兒歌陌上花,父老雲,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吳人用其語為歌,含思宛轉,聽之悽然。而其詞鄙野,為易之雲。(其一)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遺民幾度垂垂老,遊女長歌緩緩歸。(其二)陌上山花無數開,路人爭看翠軿來。若為留得堂堂去,且更從教緩緩回。
  •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堪稱最短、最美的愛情詩,但主人的結局
    不是詩人的錢鏐卻寫出了流傳千古的最美牽掛之情,讓後代的無數詩人讚嘆不已。蘇軾在《陌上花》的序文中就簡單記載了這個故事: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吳越王錢鏐(liú)的原配夫人戴妃,是橫溪郎碧村的一個農家姑娘。
  • 吳越王錢繆愛情故事:陌上花開緩緩歸
    錢鏐與夫人戴氏的愛情傳為一段佳話,陌上花開緩緩歸就出自他們的故事。吳越王錢繆愛情故事錢鏐的妻妾有:莊穆夫人吳氏,浙西觀察判官吳仲忻之女,生錢傳瑛等十三子。歷封燕國夫人、晉國夫人、吳越國正德夫人。昭懿夫人陳氏,生子錢元瓘,追贈晉國太夫人。慶安夫人胡氏,生子錢元璣。濟南夫人童氏,生子錢傳(王瞿)。李氏,生子錢元懿。鄭氏,因父親犯死罪而被休。吳越王錢鏐的原配夫人戴氏王妃,是橫溪郎碧村的一個農家姑娘。
  • 古人的情書: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寥寥數語,可以感人至深;不是詞藻華麗無比,而是字字意切情真。「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很慢,一生只夠愛一人」。在這花開的季節,有誰能比得上一千一百年前的吳越王錢鏐呢?錢鏐出身漁民之家,自幼習武。
  •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最美的情書因何感動千年
    其中「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便是最浪漫的情書。事情發生在唐末五代十國時期的吳越國,國主叫錢鏐,其人長相奇醜,出身貧寒,出生時,窗外有兵馬聲,且有紅光突現,這讓本分的錢家主人認為錢鏐是不祥之物,便想把他扔進井裡,他外婆知道了,千方百計留下了這個孩子,所以他又有了「婆留」這個小名。
  •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吳越王錢鏐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中國.昆明 2018世界花卉模特大賽作品「陌上花開」設計創意靈感來源此故事。2018世界花卉模特大賽陌上花開作品出自錢武肅王給他夫人的一封信,語言意境優美,寓意美好。回到宮中,揮筆一封書信,寥寥數語,卻情真意切,細膩入微,最令人感懷吳越王對戴妃的相思與體貼之情的這麼一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這正是多少女人夢寐以求的幸福。
  •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溫柔人心千年的情話
    清代學者王士禎在《香祖筆記》寫著:「錢武肅王目不知書,然其寄夫人書云:「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不過數言,而姿致無限,雖復文人操筆,無以過之。」這個武夫就是唐代的錢鏐(liú),吳越君主。吳氏是孝順女子,每年寒食節有回娘家住一段時間的習慣,又一年的春天,王妃還未歸,料理完政務的錢鏐出門散步,一陣春風佛面,抬眼望去田間小路在不覺間已花開絢麗,遠處桃花似火柳如煙,一派生機勃勃,看到眼前的美景想與妻子分享,心中甚是想念,於是提筆寫下「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王妃看後,竟落下兩行淚珠,立即啟程。
  •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無越王每天處理完政事看著他給妻子修繕的道路兩旁長滿了鮮花,而且鮮花都綻放了觸景生情他非常的思念妻子,於是便給妻子寫信:「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這句話也從古代流傳到了現在,我們常念到這句話時想到的便是唯美的愛情和真摯的情感。我們感慨吳越王對妻子的情義,也被這充滿情誼的句子所折服。
  • 陌上開花,可緩緩歸矣什麼意思 對喜歡的人說陌上花開
    現在都會說「我想你,想見你」,而古時候表達思念比較含蓄,比如「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的出處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出自吳越王給他夫人的一封信。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隱意是春天都到了,你怎麼還沒有回來。
  • 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陌上這個詞,好像生來就自帶旖旎的美,「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陌上花開蝴蝶飛」,陌上的本意是指田間小路,在古時候,南北方向的田間小路叫「阡」,東西方向的田間小路叫「陌」。紫谷伊甸園的花海,客似雲來在五代十國的時候,吳越國國王錢鏐的夫人,每年春天必回臨安娘家,錢鏐給他的夫人寫信:「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 蘇軾的《陌上花》: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在那裡,他聽到人們在唱《陌上花》曲,那裡的父老鄉親和蘇軾解釋道,吳越王錢椒的妻子每年寒食節都會回娘家,看望雙親,直到陌上花開才回來。有一年卻遲遲未歸,吳越王思念愛妻,於是寫下了「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的句子。這兩句話包含了丈夫對妻子的無限思念和柔情,感動了吳地的百姓,他們把這句子編成歌曲,四處傳唱,其韻悽惻,含思宛轉。
  • 豔稱千古的「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背後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
    於是,錢鏐折轉身,返回宮中,提筆給夫人寫了一封情書,藉以訴說自己的思念之情,其中有這麼一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這富有詩情畫意的句子,樸素莊重中,又充滿情愫,溫馨感人。吳氏收到丈夫的來行,輕輕展開信箋,默默誦讀,感受到丈夫的款款深情,情不自禁的落下兩行熱淚,這是相思之淚,也是感激之淚、幸福之淚。
  •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花開又凋謝,是蘇軾對吳越王朝興衰的悼念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的出處五代十國時期的吳越國,他的統治者錢鏐將國都定於浙江杭州,這個錢鏐是個非常講情義的人,雖然貴為一國之主,但是對於自己的結髮妻子吳氏非常疼愛。有一次錢鏐處理完政事,特別的想念吳氏,寫下一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寄給吳氏,吳氏當時就感動得哭了,這短短九個字的信傳開之後,竟然一時成為佳話。
  •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是這個情人節最動情的話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聽說這句話是出自一個目不識丁的將軍之口,也有人說是吳越王寫給夫人的。現在不管這句話最初出自哪裡,如今讀來,還是柔情滿滿。在這個薄情的世界裡,我們費盡心事想討別人的歡心,卻總是多情總被無情惱。
  • 陌上花開可緩歸,是他的深情款款
    願天下喜愛春天的人,都可以流連陌上,顧盼花開,寓目娛心,走向自己內心安寧的花開之路   主播/羊城派記者 姜雪媛  陌,是路,是田間的小路。陌上,該是在田間的小路之上了。那陌上花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