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軍隊不認皇帝只認虎符,難道皇帝一點也不擔心嗎?

2020-12-18 無風卻起念

在許多的電視劇中,我們經常看到一種古代調兵遣將用的兵符——「虎符」。「虎符」一般為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被劈為了兩半。皇帝一般將其中的一半留在自己手中,而另一半則交給了駐守在外面的將領。

當有軍事命令之時,皇帝會將自己手中的一半虎符交給大將,令其帶往軍營,倘若二者能夠合二為一,成為完整的虎符,那麼就說明,這個大將擁有調動軍隊的權利。然而,這就說明的一個問題,在外的軍隊只要看到虎符並校驗通過,便會同意於他統領,即使此人不是皇帝,對此皇帝難道一點都不擔心嗎?

其實皇帝對此確實一點都不擔心,反而能夠因為虎符的存在而安心。首先,世人皆知下層的士兵,甚至是常年駐守於邊疆之地的將領,有很多都不曾見過皇帝,也不曾見過朝中的一些位高權重的文武官員。那麼,如果僅憑藉刷臉的話,自然是無法做到指令的傳達的。那麼便需要藉助一個外物, 虎符也因此被發明了出來。而虎符一分為二的裂紋,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假冒的風險,因此,皇帝對虎符的信任自然是極高的。

有人會說,那麼皇帝不怕有人因為手中擁有虎符,並且懷有不二之心嗎?對此,皇帝自然有自己的防範之道。能夠接觸虎符之人分為兩種,一種是駐守在外管理軍隊之人,一種是接受皇帝的指派,前往軍營調兵遣將的將領。

對於前者,他們只擁有一半的兵符,因此沒有調兵遣將的權力,同時這些人一般為皇帝極為信任之人,他們的家屬很多都在京城,皇帝以此為人質來保證他們的忠心。

對於後者,一般為能夠幫助國家進行軍事戰爭的將領,這些人一般為朝中位高權重之人,或者是常年對外抗戰的大將,他們的家族往往是十分龐大的。倘若這些人有不軌之心,假借聖旨謀取私權的話,其家族必定被牽連。同時,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他們所作所為,很快便會被朝中和軍中知曉,如此一來,反而會將自己逼上絕路,因此基本沒有人拿自己的未來開玩笑。

如此說來,中國古代軍隊不認皇帝只認虎符,是社會發展的需要。而虎符更是皇權的象徵,皇帝對於擁有虎符之人一般有所防範,因此,皇帝並不擔心他們會利用虎符做出危害自己皇權之事。

參考文獻:《史記·魏公子列傳》、《陽陵虎符》

相關焦點

  • 古代軍隊只認虎符不認人,難道皇帝就不怕掌握虎符的將軍造反嗎?
    我們中華民族上上下下五千多年的封建歷史,前前後後誕生過四百多位皇帝,每次朝代的變換都避免不了的就是戰爭。兩軍對壘動輒幾十萬大軍,想要調動這麼多人的軍隊是非常複雜的一件事情,連皇帝都做不到。但是有一個東西可以做到,這個東西就是虎符。
  • 古代的虎符真有那麼厲害,軍隊只認虎符不認皇帝,這是為何?
    很多人都在奇怪一個問題,那就是皇帝明明是古代權利的最高統治者,但是皇帝的軍隊卻只認虎符不認人,將軍手裡只要有了虎符甚至可以造反,古來不乏這樣的事情。這是為什麼呢?皇帝明明知道有造反的可能性還願意吧虎符交給臣下,這又是為什麼呢?
  • 古代軍隊只認虎符不認人?任何人拿著虎符可以調兵嗎?
    古代軍隊只認虎符不認人?任何人拿著虎符可以調兵嗎?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軍事力量也是非常強大,我們往往可以通過通訊工具就可以指揮作戰,令人不由得感慨中國的發展,但是遠在幾千年前的古代呢?那時候的發展不像現在這麼發達,他們是怎麼指揮士兵作戰呢?接下來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看。我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經常看到一些人想要調動兵馬首先需要兵符,有些人會疑問難道拿著兵符就可以調動所有人嗎?
  • 為何古代虎符能調動全軍萬馬,軍隊只認虎符,連皇帝都不認
    此文要講的這個東西就是古代的虎符,虎符相信大家在電視裡面都看到過,用來調遣軍隊的,它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動軍隊所用的憑證。虎符能分成左右兩半,用兵時,左一半交給帶兵的將帥,右一半由國君保存。戰國時秦相呂不韋掌握著大批軍隊,對秦王(嬴)政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嬴政親政後,於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用虎符收編了呂不韋的軍隊,使得呂不韋空有相國之名而無實權。那麼為何古代的軍隊只看虎符,不然連皇帝來了都不認呢?
  • 在古代,士兵真的只認虎符不認皇帝?如果有人偽造虎符怎麼辦?
    虎符,是古代皇帝用來調兵遣將用的兵符,與象徵皇權的玉璽一樣,虎符代表著至高無上的軍權,「虎符一出,號令千軍」講的正是此。一、虎符的來歷傳說,虎符由姜子牙所創,起始於周朝,在春秋戰國時期興盛。但兵節卻不同,節作為一種信物,證明持節者得到君主賜予了某些權力,全國通行,不受地地域限受。由此可見,虎符的好處是慎重,但不靈活,兵節的好處是靈活,但又不易控制。
  • 古代調兵真的只認虎符不認人嗎?任何人拿著虎符都可以調兵嗎?
    其實在古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將軍或者說統帥他們手中的虎符是不一樣的,並且虎符的上面還寫了很多字,所以說,即使是一個國家,也應該有很多個虎符。軍隊中也有很多虎符,因為在一個軍隊,有多個將軍,當元帥命令將軍打仗的時候,必定也會用到虎符。這樣做,能避免很多事,比如當元帥想要特立獨行的話,肯定就會站出來一些將軍反對他。
  • 古代的軍隊為什麼只認虎符不認將軍?原因很簡單
    熟讀中國古代歷史,我們常常能夠看到電視劇之中,某個朝代皇帝派將軍出去打仗,會給予將軍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憑證:虎符。有了虎符可以調用一切可用之兵。虎符為中國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和調發軍隊的信物。虎符最早出現於春秋戰國時期,比如戰國時秦相呂不韋掌握著大批軍隊,對秦王(嬴)政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 古代虎符能調動千軍萬馬,軍隊只認虎符,拿著虎符都能調兵嗎?
    虎符,中國古代帝王授予臣下兵權和調遣軍隊的信物,為虎形,在中國歷史上是權力和身份的象徵。擁有虎符就相當於擁有了半壁江山的說法屢見不鮮,那麼古代軍隊只認虎符,只要誰擁有虎符誰就能調兵了嗎?在古代,軍隊是統治者的,士兵必須服從皇帝的調度。但皇帝是在皇宮裡的,調遣軍隊不可能次次親臨現場。其次,古代的通訊條件也是較為不發達的,不是每一個士兵都有機會見到皇帝。但是他們能做到觀望虎符,認清皇帝的信物。
  • 古代調集軍隊真的只認「虎符」?沒虎符連皇帝也調動不了嗎?
    從周朝開始到清朝結束,每個朝代的軍事制度不一樣,因此,地方的兵權劃分也是不一樣的,不過想要調集軍隊,必須有類似虎符和聖旨的授權,才可以發號施令。不過有些朝代,就連皇帝想要調集軍隊,如果沒有虎符,也是無法調動的,這可能是統治者在制定規則的時候忽略的一個問題。
  • 古代的虎符真能調兵百萬嗎?那為什麼只認虎符,不認人呢?
    我們在很多時候在電視劇上都有見到過搶奪虎符的橋段,虎符對於他們來說非常的重要,其實虎符是古代皇帝調兵遣將用的兵符,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的伏虎形狀的令牌,劈成兩半,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保存,只有兩個虎符同時合併使用,持虎符者即獲得調兵遣將權,虎符分兩半,主要就是為了避免一個人持有,導致獨斷專行,勢力過大,影響中央集權統治
  • 皇帝是不是沒了虎符就說話就不管用了?沒了虎符還能調派軍隊嗎?
    大家應該都聽說過虎符,虎符是古代皇帝對於軍隊調遣的唯一工具,而且一般情況下,將軍將士都是只聽虎符的調派的,所謂的只認牌子不認人就是這樣由來的因為前面就說過了,士兵與將軍是只認符,不認人的。但是皇帝是我國古代一個朝代的最高統治者,他說的話就是聖旨,還會有人不遵從嗎?除非是功高蓋主的存在,否則一般情況之下是不會出現虎符丟了之後,皇帝就失去了話語權的。說到底這個虎符也是皇帝一手建立起來的,要是丟了,那再造一個不就是了嗎?
  • 古代為什麼只認虎符不認人?任何人拿著虎符都可以調兵嗎?
    別看虎符就是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劈成兩半的令牌,它卻一直都是兵權的象徵,在古代曾經至少有一千年憑藉虎符調兵的歷史。可見虎符的重要性。「只認虎符,不認人」所表達的意思,其實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隨便一個人拿著虎符就可以調動軍隊。
  • 它在軍隊中權力最大,士兵們只認此物不認人,就算是皇帝都不行
    眾所周知,不管是現代還是在古代軍隊都是有著嚴明的紀律的。現代時期要想調兵遣將都是需要調令的,而在古代沒有現代這麼發達的信息化技術,下級士兵幾乎都是沒有機會見到皇帝的。那麼古代統治者是怎麼調兵遣將的呢?在影視劇中經常會出現虎符,這也是中國古代皇帝用於調兵的信物,一般將虎符一分為二,一半在皇帝手中,另一半由皇帝授予朝中大將
  • 古代士兵真的是只認兵符不認人嗎?沒有兵符造反會有士兵跟隨嗎?
    字面意思就是調動軍隊用的符印,是中國古代調兵用的憑證。兵符分為兩半,一半是給將領的,另一半則在國家最高統治者手裡。只有兩半兵符合為一個的時候,將領才能調動軍隊。春秋戰國,諸侯爭霸,諸侯國之間戰爭不斷,由於古代交通與通訊的不發達,國君們便發明了兵符,授予臣下兵權。因為早期的兵符是一個老虎的形狀,故兵符又被稱為「虎符」。老虎的形狀一直作為兵符的形狀,直到唐高祖李淵為避其祖李虎的諱,廢除了「虎符」,改用「魚符」,武則天時期又改「魚符」為「龜符」,南宋時期又恢復了「虎符」。
  • 古代有虎符,如果皇帝的虎符被偷,士兵還是應該服從虎符?
    在古代戰爭是很頻繁的事情,謀反的事情也不罕見,為了能夠更好的掌控天下,皇帝總是會把軍權牢牢的握在手中,同時為了能夠方便調動兵馬,便出現了虎符這種特殊的器物,相傳,虎符最早是由姜子牙提出來的。就是一個青銅(也有的是金子或者玉製品)的老虎,然後從中間分開,中間部分還有著錯齒,一般在皇帝的手中,另外一半則是在對應的部隊當中,等到調用軍隊的時候,虎符必須錯齒能夠對上,合為一體才有效。在不少的歷史題材劇中,都有著虎符的出現,甚至有人拿著虎符輕易便可調動兵馬,甚至逼迫皇帝退位,士兵們也是只認虎符不認人,但在真實生活中,如果皇帝的虎符真的被偷了,士兵還是應該服從虎符的命令嗎?
  • 古代虎符與將領 為何只認虎符不認人 幾百年來為何沒人偽造一個
    ——魯迅 在古代,皇帝擁有軍隊最高的權利,但是一般皇帝是很少御駕親徵的,所以就發明了虎符來調動大軍,為了防止有人偽造,又將虎符一分為二,兩個虎符合併時剛好嚴絲合縫,用來辨別虎符的真假。這樣調動大軍時,皇帝會將一半虎符給主將,如果有進一步的行動時,就會差人帶上另一半虎符前往軍營,這樣才能夠調動大軍。
  • 為什麼古代調兵時只認虎符不認將領?避免濫權現象發生
    資料圖為什麼古代調兵時只認虎符不認將領?首先,古代的將領一般都以皇家直系子弟居多,而這些人一般只是通過各種關係來獲得將領的位置,所以在調集部隊時也會被當時支持的各級官員的控制,這使得這些將領並非聽從國家,而是受制於把柄聽從當初引薦的官員,所以經常會出現胡亂調兵的情況。而有報國之志通過武考而當上的將軍實際上少只又少。
  • 古代打仗據說只認虎符,任何人拿虎符都可以調兵?原來是另有乾坤
    古代只認虎符不認人,的確早已成為了一項明確的規定,但如果真的到了用虎符的時候,也是肯定需要經過將軍的手的。古代的虎符,為一虎型青銅器,裂為兩半,其中一者置於為將者手中,而另一者則置於皇帝手中。,在沒有虎符的情況下甚至只能調動五十人,這麼點人數是完全不夠用的。
  • 古代軍隊只認虎符 皇帝刷臉都沒用
    信陵君無忌為了馳援邯鄲,遂與魏王夫人如姬謀劃,讓如姬在魏王臥室內竊得虎符,並以此虎符奪取了晉鄙的軍隊,並大破秦兵,救了趙國,成就了信陵君「竊符救趙」的佳話。大家應該很好奇「虎符」是一個什麼東西?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威力?
  • 小小虎符就能號令軍隊,任何人都能調兵嗎?原來內有乾坤!
    虎符是皇帝調兵遣將的兵符,古代君王為了讓自己傳達的命令不出差錯,能有力地控制軍隊,便發明了兵符,一半由皇帝保管,另一半交由將帥,每當調兵遣將的時候,都需要兩半兵符合二為一,驗證相符,說明命令並非偽造,皇帝的命令才可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