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孟向東 刁良梓
在以往,村「兩委」換屆難在人選難定;今年,在新野村(社區)「兩委」換屆中,則出現了「賢能」扎推進「兩委」的「新奇」現象。
新野縣新甸鋪鎮杜橋村張曉璐,今年28歲,是名退伍軍人,在部隊服役期間就多次立功、受表彰。換屆前新甸鋪鎮黨委進村考核時,將目光鎖定到張曉璐身上,該鎮黨委書記陳冬禹記得清楚:「考察組進村考察時,黨員群眾普遍反應,曉璐這個年輕人責任心強、思路清、有幹事創業的激情,而且本人也有進『兩委』的強烈願望。」綜合各方因素,張曉璐被確定為杜橋村黨支部書記意向人選。
同村的李建昌,在外打工多年,在福州創辦了擁有兩三百名員工的保安公司,去年發展成為入黨積極分子。作為「兩委」換屆儲備人選,他今年積極參與換屆,信心滿滿。
為紮實做好村(社區)「兩委」換屆前期準備工作,從今年9月開始,新甸鋪鎮副書記何軍慧和組織委員張沛,帶著12名經驗豐富的機關幹部組成考核組,多次下沉到村裡,不但在村裡最顯眼的地方張貼選賢榜,而且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發布「招賢納士」信息,廣泛動員致富能手、復轉軍人、在外務工經商返鄉等人員回村參與「兩委」換屆中。與此同時,考核組兵分八路,利用早中晚吃飯時間,深入到黨員、群眾代表家中走訪座談,敞開渠道,廣納賢才,一時出現了「一位」難求的火熱局面。
爭相進「兩委」情況並非個案。該縣歪子鎮蟒張營村張紅銳也是一個典型代表。他在福建泉州開了一家公司,年產值2億多元,生意越做越大,回鄉做點事情的願望越來越迫切。聽說 「兩委」換屆,他專門從泉州回來,主動競選蟒張營村黨支部書記。
據介紹,在今年村(社區)「兩委」換屆中,新野縣以選優配強「領頭雁」為重點,以年輕化知識化為導向,綜合考慮品行年齡、履歷、知識背景等因素,不斷優化村「兩委」班子結構。在綜合考慮的基礎上,嚴格劃定參選村「兩委」幹部的年齡上限,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年輕人員,注重從本村致富能手、在家優秀大中專畢業生、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退役軍人、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村醫村教等六類群體中精選候選人。截至目前,新野縣已確定意向人選1561人,35歲及以下兩委人數佔比19.7%,提高62%;大專以上學歷204人,提高85%;「一肩挑」比例將實現100%。
11月29日,新野縣委常委、組織部長趙玉鑑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換屆看似在屆中,實際功夫在屆外,「我們幾年前就開始緊盯在外高校畢業生、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致富能手等有年齡優勢的『潛力股』,建立人才庫,進行人才儲備。
今年28歲的陳雲,大專學歷,三年前以扶貧專幹的身份進入歪子鎮常蟬庵村從事扶貧工作,由於村情知悉,工作熟悉,年輕有為,在今年的換屆工作中,他和17名扶貧專幹全部納入此次意向人選隊伍,成為村幹部隊伍中的新鮮血液。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意向人選把原來各村人才庫中的後備幹部作為扶貧專幹全部納入進來,這批人年輕、有文化、有幹勁,經過兩年扶貧崗位的鍛鍊,村情熟悉,群眾基礎好,為換屆實現年齡、學歷的「一降一升」打下堅實基礎。
而這源於新野縣未雨綢繆、先人一步建立「人才庫」的長遠眼光。近三年來,新野縣通過 「開展一次上門慰問、召開一次懇談會、建立一個微信群、張貼懸掛一批標語、寄去一封家書、組織一次『兩委』工作述評、宣傳表彰一批先進典型、組織一次村情(項目)觀摩、摸排一批一批重點人才、梳理一批意向項目」為主要內容的「十個一」活動,共登記儲備鄉土人才1379人、村級後備幹部675人。此次新進意向人選495人,305人從後備人才儲備庫中產生。
在南陽市村黨組織書記招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中,新野縣2018年考錄2名,2019年考錄2名,2020年5人入圍,人才儲備效果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