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分析水稻水稻水田秋翻後耙地的方式;做好稻田旋耕整地工作,根據其要求,做好相應的準備,有助於促進水稻的生長
咱們熟悉的大米來自於水稻,而在種植水稻的過程中,我們是需要掌握很多方式的。咱們一起接著往下看吧!
一、水田秋翻後怎樣耙好地?
水田秋翻後的耙地作業,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秋翻秋靶,另一種是秋翻春耙。
秋翻秋粑:主要在秋翻早,土質粘重,堡塊堅硬的少部分地塊上進行,由於秋收後到上凍前時間緊,適於秋靜時間短,加之農活集中,因之秋耙面積較少,大部留在第二年春季進行。早期秋翻地塊,在翻後2-3天,只要沒有秋,應立即抓緊秋耙,土壤粘重老稻田,用園盤耙對角線耙一遍後,再鎮壓一遍,達到地面平坦,並積蓄土壤水分,留待明春進行旱直播。如計劃水直播的可不必鎮壓,而是耙地後,留待明春灌水泡田後用木撈子或平板拉子耕一遍,即可播種或插秧。新開荒地秋翻早的地塊,在翻後5-6天,先用重耙顛耙一遍後,再用輕耙對角線耙一次,再鎮壓一次,留待明春早直播
水田秋旋耕以早秋阜旋耕效果好。即在水稻收割前,適時早排水,創造旋耕整的良好條件,用拖拉機牽引旋耕機採取圖耕作業方法,一般老稻田旋耕一遍後再用園盤耙後邊帶木,子樹一遍,留待明春早直播。
2、秋翻春耙:在第二年早春剛一化凍時,大多數堡塊夾縫裡和犁溝裡還積存一些雪,先用釘齒耙全面耙1-2次,可堵住堡塊間縫裡的水分控制蒸發,同時可使硬堡變松,以後適時再灌水泡田,水耙整地,這樣易於達到質量。如不早春先耙,堡塊遭雨後,易變幹硬,灌水泡田也不易泡開,耙也耙不碎,質量受到很大影響。
秋翻水田春耙地,應在堡塊化凍7-8釐米或達到堡塊一半以上程度就要開始進行,也可根據化凍層次,採取分期耙的方法,即第一次在化凍7-8釐米後開始;第二次在耕層全解凍時再耙一遍,質量就更加提高。如表土乾燥,土塊比較硬,也可趁雨後抓緊耙地,但也要注意掌握土壤適宜水分時進行為宜。
二、什麼是旋耕作業?稻田旋耕整地有哪些好處?
所謂水田旋耕作業,就是使用旋轉耕作機(簡稱施耕機),由拖拉機牽引,在水稻田裡進行耕耙碎土作業。由拖機的動力輸出軸驅動,利用刀軸上刀片的旋轉以及前進運動的複合運動,對土壤進行加工.由於刀片的旋轉,從面達到耕耙整地的目的。
旋耕作業作業的優越性有如下幾點:
1、提高工效,減少用工。用鏈軌拖拉機牽引一臺旋耕機,每班次作業70-90畝,比五鋒犁翻地50畝左右,提高工效40-80%,旋耕基本不破壞池埂,沒有新溝,作業遍數少,一般每市地能省修埂工0.2-0.3個。
2、節省能源,減少消耗,降低成本。一般旋耕平均動省油1.6市斤,有的地方犁翻耙,水田畝耗油3.8斤,旋耕為1.08斤,市省油1.02斤,省機耕費1元。
3、能全層施肥,適應機播、機播,有利於水稻生育。旋耕前將肥料搬布地面然後旋耕,達到全層施肥,為水稻全生育期供肥創造了條件,旋耕地面平坦,保苗率高。由於機車進地遍數少,土壤結構較好,據田間生育調查,旋耕的得,葉片多,根數多,一般平均增產7.1-10%左右。
三、稻田旋耕要求什麼條件?怎樣使用旋耕機進行田間作業?
為了要使旋耕機作業質最好,應掌提以下兩個條件:
1、土壤水分:一般土壤含水量達25-30%時旋耕,工效高,質量好,土壤水分超過40%,易起堆粘連,並損壞機具,故不宜進行,要提前排水,降低表土水分,創造良好作業條件。
2、適宜時期:春季旋耕,當表土化凍15釐米內時,抓緊頂凍早旋耕,如化凍過深,阻力增大,效果降低.直播田以早秋旱旋耕為好,插秧田在移栽前7-10天早旋耕後,再泡田耙耕為宜。
那麼怎樣使用旋耕機在稻田裡作業?其方法是:以採用回耕作業方法為好。用東方紅75或54型拖拉機,或鐵牛55型拖拉機牽引,時速以1-2幹米為宜.田間作業轉彎或拖拉機倒退時,須先將旋耕機升起,嚴禁轉彎時耕作,否則易引起刀片變形、斷裂,甚至毀壞旋耕機。如長距離轉移作業時,應拆下拖拉機動力輸出軸一端的萬向節。旋耕機上面嚴禁站人或放置沉重物品,並嚴禁高速行駛,以免發生事故,要經常檢查萬向節插銷及十字節卡環,損壞時立即更換。對機具維修保養,要勤檢查,勤注油,保管好,使用好。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如果對以上知識,存在什麼疑惑,或者有什麼見解,記得在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