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因致二季度GDP「創紀錄最慘」,英國經濟能否絕地反彈?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周五股市過度恐慌的反應也許讓政策制定者們出乎意料,即便是此前英國公布20.4%的史上最大GDP跌幅,市場也沒有如此驚慌失措。

8月14日,法國北部高速公路上擠滿了急於開車穿越邊境趕回家的英國人。在擁擠的加來港停車場,乘客們忙著查看輪渡出發時間,試圖尋找在不斷逼近的最後期限前搭上船的機會,不滿情緒四處瀰漫。

「這政府太不靠譜了。」有正在舉家驅車往回衝的英國遊客在社交媒體上抱怨道。

一切都是因為英國政府在前一晚深夜突然宣布,從15日凌晨4點起,從法國抵達英國的旅客必須自我隔離14天,否則將面臨罰款。這讓本已在新冠疫情下掙扎求生的旅遊業相關公司猝不及防,也讓十幾萬正在法國度假的英國遊客陷入混亂。

同一天,歐洲旅遊和休閒業板塊哀鴻遍野,Stoxx Europe 600 Travel&Leisure指數涵蓋的16家歐洲公司市值蒸發了至少20億英鎊。

即便是此前兩天英國公布二季度慘不忍睹的經濟數據,市場和大眾也沒有如此驚慌失措。在一些經濟分析師看來,政府基於法國新冠感染率上升採取的一刀切做法顯然對消費者信心造成沉重打擊。

工黨影子內政大臣託馬斯西蒙茲(Nick Thomas-Symonds)尖銳指出,這是保守黨政府在處理疫情相關問題時沒能表現出必要的戰略、掌控力和連貫性的最新「劇集」。「從一開始就是這種情況,」他說,「是旅行者和企業為此付出代價。」

受傷企業「傷口撒鹽」

這已經是第二次了。

上一回被從安全旅行名單中突然剔除的是西班牙,那是英國人最喜歡的度假地,在疫情之前,英國人每年要為西班牙貢獻五分之一的國際遊客。在重新打開跨境旅遊大門、鼓勵人們積極消費為經濟復甦做貢獻沒多久,英國政府就在7月25日晚宣布,從26日零點起從西班牙返回英國的旅客需要隔離14天,大批遊客不得不取消預訂度假,旅行社苦不堪言。

而法國是英國人第二大受歡迎的度假勝地,8月正是一年中的度假旺季,業界估計隔離令下達之時,有大約16萬英國遊客正在法國。許多人因為工作性質不願隔離或無法承擔半個月無薪隔離的後果,不得不中斷度假千方百計趕回英國,還沒開始假期的人,則紛紛設法取消預訂行程。

英航(British Airways)母公司IAG是這輪暴跌中受打擊最大的公司之一,當天早盤就下跌超過6%。IAG上周剛發布半年報,虧損了42億歐元,比起去年同期盈利11億歐元,簡直是天上地下。因疫情封鎖影響,今年二季度,該公司接待的旅客人數下降了98%,公司正被迫裁員1萬2000人,並籌集27.5億歐元加強資產負債表,設法撐過這場危機,重振業務。面對這接二連三的不確定性打擊,無疑是雪上加霜。

為航空業製造引擎的羅爾斯羅伊斯也受拖累下跌4%,飛機窗戶供應商Melrose Industries也下跌4.2%,英國機場和火車站「標配」的連鎖書店WH Smith也下跌超過4%。就連獨立電視臺(ITV)也因投資者擔心旅遊業廣告商凍結預算,下跌3%。

英國旅行代理商協會ABTA表示,除非政府提供幫助,否則將導致該行業喪失生計。ABTA發言人表示:「有關西班牙和現在法國的公告影響了夏季旅遊高峰期英國度假者的兩個最大目的地。在當前經濟衰退時期,迫切需要一項計劃來保護旅遊業維持的22萬1000個工作崗位。」

經濟慘跌三大誘因

周五股市過度恐慌的反應也許讓政策制定者們出乎意料。

當時英國國家統計局宣布,繼一季度GDP下降2.2%之後,英國第二季度GDP下降了創歷史紀錄的20.4%,英國因此陷入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技術性衰退。

英國上一次陷入衰退,還是出現金融海嘯的2008年二季度,衰退持續了5個季度,在此期間GDP總共下跌7.2%,失業率大增,財政赤字幾乎翻了一倍,政府被迫執行緊縮政策長達十年,在此期間公共開支銳減。

不過,對英國GDP如此創紀錄暴跌的壞消息,市場卻幾乎無動於衷,當天富時100指數躍升84點漲1.3%,達三周高點。英鎊兌美元匯率甚至上升,兌歐元匯率幾無變化。

一些受益於疫情影響的上市公司意外暴漲——疫情期間業務量增加四成的外賣公司Just Eat上漲6.5%, 因為客戶減少駕車外出從而車險理賠頻率大大降低、利潤飆升三成的保險集團Admiral也上漲6%。

實際上,疫情對英國經濟的打擊比其它發達經濟體都更嚴重。上半年英國GDP的下降是美國的兩倍,在歐洲也僅次於更早爆發疫情的西班牙。二季度的GDP跌幅,英國是歐盟成員國中最高的,比西班牙的-18.5%更糟。根據14日歐盟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歐元區整體GDP在二季度收縮了11.9%。

在七國集團成員國中,英國的跌幅也是最大的。二季度德國GDP下跌10.1%、法國下跌13.8%、義大利下跌12.4%、美國下跌9.5%、加拿大下跌12%、日本下跌7.6%。

為什麼英國的GDP跌幅如此之大,遠遠超過其它主要發達國家?

總結分析師和經濟學家的看法,英國之所以二季度GDP數據如此之差,首要原因是比其它國家更晚進入封鎖,西班牙、義大利和法國等執行封閉政策的速度都比英國更快,因此更多的經濟衝擊發生在第一季度。

其次,封得太遲導致疫情蔓延,解封不得不更謹慎,政府實施了更嚴格的封鎖措施,持續時間也更長。舉例而言,德國從最初執行封閉政策到非必需品商店重新營業花了50天,而英國花了84天。

第三,經濟結構使然,英國經濟中面向消費者的服務業在GDP中所佔比重高達四分之三,因此受社交距離限制影響也最嚴重。零售業、酒店業、銀行業和房地產業受封閉政策的打擊尤為嚴重。

根據高盛數據,電影、餐廳、酒店和現場娛樂場所等領域的消費者支出佔英國經濟的13%,而在美國是11%,歐元區是10%。

而英國國家統計局宣布的二季度GDP跌幅,並沒有超出市場此前的普遍悲觀預測範圍。也就是說,這是預料中的壞消息,那就不算壞消息了,無非是「利空出盡」。

「L」型衰退,還是「U」、「V」型復甦

而市場之所以對創紀錄衰退後的英國經濟信心未減,更多是因為同時公布的月度數據顯示,隨著逐步解封,繼5月份GDP增長2.4%之後,6月份英國GDP增長了8.7%,好於經濟學家預期的8%。

非必需品商店在6月中重新營業,幫助服務業實現了7.7%的增長。隨著餐館、酒吧和酒店重新開放,預計將在7月和8月份出現更大反彈。

經濟智庫NIESR預測,三季度英國經濟將強勁復甦,增長率約為15%。但復甦的道路比較艱難,不會如一些人期望的那樣呈「V」型快速反彈。

野村證券首席英國經濟學家巴克利(George Buckley)也不懷疑英國將比其它歐洲國家經濟更快速反彈,但最大的挑戰是勞動力市場會發生什麼,以及這將如何影響工資和支出。

據英國國家統計局數據,自今年3月至7月以來,公司工資單上的僱員人數減少了73萬;薪酬也有所下降,其中獎金下降1.2%,常規工資下降0.2%,這是自2001年有記錄以來首次負增長。

政府自實施封閉政策以來執行的就業補貼計劃支持了企業對近1000萬僱員保留職位,7月份通過該計劃領取80%月薪、上限2500鎊的人數仍有750萬,財政部計劃10月份結束該舉措,這被認為是目前英國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如果失業率擴大,復甦很可能停滯不前。

諮詢公司資本經濟英國資深經濟學家格裡高利(Ruth Gregory)認為,到明年年中,英國的失業率將從目前的3.9%升至7%,可能直到2022年中才會降到4%。

在官方數據公布前一天,英國首相詹森(Boris Johnson)已向民眾預警,要大家做好準備「過一段苦日子」,而且時間不會很短。

對於英國是否會陷入「L」形衰退,詹森回答:「希望我們不會長期處於曲線底部附近,但這取決於疫苗,取決於病毒消失的速度,取決於世界其它地區情況,取決於政府干預措施有效性以及一系列其它因素……有大量的不確定性。」(作者:師琰)

相關焦點

  • 二季度GDP增速反彈10個百分點,聽六大經濟學家研判2020中國經濟下...
    每經記者:李可愚 張鍾尹 7月16日,中國經濟「半年報」出爐,其中最受關注的二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3.2%,增速成功實現「轉正」。隨後PMI強勁反彈:僅過一個月,3月製造業PMI就大力拉升16.3個百分點,重返50%的榮枯線上方,實現有數據以來最快的反彈紀錄。接下來3個月裡,PMI更持續處於榮枯線上,意味著經濟發展已出現趨勢性向好變化。
  • 疫情重創GDP增幅 建議推遲大選 美國二季度經濟「跌入黑洞」
    二戰後最大季度衰退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國二季度GDP是「有記錄以來最難看的數據」。美國彭博新聞社30日稱,美國經濟在幾乎整個4月都陷於停滯。現在世界了解了這種萎縮的深度。美國GDP約佔世界GDP總量的1/4,就業崗位流失將導致消費者支出減少,進口下滑;企業經濟狀態不善將導致設備投資下滑或減少庫存,而這些設備及庫存通常是在美國以外的地方生產。周四德國也公布二季度GDP,為環比下降10.1%,是1970年以來最嚴重的衰退。法國汽車製造商雷諾周四宣布上半年淨虧損達到創紀錄的73億歐元。
  • 疫情碾壓美國經濟:二季度GDP萎縮32.9%!二戰以來最糟
    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引擎、佔經濟總量約70%的個人消費支出按年率計算劇降34.6%,拖累當季經濟增長25.05個百分點,是有記錄以來最差表現。消費支出下降的背後是個人儲蓄率——個人儲蓄佔個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飆升,從一季度的9.5%增至二季度的25.7%。此外,受疫情打擊最為嚴重的服務支出重挫43.5%;反映企業投資狀況的非住宅類固定資產投資大幅下滑27%。
  • 武漢gdp排名2020 武漢前三季度gdp排名如何?
    武漢前三季度gdp排名如何?10月27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前三季度市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會上,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武漢調查隊發布相關情況。  經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我市地區生產總值(GDP),按可比價格計算,降幅比上半年收窄9.1個百分點。
  • 美國經濟大衰退落實錘,創二戰以來最差紀錄!二季度GDP降幅驚人
    美國二季度GDP下降32.9% 國際油價暴跌4%美國二季度GDP下降32.9%7月30日,據美國商務部發布的最新數據,美國二季度GDP年化季率初值錄得-32.9%,創下有史以來最大降幅,二季度年化實際GDP總量(初值)為17.2萬億美元。
  • 日本二季度GDP創65年最差紀錄!新首相將花落誰家?
    疫情幾乎抹去「安倍經濟學」成果「二季度GDP遭遇重挫的原因,是企業業績惡化,另外經濟前景面臨很高的不確定性。展望三季度,如果我們能夠有效控制住疫情,消費料將進一步恢復。」日本經濟再生擔當相西村康稔在數據發布後的記者會上表示。具體來看,日本二季度經濟指標全面下跌,內外需極為不振。
  • 10年最差!美國五大行感嘆投資者正遠離美股,美聯儲能否打破量價...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美國股市從去年四季度低谷大幅反彈之際,金融機構的證券交易業務收入卻持續走弱。交易量萎縮的背後是投資者的焦慮,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未來能否為市場帶來新活力?投資者情緒謹慎隨著美國三大股指再次刷新歷史新高,機構投資者似乎傾向於「靜觀其變」。
  • 英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隨著經濟反彈,通脹風險也會出現;① 英國...
    英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隨著經濟反彈,通脹風險也會出現;① 英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霍爾丹說,隨著新冠肺炎疫苗研製取得進展,以及大量刺激措施提高了經濟迅速反彈的可能性,通脹率的升幅可能會超過預期;② 霍爾丹周六在倫敦大學學院網絡會議上發表講話稱,隨著明年經濟復甦步伐加快,各國央行仍將重點關注其核心中期價格穩定任務,這將是非常重要的;③ 對於英國經濟復甦的前景
  • 英國經濟恐陷入創紀錄衰退
    【新華社微特稿】英國國家統計局預期12日發布今年二季度經濟數據,國內生產總值(GDP)預計大跌21%,英國經濟將陷入有史以來最嚴重衰退。英國《衛報》9日報導,這將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英國首度正式宣布經濟陷入衰退。
  • ...微軟有意收購TikTok英國業務;日本二季度GDP創二戰後最大降幅
    要確保藥店所有員工能夠了解相關要求,掌握需登記藥品目錄信息和省智慧食藥監登記上報操作流程,做到早預警、早發現,切實將「內防反彈、外防輸入」防控要求落到實處。A股午盤【三大股指高開高走 滬指大漲2.27%】8月17日,A股三大股指高開高走,截至午間收盤,滬指漲2.27%,深成指漲1.8%,創業板指漲0.91%。盤面上,大金融板塊持續發力,證券板塊領漲,國聯證券、招商證券、哈高科等股漲停。
  • 美國二季度GDP下滑32.9%,為二戰後最大季度衰退
    二戰後最大季度衰退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國二季度GDP是「有記錄以來最難看的數據」。美國彭博新聞社30日稱,美國經濟在幾乎整個4月都陷於停滯。現在世界了解了這種萎縮的深度。美國GDP約佔世界GDP總量的1/4,就業崗位流失將導致消費者支出減少,進口下滑;企業經濟狀態不善將導致設備投資下滑或減少庫存,而這些設備及庫存通常是在美國以外的地方生產。周四德國也公布二季度GDP,為環比下降10.1%,是1970年以來最嚴重的衰退。法國汽車製造商雷諾周四宣布上半年淨虧損達到創紀錄的73億歐元。
  • 中國經濟下半場:「復甦」仍是關鍵詞 GDP增速有望大幅反彈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中國經濟下半場:「復甦」仍是關鍵詞 GDP增速有望大幅反彈⊙記者 梁敏 ○編輯 林堅機構普遍認為,下半年中國經濟將加速修復,增速有望回到疫前水平。內需改善為經濟穩步上行提供動力源,預計下半年投資和消費將協同發力。
  • 二季度GDP傳捷報!下半年中國經濟有望延續復甦態勢
    ☆彭博經濟學家舒暢、曲天石:中國經濟在第二季度強勁反彈,鑑於冠狀病毒在第一季造成的破壞程度之深以及全球經濟衰退的背景,這絕非易事。現在的挑戰則是維持復甦勢頭——同樣也不容易。6月份生產的持續勢頭,預示著下半年成長良好。但是,疲弱的消費者支出仍然是持續的嚴重拖累。
  • 英媒:二季度,中國成為英國第一大進口夥伴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2月3日報導,在新冠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英國從中國的進口首次超過了從其他任何國家的進口。報導稱,今年二季度,英國進口的每7英鎊商品中就有1英鎊來自中國。中國企業向英國出口了價值110億英鎊的商品,其中紡織品大幅增長(例如供英國國民保健署使用的醫用口罩),還有用於遠程辦公的家用電腦等電子產品。這些數據暗示了中國經濟從疫情中明顯反彈的原因。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預測,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年將增長1.8%,相比之下,全球經濟將下滑4.2%,而英國經濟將下滑11.2%。
  • 英媒:澳大利亞二季度經濟回暖創該國史上最長時間經濟增長
    參考消息網9月8日報導英媒稱,澳大利亞經濟今年二季度出現反彈,在今年初遭遇惡劣氣候侵襲之後,消費者和政府大舉支出;與此同時,較長一段時間以來礦業投資下滑對經濟增長產生的牽制效果終於有所緩解。據路透社雪梨9月6日報導,6日公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報告顯示,澳大利亞經濟二季度環比增長0.8%,高於一季度的0.3%。這一增速甚至高於美國。但在經濟增長之際卻未顯示出通脹復燃的跡象,同時就業市場仍有相當多的閒置勞動力,預計澳大利亞央行未來數月將樂於讓利率維持在創紀錄低點。
  • 越南作為東協經濟體之一,三季度GDP同比增長2.62%,較二季度如何?
    當然,根據近期越南實現的宏觀經濟指標可知,三季度GDP同比增長2.62%,屬於東協各國當中為數不多經濟增長較快的國家,各項經濟指標反彈回升的勢頭較為明顯,推動國內生產總值(GDP)呈現正增長。既然越南作為東協經濟體之一,三季度GDP同比增長2.62%,那麼較二季度如何?
  • 外媒:脫歐和疫情讓英國經濟陷困境 _《參考消息》官方網站
    參考消息網12月16日報導 法國《回聲報》網站12月14日發表了題為《不管能否協議脫歐,英國經濟已經遭殃了》的報導稱,2021年1月1日英國脫歐過渡期將結束,無論英國和歐盟能否達成貿易協議,英國經濟都已無法避免地受到了衝擊。英國經濟已受到新冠疫情的沉重打擊,今年三季度英國與西班牙一道成為經濟反彈最弱的國家。
  • 金融危機以來最慘一周
    此後,川普宣布美國同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邊境將關閉一切非必要往來,繼高盛警告二季度美國GDP劇減24%後,歐盟又預計今年經濟衰退堪比2009年,美股跌幅進一步擴大。午盤道指跌幅一度超過730點,和標普的百分比跌幅均超過3%,納指跌2.5%。尾盤道指跌幅超過990點,三大股指均一度跌超4%。
  • 愛沙尼亞二季度經濟同比下降6.9%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根據愛沙尼亞統計局數據,愛沙尼亞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按當前價格計算為64億歐元,相比2019年二季度下降了6.9%。在疫情緊急狀態下,受影響最嚴重的住宿及餐飲服務活動下降了58%,製造業下降了19%,貿易下降了11%,運輸業下降了8%,房地產下降了13%,科學和技術活動下降了增長10%。增長是領域只有建築和信息通信業,其中建築業增長12%,信息和通信業增長8%。與2019年第二季度相比,稅收收入也有所下降,但下降速度低於經濟整體下滑的速度。
  • 外媒:脫歐和疫情讓英國經濟陷困境
    來源:參考消息參考消息網12月16日報導 法國《回聲報》網站12月14日發表了題為《不管能否協議脫歐,英國經濟已經遭殃了》的報導稱,2021年1月1日英國脫歐過渡期將結束,無論英國和歐盟能否達成貿易協議,英國經濟都已無法避免地受到了衝擊。英國經濟已受到新冠疫情的沉重打擊,今年三季度英國與西班牙一道成為經濟反彈最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