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自古以來中國就存在著四大商幫,它們分別是粵商、晉商、浙商和徽商。因為古代主要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那時候還是比較重視農民的,商人反而會遭到一定抑制的情況。直到明朝中後期的時候,商品經濟開始發展,四大商幫也由此誕生。
那時候晉商和徽商在市場的地位還是不容小覷的,尤其是晉商,佔據著天時地利,加上山西人犀利的商業眼光,一時之間在市場發展壯大。生意做到極致的背景下,社會商品經濟也發展得十分成熟了。到了清朝那時候,晉商儼然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商幫,在全國各地都有晉商的身影。
後來商業遭遇了衝擊,晉商和徽商不斷衰落,在市場也逐漸「銷聲匿跡」,而新的商幫卻在不斷崛起,也就是福建的閩商。到了現代之後,中國也就由四大商幫的局面轉變為三大商幫,分別是潮商(粵商)、浙商和閩商。而三大商幫的崛起,自然有人提出提問,這3大商幫中誰榜上有名,中國「第一商幫」又是誰呢?
潮商
首先我們從潮商看起,如果問你潮汕人有多厲害,這一稱呼應該就足以證明了。潮汕商人一直有著「東方猶太人」的稱呼,這一說法也直接奠定了潮商在市場的地位。騰訊的創始人馬化騰就是潮汕人,華人首富李嘉誠同樣也是潮汕人,包括泰國首富事實上也是潮汕人。可以說泰國大半個國家的經濟,都被潮汕人壟斷了。
要說潮汕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富豪,甚至不少富豪還登頂過中國首富的位置,那是因為在潮汕,做生意可以說是很多人的本能。由於潮汕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三面環山、一面向海,不是山林就是大海,可供耕種的土地,實在是太少了。在這一背景下,不少家庭只能依靠做生意養家餬口,這也是為什麼潮汕盛產富豪的原因。
正是因為如此,潮汕人很早就已經走出去,面向全國甚至是全球經商了。這也是潮汕商人身上所具備的一種特質,那就是勇敢、不怕冒險的精神。因為潮汕人一直堅信:「有出息的男人是不會待在家裡的」,而經商意識早就深深刻在他們腦海裡了。
不僅他們自己會經商,潮汕人還十分注重培養下一代的經商意識。在潮汕有這樣一句口號,那就是「寧可睡地板,也要當老闆」。雖然只是一句玩笑話,不過也能夠看出潮汕人敢於冒險的精神。
浙商
說起浙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馬雲這一代表人物了,作為已經家喻戶曉的人物,可以說馬雲帶領了中國電商市場的發展壯大。在市場的影響力還是不容小覷的,不過浙商的代表人物,遠遠不止馬雲這一個。其中魯冠球也對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貢獻,因為他開創了「萬向模式」,這一模式也被認為是中國經濟崛起的一個象徵。
除了魯冠球之外,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後也是浙商的典型人物。在國內飲料這一市場,娃哈哈的名氣還是有目共睹的。財富高達百億的宗慶後,也一直堅持不讓娃哈哈上市,可見公司在現金流方面還是有著一定實力的。在浙商這一歷史中,「世界船王」包玉剛還有娛樂大亨邵逸夫,都是響噹噹的人物。正是因為有著這些人物的推動,浙商才能一直躋身國內商幫的位置。由於浙商近些年來在市場越來越知名,很多人也稱浙商為「第一商幫」。
閩商
閩商可以說是現代三大商幫中最低調的一個了,當然你可不要因為閩商低調就小瞧這一商幫。能夠從近代崛起,取代晉商和徽商的地位,閩商的實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其實在下南洋中福建人也一直非常積極。那時候不少福建人都外出經商,現在就連不少東南亞地區的富豪都有福建人。
而郭鶴年雖然是馬來西亞首富,不過他也是福建人。很多人經常會拿郭鶴年與李嘉誠相比較,有著「世界糖王」稱呼的郭鶴年,從財富這方面來看也是有實力與李嘉誠比肩的。
不過由於閩商是後起之秀,加上在市場一直比較低調,因此不少人並不是很熟悉這一商幫,對於這一商幫的特點也渾然不知。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商幫十分喜歡「抱團」,通常都是以家庭為單位。很多人可能不理解這是什麼意思,也就是說如果某個人發現了商機,就會帶著周圍人一起去經營,說閩商喜歡「抱團」也不為過。令人意外的是,光是「抱團」還被閩商形成了一條產業鏈,在做生意這方面的天賦還是不容小覷的。
如果非要問這3大商幫誰更會做生意,相信不同人群的看法也各不相同。在做生意這方面,潮商、浙商以及閩商都各有特色,一個十分果敢,一個是「第一商幫」,還有一個喜歡「抱團」經營。各有各的優勢,其實也沒有比較的必要,因為這幾大商幫經營的生意也是各不相同的。就拿浙商來說,隨著馬雲帶動了電商行業的發展,浙商普遍都喜歡經營網際網路這方面的生意。當然浙江「小生意」也遍地都是,其中義烏小商品城裡面什麼都有,基本都是一些普通人經營的。
而潮商本來就十分果敢,在做生意這方面也毫不猶豫。一旦發現商機的話,肯定是不會輕易錯過的。至於閩商就更有特色了,以家庭為單位「抱團」經營,一個人帶動一群人,大家都富裕了自然是好事。不知道你們對於潮商、浙商還有閩商的看法如何呢?在你們心中,這3個商幫誰才是最會做生意的那一個呢?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