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在香港叱吒風雲的「五億探長」,呂樂的上位之路

2020-09-03 娛樂一夏扒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極其昏暗,警匪勾結,社團眾多,民不聊生,社團交了錢,該幹什麼就幹什麼,警察也當看不見,有時甚至反過來幫忙幹活,這赤裸裸的在金錢基礎上的勾結,連環相扣,形成一條「產業鏈」,這個龐大的貪汙體系就是由當時鼎鼎大名的香港四大探長之首—呂樂。

呂樂

香港當時大大小小的社團至少超過60個,古惑仔滿街都是,也有很多人從一開始成為正義警察,後來受到赤裸裸的金錢誘惑而變成「黑警」,不少華人警探脫下了警服以後就跟社團大佬稱兄道弟,而呂樂就是當時最具代表性,名聲最大的「偽探長」,賄賂上司,勾結社團,能賺錢的都插一隻腳進來撈一把油水,壞事做盡。

1920年,呂樂出生於廣東汕尾市海豐縣,父輩都是靠出海捕魚為生,他不滿足於此,早年偷渡來到香港,想在這片「黃金地」創出一番事業。

劉德華在《追龍》飾演呂樂

初來乍到的呂樂生活十分艱苦,跟無數年輕人一樣,從事苦力活來維持生計,那時他絕對沒有想到,到後來會成為隻手遮天的華人警探。

當時的香港是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對殖民地而言,就是為了給宿主提供資金來源,所以整個管理體系從內而外沒有哪裡是不存在貪汙的,不管市民需要政府做什麼,都必須給一個「人情」,要做的事越大,給的「人情」就越大,這樣才能保證事情順利完成。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

呂樂在20歲的時候選擇加入了警隊,剛進警隊的他只是一名小警察,但是野心不小,處事圓滑,並且眼光很準,他投靠了華人警探劉福,得到了劉福的扶持,並且依靠著有國民政府軍事背景的姑父,一路攀升,逐漸發展成一名「黑警」,僅僅用了18年,就成為了香港警方的華人探長,並且聯合藍剛、韓森、顏雄三位探長組成香港「四大探長」,而呂樂就成為「四大探長」之首。

香港四大探長

呂樂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將收回來的油水,分一部分給自己的上級,以確保自己的權力正常使用,另一方面,利用自己的權力,斡旋於社團和警局之間,收錢替他們辦事,而警察要破案,呂樂直接找社團大佬要人。

只要有金錢,警匪一家親,就這樣無數錢財進入口袋,呂樂一度被傳出了5億身家的傳聞,被譽為「五億探長」,當時的香港豪宅也就是幾萬的價格。

他的繁盛時期一直到1968年,他的五億傳聞也激起民憤,使得港英政府不得不採取行動,得知政府正計劃成立廉政公署ICAC,果斷遞交了辭呈,並在1973年一家人移民加拿大。

ICAC

1974年,香港成立廉政公署,加大力度打擊貪汙,一時間搜查了大量人員,幾乎人人有事,細思極恐,導致人心惶惶,從此摧毀了由呂樂一手搭建的貪汙體系,香港上方的天空一時間露出了光芒,照射在這片昏暗的大地上,顯得格外的耀眼。

曾經的「大老虎」呂樂,在海外自由自在地生活,並跟人說過再也不會回去香港,因為那裡已經沒有熟人了。

這些事件給香港敲了一次響亮的警鐘,日後一定要居安思危,打擊貪汙犯罪,保護好香港每一片土地。

2010年,那個曾經叱吒風雲的華人警探呂樂在加拿大溫哥華出殯,享年90歲。

呂樂出殯

本期到這結束,下期更精彩,喜歡的看官記得點個關注,避免迷路,我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上世紀在香港叱吒風雲的華人探長,藍剛的上位之路
    藍剛當時的香港是在英國殖民統治下,在某種程度上,十分瞧不起華人,但也有那麼幾位突出重圍,能夠在香港警察中坐上了探長的位置,他們就是香港「四大探長」,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今天就來說說藍剛探長的上位之路。1920年,藍剛出生於香港,原名藍文楷,家境屬於中等水平,從小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對語言方面比較有天賦,時常用英語跟他人交流,除了英語,還學習了西班牙語、法語等等,總共掌握7種語言之多。
  • 上世紀在香港叱吒風雲的華人探長,藍剛的上位之路
    藍剛當時的香港是在英國殖民統治下,在某種程度上,十分瞧不起華人,但也有那麼幾位突出重圍,能夠在香港警察中坐上了探長的位置,他們就是香港「四大探長」,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今天就來說說藍剛探長的上位之路。1920年,藍剛出生於香港,原名藍文楷,家境屬於中等水平,從小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對語言方面比較有天賦,時常用英語跟他人交流,除了英語,還學習了西班牙語、法語等等,總共掌握7種語言之多。
  • 回顧香港「五億探長」呂樂:假探長、真黑道,香港貪汙的鼻祖
    說到呂樂這個人物,大陸很多老百姓根本就沒有聽說過,畢竟在一般人眼中,呂姓中最厲害的人物是呂布、呂不韋、呂雉等等人物,壓根呂樂就排不上一號人物。但是,不要因此小看了呂樂,在廣東地區,特別是在香港,談到呂樂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呂樂最響亮的頭銜就要說是「五億探長」了。
  • 香港「五億探長」呂樂去世 傳奇一生被拍成電影
    港「五億探長」呂樂去世 曾貪5億巨款被通緝34年在溫哥華墓園的靈堂,中間放有棺木,靈堂照與被廉署通緝多年的「五億探長」呂樂攝於1970年代的相片極為相似。圖片來源:香港明報中新網5月21日電 香港明報援引加拿大《明報》消息,1960年代叱吒香港警界及黑道的「五億探長」、被稱為「四大華探」之首的呂樂已去世,20日在加拿大溫哥華舉殯。出殯墓園禮堂外花圈寫有「呂樂先生千古」等輓聯、靈堂遺照相信是70年代拍攝的呂樂照片。香港廉政公署表示,暫未能證實呂樂的死訊,需要時間向有關方面求證,目前呂樂仍在通緝名單上。
  • 「九龍王朝」之五億探長——呂樂(上)
    「九龍王朝」之五億探長——呂樂(上)這個廣東潮汕人是五億探長雷洛的原型 曾是華人探長之首標籤:中國省港人文歷史地理、五億探長呂樂、廣東汕尾海豐香港九龍新界、中國地方方志人物掌故故事傳說、歷史人物傳記隨筆雜談故事
  • 「五億探長」真實原型呂樂,他的一生,遠比電影裡精彩!
    前些日子上映了一部電影叫做《追龍》,電影中有一個人被稱為五億探長,這個人的原型就是呂樂。說到此人可能大家比較陌生,但是還有一部關於他的電影叫做《五億探長雷洛傳》,這裡面的雷洛有劉德華飾演。在60年代的香港,呂樂、韓森、藍剛及顏雄並稱四大華人探長。與電影中的一樣,呂樂在現實生活中同樣是一個黑白兩道通吃的人。在四大華人探長中,呂樂在資歷、人脈、勢力操控的層面上都是四人之首。呂樂在當華人探長期間,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與黑社會制度相關的貪汙機制。上世紀60年代期間,呂樂在香港可以說隻手遮天,風光一時。
  • 從香港電影觀感CID時期叱吒風雲的四大探長
    現今很多的香港電影作品,會反映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至廉政公署成立前香港警隊尤其是CID權力的如日中天。當時的香港警隊,大體分為軍裝和便衣兩大類警種,軍裝主要從事巡邏職能,而便衣就是CID,從事的不僅僅是刑事偵緝職能,還有對社會面的綜合管理,比如對黃賭毒撈偏門的黑社會團體的制約和操控。
  • 「九龍王朝」之五億探長——呂樂(下)
    「九龍王朝」之五億探長——呂樂(下)香港華人大探長 一手打造九龍王朝1972年1月,時任香港九龍區副總指揮的英籍長官葛柏(香港九龍區警察第二位最高負責人)。以太太健康欠佳及自己身體原因,要求提早退休。因此,廉政公署吸引了一大批當時香港的有志青年投身「廉署」。在當時,許多貪官都被「廉署」打下「馬」。四大探長得知「廉署」的打擊力度後,紛紛開始向國外轉移錢財,呂樂便是最先覺察的探長。早在1968年,呂樂便覺察出此時港督麥理浩的動向,決定提前「急流勇退」,在48歲便提早退休,靠收租和積蓄過著無憂生活。
  • 港「五億探長」呂樂去世 傳奇一生曾被拍成電影
    人民網5月2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前香港四大總華探長之一呂樂於上周在加拿大去世,終年90歲,由於其生平極具爭議性,其家屬對呂樂的去世低調對待,故於星期四(20日)舉行的告別式,亦選擇在加拿大大溫地區一家較為僻靜的地方舉行。
  • 呂樂--------香港傳奇人物
    2010年,據加拿大溫哥華《明報》報導:上世紀活躍於香港社會的「五億探長」呂樂去世,於5月13日在溫哥華舉行葬禮,提起呂樂,許多人不是太清楚這個人的生平
  • 香港「四大探長」第三位,韓森探長的上位之路
    「四大探長」,包括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今天就來說說韓森探長的上位之路。 1917年,韓森出生於香港長洲島,從小被人稱為「長洲仔」,由於比較肥胖,又被人叫作「肥仔B」,祖籍在廣東東莞。
  • 「五億探長」呂樂,在港英政府治下的香港,建立起「金錢帝國」
    60年代的香港,那是一個警匪勾結,黑白混雜的年代。在那個年代了,有個貪汙成風,人人有份的組織。那個組織就是當時的香港皇家警察,而我們說的主人公-呂樂,就是這個組織的首腦,當時的香港總華探長。呂樂1920年生於廣東海豐,20歲那年,他移民到香港,加入香港警隊。那時,才剛入警隊的呂樂是一個制服警員,也就是巡邏大街的警察。每天風吹日曬不說,工資還只有可憐的一點點。但呂樂並不甘心,心思活絡的他在雜差房駐守時,獲得資深探長陳立的賞識和提攜,於1951年由探員升任為探目,同時調任於深水埗警署,於1956年升任為高級探目。
  • 五億探長——雷洛
    雷洛的原型是1960年代港島、九龍總華探長呂樂。呂樂於1920年出生於廣東海豐縣。有傳言說呂樂原本是文盲,籤名時都是畫兩個圓圈(「呂」),一個向下 的箭頭(「落」,諧音「樂」)。他來到香港後,擦過鞋、賣過報,拉過人力車。20歲加入香港警隊。不久,晉升為新界區探長。
  • 東聯社老大沙皮狗以及胞兄豬油仔,成就了呂樂成為「五億探長」
    五六十年代,是香港警隊最黑暗的年代,呂樂在1962上成為了總華探長,和藍剛、韓森、顏雄並稱「四大探長」,地位攀升至權力高峰,在香港控制了全港警務運作,成為了當時最叱吒的風雲人物,可以稱得上呼風喚雨、權勢滔天。
  • 香港「四大探長」簡介
    這四位香港華人探長,實際上是根據香港警界的真人真事改編,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四位總華探長,也叫華人總探長,分別是:呂樂,藍剛,韓森,顏雄。四位總華探長,他們的生平經歷被很多香港電影拿來改編,下面小編介紹下這四位叱吒風雲、縱橫香港幾十年黑白兩道的四位總華探長。
  • 劉德華扮演的五億探長雷洛原來是這樣上位的
    呂樂,曾經在香港任職九龍的總華探長,並與藍剛,顏雄,韓森並稱為香港「四大探長」,呂樂的故事在90年代多次被拍為電影,其中最著名最成功的就是劉德華主演的五億探長雷洛傳。五億探長雷洛傳,這種電影已經脫離了黑幫片的範疇,與其說是黑幫片不如更像是梟雄片。劉德華則很好地演繹了呂樂傳奇的一生。
  • 香港總華探長「呂樂」的傳奇人生
    呂樂(Lui Lok),原名呂務樂(又為「慕樂」),海豐鹿境人,為香港五、六十年代警界知名探長。1991年,劉德華主演的《五億探長雷洛傳》上映,呂樂重為人們所知,並引出多部以呂樂為題材的電影。▲《五億探長雷洛傳》劇照然而電影歸電影,現實中的呂樂到底是怎樣的呢?小編整理了一些資料,供大家了解(大部分來自當年香港報紙的報導)。最後還附有旅港海豐同鄉會、香港呂氏宗親會和香港警察職級的一些相關資料。歡迎有內幕的朋友補充資料並糾錯。
  • 伍億探長呂樂晚年回憶:60年代香港黑社會遠沒有外界傳言那樣猖狂
    伍億探長呂樂 1991年上映的電影《五億探長雷洛傳》就是一當時香港警察中的真實人物呂樂作為原型改編而來。 呂樂,又被人稱作雷洛。原籍為廣東省潮汕道海豐縣新南村居民。適逢戰爭年代,呂樂全家為躲避戰火逃往香港謀生。呂樂成年之後,成為了香港的一名警察。
  • 香港「五億探長」呂樂 香港歷史上被通緝時間最長的通緝犯
    今天要談到的是四大探長之首的呂樂。  說起呂樂他可謂是黑白通吃,在黑白之間左右逢源,即使是到最後退休後也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呂樂  呂樂在1920年出生於廣東省海豐縣附城鎮鹿境鄉新南村,後來全家人偷渡去香港。1940年,年僅二十的呂樂在香港警局任職警員。任職期間,呂樂也是矜矜業業地工作。
  • 五億探長雷老虎的真實故事--非常傳奇!
    廣東汕尾海豐鶴佬人,香港警察隊刑事偵緝處前總探長,在任時期建立了一套與黑社會制度相關的貪汙機制,後淪為香港通緝犯。1990年代後的香港電影,把4位通緝犯,呂樂、藍剛、韓森和顏雄並稱「四大探長」。2010年5月13日,呂樂於加拿大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