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艘「可再生能源」動力船即將環遊世界(圖)

2020-12-12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世界首艘「可再生能源」動力船即將環遊世界(圖)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當地時間7月6日,法國環境部長於洛宣布,為了響應巴黎氣候協定,法國政府計劃到2040年停止售賣汽油和柴油車輛;到2050年時,實現零碳排放。同一天,世界第一艘完全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氫能的動力船抵達法國巴黎塞納河畔。此後,它將正式開啟"零排放"的環球航行。

當地時間6號,法國環境部長於洛在"能源觀察者"號上敲碎了一瓶香檳,象徵著它將正式開始環遊世界。

"能源觀察者"號於6月26日在法國西北部的聖馬洛下水,沿塞納河逆流而上,經過一周半的航行後抵達巴黎。再經過約一周的短暫停留後,它將於15號開始為期六年的環球航行。

「能源觀察者」號

這次航行,將經停50個國家的101個港口。船長埃盧薩德說,他們希望通過這次環球航行讓人們意識到氫能的力量,探索未來清潔能源在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和潛力。

「能源觀察者」號的船體上布滿了太陽能面板,並裝有風力發電渦輪

據介紹,"能源觀察者"號使用太陽能、風能和氫能作為混合動力。航行中,它主要依靠太陽能驅動電動馬達,在太陽能和風能不充足的時候,它則將海水中的水分子分解成氫燃料,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的目標。

這艘船由船長埃盧薩德本人和友人德拉福斯構想和研發,共歷時5年,耗費500萬歐元。埃盧薩德曾任法國海軍軍官,德拉福斯則是紀錄片導演和職業潛水家。

原標題:世界首艘「可再生能源」動力船即將環遊世界 6年到訪50國

郵箱:chenchen#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世界首艘2000噸級電動船下水
    本網訊 日前,由中國船級社(CCS)檢驗、入CCS船級的世界首艘2000噸級新能源電動自卸船在廣州南沙整體吊裝下水。該船建成後將填補世界同噸位內河雙電驅動散貨船的空白,在航行中全程不消耗燃油,實現碳、硫等廢氣汙染物及PM2.5顆粒零排放。  據悉,該船充電兩小時,即可續航80公裡。
  • 世界可再生能源發展現狀及趨勢
    能源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隨著世界範圍內的能源短缺,以及各國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開發和研究可再生能源來代替被過度開採和使用的不可再生能源,已是各國政府在資源利用方面共同的發展方向。
  • 全球首艘23000箱 世界最大級別貨櫃船即將完成
    23日,由我國船舶企業製造的全球首艘23000箱液化天然氣動力貨櫃船預計將完成自3月16日起開啟的海上試航之旅。23000箱液化天然氣動力貨櫃船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級別的貨櫃船之一,採用更為環保的液化天然氣動力設計,由中國船舶集團所屬滬東中華船廠為法國客商建造,總長400米,型寬61.3米,甲板面積約等於4個標準足球場,服務航速22節,載重量近22萬噸,載箱量達到23000標準貨櫃。
  • 《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20》顯示——世界可再生能源發電份額持續增長
    《世界能源發展報告2020》顯示——世界可再生能源發電份額持續增長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張守營報導 日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國際能源安全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舉辦的世界能源格局與中國能源安全研討會暨
  • 世界首艘2000噸級別純電動船日前在廣州南沙區龍穴島下水試航
    充電2小時,可跑80公裡,世界首艘2000噸級別純電動船日前在廣州南沙區龍穴島下水試航,此次成功下水,實現了五個「第一」:世界上第一艘全部採用鋰電池作為全船動力的內河貨運船舶;世界上第一艘採用直翼舵槳推進系統的內河大型運輸船舶
  • 全球首艘23000TEU雙燃料動力貨櫃船命名
    9月22日,由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船舶工業貿易有限公司作為聯合賣方為法國達飛輪船建造的世界首艘23000TEU雙燃料動力超大型貨櫃船「
  • 已經引起中國乃至世界關注的清潔可再生能源——潮汐能
    近年來,我國發電採用的大部分都是不可再生的煤、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由於大量燃燒煤、油氣排放大量汙染物,導致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尋求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以減少空氣汙染成為中國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而綠色且可再生的潮汐能發電引發中國乃至世界的關注。
  • 充電2小時續航80公裡 廣東建世界首艘千噸級純電動船
    充電2小時續航80公裡 廣東建世界首艘千噸級純電動船 2017-11廣東建世界首艘千噸級純電動船  11月12日,廣船國際建造的世界首艘2000噸級新能源電動自卸船在廣東南沙整體吊裝下水。
  • 參與RE100的日本企業與可再生能源
    顯然我們企業在環保意識上還有待提升,但是不得不說遠景集團率先為中國企業哎世界上邁出了一大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些加入RE100的日本企業與它們的可再生能源對策。索尼與可再生能源在相機、遊戲機、電視等家電領域為人熟知的日本企業SONY(索尼)公司,近年來逐漸將目光投向能源的發展。
  • 核能是不是可再生能源
    什麼是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種取之不竭的能源,嚴謹來說,是人類有生之年都不會耗盡的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現時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實都是太陽能的儲存。可再生的意思並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
  • 美國電影界暢想未來再生能源世界 氣候警告緊迫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赫芬頓郵報》11月4日報導,美國著名男星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Leonardo DiCaprio)領演的紀錄片《綠色星球崛起》展示了人類如何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生活,這種生活方式在未來不遠的幾十年即可實現。據報導,聯合國代表團和世界頂尖科學家將於本周在哥本哈根舉行會議,之後會發表一份有關氣候變化的負面報告。
  • 美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首次超過核能發電量
    ,二是依法向電力用戶徵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收入。(解釋:為什麼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如此之快?)>可再生能源產能擴大五倍,因此該公司明年將減少派息。RECAI)報告顯示,美國如今仍然是世界上對可再生能源投資和部署最有吸引力的國家。
  • 長江首艘千噸級純電動貨船試航 2024年電動船市場規模將達453億
    這標誌著長江流域首艘千噸級純電動貨船「中天電運001」試航成功。「中天電運001」由鋰電池與超級電容「雙電」驅動,整船電池容量1458千瓦時,相當於40輛電動汽車。通過岸電充電2.5小時,可續航50千米。按全年運營150航次計算,年用電量在45萬度左右,可替代燃油20.16噸。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
    原標題: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人日報11月23日報導: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在全球能源需求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表現出了更大彈性,預計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求將增長
  • 英國石油公司BP報告顯示:去年世界可再生能源消費增長41%
    英國石油公司BP最新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統計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費增長1.3%,連續第十年創歷史新高。其中,可再生能源消費增長41%,天然氣增長36%。不過從消費總量上看,化石燃料仍佔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的84%,石油仍佔全部能源消耗的33%以上。報告說,中國去年能源消費增長佔世界增長量的四分之三,印度和印度尼西亞次之。
  • 疫情後世界再次聚焦綠色低碳發展,可再生能源更具備了加快發展優勢
    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需協同發展,能源消費大國需迎接能源供應波動風險挑戰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實現碳排放達峰和降低碳中和排放基數,繼而降低碳中和難度的現實選擇。但可再生能源在供應穩定性方面存在不足,將來能否得到較好彌補還是未知數。理論上,雖可以通過組建可再生能源相互協同系統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但實踐起來並不那麼容易。
  • 俄羅斯可再生能源發展概況
    、經濟發展緩慢等因素影響,俄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增長緩慢,其增速低於世界平均增速,其中,只有太陽能光伏發電和風電發展相對較快。通過以上政策,既可以利用競價機制選出經濟效益良好的可再生能源項目,也為可再生能源項目所生產的清潔電力併網銷售提供法律支持。
  • 長城·國際可再生能源論壇(2020)在河北張家口召開
    12月1日至2日,由張家口市政府主辦的第三屆長城·國際可再生能源論壇正式召開。圖為論壇現場。河北日報記者劉雅靜攝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劉雅靜)12月1日至2日,由張家口市政府主辦的第三屆長城·國際可再生能源論壇正式召開。
  • 中國首艘「油氣電」混合動力內河船,完成首次航行任務
    中國首艘「油氣電」混合動力內河船,完成首次航行任務船舶製造業一向被視為是我國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代表性成果之一,我國製造的大型船舶不僅在國內得到了廣泛應用,出口國外也引起很多國家爭先訂購。在我國境內,以上海江南造船廠為代表,也湧現出了一批優越的船隻製造企業,在國際市場佔有重要份額。
  • 世界上首艘蒸汽鐵甲艦——法蘭西的「光榮」號
    傑出的艦船工程師迪皮伊·德·洛梅堪稱法國海軍的福星,正是在他的主持下,法國在1850年建造了首艘採用蒸汽動力的雙層甲板戰列艦「拿破崙」號,從而一舉實現了戰艦動力的跨越式發展。洛梅後又決定對該艦進行改進,即在其舷側敷設鐵製裝甲板,從而可使艦體承受最新式前裝炮發射的25千克(55磅)開花彈的轟擊,這便是開啟新紀元的「光榮」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