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常態化持續推進,×ST航通主動告別A股

2021-01-17 騰訊網

自1990年12月滬深交易所開業,A股市場走過了三十年徵程,如今已成長為擁有4000多家上市公司、市值超80萬億的龐大市場。不過,相對於海外成熟市場退市制度,A股每一次公司退市都伴隨著激烈博弈和大量爭論。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有進有出才能構建一個健康的證券市場。近年來中央連續發文建立健全「常態化退市機制」;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近日也表示,將進一步健全退市制度,暢通多元退出渠道。

1月8日晚,*ST航通(600677.SH)發布主動終止上市方案,A股主動退市名冊再添一員。早在2015年,*ST二重就因持續虧損打開了主動退市先河。相較於大部分ST股保殼行為,此舉受到了上交所和業內人士的大力稱讚。如今註冊制穩步推行,傳統的殼資源價值迅速縮水。與其被動等待最終的強制退市,不如擺出主動的姿態,還能為未來重新上市爭取一些便利。

提供現金選擇權,保障投資者利益

為保護投資者利益,*ST航通的控股股東將向除控股股東及所持公司股份為限售股的股東外的公司其他全體股東提供現金選擇權,行權價格為每股4.18元。*ST航通的控股股東將為不超過35361.68萬股股份提供現金選擇權,合計金額達14.78億元,將是一筆巨大的資金支出。

儘管行權價格無法與爆雷前相比,哪裡又有更好的選擇呢?一方面,公司目前經營存在較大困難,疊加償債能力嚴重欠缺,退市不可避免。2020年三季報顯示歸屬於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為-2.13億元,帳上資金僅有3.73億元,短期有息負債卻高達21.55億元。對比暴風科技的情形,投資者或許能得到些許安慰。2015年上半年暴風科技一度突破200元/股,而退市整理期首日的開盤價才一塊多,市值蒸發嚴重,資金的時間成本也是難以估量。另一方面,從主板退市後股票將由老三板承接掛牌轉讓,面臨著流動性差、吸引力不足的問題,不知何時才能退出。可見接受本次退市方案提供的現金選擇權未嘗不是一種務實的選擇。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ST上普退市為公司提供了借鑑意義。2019年3月22日,*ST上普宣布計劃主動退市,被業界評論為「有積極示範效應」。控股股東中國普天折價回購其他股東持有的上海普天股權,提供的A股現金選擇權為6.74元/股,而被迫暫停上市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收盤價為7.69元/股,最終有超過一半的A股股份接受了現金選擇權,*ST上普完成退市。相對來看,此次股權回購為溢價回購,較暫停上市前價格高出40%左右,投資者獲得的補償更為優厚。

收拾行囊再出發,重新上市不是夢

此次主動退市,並不意味著徹底告別A股舞臺。2019年1月,曾經的ST長油以招商南油的身份重新上市,成為滬市公司退市後申請重新上市的首個案例。2020年6月,國機重裝(原*ST二重)獲準重新上市,距離主動退市五年時間,其間採取了債務重組、盤活資產等諸多方法脫困。從退市方案來看,*ST航通也有此打算,公司表示會採取一系列措施改善現金流、提升經營業績、深化內部改革,實現持續經營;控股股東也會在業務協同、企業改革、人才幫扶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適時推進與航天通信主業有關的資源重組與整合,爭取讓公司早日具備重新上市的能力。

雖說今時不同往日,航天通信的競爭優勢仍舊不可忽視。一是具有齊全的軍工資質,行業壁壘深厚,很顯然,不是什麼企業都能生產武器的;二是技術實力強悍,無論是信息通信細分領域,還是航天防務與裝備製造,在國內均處於領先地位;三是擁有一大批優質客戶,既有各軍兵種、主機廠、科研院所等軍方客戶,還包括國內多家重點通信企業,合作關係穩固,獲得了客戶的較高認可。總體看來,航天通信實力仍存,為爭取回歸資本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國證券市場退出機制已經開始建立,除財務指標外,在主動退市、重組退市、面值退市、重大違法退市等方面已有諸多實踐,市場各方愈來愈能理性對待。*ST航通選擇主動退市,符合當下的市場形勢。收拾行囊再出發,可以少些歷史負擔,若是能櫛風沐雨、砥礪前行,或許某一日能以全新的面貌亮相資本市場。

相關焦點

  • 退市常態化持續推進,*ST航通主動告別A股
    不過,相對於海外成熟市場退市制度,A股每一次公司退市都伴隨著激烈博弈和大量爭論。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有進有出才能構建一個健康的證券市場。近年來中央連續發文建立健全「常態化退市機制」;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近日也表示,將進一步健全退市制度,暢通多元退出渠道。1月8日晚,*ST航通(600677.SH)發布主動終止上市方案,A股主動退市名冊再添一員。
  • *ST航通擬主動退市 提供現金選擇權
    *ST航通擬主動退市,提供現金選擇權   *ST航通1月8日晚公告,擬以股東大會方式主動撤回股票在上交所的交易,並在取得上交所終止上市批准後轉而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轉讓。
  • 今年首例「1元退市」後 又現主動退市
    2021年1月8日晚間,央企航天科工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ST航通(600677)公告,擬以股東大會方式主動撤回公司股票在上交所的交易,並轉至全國股轉系統掛牌。這也是2015年*ST二重(601268)之後,A股再度出現主動退市的情形。
  • ...這家央企主動"投降"!誰是2021年"退市第一股"?這些公司都很懸
    因子公司財務造假,*ST航通對2016-2018年度進行了會計差錯更正追溯調整後,其2016-2018年連續三年歸母淨利潤均為負值。在2019年年報中,*ST航通繼續巨虧8.36億元,並被立信會計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此外,*ST航通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已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也即,*ST航通此次主動退市,不過是「爭取主動」。
  • 小散年初建議主動退市竟預言成真!*ST上普放棄恢復上市告別A股
    進入2019年後,A股公司退市情況繼續「向好」,3月22日*ST上普(600680)宣布主動退市,公司擬以股東大會方式主動撤回A股和B股股票在上交所的交易,並在取得上交所批准後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轉讓。
  • A股離退市常態化還有多遠? 建議廢除「死緩」期直接退市!
    昨日下午,中國證券市場第一家因欺詐發行而被強制退市的欣泰退,正式終止了自己的A股歲月。退市制度又成了當下市場關注的一個焦點。而目前A股退市公司累計約為90餘家,年均退市率僅約0.35%。A股離退市常態化究竟還有多遠?
  • A股迎第二家主動退市公司,*ST上普或於4月底前正式申請退市
    根據相關規定,即便不主動退市,在2018年年報披露以後,*ST上普也將觸發強制終止上市情形。4月底前正式申請退市,逾3萬股民擁有現金選擇權*ST上普審議主動退市議案的股東大會將於4月9日召開。據證監會《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存在強制退市可能的上市公司在觸及強制退市指標前,實施主動退市,在消除可能導致強制退市的情形後,可以重新申請上市。此外,《上海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第九條規定,主動退市公司可以隨時向上交所提出重新上市申請。
  • ST股票退市後怎麼辦?
    這些st股票每天的漲跌幅限制是5%,正常的股票是漲跌幅是10%,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投資者對st股票的過分炒作。有時候我們要對個別st股票,也要區別對待,有一些st股票扭虧為盈或者進行重組,被收購借殼上市,這個時候st股票也有烏雞變鳳凰的時候,這樣的股票往往潛力巨大。st股票退市了怎麼辦?
  • 主動退市第一股重返A股 首日大漲85.24%
    6月8日,「A股主動退市第一股」ST國重裝重新上市,截至當天收盤,ST國重裝收報6.15元/股,上漲85.24%,全天成交額達到10.32億元,換手率達29.15%。公開資料顯示,國機重裝前身二重重裝於2010年2月在上交所上市,因受行業、自身運營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2011年至2014年出現連續虧損,公司股票於2015年5月實施主動退市。這是2014年退市制度改革後首例主動退市案例。2015年5月21日,二重重裝從上交所摘牌,並於同年7月20日在股轉系統掛牌轉讓。
  • 股票退市前會有提示嗎?如何避免買到退市的股票?
    在今年的a股市場上,幾個上市公司都被成功的退市處理了,而這其中一直抱著這些股票尤其是深套的人在退市股市之後損失慘重。作為剛進入股市的人,他們肯定會認為這些人很愚蠢,不過很多時候深入股市中操作機會發現很常見,那麼股票退市前有什麼提示呢?
  • 獲股東大會通過 *ST上普主動退市落定
    備受關注的*ST上普(600680)主動退市方案在4月9日獲股東大會通過,這也意味著在資本市場上馳騁逾25年之後,*ST上普將以主動退市的方式退出A股。據了解,*ST上普頭頂「通信第一股」光環在1993年登陸A股,但近年來公司的經營業績卻在持續惡化,如今伴隨著公司2018年最高預虧2.6億元的消息,*ST上普已悄然走到了被終止上市的路口,面對恐被終止上市的現狀,*ST上普最終選擇了體面離場。
  • 「主動退市第一股」重返A股,ST國重裝盤中大漲187.95%丨熱公司
    闊別5年後,主動退市第一股ST國重裝今日重返A股,這是繼ST長油後A股第二隻退市「復活」股。由於重新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該股高開高走,持續拉升。截至發稿,漲幅擴大至187.95%,此前已被臨時停牌一次。當前總市值為694.8億元。
  • A股首隻主動退市股回來了 ST國重裝6月8日重新上市
    兩次嘗試主動退市終成功ST國重裝公告顯示,公司股票重新上市後在風險警示板交易,重新上市首日開盤參考價為公司重新上市前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最後交易日(2019年10月24日)的收盤價,即3.32元/股。
  • *st常林巨虧5.27億 國機集團旗下兩公司面臨退市
    和訊網消息 3月29日,*st常林公布的2015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8.84億元,同比下降24.1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27億元,同比下降192.44%。由於連續兩年淨利為負,根據相關規定,公司股票於2015年4月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 *ST上普擬主動退市 實控人擬整合資源重新上市
    來源:證券日報因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連續三年虧損被上交所暫停上市的*ST上普於3月21日宣布將主動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也就是說,*ST上普如果不主動退市,就可能面臨被強制退市。公司無疑選擇了一個相對體面的方案,擬主動撤回A股和B股股票在上交所的交易,並在取得上交所終止上市批准後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上轉讓其股票。
  • 退市陰影縈繞 *ST新梅4月8日起暫停上市
    摘要 【退市陰影縈繞 *ST新梅4月8日起暫停上市】*ST新梅(600732)2013、2014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為負值,公司2015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繼續為負值。上交所決定自2016年4月8日起暫停公司股票上市。
  • 申萬宏源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A股應研究主動退市空間
    應該讓什麼樣的企業真正來退市,過去我們推出的一個標準,一個是業績不好的,但是客觀上來說,資本市場的功能是不是業績不好就必須要退市,隨著註冊制的推進,這個局面已經改變了,大家不是認為虧損就應該退市,退市的維度應該更多,最主要的就是看這個企業有沒有可持續的經營能力,你不能經營下去,你就不應該在資本市場。
  • 桂浩明:應給主動退市公司以政策支持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申萬宏源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應給主動退市公司以政策支持 本報記者 閆立良 見習記者 郭冀川「最近幾次中央級的會議當中,關於資本市場主要聚焦於兩件事情在全面推行註冊制的背景下,建立嚴格、合理、高效的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性措施。」12月11日,在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首席經濟學家分論壇上,申萬宏源首席市場專家桂浩明表示。
  • A股「不死鳥」再次打響「退市保衛戰」
    「這就導致了公司在面臨退市的情況下,無法及時通過增持方式實施補救,也給部分投機者創造了空間,因此遭遇面值退市對公眾投資者其實並不公平。」公司申請豁免退市,就是不想留下任何遺憾,避免因重大刑事詐騙案而導致「錯殺」。
  • 一別五年 「主動退市第一股」ST國重裝的「重生」之路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時間線丨 「主動退市第一股」ST國重裝的「重生」之路退市5年,ST國重裝今日捲土重來!6月8日,「A股主動退市第一股」ST國重裝重新上市,首日開盤即大漲80.72%,隨後被臨停,復牌後大幅拉升漲幅一度接近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