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千古名言「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後一句更狠,你可能沒聽過
中國有四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但能稱得上「聖人」的卻寥寥無幾,我們耳熟能詳的有「武聖」關羽、「醫聖」張仲景、「詩聖」杜甫。跟這些人相比,孔子的「聖人」地位更加不可撼動,"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孔夫子說出的名言,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的一句古語,現代的意思通常被用以形容刁鑽的女孩子難以伺候,該句將小人和女子放在一起,足以見作者對女子的偏見之大。
作為聖人的孔子有一句話卻引起了大家極大的爭論和非議,甚至被一些好事者拿來當做孔子「詆毀」女性的證據,其實它還有下半句卻很少被人提及,居然將女子和小人相提並論,即使封建社會女子地位不高,他這麼說難免讓人覺得有很大的歧視,事實並非如此。
其中,"女子"不是我們所認為的女人,它的意思和小人差不多,按照"人之陽曰男,人之陰曰女"來說,女子是指那些內心陰險狡詐的人;「難養」的養不是撫養的養,是侍候、將就、相處的意思。這裡的「小人」不是指奸詐小人,而是指體力勞動者,具體地說,指「下人」,家僕;「女子」也不是泛指所有女性,而是指妻妾。孔子說女子與小人難侍候難相處,是說的家庭問題,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說這兩種人相處起來比較難,並沒有太多的歧視意思。
對於小人和詭計多端的妃子,太過寵信會讓他們貪得無厭、仗勢欺人,做出無禮之舉,疏遠他們又會遭到埋怨,在背地裡說壞話,實在是難以相處。孔子在「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後面,還有兩句更經典的話,卻經常被人忽略,即「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女性一般都比較敏感、任性,尤其是林黛玉式的美女,老公越愛她越親近她,她越愛使性子,鬧彆扭,耍脾氣,這就叫「近之則不遜」;疏遠一點,她又可能疑神疑鬼:老公是不是不在乎自己了,是不是移情別戀了?這就叫「遠之則怨」。
其次,小人和女子雖然相近但仍有區別,女子是指內心陰險狡詐的人,而小人則是指人格卑鄙齷齪的人。看完小解的解讀後,大家是否驚呆了,自己一直以為的東西被顛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