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湖南省發改委、生態環境廳聯合印發《湖南省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對塑料製品生產、銷售及使用明確最新政策要求。根據《方案》,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和酒店一次性塑料製品、電商快遞塑料包裝、農用地膜,都有了分區域分階段實施「限塑」或「禁塑」的時間表,要求在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治理任務。
2008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這是我國針對塑料製品「白色汙染」發出首個「限塑令」。自限塑令實施以來,全國商超塑膠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3以上,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塑膠袋收費成本佔比微乎其微,不再受到消費者重視,部分地方還出現回升跡象。同時,由於廣大菜市場、農貿市場、小商店等監管難度大,超薄塑膠袋、塑膠袋不收費等違規情況非常普遍,令限塑令大打折扣,無法形成有效約束。廉價方便的塑料購物袋,依然是很多人的愛用之物,而有償使用更讓商家積極性大增,開闢出一條新的生財之道,以致「限塑令」被戲稱為「賣塑令」。
治理塑膠袋環保汙染刻不容緩,而推行「限塑令」要做好「限」字文章。各地各部門要在生產、銷售、使用的環節加強管控,在規範回收利用上下功夫,實現廢棄塑料回收再利用,要以科技為動力,鼓勵可替代產品的研發和批量生產,提高使用率,大力推廣使用紙袋、可降解塑膠袋,在需求側和供給側同時發力,減少塑膠袋的使用。限塑離不開全社會的支持和參與,要引導相關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走綠色發展道路,倡導公眾綠色消費,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形成「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參與」三位一體的塑料汙染協同治理體系,促進塑料汙染治理取得實效。
落實「限塑令」需要法律保障。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政府部門在塑料生產、使用、回收和處置各環節的監管責任,明確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等各個環節的法律責任和義務,加大違法違規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製品的處罰力度,增強「限塑令」升級版的剛性約束。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嚴格控制生產環節,嚴格監控批發、零售、消費等環節,對電商等重點環節和流通領域保持高壓嚴管態勢,嚴厲打擊違規生產超薄塑膠袋的黑作坊,從源頭上控制「白色汙染」的產生,多方合力,讓升級版「限塑令」真正落地見效。
[ 責任編輯:丁咪 ]
【來源:團結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