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州市不少農貿市場裡,商販免費提供薄塑膠袋的情況一直存在。蘇巧將 攝(資料圖
浙江在線06月01日訊 今天,是「限塑令」實施三周年的日子,溫州市「限塑」情況如何?日前,記者走訪發現,溫州市的超市和便利店都對塑膠袋實行有償使用,而農貿市場和部分商場等仍是限塑「盲區」。
2008年,我國發布了關於限制使用塑膠袋的通知,該通知被簡稱為「限塑令」。其目的是為了限制和減少塑膠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汙染」。通知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商品零售場所必須對塑料購物袋明碼標價,並在商品價外收取塑料購物袋價款,不得無償提供或將塑料購物袋價款隱含在商品總價內合併收取。
在市區蒲鞋市農貿市場,記者看見,這裡的熟食、蔬菜、肉禽等攤位都掛著不同規格的塑膠袋,基本上沒有任何標誌。在一個賣肉的攤位前,攤主直接把稱好的豬肉裝進塑膠袋,遞給顧客,並沒有向顧客收取塑膠袋的費用。轉了一圈後,記者看見每個攤主都是免費提供塑膠袋。
「我這每天都要用掉幾十個塑膠袋呢,反正每個袋子都很便宜,就直接送給顧客了。」經營糧油的潘女士坦言,他們都是小本買賣,平時顧客為了幾毛錢都會不停的討價還價,要是再收二三毛錢的塑料錢,這會讓生意更難做,「為了幾分錢的袋子,損失顧客不值得。」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市區的數碼市場,尤其是在配件區,買根網線、攝像頭或路由器之類的商品,店主直接就用塑膠袋裝好拿給顧客。在採訪中,大多數店主都表示對「限塑令」不清楚或不知道。
相對於農貿市場和數碼商場,溫州市的許多超市對「限塑令」的執行情況就比較好。在市區體育中心的好又多超市,記者看見有些顧客會隨身攜帶購物籃,而那些沒帶購物籃的顧客,超市的收銀員會詢問他們是否需要購物袋,如若需要就會收取一定的費用。
「三年前國家開始執行『限塑令』後,我們超市就同步跟上,對購物袋實行有償使用。」該超市的相關負責人說,目前,他們使用的購物袋有兩種規格,其中中袋售價為2毛,大袋售價為3毛。據她介紹,在「限塑令」以前,他們每天消耗的塑膠袋大概在6000個左右,而現在,由於很多大伯、大媽早上來買東西的時候都會自備籃子,每天消耗的袋子已降至2000個左右。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商務部今年將考慮擴大「限塑」範圍,餐館、醫院等場所將被列入範圍內。對此消息,溫州市部分餐館、醫院對「限塑令」反映不一。在市區的一家中式連鎖餐廳,據其店主介紹,他們每天都要消耗三四百個塑膠袋,如果接下來對塑膠袋進行有償收費的話,可能有些顧客會不理解,對他們生意產生影響。而在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和第二醫院,記者了解到,他們已經率先「限塑」。據附一醫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近幾年一直在「限塑」,比如說到藥房取藥,患者都要另外花錢購買塑膠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