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頒布已三年 溫州農貿市場等仍是限塑盲區

2020-12-08 浙江新聞

  在溫州市不少農貿市場裡,商販免費提供薄塑膠袋的情況一直存在。蘇巧將 攝(資料圖

  浙江在線06月01日訊 今天,是「限塑令」實施三周年的日子,溫州市「限塑」情況如何?日前,記者走訪發現,溫州市的超市和便利店都對塑膠袋實行有償使用,而農貿市場和部分商場等仍是限塑「盲區」。

  2008年,我國發布了關於限制使用塑膠袋的通知,該通知被簡稱為「限塑令」。其目的是為了限制和減少塑膠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汙染」。通知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商品零售場所必須對塑料購物袋明碼標價,並在商品價外收取塑料購物袋價款,不得無償提供或將塑料購物袋價款隱含在商品總價內合併收取。

  在市區蒲鞋市農貿市場,記者看見,這裡的熟食、蔬菜、肉禽等攤位都掛著不同規格的塑膠袋,基本上沒有任何標誌。在一個賣肉的攤位前,攤主直接把稱好的豬肉裝進塑膠袋,遞給顧客,並沒有向顧客收取塑膠袋的費用。轉了一圈後,記者看見每個攤主都是免費提供塑膠袋。

  「我這每天都要用掉幾十個塑膠袋呢,反正每個袋子都很便宜,就直接送給顧客了。」經營糧油的潘女士坦言,他們都是小本買賣,平時顧客為了幾毛錢都會不停的討價還價,要是再收二三毛錢的塑料錢,這會讓生意更難做,「為了幾分錢的袋子,損失顧客不值得。」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市區的數碼市場,尤其是在配件區,買根網線、攝像頭或路由器之類的商品,店主直接就用塑膠袋裝好拿給顧客。在採訪中,大多數店主都表示對「限塑令」不清楚或不知道。

  相對於農貿市場和數碼商場,溫州市的許多超市對「限塑令」的執行情況就比較好。在市區體育中心的好又多超市,記者看見有些顧客會隨身攜帶購物籃,而那些沒帶購物籃的顧客,超市的收銀員會詢問他們是否需要購物袋,如若需要就會收取一定的費用。

  「三年前國家開始執行『限塑令』後,我們超市就同步跟上,對購物袋實行有償使用。」該超市的相關負責人說,目前,他們使用的購物袋有兩種規格,其中中袋售價為2毛,大袋售價為3毛。據她介紹,在「限塑令」以前,他們每天消耗的塑膠袋大概在6000個左右,而現在,由於很多大伯、大媽早上來買東西的時候都會自備籃子,每天消耗的袋子已降至2000個左右。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商務部今年將考慮擴大「限塑」範圍,餐館、醫院等場所將被列入範圍內。對此消息,溫州市部分餐館、醫院對「限塑令」反映不一。在市區的一家中式連鎖餐廳,據其店主介紹,他們每天都要消耗三四百個塑膠袋,如果接下來對塑膠袋進行有償收費的話,可能有些顧客會不理解,對他們生意產生影響。而在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和第二醫院,記者了解到,他們已經率先「限塑」。據附一醫的工作人員介紹,他們近幾年一直在「限塑」,比如說到藥房取藥,患者都要另外花錢購買塑膠袋。

相關焦點

  • 限塑令推行3年被指喜憂同在 農貿市場成盲點
    從2008年6月1日開始實施,「限塑令」推行至今已3年。記者走訪發現,儘管「限塑」已成為不少消費者自主的選擇,但農貿市場推廣仍困難重重。  農貿市場成限塑「盲點」  實施3年來,儘管「限塑」已成為不少人自主的選擇,超市、商場等地實施「限塑令」的狀況良好,但農貿市場卻成了「限塑令」的「盲區」。
  • 「限塑令」在溫州過的好嗎?
    「限塑令」在溫州過的好嗎?)近日,一篇題為《7年「限塑令」為何不痛不癢》的文章走進人們的視線。文章指出,「限塑令」在我國實施七年多以來,令行不止,已經名存實亡。那麼,「限塑令」在溫州又如何呢?  2月18日上午,記者走訪了市區幾家大型超市,向百餘位正在進行購物的市民進行調查。調查發現,超8成市民表示知曉「限塑令」。當記者問到是否會自帶編織袋來購物時,表示會自帶的市民不足3成。此外,記者還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表示會自帶編織袋的市民中,年齡層次以中、老年人為主。
  • 新限塑令敲定時間已明確 限塑令利好哪些股票
    然而,現在我國也將要頒發新版限塑令政策,目前新限塑令敲定時間已明確,這個時候,大家比較關注的是這次限塑令利好哪些股票?限塑令概念股 根據有關部門最新規定,到2020年底,我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
  • 「限塑令」已過十年,為什麼屢限不止?
    10年間,超市、商場執行「限塑令」比較到位,農貿市場免費塑膠袋依然隨處可見,讓「限塑令」遭遇「執行難」的尷尬。由於新業態的發展,快遞包裝、外賣飯盒……又出現了塑料垃圾回潮現象。有人說,「限塑令」該升級了。
  • 限塑令概念股有哪些?限塑令利好哪些股票?
    根據國家發改委要求,2020年底前,我國最強限塑令將落地實施,目前已有近30個省市頒布了「限塑令」。業內人士透露,相比去年,預計到今年年底可降解塑料市場增長空間達4倍以上。
  • 「限塑令」限到溫州部分醫院後遭遇難題
    浙江日報溫州6月24日電 「限塑令」開始波及醫院。記者近日走訪溫州各大醫院後發現,醫院工作人員開始儘量少用或不用塑膠袋,個別醫院開始有償提供塑膠袋。漸漸習慣去商場超市自帶袋子的市民,似乎還很難適應買藥也要自帶袋子。  溫州一些醫院直接在藥費中收取塑膠袋費用。
  • 升級「限塑令」,許昌作為試點
    「限塑令」正式實施,效果如何?筆者對此進行了調查。一個賣肉製品的商人告訴我,他也知道限塑令,但在農貿市場很難實施。為了方便顧客與東西一起裝載,所有攤主都會準備一捆以上的塑膠袋,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要用幾次。在採訪中,筆者還發現,很少有市民自己攜帶環保袋或購物袋。只有少數市民表示在購物時會攜帶環保袋。
  • 限塑令十年陷尷尬,立法升級能否解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1日,是我國「限塑令」頒布實施10周年的日子。應當看到,10年來,「限塑令」的實施效果不容否定,既減少了塑膠袋的實際使用數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社會公眾對於限塑的行為遵循。外賣行業成「限塑令」法外之地除了快遞行業,還有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也游離在「限塑令」之外,那就是外賣行業。近年來,我國外賣行業不斷成長,正逐漸成為主流餐飲消費習慣。
  • 「限塑令」實施取得明顯成效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 減少塑料消耗40萬噸至50萬噸  ○ 每年可節約石油240萬噸至300萬噸  ○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60萬噸至960萬噸  本報北京8月26日訊 記者蘇民報導: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6日介紹,「限塑令」實施一年多來,全社會環保意識、節約意識明顯增強,出現了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籃子,重複使用耐用型塑膠袋的可喜現象
  • 浙江「限塑令」升級 台州塑料行業波瀾四起
    近期,浙江省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舉行,宣布浙江的「限塑令」升級——到2020年底,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將被禁止、限制。「限塑令」升級,無疑會對我們生活帶來影響。那麼台州現狀如何?一紙文件,又會在台州這個「塑料製品王國」掀起怎樣的波瀾?日前,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 "限塑令"實施10年效果如何?
    今年6月1號,「限塑令」落地將滿十年。這十年,效果究竟如何?媒體調查顯示:實施初期,在限制塑膠袋使用、遏制白色汙染方面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到2015年為止,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3以上。
  • 「史上最嚴限塑令」來襲,可降解塑料市場將增長?
    新版限塑令於2020年公布,對限塑範圍、分階段目標、可替代產品選擇等各個方面做出全面規定。2008年限塑令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塑膠袋使用,實施第一年農貿市場超薄塑膠袋使用量最高下降60%,但自08年之後這一比例出現下降。
  • 從「限塑」走向「禁塑」!新「限塑令」上線
    麥當勞不「管」了,不是突發奇想,而是呼應升級的新「限塑令」。你我多年來用吸管「吸溜」飲料的習慣,或許也要改變了。新「限塑令」上線,從「限塑」走向「禁塑」2020年6月底,一篇發表於權威學術刊物《生物學快報》的論文稱,在位於南極底層生物鏈條中的南極跳蟲體內檢測出微量塑料,第一次直接證明了塑料已汙染了這個世界上最偏遠的角落——無處不在的塑料汙染再次引發強烈關注。「白色汙染」的危害眾人皆知。
  • 限塑令並不是禁塑令
    原標題:限塑令並不是禁塑令   從2008年6月1日正式實施「限塑令」,至今已逾7年,人們對限塑令的成效卻頗有懷疑。   不少人認為,限塑令實際上並未發揮「限塑」成效,甚至已淪為「一紙空文」。這一觀點不難證實,畢竟日常生活中,塑膠袋確實依舊通行,相當數量的消費者也仍然習慣使用輕便的塑料購物袋。
  • 不讓限塑令成一紙空文
    不久前,家住浙江省諸暨市的楊女士像往常一樣拎起竹籃子走進農貿市場。市場裡張貼的「重提菜籃子,抵制白色汙染」的海報十分醒目,經營戶攤位上的有色超薄塑料購物袋全部換成了合規的本色塑膠袋,且使用收費、明碼標價。今年以來,在諸暨,像楊女士一樣拎著竹籃子或者自家的環保購物袋購物的市民越來越多,這些變化都緣於諸暨市檢察院的一紙檢察建議。
  • 限塑令事關你我 大家說集思廣益
    為了取得顧客的理解和支持,超市的廣播不停地播放有關限塑令的相關政策和意義。為了鼓勵顧客使用環保購物袋和自帶購物袋,超市專門開闢了優先結帳通道。「如果不想辦法限制,若干年後,這裡就要成為塑料城了。」筆者隨機採訪幾位顧客,多數人對限塑令表示理解。  隨後,筆者分別探訪省城的沃爾瑪超市、華聯超市等大型商場,各家都在用自己的辦法宣傳和執行限塑令。
  • 限塑令推行五年 東莞市內塑膠袋依然興旺連年
    「限塑令」實施已五年有餘,東莞的實施情況如何?市面上塑膠袋使用情況如何?連日來,羊城晚報記者走訪東莞城區多家超市、農貿市場、便利店等發現,五顏六色的塑膠袋仍「滿天飛」,超市的保鮮袋用量日益上升,肉菜市場免費送塑膠袋,繼續成為慣例。
  • 「限塑令」之下的大理麗江
    農貿市場這些攤販,都是偷偷從外地買來塑膠袋。上面來檢查的時候,抓到就會現場處罰。我們沒有執法權,不能處罰他們,只能沒收塑膠袋,累積起來上交給禁白辦。攤販們不服管理,經常跟我們吵架。新橋農貿市場提升改造以來,搬遷到現在的過渡市場,管理難度加大。」    一位正在與市場管理人員閒聊的大伯告訴記者:「我兒子每次去縣上出差,我就讓他買幾打塑膠袋回來裝垃圾,很好用的。
  • 推行「限塑令」要做好「限」字文章
    根據《方案》,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和酒店一次性塑料製品、電商快遞塑料包裝、農用地膜,都有了分區域分階段實施「限塑」或「禁塑」的時間表,要求在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治理任務。2008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這是我國針對塑料製品「白色汙染」發出首個「限塑令」。
  • 「限塑令」實施三年成效顯著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限塑令」自2008年6月1日起實施至今已滿3年。從執行的效果來看,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了三分之二以上,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年使用量減少240億個以上,累計減少塑料消耗60萬噸,相當於節約石油36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