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已過十年,為什麼屢限不止?

2020-12-06 人文天地小k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2008年6月1日,我國施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也被大家稱作「限塑令」。其中規定,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要求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10年間,超市、商場執行「限塑令」比較到位,農貿市場免費塑膠袋依然隨處可見,讓「限塑令」遭遇「執行難」的尷尬。由於新業態的發展,快遞包裝、外賣飯盒……又出現了塑料垃圾回潮現象。有人說,「限塑令」該升級了。(央廣網6月1日)

「限塑令」十年時間也應該有個總結和交代了,顯而易見的事實卻是越限越多,這個從一開始實施就基於其「不可操作性」而飽受質疑行政令,果然成了在推進環保的好的願望下,成了典型的雞肋。其看得到的結果就是各行各業幾乎普遍大量使用並被廣大消費者也普遍默認和接受現實下、塑料垃圾在大街小巷泛濫成災。說好的「環保袋」、「菜籃子」等可自然降解的環保替代包裝袋從此也再沒有了下文,管的人不管,用的人也漠不關心,反而只有塑料購物袋的使用方便性繼續成了全社會普遍接受的東西,也就是說,十年來,所謂的「限塑令」,無論從執法的方式方法或力度、還是尋求替代品的消極應對,使之從一開始就淪為了一紙空文。

有意思的是,這個限塑令似乎唯一得到貫徹實施比較到位的倒是超市商場對提供塑料購物袋依法收費和消費者有償使用這個層面,十年來,對廣大消費者而言,「限塑令」淪為了「賣塑令」,這幾乎是不爭的事實,塑膠袋的有償大量使用,不僅僅令曾經被彰顯環保意識而高調宣傳「限塑令」成為廢紙並明存實亡,更可悲的是反而讓賣塑膠袋的商場超市賺得盆滿缽滿。商場超市依法名正言順的向消費者收費,而以前消費者進超市是被免費送塑料購物袋,現在幾乎無一例外要花錢買單,形成一個環保的怪圈。這個被彰顯環保理念的「限塑令」,相比於中國社會現實,幾乎沒有可操作性。也就是說限塑令十年,除了增加消費者的負擔外,唯一獲利的恰恰是趁機向消費者販賣塑膠袋營利的超市商場。  

眾所周知,從出臺「限塑令」的初衷來說,規定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價格的槓桿調節機制來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引導、鼓勵公眾合理使用塑料購物袋,促進資源綜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但在很多消費者看來,相比便攜的需求,塑膠袋幾毛錢的成本感受不明顯,在不少超市,每年僅出售塑膠袋就能賺上千萬元,「限塑令」已然成了名符其實的「賣塑令」。

其實十年前既然頒布了這項旨在推進環保的行政命令,相關職能部門就應該相應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進行配套,至少從可操作性上多做文章;包括借鑑國外的有效經驗,並參考中國的國情;起碼在實施前和實施過程中,要預先通過各種方式加大宣傳力度,首先要讓商家和廣大消費者從基本的科普認知上認可塑料購物袋對環境帶來的長遠危害、並自覺減少使用量;其次是重點管理塑膠袋生產廠家和規範商家的使用,必要時可採取處罰措施進行強制幹預;再者可以通過財政補貼的方式鼓勵環保型、可降解的替代購物袋的廠家的大量生產和普及使用,至少要讓消費者有個替代品用吧。反觀現在,限塑令頒布了十年,給人總體感覺就是相關部門行政不作為,致使原本一個順應生態文明建設的好的政策,淪為了一紙空文。

「限塑令」過去十年已然成了一塊「環保牌坊」,既然有「令」不行、甚至越限越多,適得其反,不如廢止,要麼就有所作為。

相關焦點

  • 「限塑令」十年:由「限」到「禁」有多遠?
    就在歐盟發布「禁塑令」之前,據《紐約時報》報導,10月22日,在維也納舉辦的歐洲聯合胃腸病學周上公布了一項研究成果,該研究首次確認人體內發現了多達9種不同種類的微塑料,其中的成分包括聚丙烯(PP)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它們都是塑料瓶和瓶蓋的主要成分。所謂微塑料,就是長度小於0.5毫米的塑料碎片。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微塑料已在侵入人體。
  • 新限塑令敲定時間已明確 限塑令利好哪些股票
    然而,現在我國也將要頒發新版限塑令政策,目前新限塑令敲定時間已明確,這個時候,大家比較關注的是這次限塑令利好哪些股票?限塑令概念股 根據有關部門最新規定,到2020年底,我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
  • 推行「限塑令」要做好「限」字文章
    根據《方案》,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和酒店一次性塑料製品、電商快遞塑料包裝、農用地膜,都有了分區域分階段實施「限塑」或「禁塑」的時間表,要求在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治理任務。2008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這是我國針對塑料製品「白色汙染」發出首個「限塑令」。
  • 「限塑令」十年,該反省的很多
    來源:羊城晚報十年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限塑令」,規定當年6月1日起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商品零售市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十年後的2018年年底,廣州發布意見,提及加大「限塑令」執行力度,倡導使用菜籃子、布袋子,減少包裝性廢物。「限塑令」已走過10年,用膠袋要付錢,這種觀念確實在許多大型商場深入人心。但是與這種環保倡議相抗衡的是,廣大中小型超市、店鋪和肉菜市場,沒過幾年,就重新廣泛把膠袋當做了銷售商品的標配。因此這些年來,白色汙染並未從根源上減少。
  • 十年「限塑令」,你的「膠袋習慣」甩掉了嗎?
    自2008年6月1日正式實施,「限塑令」已走過10年,廣州執行力度如何?有評論說,這十年是「限塑令」「尬舞」的十年。「限塑令」讓大家更環保了沒?這樣的對話,市民已經習以為常——「要不要塑膠袋?」收銀員循例問。
  • 「限塑令」在溫州過的好嗎?
    「限塑令」在溫州過的好嗎?)近日,一篇題為《7年「限塑令」為何不痛不癢》的文章走進人們的視線。文章指出,「限塑令」在我國實施七年多以來,令行不止,已經名存實亡。那麼,「限塑令」在溫州又如何呢?  2月18日上午,記者走訪了市區幾家大型超市,向百餘位正在進行購物的市民進行調查。調查發現,超8成市民表示知曉「限塑令」。當記者問到是否會自帶編織袋來購物時,表示會自帶的市民不足3成。此外,記者還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表示會自帶編織袋的市民中,年齡層次以中、老年人為主。
  • 「限塑令」大限將至 蘭州市超市、藥店、餐飲行業開始行動
    「限塑令」大限將至超市、藥店、餐飲行業開始行動12月2日,五泉街道力行早市,買菜的一些市民手裡大都拎著幾個塑膠袋,這些都是攤販們免費提供的(左圖);但也有不少市民手裡拎著自備的無紡布購物袋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裴強 攝2020年底,「限塑令」大限將至,蘭州市民的使用習慣是否能改變?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對塑膠袋的使用又是如何?近日,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 專家支招海南「禁塑」:吸取「限塑令」實施經驗
    多位專家向藍藍天工作室表示,海南在推進「禁塑」的過程中,應注意吸取「限塑令」實施十餘年來的經驗教訓。在不少地方,大量飲料瓶等廢棄塑料製品流入了城鄉接合部的小作坊。(劉毅攝)自2008年起,我國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了「限塑令」,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
  • 十年「限塑令」肥了誰,為何越限越多?
    這就是「限塑令」實施10年後的現狀。  多名從事一次性塑料製品生產、加工、批發的從業者接受北京晚報記者採訪時透露:「限塑令」10年,一次性塑料製品似乎越用越多。  調查  「限塑」為何越限越多  今年的世界環境日主題是「塑戰速決」,旨在呼籲全球關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汙染問題。恰逢今年也是中國推行「限塑令」十周年,然而,似乎只有超市塑膠袋「有償使用」這一點在嚴格執行。
  • 限塑令十年家裡塑膠袋越來越多 專家:單純禁用不現實
    購物袋、外賣帶、網購袋……四川成都市民楊女士很困惑,限塑令出臺這麼久了,為啥家裡的塑膠袋比以前還要多?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簡稱「限塑令」),希望通過有償使用塑膠袋制度提高公眾環保意識、減少塑膠袋的使用。十年過去,「限塑令」成效如何?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進行了調查。
  • 江蘇版「限塑令」能否奏效
    (《現代快報》5月27日)  江蘇將「限塑」擺到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高度,納入地方立法,意義重大,值得讚賞。但是,從「限塑令」在全國執行的實際情況看,並不令人樂觀。  早在2008年6月1日,國家就實施「限塑令」——在全國範圍內,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 限塑令十年回頭看,你家裡的塑膠袋多了還是少了
    這是限塑令發布十年後杭州一位普通市民家中的變化。限塑令要追溯到2008年6月1日,當時在全國範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也是從那時起,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 「限塑令」頒布已三年 溫州農貿市場等仍是限塑盲區
    蘇巧將 攝(資料圖  浙江在線06月01日訊 今天,是「限塑令」實施三周年的日子,溫州市「限塑」情況如何?日前,記者走訪發現,溫州市的超市和便利店都對塑膠袋實行有償使用,而農貿市場和部分商場等仍是限塑「盲區」。  2008年,我國發布了關於限制使用塑膠袋的通知,該通知被簡稱為「限塑令」。其目的是為了限制和減少塑膠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汙染」。
  • 「限塑令」要體現「令」的威嚴和執行力
    這主要是因為,2018年是「限塑令」實施10周年,趕在這個時間節點,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我為塑料垃圾汙染防治建言獻策》的消息,回顧「限塑令」10年得失,邀請社會各界圍繞不同領域塑料製品的管理要求提出意見建議,引起社會關注。  從這幾天及之前民眾對「限塑令」的熱議內容看,絕大多數人是支持限塑的,並希望儘快收到成效。
  • 限塑令並不是禁塑令
    原標題:限塑令並不是禁塑令   從2008年6月1日正式實施「限塑令」,至今已逾7年,人們對限塑令的成效卻頗有懷疑。   不少人認為,限塑令實際上並未發揮「限塑」成效,甚至已淪為「一紙空文」。這一觀點不難證實,畢竟日常生活中,塑膠袋確實依舊通行,相當數量的消費者也仍然習慣使用輕便的塑料購物袋。
  • 全面限塑 人人有責 瀋陽升級版限塑令發布
    摘要:近日,瀋陽市推出《瀋陽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限塑令」能否全面落實,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瀋陽「限塑令」就要實行。「限塑令」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可能大多數人都沒有注意過。像餐館的一次性飯盒,農貿市場的超薄塑膠袋,飲料瓶上的吸管,以及如今越來越常見的快遞包裹上的塑料膠帶和包裝,這些塑料製品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如果全部禁用或者換成環保材料,無疑會提高商業成本,也會給消費者帶來一些不方便、不習慣。
  • 「限塑令」限到溫州部分醫院後遭遇難題
    浙江日報溫州6月24日電 「限塑令」開始波及醫院。記者近日走訪溫州各大醫院後發現,醫院工作人員開始儘量少用或不用塑膠袋,個別醫院開始有償提供塑膠袋。漸漸習慣去商場超市自帶袋子的市民,似乎還很難適應買藥也要自帶袋子。  溫州一些醫院直接在藥費中收取塑膠袋費用。
  • 限塑令已進入倒計時,海南「禁塑令」全面實施_新三板要聞_新三板...
    限塑令已進入倒計時,海南「禁塑令」全面實施 2020
  • "限塑令"實施10年效果如何?
    今年6月1號,「限塑令」落地將滿十年。這十年,效果究竟如何?媒體調查顯示:實施初期,在限制塑膠袋使用、遏制白色汙染方面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到2015年為止,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3以上。
  • 從「限塑」走向「禁塑」!新「限塑令」上線
    麥當勞不「管」了,不是突發奇想,而是呼應升級的新「限塑令」。你我多年來用吸管「吸溜」飲料的習慣,或許也要改變了。新「限塑令」上線,從「限塑」走向「禁塑」2020年6月底,一篇發表於權威學術刊物《生物學快報》的論文稱,在位於南極底層生物鏈條中的南極跳蟲體內檢測出微量塑料,第一次直接證明了塑料已汙染了這個世界上最偏遠的角落——無處不在的塑料汙染再次引發強烈關注。「白色汙染」的危害眾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