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一直在被誤解,看了下一句才恍然大悟
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東西,5000年的文明,積澱下來的都是我們文化中的精華。對聯,古代的人們休閒時候常會對對子,一來是消磨時間,二來大家相互切磋,從中能夠找出自己的不足。
畫作,文人當中有很多人是擅長作畫的,他們看到了好的景物,就會描繪在紙上,還要在旁邊配上一首詩。悠久的文化當中還流傳下了很多經典的著作,比如說《論語》,這本書是儒家的代表作,裡面有很多見解到現在還能讓我們受益。
這本書中大多都是孔聖人和他的弟子們的言論,一問一答往往就能得出深刻的道理。很多人都以為這本書是孔子寫的,其實不是,是他的弟子和弟子的弟子把他的話整理成一本書的。後來這書就成了經典,古代考試的時候還會考上面的東西。我們現在的課本上也有其中的內容,每一句話的意思老師都會細細講解,但是很多名言的意思都被現代人誤解了,理解的不對自然用起來也是錯的。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我們常聽說,大部分人的理解就是女子和小人都不好養。人們總是用它來形容女人,覺得女人的性格多變,難伺候,當夫妻或是戀人吵架了,男方就常會說這話。但實際上,這話可不是這麼理解的。
儒家的思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統治者拿來教化百姓,所以很多話的意思都有改變,這些話會被修改成適合當時社會的意思,大部分都是從一句話中只截取一部分流傳,和斷章取義差不多,所以有些話會被大家誤解,失去了它的原意。就比如上一段提到的這句,她得後面還有兩句: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女子」不是說女人,它和小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用來指內心陰險的人,「養」是指相處,所以這句話是說,內心陰險的人不好相處,走的近了他們常會對你無禮,要是不理他們,又會被怨恨。這句話一直在被誤解,看了下一句我們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