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北京通州往東,過了潮白河就到了河北廊坊的地界。如果從地圖上看,這一片包括香河、大廠、三河,被北京天津緊緊包圍,與河北廊坊主體區域反而是分隔的。對於廊坊來說,這三個縣市習慣上被稱為「北三縣」;對於北京的買房人來說,這「京東三縣」已經是京城樓市的一部分。
從北京通州往東,過了潮白河就到了河北廊坊的地界。如果從地圖上看,這一片包括香河、大廠、三河,被北京天津緊緊包圍,與河北廊坊主體區域反而是分隔的。對於廊坊來說,這三個縣市習慣上被稱為「北三縣」;對於北京的買房人來說,這「京東三縣」已經是京城樓市的一部分。
「北三縣」房價已經領先廊坊市區
2014年4月,廊坊市區不少樓盤報價還只在7000元/平方米的水平。而「北三縣」房價水平是隸屬於三河市、北京的燕郊,許多樓盤的價格已經跨過萬元大關,高的甚至超過15000元/平方米。位於大廠的潮白河孔雀城房價也達9000元/平方米。香河的房價相對低一些,但不少樓盤7000元的單價也和廊坊市區持平。
燕郊某樓盤營銷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從房地產視角,「與其說是河北燕郊,不如說是北京燕郊」。
根據燕郊、香河等地開發商介紹,來自北京的買房人是區域樓市需求的絕對主力軍。
中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秘書長陳雲峰認為,以燕郊為代表,「北三縣」已經先於河北其他地方開始了「京冀一體化」的進程,燕郊的房價早也已經跟著北京而非廊坊市的房價波動調整。
燕郊領銜「北三縣」,房價幾度起落
「北三縣」樓市提前啟動和北京的「一體化」,房價也和北京一起經歷了起落,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燕郊。
與北京通州隔河相望,燕郊的房價在2010年初就突破萬元。當時通州房價一度突破25000元/平方米。
北京盛達置地有限公司總經理彭文濤表示,「大北京」的輻射是呈梯度的,四環、五環、六環、環北京,一階一階,屬於規律性現象。
隨後,經歷2010年年初的,隨著「最嚴厲」調控將臨,燕郊樓市就開始跟著北京是通州樓市走低。2012年之後、2013年,燕郊房價也重新站回高位。因此,在今年3月以來環北京部分區域房價上漲中,相對更成熟、房價水平更高的燕郊等區域,房價表現就比較慢熱。
品牌房企扎堆香河
談到「北三縣」樓市,業內人士還提到一個現象,從北京置業需求釋放來看,燕郊實時熱門;從大品牌房企方向看,香河聚集了更多的開發商。相對比,大廠縣的樓市並不熱鬧,房企也很少;燕郊開發商以本地為主,如開發了夏威夷系列、富地廣場的興達地產,開發了上上城系列的福城房地產等,鮮有外來房企。
而在香河,雖然有2011年的土地風波,但並沒有根本性地影響品牌房企對香河的看好,萬科與五礦聯合體、綠地、鴻坤、富力、萬通等一批品牌房企都進入了香河。
一家房企總經理對記者表示,香河在京津冀大格局中具有區位,交通發達,產業發展,因此符合房企取向。「未來在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中,香河房地產也將獲得長足發展。」
■「北京人」在「北三縣」
「跨省族」奔波忙
向東、再向東,蜿蜒延伸出去的公路,連接著北京與河北廊坊「北三縣」,連接著幾十萬「北漂」每天的上班與回家的路。追逐的夢想、「跨省」上班的辛酸、難以觸及的北京房價、京外溫馨的小窩……這是很多「北三縣」的「北漂」的酸甜苦辣,百味人生。
「我在這裡歡笑、我在這裡哭泣,我在這裡活著、也在這裡死去,北京、北京……」小夢(化名)最喜歡上下班時聽著《北京北京》。車窗外夜色下的通燕高速、空空蕩蕩,全然不似高峰期時鋼鐵長龍般的擁堵。這條公路,每天都承載著以30萬計的人潮奔波在京冀兩地之間。
小夢,1989年出生的姑娘,十年前開始和父母在燕郊居住,現在在某國有大型航空公司工作。「幾年前,沒有私家車時,光上下班路上就要花六個小時,夏天時滿車的汗臭味,冬天不到5點就要爬起來,站在北風中等早班車。現在買了小轎車,卻也有新的麻煩。去單位一趟,光過路費就要15塊」,小夢苦笑著說,「跨省上班,要麼花錢花精力,要麼花時間花精力。回到家後也基本不想動。所以現在我經常選擇等高峰期過了再回家。」
「我是看著燕郊的房價漲起來的,要是幾年前我能有現在這樣的收入,肯定毫不猶豫地多買幾套。」小夢嘆了口氣,「當時爸媽老是想等房價降下來一點再買,結果這一等,就把房價從每平方米六千元等到了一萬二千元。」去年年底,她自己貸款在位於102國道北側一樓盤買下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兩居室。
「既然這麼累,為什麼不在本地找一個工作?」記者問。「因為北京啊……」
燕郊之南、大廠的孔雀城售樓處裡,記者碰到了朱梓宣。這個從江西來到北京打拼的小夥子穿著格子襯衫和寬鬆的牛仔褲,雙肩包松松垮垮地斜挎在一邊肩膀上,正聚精會神地盯著沙盤,聽銷售人員介紹開發商推出來的新產品。
朱梓宣大學畢業之後便留在了北京,從事設計行業,至今已有六年,目前是一家民營企業的技術主管。他說,他的生活就像是一枚不斷翻轉的硬幣,一面是他位於國貿明亮的室同MAC電腦上變幻的色彩與線條勾勒出來的夢想與事業,另一面則是他在朝陽、通州交界處某小區地下室裡租住的14平方米蝸居。
「畢業後沒什麼錢,只能租地下室,後來又想攢錢買房。北京城裡的房價實在太貴了,我攢的那點錢,連個首付都不夠。」他說,看中了孔雀城一套120多平方米的三居,總價約130萬元,「我可以承受得起,還可以把父母接到這邊來生活」。而對於之後要面臨的「跨省」生活,朱梓宣顯得有些茫然。「不管怎麼樣,先把房子買了,有個落腳的地方再說。怕再一等,以後連大廠的房子都買不起了。」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房天下」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房天下贊同其觀點。
買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價房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