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實施三年成效顯著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2020-12-06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限塑令」自2008年6月1日起實施至今已滿3年。從執行的效果來看,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了三分之二以上,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年使用量減少240億個以上,累計減少塑料消耗60萬噸,相當於節約石油360萬噸。

每年減少使用塑膠袋240億個以上

家住北京市西城區紅蓮路紅蓮北裡的張女士在家樂福超市購物結帳時,用自帶的購物袋裝著選購的商品,她告訴記者,「這是以前購物時贈送的無紡布袋,結實耐用,我已經用了快兩年了,上超市就帶著。」記者注意到,在這家超市購物的市民大多都自帶購物袋。

塑料購物袋由於價格低廉,「限塑令」實施前大部分地方都免費提供,每年耗量巨大。然而,這種便利的代價卻是巨大的資源浪費和嚴重的環境汙染。生產塑料購物袋消耗大量的石油製品,因回收不便又無法重複使用,加上塑料在自然條件下極難分解,大量廢棄的塑膠袋給空氣、水源和土地帶來了觸目驚心的「白色汙染」。

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2007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從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要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據初步統計,「限塑令」實施3年來,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年使用量減少240億個以上,累計減少塑料消耗60萬噸,相當於節約石油360萬噸,折合標準煤500多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00多萬噸;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了三分之二以上,「白色汙染」問題得到一定程度抑制。3年來,通過有關部門大力清理整頓,共查處不合格塑料購物袋21.5億個,打掉非法生產超薄塑料購物袋的小作坊129個。商場、超市和部分集貿市場已基本杜絕超薄塑料購物袋,「限塑令」的實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趙家榮表示,「限塑令實施3年來取得了明顯成效,對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發揮了重要作用。」

多措並舉確保「限塑令」落實

「限塑令」能夠取得如此成效,與國家各部委和地方紮實工作分不開。據介紹,為了能更有效地執行「限塑令」,國家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並完善了政策標準:國家發展改革委修訂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最近新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中,將超薄塑料購物袋列為淘汰類產品;商務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工商總局制定了《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管理辦法》,對塑料購物袋的有償使用作出明確規定。為了使「限塑令」更好地落實到位,有關部門還部署了多次專項檢查,這些措施保證了「限塑令」在最快時間內全面實施,成為全國性的重要工作。

「限塑令」的順利實施,還有賴於各地採取的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

有的地區通過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確保「限塑令」的落實。河北省通過「萬人限塑執法行動」等4次集中行動,對省內所有市場、超市、集貿市場的所有攤位進行拉網式巡查。山東省原有各類塑膠袋生產廠家1000多家,且絕大多數為間歇式生產的小型企業和家庭式作坊,「限塑令」出臺後多數已停產,目前全省僅有正規塑膠袋生產企業100餘家。

有的地區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通過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來推動「限塑令」的實施。天津市印製了10000份「限塑」宣傳冊分發到各區縣及主要零售場所,組織報紙、電視臺、電臺等媒體對「限塑」工作進行跟蹤報導,開設「關注限塑」專欄進行連續報導,增強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消費者的環保意識。

正是因為各地採取了具有針對性的措施,「限塑令」很快得到落實並取得突出成效。

相關焦點

  • 「限塑令」實施取得明顯成效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 減少塑料消耗40萬噸至50萬噸  ○ 每年可節約石油240萬噸至300萬噸  ○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60萬噸至960萬噸  本報北京8月26日訊 記者蘇民報導: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6日介紹,「限塑令」實施一年多來,全社會環保意識、節約意識明顯增強,出現了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籃子,重複使用耐用型塑膠袋的可喜現象
  • 限塑令並不是禁塑令
    原標題:限塑令並不是禁塑令   從2008年6月1日正式實施「限塑令」,至今已逾7年,人們對限塑令的成效卻頗有懷疑。   不少人認為,限塑令實際上並未發揮「限塑」成效,甚至已淪為「一紙空文」。這一觀點不難證實,畢竟日常生活中,塑膠袋確實依舊通行,相當數量的消費者也仍然習慣使用輕便的塑料購物袋。
  • "限塑令"實施10年效果如何?
    今年6月1號,「限塑令」落地將滿十年。這十年,效果究竟如何?媒體調查顯示:實施初期,在限制塑膠袋使用、遏制白色汙染方面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到2015年為止,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3以上。
  • 「限塑令」實施在即 400億商機顯現
    「限塑令」實施在即 400億商機顯現  「限塑令」有望於今年6月1日起全面實施。  長遠來看,這項政策無疑將把「白色汙染」推向「深淵」,而全降解的環保塑料包裝企業將因此迎來發展的轉機。  □經濟視點報記者 李登攀  近幾天時間,郭戰峰的心情要比往年的這個時候要好些。  令他心情不錯的原因是2008年1月8日國務院下發的《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9年「限塑令」四面楚歌,一停了事?
    2008年「限塑令」開行前夕, 《北京日報》的一篇報導中描述了京城300家超市積極迎接「限塑令」的情景。報導中寫道,為調動消費者環保購物的積極性,各大商超推出多項獎勵活動。一年以後,根據國家發改委反饋的落實效果:超市「限塑」效果最明顯,塑料購物袋減少量平均在75%以上。與之伴隨的則是「限塑令」淪為「賣塑令」的尷尬質疑。
  • 專家支招海南「禁塑」:吸取「限塑令」實施經驗
    多位專家向藍藍天工作室表示,海南在推進「禁塑」的過程中,應注意吸取「限塑令」實施十餘年來的經驗教訓。在不少地方,大量飲料瓶等廢棄塑料製品流入了城鄉接合部的小作坊。(劉毅攝)自2008年起,我國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了「限塑令」,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
  • 「限塑令」要體現「令」的威嚴和執行力
    這主要是因為,2018年是「限塑令」實施10周年,趕在這個時間節點,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我為塑料垃圾汙染防治建言獻策》的消息,回顧「限塑令」10年得失,邀請社會各界圍繞不同領域塑料製品的管理要求提出意見建議,引起社會關注。  從這幾天及之前民眾對「限塑令」的熱議內容看,絕大多數人是支持限塑的,並希望儘快收到成效。
  • 2020安徽事業單位面試:社會熱點之讓「限塑令」擲地有聲
    2020安徽事業單位面試:社會熱點之讓「限塑令」擲地有聲 【新聞背景】您還記得嗎?2008年的「六一」不僅是兒童節,更是「限塑令」實施的日子。
  • 限塑令事關你我 大家說集思廣益
    時間:2008-06-05 01:17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日報 進入論壇 手機讀報  限塑首日超市紅火攤販涼  6月1日是限塑令實施第一天,市場執行情況如何?對這一舉措,社會上又有哪些反應呢?
  • 2021國考面試熱點:全新限塑令正式實施
    該意見自2020年9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  G省新的「限塑令」已於9月1日正式實施,21日,G省發展改革委表示,為便於各地執行,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已共同制定《G省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塑料製品目錄(2020年版)》,明確了相關禁限細化標準、區域範圍和時間節點。
  • 「限塑令」頒布已三年 溫州農貿市場等仍是限塑盲區
    蘇巧將 攝(資料圖  浙江在線06月01日訊 今天,是「限塑令」實施三周年的日子,溫州市「限塑」情況如何?日前,記者走訪發現,溫州市的超市和便利店都對塑膠袋實行有償使用,而農貿市場和部分商場等仍是限塑「盲區」。  2008年,我國發布了關於限制使用塑膠袋的通知,該通知被簡稱為「限塑令」。其目的是為了限制和減少塑膠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汙染」。
  • 廣州新版「限塑令」實施前夕:涉及行業多有對策,市面仍存限塑...
    廣州新版「限塑令」實施前夕:涉及行業多有對策,市面仍存限塑「盲點」金羊網  作者:徐煒倫  2020-12-10 日前,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公布了
  • 畢舸:限塑令,制度激勵優於經濟處罰
    離6月1日「限塑令」實施越來越近了,記者從福州有關方面獲悉,商務部已起草了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管理辦法,正在全國範圍內徵求意見,目前福州部分超市已收到了相關徵求意見稿。商務部擬規定超市違規送塑膠袋最高罰3萬。  從圍繞「限塑令」的各種爭議看,有幾個關鍵問題必須釐清,否則可能會導致政府善意與民眾意願的脫節,並產生價值取向上的混淆,讓「限塑令」好心辦了壞事。
  • 「限塑令」升級 執行要跟上
    限塑並不是一個新話題,早在2008年,「限塑令」就開始實施。按照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 限塑令是誰的商機?
    從六月一號始國家限塑令就要實施了,面對限塑令的新形勢,或許有的企業或行業從此垮掉,而另一些企業或行業卻從此迎來發展的春天,限塑令到底給誰帶來了商機呢?  由商務部、發改委、工商總局聯合發布的「限塑令」《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管理辦法》將於6月1日起實施,辦法規定有償使用的實施範圍限定為超市、商場和集貿市場,包括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倉儲會員店、百貨店、專業店、專賣店、家居建材店、購物中心等,在這些購物場所將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商場超市內的塑料購物袋將明碼標價,並單獨收取費用,不得不按標示價格銷售或變相無償提供塑料購物袋
  • 專家詳解推進新限塑令難在哪兒
    那麼,此次升級版「限塑令」的出臺是否會掀起一場「反塑料革命」?  曹明德:這一版「限塑令」顯然是加大了對固體廢物、塑料製品規制的力度,但它並不足以推動「反塑料革命」的實現。比如,近期大學生大批返校,大家在食堂就餐時多數在使用一次性筷子。而且由於疫情,食堂的就餐要求提高了,座位不夠,大部分學生選擇將食物帶走,又用了一次性塑膠袋。
  • 廣東新的「限塑令」正式實施,專家建議東莞:促進塑料……
    廣東新的「限塑令」已於9月1日正式實施,21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表示,為便於各地執行,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已共同制定《廣東省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的塑料製品目錄(2020年版)》,明確了相關禁限細化標準、區域範圍和時間節點。
  • "限塑令"面臨"七年之癢" "禁塑令"取而代之
    為減少白色汙染,2008年6月1日起,我國正式施行「限塑令」,超市、商場等實行塑膠袋有償使用。從免費提供到有償使用,「限塑令」初期,超市、商場等塑膠袋使用量的確出現了銳減。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使用量又回到了此前水平。時至今日,「限塑令」已經實施了近八個年頭,但這款「限而不禁」的限塑令似乎收效平平。
  • 記者孫潛彤、通訊員傅淞巖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本報訊 記者孫潛彤、通訊員傅淞巖報導:瀋陽市大力實施「推動瀋陽製造走出去」戰略,取得顯著成效。2011年瀋陽市實現境外投資協議額2.5億美元,是3年前的8.3倍;完成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營業額7.1億美元,同比增長15%;外派勞務人員2.3萬人,同比增加2000人。這3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 八年限塑令,不如一朝立法正
    &nbsp&nbsp&nbsp&nbsp近日,各地新聞媒體都在報導八年限塑令的實施成效,對比前後變化,而筆者認為目前需要從立法上,制訂《垃圾處理法》或條例,不然光是一紙禁令,還是會只漲了某些商家的錢包,因為大家忽視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飲用水源都在鄉村居多,而農村地區的垃圾圍城現象將會在五年內全面影響到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