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國,人們稱「士農工商」,把社會中的這四類的社會地位進行排序。封建中國時期信仰「唯有讀書高」,「重農抑商」,封建社會裡的商業是如此的不被人所青睞,在很長時間裡並沒有得到多大的機會的發展,商人的地位是很低的。但這並不影響一些優秀的傑出商人,比如商業巨頭「範蠡」、「胡雪巖」擁有屬於他們的傳奇。除了這些商人以外,還有一群人結成一個團體一起把錢掙的,就是們所稱的「商幫」。
中國人不僅對血緣關係很在乎,也看重地緣關係,封建社會時期都是小農經濟,親戚活動在一個圈子裡面,愛熱鬧的人總會在沾親帶故的群體裡面找點關係親近親近。商人就是在不管在哪個特殊的年代,因為地域、宗族的關聯,都能結合在一起的商人大群體,他們一起尋找生意之道。按照地域的劃分,中國有四個大的商幫,包括了「晉商」、「徽商」、「浙商」、「潮商」。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了解這四個商幫。
晉商,古代商幫的領頭羊。晉商就是在山西一帶的商人,他們富可敵國,電視劇《喬家大院》裡面就描繪出了晉商的富有,清朝晚期賠款沒錢的時候都是找喬致庸借的錢。晉商主要經營票號、鹽、煤。他們經營的恰恰都是國家的命根子,晉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群山西生意人,山西的商業模式也是全國領先的。晉商有著很精明的商業頭腦,就拿喬致庸的商業理念來說就是「人棄我取,薄利廣銷,維護信譽,不弄虛偽」。如今到山西去旅遊看到喬家大院有多麼的精緻就可以聯想到那些人的晉商是多麼有錢了。
徽商,崇文重德。徽商的歷史是從唐宋開始的,最鼎盛的時期在明代。徽商不是一味的只知道掙錢,他們推崇教育,要讀書識字。不管徽商的事業做得多大,家裡面多有錢的人都會為了後代在社會上有地位,送去讀書去當個讀書人爭取以後做官。所以在後面徽商裡面的子弟在仕途上也有一定的成就。徽商有多熱衷教育事業,從他們捐的錢給私塾,修了多少私塾搞教育就知道他們多重視了。所以,徽商中有很多讀書人當了官,但是古代的政策是不能在自己家鄉當官的,他們只好去到遠離安徽的地方做官,這也為徽商可以去到全國更多的地方埋下伏筆。都走遍了全國各地了,徽商還不能掙錢嗎?
浙商:走在時代的前沿。浙商能夠發展是依靠中國在宋代的時候經濟重心向南轉移。特別是到明清時期,江南地區已經是中國經濟的核心區。其中浙商中有一個特別出名的「寧波幫」,幾乎是壟斷了上海的金融行業。江浙地區的商人,並不是想著跟皇帝或者高官牽扯上關係而做生意,他們單純的想要發家致富過一個富有的日子。他們發展交通,做海上生意,跟國外做生意,這都是浙商的閃亮點,走在是時代的前沿。
粵商:在冒險中闖蕩做生意。在封建社會,廣東距離政治中心是很遙遠的,這就是所謂的天高皇帝遠了吧,重農抑商的政策沒能阻止廣東人要做生意的欲望,廣東依靠海為生,捕魚業發達,魚多了就得賣啊,哪管你是讀書人的地位高還是生意人的地位高啊。
從我國的幾大商幫的發展其實也是反映了國人,在已有的條件下創造條件追求想要追求的,是勤勞,敢為人先,不怕冒險的新時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