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出臺的各項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扶危救困措施中,最受歡迎也最迫切的,當然是房租的減免了。
5月11日,八部委聯合發文宣布了扶困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減租政策意見:①、推動對承租國有房屋用於經營、出現困難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免除上半年3個月房屋租金。②、鼓勵非國有房屋出租人考慮承租人實際困難,在雙方平等協商的基礎上,減免或延期收取房屋租金。另外,八部委在意見中要求:各地區要細化方案,抓緊落實,幫扶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緩解房屋租金壓力。
國有房屋出租人是按政策要求推動,有國資委管著落實,想必落實應該問題不大;但對非國有物業的承租人,卻是鼓勵雙方協商解決,以風起堂主十幾年的商管從業經驗來判斷,90%以上的結果會是「協商無果」。
01小店小鋪減租政策落實如何呢?
近日,據北京市12345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5月28日,來電反映房租減免問題的企業來電中,有89%左右為承租個人或其他經營用房的企業。按北京市相關政策規定,減免租金事項具體由雙方協商解決,但大部分企業反映協商無果,未享受或只部分階段(2月份)享受了房租減免政策。
首都的企業減租落地率,國企尚有1成難落實,更何況京外各地的非國有呢?
以蘇州某區域為例,各大商業中心的各類商戶至今為止獲得租金全減免的僅有2月份,另有少數購物中心為商戶在3、4月份有部分租金的減半優惠(但物業費不減免,如3月租金減半,實際換算下來僅減免1/3租費);更多的購物中心只有2月份減免,後續再無減免政策。
至於街區商鋪,多為私人業主,絕大多數甚至連2月份的租金減免都無法享受,因為政策是鼓勵協商,結果都是協商無果。
小店小鋪,後疫情時代,本就受困於客流和業績恢復緩慢,房租和人工、水電等各項成本居高不下,2、3兩個月的停工停業,已經是虧光了老本;後續4、5月份的恢復期,入不敷出,房租不減免,已經徹底撐不住了。
02關店止不住,地攤夜市來救場?
近日在蘇州各大商場和街區的實地考察發現,購物中心內餐飲和零售類空鋪、圍擋越來越多,街區店鋪大門緊鎖、貼著「旺鋪出租」、「旺鋪轉讓」的告示更是常常兩三家、三五家連在一起。隨處可見的轉讓、出租和空鋪圍擋,行業的倒閉潮離我們還有多遠?
雖然各地都有各種發消費券、組織夜經濟等活動來促進消費,但卻止不住關店在繼續。關店止不住,也就止不住的失業,更就是止不住的收入下降,沒有了消費能力,消費券和促銷活動還讓百姓把保命錢掏出來促進消費,想必也困難吧?
所以全國各地的地攤經濟才會千呼萬喚的回來了。因為沒有租金,投入成本低,消費水平低,正好符合最底層的市民創業和消費。
但地攤經濟能短期內迅速解決大量底層低層次就業需求,也能滿足大量底層大眾生活剛需,但卻解決不了實體門店之高成本、低營收的瀕死之痛。
實體門店要活下去,根本解困辦法還是降低成本,而最大的成本就是房租。房租之痛不解,門店倒閉潮在所難免,這一會,房東們「捨不得孩子,還真就套不得狼了」!
03為解房租減免落實難,多地有硬招。
5月29日,北京市委專門開會要求著力解決好房租減免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
為此,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增設了減免房租申請窗口,負責接受承租市管一級企業及其所屬國有控股子企業房產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出的減免房租申請。各區政務服務中心將在本周內設立減免房租申請窗口,負責受理承租區屬國有企業房產的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出的減免房租申請。
有了政府和國資委的壓力,相信在京承租國有房屋的部分中小企業,可以稍稍鬆口氣了。
但承租非國有物業的呢?還是無解?京外各地呢?也還是無解?
其實要想減租真正落地,不是沒有辦法。關鍵在於各地方是否真正願意割自己的肉,捨得孩子來套狼!
減租落實難?補貼才有效!
其實在江蘇無錫,也有推進免租落地的硬招。
無錫市在3月份公布的服務業紓困政策十條中,第二條便是「明確對各商業綜合體、街區主動為入駐商戶減免租金1個月及以上的,將給予減免金額30%的財政補貼,單個企業最高不超過300萬元」。
按此,如果業主方減免租金損失了10萬元,至少可以獲得3萬元的財政補貼,這才能讓業主方不至於單方面承擔全部減租損失,自家斷了收入來源而陷入困境。
疫情損失有承租雙方和政府三方共擔,有補貼,才不至於房東自己的經濟來源斷了,減免租金的政策才能真正落地並惠及數千萬小店小鋪。
04小結:減租不落地,在於政策不託底。
減租政策意見出臺以來,進展緩慢,在非國有物業方,更是望梅止渴。
最迫切的紓困之策卻難以落地,還是因為沒有託底,損失落在某一方頭上,即便行政命令也難以推廣落實。
首都可以市政窗口接辦申請,有國資委督辦,應該對其中的1成有效,但剩下的9成非國有物業的承租者呢,難道還是只能期待「中國好房東」的良心發現?
類似無錫市的減租有財政託底補貼之策,千呼萬喚,何時能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