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李章洪
時隔四年之後,A股或迎來第二家主動退市公司。
3月21日晚間,*ST上普(600680.SH)公告,公司擬以股東大會方式主動撤回A股和B股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交易,並在取得上海證券交易所終止上市批准後,轉而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兩網及退市公司板塊(俗稱老三板)掛牌。
此前,因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連續三年虧損,*ST上普股票已於2018年5月底被暫停上市。目前,*ST上普2018年年度報告尚未披露,但其預計,公司2018年的經營業績為虧損。根據相關規定,即便不主動退市,在2018年年報披露以後,*ST上普也將觸發強制終止上市情形。
4月底前正式申請退市,逾3萬股民擁有現金選擇權
*ST上普審議主動退市議案的股東大會將於4月9日召開。根據相關規定,若議案順利通過,*ST上普將在4月30日之前,向上交所正式提出主動終止上市申請。申請被受理後,上交所將在15個交易日內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
三季度報顯示,*ST上普目前的總股本為3.82億股,股東總數為3.65萬戶。按照*ST上普提出的方案,除控股股東中國普天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普天股份)外,*ST上普的其他全體股東將擁有現金選擇權,行權價格為:A股每股6.74元;B股每股0.416美元。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ST上普股票暫停上市前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為每股7.37元。*ST上普稱,本次現金選擇權選擇了董事會審議通過主動終止上市事項前30個交易日公司股份的平均交易價格,考慮到上海普天停牌及暫停上市期間相關指數及大盤的下跌情況,實際上該現金選擇權已經給予了一定程度的溢價。
據公告,本次現金選擇權的提供方為*ST上普控股股東普天股份。資料顯示,普天股份是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普天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而普天集團是國資委直屬的全資國有企業。
扣除普天股份持有的*ST上普1.92億股A股股份,在現金選擇權申報時間內,普天股份需為*ST上普不超過6535.21萬股A股股份,和1.25億股B股股份提供現金選擇權。按照行權價格計算,普天股份需為此準備的現金上限為4.4億元人民幣加5191.6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4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股東大會不能通過主動退市的相關議案,*ST上普的其他股東將不能獲得現金選擇權,且待年報披露以後,*ST上普將面臨被強制終止上市的命運。由此,*ST上普股票將進入為期30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按照以往經驗,進入退市整理期的上市公司股票將面臨價格大幅下跌的風險。
*ST上普在公告中稱,申請主動退市的原因是為保護投資者利益,避免退市整理期股價波動給中小股東造成影響。
重新上市尚無具體時間安排,最快也在三年後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除退市流程外,在重新上市規定方面,主動退市的上市公司與被強制退市的上市公司之間也存在差別。
據證監會《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存在強制退市可能的上市公司在觸及強制退市指標前,實施主動退市,在消除可能導致強制退市的情形後,可以重新申請上市。
此外,《上海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第九條規定,主動退市公司可以隨時向上交所提出重新上市申請。
但對於*ST上普來說,要想重新申請上市,並非「隨時」可行。按照現行政策規定,重新上市必須具備「最近3個會計年度淨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淨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較低者為計算依據」的條件。
*ST上普目前的業務包含商業自動化、能源集成、安防監控、工業園建設及印製電路板生產加工等。近年來,*ST上普的經營狀況不見好轉、持續惡化,連續多年巨額虧損,且營業收入連年下滑。這意味著,*ST上普要在短時間內實現扭虧,困難較大。
*ST上普稱,未來一段時間,將制定完善公司總部及子公司改革方案,優化公司資源配置,調整產業結構,實行經營管理的統一,著力提升經營質量,安置富餘人員,降本增效,對低效無效資產加大處置工作力度,加強兩金管理,改善資產質量,為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撐。
據公告顯示,作為實際控制人,在*ST上普退市摘牌後,普天集團將在條件具備時,適時推進與*ST上普主業相關公司的資源整合,以進一步提升公司競爭能力。但在目前,*ST上普沒有籌劃重大資產重組。
*ST上普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在具備重新上市條件的前提下,將積極爭取重新上市,但是目前尚無重新上市的具體時間計劃。
重組之後,四年前的主動退市第一股正籌劃重新上市
*ST上普並非A股主動退市第一家。2014年退市制度改革後,二重重裝(現簡稱國重裝5,代碼:400062.OC)於2015年4月向上交所提交了主動終止上市的申請,並於次月完成股票摘牌。
二重重裝當年所面臨的情形與如今*ST上普所面臨的情況極為相似。彼時,二重重裝已在2011年、2012年和2013年連續三年虧損,且預計2014年將繼續虧損,面臨被強制終止上市的命運。
2014年年報披露前夕,二重重裝通過召開股東大會的方式,向上交所主動申請終止了股票的上市交易,轉而在老三板掛牌。在退市方案上,二重重裝也是由實際控制方向其他股東提供現金選擇權。
轉入老三板當年,二重重裝實現營業收入25.12億元,較2014年仍下滑35.7%;實現淨利潤9387.6萬元,扭虧為盈。但扣除債務重組等帶來的非經常性損益後,二重重裝當年仍虧損32.46億元。
在此後的2016年、2017年,二重重裝徹底扭虧,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雙雙「轉正」,並實現連續增長。此後,因進行重大資產重組,二重重裝更名國機重型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重裝5」。
2019年1月25日,國重裝5公告稱,根據目前的發展戰略及資本運作需要,公司擬籌劃重新上市事項,即未來擬在適當時機申請公司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重新上市。
國重裝5於3月1日公布的2018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5.23億元,同比增長32.50%;實現淨利潤4.82億元,同比下降約33.16%;但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為3.93億元,同比增長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