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成為作品銷售良藥 莫言成15年最受關注作家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莫言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作品《我們的荊軻》。

  張嘉佳的短篇小說集《從你的全世界經過》掀起短篇閱讀潮。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8日下午1時,北京時間下午7時,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斯維特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榮獲該獎項。與此同時,很多之前冷門的紀實性作品也搭上諾獎的順風車,突然成為讀者閱讀的熱門讀物。綜觀最近幾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不難發現,諾貝爾文學獎在公布的第一時間引發閱讀風潮。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 吳波

  諾貝爾文學獎

  明顯拉動圖書銷售

  作為全球影響力最大的文學獎,每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公布都會帶動中國讀者對獲獎者及其作品的廣泛關注。記者盤點了一下2000~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的銷售表現:諾貝爾文學獎明顯拉動圖書銷售,獲獎後2個月達銷售巔峰。

  亞馬遜中國圖書權威數據顯示,諾貝爾文學獎對作家作品銷售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如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派屈克·莫迪亞諾,其作品銷量在獎項公布後的一個月內呈現240倍的增長;而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麗絲·芒羅作品的銷售表現更為突出,她的作品在獲獎後一個月銷量比獲獎前一個月增長了近1500倍。兩部作品的銷售趨勢均表現出獲獎後2個月保持一個較高的銷售記錄,而後則呈明顯下降趨勢,並於獲獎後6個月達到一個相對平穩的銷售狀態。

  自莫言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以來,諾貝爾文學獎已經成為年度閱讀風向的標杆。比如芒羅以短篇小說問鼎諾獎後,張嘉佳、大冰等以短篇小說而火爆文壇,張嘉佳則因為短篇故事的熱銷而成為當年作家富豪榜最有錢的作家。

  莫言成為15年來

  最受關注作家

  以總銷量來看,莫言仍然毫無疑問成為15年來最受中國讀者喜歡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根據亞馬遜中國的銷售數據,2000~2014年15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最受中國讀者喜歡的前5名獲獎作家分別是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2013年得主艾麗絲·芒羅、2014年得主派屈克·莫迪亞諾、2001年得主V·S·奈保爾和2003年得主J·M·庫切。莫言的《蛙》、《豐乳肥臀》、《生死疲勞》等多部作品、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麗絲·芒羅的作品《逃離》、《親愛的生活》,以及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派屈克·莫迪亞諾的《青春咖啡館》、《暗店街》等均是中國讀者喜愛的諾貝爾文學獎作品。

  此外,除諾貝爾文學獎,前段時間剛剛公布的第九屆茅盾文學獎也有相似的作用,該獎項對獲獎作品的銷售也呈現出明顯的拉動作用。其中李佩甫的《生命冊》、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獲獎後一個月銷量比獲獎前一個月均有近50倍的增長;蘇童的《黃雀記》、王蒙《這邊風景》以及金宇澄的《繁花》的增長倍數則分別為30倍、17倍和14倍。

  文學獎推動銷售

  也推廣全民閱讀

  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莫言稱想用獎金買房子,有人馬上計算出,以莫言得到的750萬元獎金,用於在京買房的話,可能僅夠買120平方米。對此,「中國作家富豪榜」創始人吳懷堯表示:「事實上,隨著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作品整體銷量都會上漲。我預計他的全球版稅在2013年就已經出現井噴,有可能突破億元,衝擊中國作家富豪榜首富寶座,相信買大房子已不是問題。」

  不管是諾貝爾文學獎還是國內的茅盾文學獎以及魯迅文學獎,近年來表現出的一致規律是:一旦相關作家獲獎,其作品迅速成為市場熱銷作品。

  廣州購書中心負責採購的一負責人表示,2008年,莫言尚未獲得茅盾文學獎,他在廣州購書中心的籤售活動所籤售的數量可以用「慘澹」來形容,而諾貝爾文學獎公布後,莫言的作品一時洛陽紙貴。從實體書店和數據公司等多方調查顯示,莫言獲獎後作品的月均銷量是獲獎前的199倍,而隨著時間推移莫言作品的銷量從一天被瘋搶幾百本再到後來的平均一天銷量大約二十本。當年花城出版社加印的《紅高粱》供不應求,購書中心在巨大的需求壓力下,直接將卡車開進印刷廠「搶書」。

  文學評論家謝友順就此表示,作品獲得最高文學獎勵後作品熱賣是一個現象。為什麼之前和之後的市場表現「判若兩人」?這主要是在網際網路時代,一個光環往往能迅速吸引眼球,而網際網路時代正是眼球時代,傳統媒體大篇幅的專業報導,新媒體的轟炸式傳播,哪怕是一本垃圾書,也會迅速成為搶手貨。

  周大新作為作家中的老實人,就茅盾文學獎坦言:「市場的關注度因為媒體的持續報導而成為口口相傳的熱門話題,往往很多不讀書的人,在聽說某某作家獲得最高文學獎後也會買來閱讀,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文學獎也有推廣全民閱讀的效果。」

相關焦點

  • 莫言獲獎引發作品熱賣 評論界呼籲停止惡俗消費
    至於建莫言紀念館,高密縣本來已經有一個莫言文學館,但僅有兩層小樓,展覽面積也就千米左右,地方太小已無法滿足接待需求。現在,其家鄉政府已經設計出二期規劃,欲將其重新建設成莫言紀念館,打造紅高粱文化品牌。而一些與莫言有關無關的產品也搭便車貼上了標籤。莫言獲獎的紀念郵戳、紀念T恤一時走俏;茶具、鋼筆、炭雕擺件、文房四寶、手工刺繡等等一時間都打起了「莫言牌」。
  • 專家稱莫言獲獎翻譯功不可沒 其作品翻譯最精準
    精典博維作為目前中國大陸莫言作品的唯一授權出版方,將於近期推出最全的莫言文集,包括長篇、中篇、短篇小說系列,文論集、散文集和首本劇作集《我們的荊軻》。據悉,今天該公司將舉辦中國作家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新聞發布會。
  • 作品一夜「洛陽紙貴」 「莫言經濟」來勢洶洶
    獲獎當晚,當當網等網絡平臺銷售的莫言多部著作被搶購一空。在實體書店,國人搶購的速度一再被刷新:獲獎次日,北京西單圖書大廈,莫言作品在開門營業一小時後銷售一空;上海書城在開門半個小時內,莫言作品被搶購殆盡;廣州購書中心開門僅5分鐘,庫存的十幾種莫言文學作品即全部售罄。"莫言"二字當然也成為響噹噹的金字招牌。各大電商圖書銷售平臺紛紛推出"莫言專場"。
  • 撫州市書市莫言作品銷售一空 洛陽紙貴
    本報訊  10月11日,中國作家莫言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消息一出,我市書市激起千層浪。近日,記者在市新華書店看到,前來購買莫言作品的讀者絡繹不絕,但讓他們失望的是,莫言的作品已銷售一空。  據書店工作人員介紹,莫言獲獎的消息宣布前就有不少讀者前來購買,尤其是獲獎後,其作品更是被搶光,沒有買到書的讀者只能等待。
  • 陳丹青:莫言的東西沒看過,但我知道他獲獎與作品無關
    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作為公眾人物的劉震雲、陳丹青等人都對莫言獲獎發表了看法,而擅長寫作,多年編劇生涯的劉震雲說話相對委婉,而陳丹青卻相反,可謂語出驚人。他談論事物,非壞即好,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一眾喧鬧和擁躉下,陳丹青說;「莫言的東西沒看過,但我知道他獲獎與作品無關。
  • 繼莫言後有最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出現,他是誰?
    在傳統文化的推動下,以魯迅老舍等人的開闢下,近當代中國文學已經走向海外,成為一張靚麗的中國名片。然而隨著2012年莫言的獲獎,西方讀者開始關注到我們的文學,其實當代文學並不被看好。然而倔強的中國文學,在文化的輸出過程中,強勢發力。仍然被人讀出了奇異的魅力。當然,最致命的缺點也被人扒了出來,顯得尤為扎眼。
  • 馬悅然:莫言獲獎無關政治、友情
    這位精通中國文學且熟諳漢語的老人認為,中國有很多世界水平甚至超過世界水平的作家、詩人,中國文學也早就應該走進世界文學,但唯一的問題是「世界文學就是翻譯」。莫言此次獲獎有助於中國文學走向世界。  「選擇莫言,諾獎評委們比較一致」  據悉,馬悅然此次中國之行,是應上海世紀文景出版社之邀,介紹推廣他所翻譯的201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瑞典詩人託馬斯·特朗斯特羅姆詩集。  但莫言獲得諾貝爾獎卻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話題。對此,馬悅然也坦然相對,無所不談。  他更解密了被外界視為「神秘」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過程。
  • 繼魯迅後最被日本文壇高度關注的中國作家非莫言、餘華,而是他
    莫言獲獎讓日本讀者對中國當代文學不再視而不見,同時這些年令日本文壇徹底信服的中國作家除了殘雪、餘華、莫言之外,閻連科的出現,也徹底改變了當代中國文學在日本的地位。 繼現代魯迅、老舍之後,當代中國文學最被日本文壇高度關注的作家閻連科是一個並不被大眾熟知的人。
  • 盤點: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作家作品與電影改編
    年諾貝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莫言獲得。這是中國作家首次問鼎諾貝爾文學獎這一世界文壇的至高榮譽。作為一名知名作家兼編劇,莫言的文學作品與影視有著深厚淵源。最著名的莫過於由他同名中篇小說《紅高粱》改編的張藝謀電影,榮獲1988年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2003年,根據其小說《白狗鞦韆架》改編,霍建起執導的影片《暖》,榮獲第1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金麒麟大獎、最佳男演員獎和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最佳編劇獎。
  • 一個默然無聞,成為繼魯迅後超越莫言最被日本文壇關注的中國作家
    村上春樹一直和莫言彼此領跑諾貝爾文學獎多年,但2012年,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將最具競爭力的日本作家遠甩其後。日本讀者才開始對中國文學另眼相看。莫言的《紅高粱》、《蛙》還一度擁進入日本讀者市場,創造一時的熱度。此後村上春樹陪同世界其他作家在每年諾獎的賠率榜上繼續領跑,又多年過去,我國作家閻連科無聲無聞而出,一度往世界大獎匍匐而去。
  • 莫言回應獲獎爭議:之前跳出來豈不成滑稽劇小丑
    莫言: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關注,大老遠跑到高密來,之前實在是沒有辦法跟大家提前見面。這本來是紅高粱的季節,可現在都不種高粱了,大家來也沒看到。得知獲獎後我的心情是非常吃驚和高興的。畢竟有那麼多比我年長、優秀的作家在排隊等候著,由我這個年輕,相對年輕的作家來獲得,之前基本沒想過這事兒,覺得可能性太小。  記者:得知獲獎時您在做什麼?莫言:我在吃飯。
  • 繼莫言後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出現,他是誰
    我們也只能去猜測誰更有資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或者說誰更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莫言。首先作家必須在國內擁有相當的知名度,且作品成熟受到廣泛認可。正所謂一屋不掃又何以掃天下的道理,如果不先立足國內,更遑論去獲得國際獎項,這一點是先決條件。目前來說國內的符合這點的作家不乏其人,比如賈平凹,餘華這樣的著名作家。
  • 繼莫言後,最有希望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出現,卻並不出名
    這事從莫言獲獎最能看得出來,莫言獲得諾獎後,國人先是大喜過望,然後迅速陷入種種苛責。莫言本人也跟著大眾讀者經歷了一把過山車。首先諾獎是世界性榮耀,是全球文化人翹首以待的文學殿堂,這個自不必說。從1900年開始頒發第一屆獎項開始,它就備受關注,誰讓別的國家沒有能力打造影響全世界的文學盛事呢。
  • 專訪莫言作品日文版翻譯吉田富夫:願莫言獲獎後多多保重
    吉田富夫是莫言日文版的主要譯者,還曾翻譯賈平凹的《廢都》,對莫言乃至其他中國作家的作品得以在日本傳播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 採訪開始後,吉田富夫用流利的中文回答了我們的提問,儘管他自己表示擔心有些意思表達不夠清楚,但我們依然從他的話語中聽懂了他對於中國文學的摯愛、坦誠和期待。在被問到最想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的莫言說些什麼的時候,吉田富夫說「保重,多多保重」。
  • 人民日報:莫言獲獎名至實歸
    本報莫斯科、布魯塞爾10月13日電(記者施曉慧、劉歌)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的小說《酒國》俄譯版首次由俄羅斯聖彼得堡安芙蘭出版社出版,10月12日上架銷售。在此之前,在俄羅斯出版的只有莫言的幾篇短篇小說。1994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為最先在俄羅斯出版的《酒國》寫序。
  • 莫言被問及「本土作家何時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回答:100年吧
    有人說莫言孜孜不倦寫了三十多年,也有人說莫言寫了很多作品,動輒就是幾十萬字的長篇巨製。獲獎時他已經有十一部長篇小說,加之多不勝數的中短篇,莫言是當代純文學作家中的高產者。當然了更為重要的是莫言寫了什麼,才獲獎。
  • 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11日宣布,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委員會表示,莫言「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莫言:獲獎不能代表什麼 將會繼續努力創作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莫言11日晚7時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說,聽到獲獎的消息,我很高興。
  • 盤點莫言十部經典作品 超越獲獎之爭(三)
    最新消息: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備受關注的諾貝爾文學獎因中國作家莫言能否獲獎的爭論,早已熱火朝天。在兩家著名博彩公司諾獎賠率表上,莫言和村上春樹分別佔據頭兩名。
  • 諾獎評委稱莫言獲獎無關政治 評選過程沒爭議
    88歲的瑞典漢學家、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正在上海展開為期三天的訪問,期間他解密了莫言獲獎的「幕後新聞」。這位精通中國文學且熟諳漢語的老人表示,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無關政治、友情和運氣,唯一的標準就是文學質量。莫言此次獲獎有助於中國文學走向世界。中國有很多世界水平甚至超過世界水平的作家、詩人,唯一的問題就是翻譯。
  • 反思百年諾貝爾文學獎,也談談莫言獲獎的特殊性
    但是,竟然給了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好吧,後面的九屆,也沒能頒發給託翁。似乎諾貝爾文學獎從最開始就不像其評判標準中宣稱的——在文學方面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在之後的過程中,也繞過了很多個不應繞過的天才作家。特別是上世紀初的三個現代主義小說奠基者竟然沒有一個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