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地上懸河」降「身高」 河南省政協委員建議統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為「地上懸河」降「身高」 河南省政協委員建議統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2020-01-13 09:07: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蘇亦瑜 責任編輯:蘇亦瑜

    河南鄭州,遊客在黃河沿岸遊玩。 韓章雲 攝

  中新網鄭州1月13日電 (記者 韓章雲)「把『地上懸河』改造為地下河,消除黃河決堤隱患,降低黃河水患風險,使黃河兩岸人民能夠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獲得感,消除後顧之憂,安居樂業。」正在召開的河南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河南省政協委員、河南省泵閥業商會會長張朝祥就黃河生態保護提出建議。

  自古以來,治理黃河都是歷朝歷代的大事,如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保障黃河流域生態安全,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在今年的河南「兩會」上是個熱門話題。

  在張朝祥看來,近些年通過有效治理手段,黃河實現歲歲安瀾,但是「地上懸河」的不爭事實,也讓黃河的潛在隱患仍在,「黃河目前已是一條易淤、易決、易陡且年流量大大減弱和豐水期交替的河流。」

河南鄭州,遊客遠眺黃河。 韓章雲 攝

  在解決黃河「地上懸河」的問題上,河南省政協委員、河南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徐金柱建議,一方面做好黃河水沙科學調控,充分發揮小浪底調水調沙與下遊河道減淤、灘地治理的作用,構建完善黃河水沙調控體系。

  「另一方面還要做好黃河生態廊道建設。」徐金柱認為,應從從編制生態廊道升級空間規劃、建設生態廊道核心示範區、規範創新多元化投資融資模式、重視供水區域水土資源四個方面做好黃河生態廊道建設。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除了為「地上懸河」降低「身高」,在河南省政協委員、鄭州師範學院鄭州自然博物館副館長張強看來,溼地保護對黃河生態修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河南鄭州,遠眺中的黃河景象。 韓章雲 攝

  「目前,黃河溼地開發利用過度,生態退化嚴重,農業生產汙染嚴重,破壞溼地生態環境;溼地不溼,溼地旱化。」張強認為,應積極開展黃河河南段退耕還溼和溼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恢復集中連片退化溼地,改善溼地生態狀況,維護區域生態安全。「可以通過建立溼地公園等保護地形式,完善保護管理體系,加強對黃河河南段重要溼地的保護。」

  民進河南省委在提案中也建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需要統籌考慮黃河流域自然生態各要素以及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上下遊,系統保護、宏觀管控、綜合治理,以增強生態系統循環能力,維護生態平衡。

  河南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徐金柱還建議,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黃河水利委員會和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和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開展基礎性研究,為黃河的長治久安和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完)

相關焦點

  • 為「地上懸河」降「身高」河南省政協委員建議統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河南鄭州,遊客在黃河沿岸遊玩。韓章雲 攝  中新網鄭州1月13日電 (記者 韓章雲)「把『地上懸河』改造為地下河,消除黃河決堤隱患,降低黃河水患風險,使黃河兩岸人民能夠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獲得感,消除後顧之憂,安居樂業。」正在召開的河南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河南省政協委員、河南省泵閥業商會會長張朝祥就黃河生態保護提出建議。
  • 邁向黃河時代!濟南如何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同時,濟南市政協商量平臺也首次與議政性常委會的主題融合創新,政協委員共同為濟南市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為生物多樣性提供良好的基礎,向這個方向發展。」東營市黃河口生態旅遊區管委會副主任袁金龍說,他們在黃河生態保護方面的主題和思路是保護。  「(咱們黃河濟南段的綠化)只有春夏是綠的,到了秋冬恐怕葉子都掉了,所以這個綠化不符合生態。」濟南市政協智庫專家呂兆毅稱,生態不僅僅有景觀的作用,還有淨化空氣等多方面的作用。
  • 代表委員聚焦長江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
    長江和黃河是我國境內的重要河流,今年兩會,有很多代表委員熱議如何加強長江和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他們建議,就相關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編制和出臺有針對性的研究報告、管制規劃和實施辦法等,強化環境汙染物的監管和防治,完善風險評價體系,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 建設「黃河懸河文化國家公園」
    □河南法制報記者王建芳王園園吳倩    在接受河南法制報記者採訪時,省人大代表、開封清明上河園董事長王爽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對黃河流域進行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 黃河是名副其實的「地上懸河」
    黃河三門峽站多年平均輸沙量約16億噸,平均含沙量為35千克/立方米,在大江大河中名列第一。據水文監測,黃河泥沙主要來源於中遊的黃土高原地區,自河口鎮至潼關區間的輸沙量就佔了全河輸沙量的90%以上,尤其是河口鎮至龍門區間內約11.20萬平方千米流域面積內,來沙量就佔了全河的56%,年輸沙量達9億多噸。但到了黃河下遊的華北平原,由於河床坡度變小,流速急劇緩慢。
  •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工作建議
    黃河灘區生活有190萬以上的人口,近年來,在耕地面積變化不大的情況下,建築面積逐漸增加,造成灘區生態環境的逐漸破壞,受洪水威脅。七是懸河穩定性問題。黃河不僅下遊為「地上河」,上遊臨河段也成為「地上河」,洪水風險嚴峻,尤其是下遊河道和灘區多形成「二級懸河」,更是增加了洪水風險。
  • 黃河流域環境「告急」,是否應立法保護?︱問2020
    長期以來,黃河面臨水資源過度開發、生態功能嚴重破壞、生物棲息地喪失等問題,經濟社會用水和生態保護間矛盾尖銳。今年全國兩會上,多個代表委員和民主黨派中央呼籲,儘快制定「黃河保護法」,統籌黃河流域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中國夢·黃河情】以「減沙增流」等方式化解黃河下遊「地上懸河...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洪水風險依然是(黃河)流域的最大威脅」,「地上懸河」與洪水威脅始終制約著黃河流域的生態安全和社會發展。黃河最大支流渭河下遊及其南山支流、上遊寧蒙河段也已經形成「地上懸河」。此外,黃河下遊淤積數量巨大,據統計,1950-2004年期間黃河鐵謝—利津河段淤積量高達85.3億噸,全下遊段淤積量估算約150-200億立方米,「地上懸河」仍在加劇之中,洪水與泥流等災害風險日益加大。
  •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
    清華同衡充分貫徹落實黃河國家戰略,聚焦重大前沿課題,發揮跨專業協作和產學研一體化優勢,密切跟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和新動向,結合理論研究基礎,在全國各地開展了廣泛深入的規劃諮詢實踐工作,統籌謀劃和制定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藍圖方案和行動綱領,有力支撐國家黃河戰略的深入實施。
  • 陳怡平:統籌構建黃河流域生態系統新格局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了重要講話,為黃河生態環境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導航定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黃河水沙關係是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
  • 首屆黃河發展論壇舉行,獻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與會專家學者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緊扣重大國家戰略內涵,為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助力山東省「走在前列、全面開創」建言獻策。會前,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會見與會專家學者代表。
  • 「兩會聲音」全國政協委員宋純鵬:建議籌建「黃河國家實驗室」
    5月25日,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大學校長宋純鵬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今年的建議是籌建「黃河國家實驗室」,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現狀:黃河具體問題研究缺乏系統性黃河生態環境脆弱、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下遊「懸河」像一把利劍高懸於黃淮海平原之上,土壤沙化、水安全等問題長期存在,這些問題使黃河成為世界上最為複雜難治的河流。
  • 河南省委書記主持召開河南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推進會議暨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
    ,抓住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即將出臺的戰略機遇,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交流學習貫徹成果,完善工作思路舉措,更加有力地推動重大國家戰略在河南省落地見效。我們堅持謀劃長遠和幹在當下相統一,從看準的事情抓起,實施一批標誌性、引領性工程,推動重點工作實現突破,以生態廊道建設為抓手強化沿黃地區生態保護,以國土綠化提速行動為抓手建設森林河南,以重大防洪工程建設為抓手確保黃河安瀾,以「四水同治」為抓手開展綜合治理,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為抓手帶動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實現良好開局。
  • 保護黃河母親河 竟然有這麼多委員為她吶喊!
    當然也有文明衰落、黃河泛濫、生態環境汙染、生活水平低下、發展不均衡等等時代問題。然而黃河母親沒有哭泣,她依然靜靜地流淌,亙古未變。「保護母親河,要堅決杜絕汙染黃河行為,保她健康;更要加快推進黃河流域水生態文明建設,讓她美麗。」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姚愛興呼籲,「黃河水文化是推進黃河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精神載體。」
  •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五大要義
    2020年11月1日,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第十七次專題研討會在河南省鄭州市黃河迎賓館舉行。 這次研討會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主題為「沿黃中心城市的地位與使命」。流經9個省區,長達5400多公裡的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而黃河流域面積接近80萬平方公裡,2019年人口總量為3.24億,是國家重要的經濟帶、也構成了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事關全局、影響千秋。 自古以來,黃河水旱災害頻發、危困深重。
  • 經濟學家範恆山:五方面著手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黃河生態環境脆弱,既存在水土流失、溼地萎縮、水功能涵養降低等自然生態系統退化問題,也存在工業、城鎮生活、農業面源、尾礦庫多方面汙染等人類行為的侵害問題,環境保護修復壓力巨大;與此同時,『地上懸河』形勢嚴峻,遊蕩性河段河勢控制力不足,一些灘區滯洪沉沙嚴重,洪水風險依然嚴峻,防洪運用和經濟發展矛盾長期存在。」
  • 川貴滇青甘寧內蒙古7省區代表委員熱議長江黃河上遊生態環境保護和...
    >●建議選擇川西北地區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災害頻發區綜合治理等試點,重點支持生態工程建設、生態產業發展、清潔能源開發等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編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
  • 「兩會聲音」河南省政協委員張國曉:黃河吉祥物為六個卡通形象組合...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河網訊 (記者 宋向樂 實習生 李虹曉)黃河文化囊括5000年中華文明史,講好黃河故事,讓黃河文化真正動起來、活起來,是河南省政協委員、河南省動漫產業協會理事長張國曉一直牽掛的事
  • 四川省政協調研川西北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旅遊發展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政府網6月3日訊  近日,四川省政協副主席杜和平率調研組到阿壩州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動川西北黃河流域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開展調研。省環保廳、省文旅廳、省林草局、州政協、州林草和環保、文旅部門以及紅原縣、阿壩縣和若爾蓋縣相關部門等參加調研。
  • 河南省政協專題協商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本報訊6月9日至10日,河南省政協召開十二屆十三次常委會議,圍繞「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進行專題議政,並專門邀請黃委會總工程師李文學作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幾個重大問題思考》的輔導報告。在整個黃河流域中,河南黃河段歷史災害最多最重,保障黃河長久安瀾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