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下了一晚,兩棵柳樹陷進深坑
5月26日,棗莊經歷了一場大雨。第二天清晨,家住市中區光明路街道辦事處十裡泉村的村民王興富起床之後,就到自家菜地裡閒逛,無意之中他發現種植的兩顆柳樹不同程度的出現了傾斜,剛開始他以為是昨夜的那場風雨將樹吹歪了,可是走進之後,他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兩棵柳樹全部都陷進了兩個大坑裡,其中一顆的根幾乎全部都裸露出來。」6月22日下午,在塌陷現場,王興富站在塌陷口旁邊顯得有點擔心,「這個塌陷口離我住的房子只有不到五十米的距離,每到陰天下雨,住在屋子裡都非常擔心。」
記者注意到,這個塌陷口洞口的直徑大約有一米左右,看不到底。然而在這周圍,這並不是唯一的塌陷洞口,離此往南還有兩個「天坑」,一樣的看不見底,隱隱聽見水流的聲音。
如此小的範圍內,卻如此高密度的出現了洞坑,這讓附近的居民有些恐慌,「家裡孩子還小,一旦走出來非常危險。」其實,這些「天坑」並不是第一次出現,早在2011年6月,十裡泉村因天氣乾旱,地下水位嚴重下降,在村莊內及田野裡先後驚現18個大小不一的「天坑」,最大面積56平方米、深20多米。
今年61歲的王興富在十裡泉村長大,就在他家房子正南面,原本是一個非常大的湖,因地下水下降太快,而今早已一片乾涸,湖底雜草叢生。「小的時候湖裡有很多魚,還有很多人划船,是居民夏季乘涼的好去處,現在都沒有了,水位下降太快了,地基不穩。」
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劉儉樸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地面塌陷又分巖溶塌陷、採空塌陷和第四系地面塌陷,巖溶塌陷主要是由不合理抽取地下水等造成地下水位變動而引發的,主要分布在萊蕪、泰安、臨沂、棗莊等隱伏巖溶水水源地影響範圍內。公開資料顯示,棗莊十裡泉等名泉,因泉域地下水開採過度,近些年出現了流量大幅減少,甚至長期斷流乾涸的現象。
房子剛建幾年,外牆出現大裂縫
除了地下水開採過度導致出現地面塌陷之外,由於煤炭資源的過度開採,棗莊薛城區、臺兒莊區等多個區市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地下採空區,而居住在附近的村莊也深受其影響。
「我們家房子建好沒有幾年,大門外牆就出現了很多裂縫,有的裂縫都能伸進去手指頭。」6月23日,薛城鄒塢鎮陳樓村的崔紹明這樣說。記者調查發現,在陳樓村,不光崔紹明家,不少村民的房屋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裂縫情況,有的裂縫寬度達到2釐米,有些村民用鋼筋把兩座牆拉了起來。
陳樓村村民劉吉才說,他為兒子建的婚房,居住之後沒多長時間,臥室牆面上出現了多道裂縫,每到下雨的時候都會漏雨,一家人苦不堪言,為了美觀,只好將後牆用窗簾遮住。「我們之前在三合莊,後來因為地下採空居住危險,村民全部遷到這個村子,可是沒想到現在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陳樓村的村民說,附近的煤礦放炮的時候,村子裡幾乎全部人家的玻璃都會不同程度的出現晃動,隆隆作響。
無獨有偶,馮湖村是臺兒莊區泥溝鎮的石膏礦採空區,居住在村子裡的村民也惶惶不可終日。2012年7月24日下午4時許,馮湖村地面發生塌陷。「當時我就在家裡,突然聽到噼裡啪啦的聲音,就看到房子出現了裂縫。開始以為地震了,就抓緊往外跑,出門之後發現路面也出現了很多裂縫,就這樣持續了15分鐘的時間,能明顯看到地面下沉。」馮湖村的一名村民回憶。
統計 目前全市採空塌陷 166.695平方公裡
24日,棗莊市國土資源局地環科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煤炭是棗莊市最重要的礦產,主要分布有滕北煤田、滕南煤田、官橋煤田、陶棗煤田和韓臺煤田,集中分布在市中區、薛城區、臺兒莊區和滕州市,煤田總面積415平方公裡,原煤年產量2000萬噸。
由於煤炭資源長期大量開採,主要煤田煤炭資源已近枯竭,從1999家棗莊煤礦成為全國第一家政策性關閉破產的煤炭企業起,已有110多家大中小型煤礦也相繼閉坑。
棗莊市國土資源局地環科的工作人員向記者出示相關調查,陶棗煤田採空區分布廣泛,東部約為60平方公裡,西部礦區地下採空區面積約90平方公裡,地下採空空間估計在5億立方左右;韓臺煤田採空區面積約10平方公裡,地下採空空間估計在0.5億立方左右;官橋煤田採空區面積約30平方公裡,地下採空空間估計在2億立方左右。目前棗莊市還有採空塌陷面積166.695平方公裡。
同時,棗莊市陶棗煤礦區塌陷總面積62.20平方公裡,威脅村莊31個,房屋3765間,農田13315畝,最大塌陷深度4.2米,形成大片沼澤地或積水坑,造成農作物絕產,迫使陳樓、三合莊兩個村莊搬遷。韓臺煤田有大小煤礦4個,塌陷面積1.93平方公裡,威脅村莊3個,房屋81間,農田530畝,塌陷深度1米左右,局部達7至8米。塌陷造成多處農田被毀和顏莊村多處房屋開裂。官橋煤田有大小煤礦8個,塌陷地面積7.05平方公裡,威脅村莊12個,房屋791間,農田2460畝,該煤田區塌陷深度一般在1米左右,造成農田積水和農作物減產、絕產。
出路 塌陷區治理復墾 近幾年一直在行動
記者了解到,雖然棗莊煤礦資源豐富,但是多年來的過度開發,導致採空區頻現,尤其在城市周邊,大量地下採空區的分布,地表不穩定,嚴重限制了城市的發展空間,並對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威脅,此種現象引起了棗莊市的高度重視,「加強採煤塌陷地、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景區周邊山體保護」連續幾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去年棗莊市出臺文件,加大小礦山關閉力度,從發文之日起,市內原則上不在報批煤礦和地下開採非煤礦山建設項目,對生產規模小於30萬噸/年的礦井實施關閉。」國土局工作人員介紹,自2003年共申請採煤塌陷地治理項目4個,分別為棗礦集團公司柴裡、蔣莊、田陳煤礦和滕州官橋煤田採煤塌陷治理項目,共申請資金1760萬元。
據統計,2003至2007年五年間,共實施治理煤礦塌陷地項目8個,已治理面積6萬餘畝,其中:國家級項目5個,治理塌陷地面積5.4萬畝,新增耕地3.5萬畝,投入資金17736萬元,分別是:2003年薛城區南石鎮採煤塌陷地復墾項目、2004年滕州市西崗鎮採煤塌陷地復墾項目、2005年薛城區鄒塢鎮採煤塌陷地復墾項目、2005年薛城區陶莊鎮採煤塌陷地復墾項目、2005年市中區齊村鎮土地開發復墾項目;省級項目3個,治理塌陷地面積1.56萬畝,新增耕地0.4535萬畝,投入資金2707萬元,分別是:2003年薛城區鄒塢鎮採煤塌陷地復墾、2005年滕州市木石鎮採煤塌陷地復墾項目和2011年滕州市官橋鎮採煤塌陷地土地復墾項目。
「同時制定了《棗莊市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保證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把保證金的收取作為礦山年檢『一票否決制』的內容,對不按時足額繳納保證金的礦山企業,礦權不予延續、變更、轉讓、抵押等。」工作人員介紹。
記者了解到,2010年棗莊市獲得國家補助資源枯竭型城市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重點項目5000萬資金,棗莊利用該項資金開展了塌陷地、廢棄井及工業廣場等方面的治理共完成91眼煤礦、石膏礦廢棄井口的治理工作,包括填埋井口61眼,改造為灌溉井30眼。(記者李泳君趙豔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