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時正告張國燾不要詆毀毛主席,體現出一代革命家對主席的信仰

2020-11-16 佛山茂華叔


任弼時和毛主席在一起共商國是

面對蔣介石130個團兵力的再次重兵「圍剿」,為保存實力,任弼時與賀龍率領紅二、六軍團一萬七千紅軍長徵。1935年11月,由桑植突圍,突破敵人層層封鎖,先後進入四川、雲南,一路搶關奪隘,6月到達甘孜。1936年7月,與張國燾率領的紅四方面軍會師。

紅二、紅六軍團大隊人馬的到來,讓野心家張國燾很是高興,因為,如果能把這支隊伍收為己有,那麼,他的底氣就更足,做黨中央主席就順理成章。但要過任弼時這一關,因為,任弼時是紅二、六軍團黨的政委,黨是領導一切的。


長徵時的任弼時政委

當時,毛主席察覺到張國燾反黨陰謀後,已率中央紅軍揮師陝北,但還是留下了朱德、劉伯承等在紅四方面軍爭取張國燾北上,執行黨中央的正確路線。

張國燾把自己掌管的人馬比中央紅軍多,當作了要做黨中央主席的籌碼。當時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師時不到萬人,而且裝備極差,缺衣少食,缺槍缺炮;而紅四方面軍則有十萬之眾,而且兵肥馬壯。被野心衝昏了頭腦的張國燾沒當上黨中央主席,不但不執行黨中央的北上正確路線,還率軍南下,另立中央,自封主席,並逼迫朱、劉承認他這個偽黨中央和偽黨中央主席。

朱、劉本是中央留下來做給工作,爭取張北上的。然而,手握重兵的張國燾,哪把朱、劉放在眼裡。朱、劉不但說不上話,還處處受到張國燾的排擠。這段時間裡,朱、劉受盡了張的譏諷和打擊。

張國燾想,如果把任弼時任爭取過來,縱是你朱德、劉伯承不同意,我張國燾這個黨中央和黨中央主席也是水到渠成。

當時,由於通訊不便,領導紅二、六方面軍的任弼時、賀龍並不知道、也不了解張國燾的反黨陰謀。

為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張國燾故作熱情,極力拉攏任弼時。先是威逼利誘,炫耀四方面軍比毛率領的一方面軍的實力差距,企圖打動任弼時,哪料任弼時不是勢利眼,這一套在任弼時面前毫無作用。張一計不成,又在任面前一面誇誇其談自己領導紅四方面軍取得的成績;一邊列舉毛的很多「錯誤」,痛斥毛路線錯誤,導致幾十萬人人馬的隊伍損失得只剩幾千人,北上是死路一條等等。哪料任弼時卻嚴肅地對他說:「你再詆毀毛主席,就別怪我跟你翻臉 !」一字一句,斬釘截鐵!

張國燾碰了一鼻子灰,要知道任弼時可是擁有一萬七千人軍團首長,而不是留在四方面軍做張工作的單槍匹馬的朱、劉,說話是有份量的。葉劍英評價任弼時是「黨的駱駝,中國人民的駱駝」,可謂一語中的。任弼時考慮的是黨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從來不計個人得失,擔負著沉重的擔子,走著艱苦的路。


任弼時與朱老總在一起

任弼時不但識破了張國燾的詭計,還同張國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任弼時是老一輩革命家中卓越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大師,在他和朱、劉的不懈努力下,不但做通了紅四方面軍廣大指戰員的思想工作,認識到了張國燾的錯誤,也迫使張國燾最後同意北上,促成了紅軍三大主力最終在陝北勝利會師,為中國革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任弼時正告張國燾不要詆毀毛主席,是源於他對毛主席的信心、信念、信仰。任弼時原名任培國,1904年4月30日誕生於湖南湘陰縣,是毛主席的學弟,比毛主席小十一歲,五四運動爆發時,便是毛主席、蔡和森創立的湖南學生聯合會骨幹,一路跟隨毛主席進行革命鬥爭,參加了井岡山五次反圍剿,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使他深刻認識到毛主席的英明正確,也親眼看到了黨內歷次反毛帶來的巨大損失,認識到只有毛主席領導的中國革命才會有前途,只有毛澤東思想才是中華民族的指路明燈,堅定不移地跟毛主席走。


任弼時在井岡山

革命元勳任弼時對毛主席的堅定信仰也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共同信仰,正是這一信仰,他們緊緊團結在毛澤東旗幟之下,九死一生也要跟著毛主席走。紅軍女戰士王秀蘭在長徵路上時腳趾化膿,為了跟上隊伍,從老鄉家裡借來斧頭,生生砍掉自己化膿的腳趾,也要跟上隊伍……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灑滿長徵路,灑滿中國革命的徵程……正是因為老一輩革命家的堅定信仰,才有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

1950年10月25日凌晨,革命元勳任弼時突發腦出血,27日中午在北京逝世,終年46歲。

今天,我們緬懷革命元勳任弼時,重溫他那敢於對否定毛主席的人說「不」的精神和氣節,重溫老一輩革命家的堅定信仰,在使我們如此感到革命信仰偉大的同時,也如此地感到毛澤東思想對於中華民族的重要。任弼時和老一輩革命家個個都是身經百戰,閱歷通天徹地的智者和慧者,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能夠成為他們的共同信仰,是因為他們深深知道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唯一法寶,除此之外沒有第二。他們深知,只有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這面偉大旗幟,才能凝聚中華兒女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也只有這面偉大旗幟,才能引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丟掉了這面旗幟,中華民族就會失去方向,喪失未來。這面旗幟,老一輩革命家已經交到了我們手裡,我們要保護好,捍衛好,一代一代傳下去。


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師時毛主席與張國燾合影

相關焦點

  • 王震同志談毛澤東、任弼時、賀龍和張國燾
    我第一次見到毛主席是1926年, 毛主席從武昌回長沙, 我們一路護送, 一直送到清水塘。那時, 我是粵漢鐵路工人, 是粵漢鐵路工會嶽長段分會執行委員、新河車站工人糾察隊隊長, 名叫王正林。毛主席不知道王震就是那個王正林, 後來談起這件事, 毛主席說:「還有你呀!」
  •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任弼時,英年早逝
    任弼時 1950年10月27日,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任弼時在北京逝世任弼時,湖南湘陰人。1920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任團中央書記。中共五至七大當選為中央委員。1931年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當選為政治局委員。長徵途中,先後任紅六軍團政治委員會主席和紅二方面軍政委。和張國燾另立中央、分裂紅軍的路線作過堅決鬥爭。
  • 從主席與張國燾會師後的鬥爭策略中,看主席政治智慧
    中央在班佑以北的巴西召開政治局會議,議定兩軍北出甘南,但張為了個人私利,率部滯留班佑地區,裹挾左路軍全部南下,主席原本設想說服編入右路軍的紅四方面軍的兩個軍一同北上,但紅四方面軍主官不願意看到四方面軍一分為二,主席的努力暫告一段落。
  • 任弼時有理有力扼制張國燾鬧分裂
    然而,沉浸在會師興奮中的一般指戰員,並不知曉兩個方面軍負責人正同張國燾分裂主義進行著堅決的鬥爭。紅二軍團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寫信,明確交代:讓張國燾派來的幹部只準講團結,不準講反中央、反毛主席和一、四方面軍的問題;送來的材料一律停發,保留一份,其餘全部銷毀。
  • 任弼時與毛主席發生激烈爭吵,毛主席當場將任弼時「撤職」!
    任弼時任崑崙縱隊司令員的這一年零5天的時間裡,與毛主席發生過三次激烈的爭吵,最嚴重的一次,他們誰也說服不了誰,毛主席一氣之下,當場撤掉了任弼時的崑崙縱隊司令員職務,令周恩來代理,雖然後來又給予了恢復,但任弼時剛直不阿、敢於直諫的性格,還是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主席也是領教了這位老戰友的直率和無私,建國後任弼時逝世時,毛主席親自為他扶靈和執紼,他們二人的革命情誼也令大家感動不已。
  • 任弼時等老一輩革命家的精神思想是共產黨員的「初心教科書」
    會議期間,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朱昔群、湖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原院長莫志斌就「任弼時的『駱駝』精神的要義」「任弼時等老一輩革命家的思想精神的當代價值」等問題,接受了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的採訪。 任弼時的「駱駝」精神表明他是當之無愧的模範共產黨員 葉劍英元帥在《哀悼任弼時同志》一文中寫道,「弼時同志終身都是勤勤懇懇,埋頭苦幹,心中只有黨和人民的利益,從不計較什麼名譽地位。不管人家知道不知道,他總是三十年如一日的為黨為人民貢獻出他的一切。
  • 張國燾「變臉」,賀龍不屑說他是「屁人物」,毛主席說「豬八戒」
    6月25日下起了雨,中央領導人迎出三裡,他們是張聞天(總書記)、毛澤東(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主席)、朱德(軍委主席)、博古(原中央主要負責人),就是病中的周恩來(總政委)、王稼祥(軍委總政治部主任)也在雨中等候張國燾一行的到來。這是中央給予張國燾的最高禮遇。
  • 毛主席最信任的人,他卻在關鍵時刻跟緊了張國燾,傷了主席的心
    這一時期的何長工,因為各方面的成就和經驗,使得毛主席對他的賞識和信任很特殊。但就是這樣一位深受主席賞識和信任的人,卻在關鍵時刻掉了鏈子。1929年六月,時任紅五軍第五縱隊黨代表的何長工率軍開赴鄂東南地區。
  • 毛主席口中的「邵大哥」,在紅軍會師後為何支持張國燾反對毛主席
    他就是邵式平,毛主席親切的叫他「邵大哥」,其實,他是1900年出生的,比毛主席還要小7歲。他是江西弋陽縣邵家坂人,跟方志敏同村,二人既是好朋友又是同學。邵式平還是新中國第一任江西省省長,是毛主席1949年6月親自點名讓他擔任的,而且邵式平還被毛主席邀請參加了開國大典。他還是迄今為止任職時間最長的省長(1949年至1965年),邵式平的一生充滿傳奇,是位資深的革命家、軍事家和農民運動領導人。
  • 毛澤東與嶽陽人:為任弼時題詞,給何長工改名,介紹李六如入黨
    毛澤東就是這個自治會的成員,他經常講演,任弼時當時很喜歡聽他的講演。後在毛澤東推薦下,任弼時赴俄留學。長徵中,毛澤東與任弼時堅決同張國燾的分裂行為作鬥爭。在紅二、四方面軍的幹部會上,張國燾公開詆毀毛澤東。任弼時嚴厲地警告張國燾說:「我們二方面軍的同志,很多是從井岡山來的。
  • 以毛主席為首的老一輩革命家是怎樣處「禮」的
    1952年8月,毛澤東再次告戒:「一不做壽,做壽不會使人長壽,主要是把工作做好;二不送禮,至少黨內不要送;三不敬酒,一定場合可以;四要少拍掌,出於群眾熱情,也不潑冷水;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國同志與馬、恩、列、斯並列。」
  • 學習老一輩革命家崇「嚴」尚「實」精神風範
    1921年初,毛主席在新民學會年會上,發出了「主義譬如一面旗幟」的時代強音。他從紛然雜陳的各種觀點中,毅然選擇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選擇了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的崇高理想。在此後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瀾」,還是「雄關漫道真如鐵」,他始終矢志不移,執著追求。 劉少奇、任弼時、蔡和森、彭德懷、賀龍、羅榮桓等老一輩革命家,在確立共產主義信仰的過程中,都從《共產黨宣言》中汲取了營養。
  • 任弼時執著革命二三事
    因為任弼時早在八七會議時,就同張國燾一樣是政治局委員,在黨內地位很高,張國燾對他也沒有辦法。後來,張國燾又提出召開黨的代表大會。任弼時問:報告哪個做?有爭論怎麼辦?……又把張國燾頂了回去,避免了黨內矛盾的擴大。
  • 這位開國元帥,堪稱第一位總司令,曾被毛主席視為榜樣,威震過張國燾...
    且賀龍還曾是毛主席的榜樣!1927年10月,秋收起義失敗後,部隊到了崩潰邊緣,什麼開小差的,叛變投敵的,當部隊到達三灣時,毛主席集合隊伍在講話時,曾如此說道:「賀龍同志兩把菜刀鬧革命,現在帶了一軍人,我們現在有700人,難道還怕幹不起來嗎?」此後賀龍元帥組建紅二方面軍,在1936年6月,賀龍、任弼時在甘孜與張國燾的紅四軍會師。
  • 他是喊出「毛主席」這一稱呼的第一人,隨後傳遍神州大地
    △照片為:1945年4月,毛主席和任弼時同志在黨的七大主席臺上。△照片為:1931年11月,毛主席和任弼時等人在瑞金合影,這是毛主席和任弼時第1次在同一張照片裡,右二為毛主席,左二為任弼時。11月27日,中央政府執行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選舉毛澤東同志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項英、張國燾為副主席。這就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雛形。(二)任弼時第一次稱呼毛主席大會主持人、時任中共中央局委員、組織部長的任弼時在主持大會說:「請毛主席為大會題詞」,全體代表為之一徵,毛主席是誰呢?
  • 任弼時對毛澤東在全黨領導地位確立的重大貢獻
    任弼時進入蘇區後,通過中央局擴大會議,特別是通過對蘇區第二次反「圍剿」戰爭的實際指揮過程和關於戰略決策的爭論發現:項英猶豫不決(特別在軍事行動上),領導戰爭能力弱,而毛澤東「有獨特見解,有才幹」。特別是在大軍壓境之際,毛深察敵情,臨機果斷,指揮若定,因而萌發出推舉毛作為蘇區黨的主要領導的信念。
  • ...主席的親戚就可以搞特殊」,親戚要求解決困難,老一輩革命家怎麼說
    展覽以不同歷史時期32位優秀共產黨人感人的家風故事為主線,通過240餘件檔案資料,突出體現了共產黨人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識、廉潔自律等方面的先進性,詮釋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信仰與道德風貌。 展覽運用家書、家訓、圖文、影像多媒體等多種形式,將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的優良家風立體而生動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 歷史解密:開國大典時,主席為什麼不讓任弼時參加?
    1945年,在延安召開的「七大」上,任弼時任大會秘書長。會後,他與毛主席、少奇、恩來、朱老總並列為中央五大書記。任弼時知道後說:「開國大典,這樣夢寐以求的時刻,我不能不親臨現場。」為此,主席親自下了一道禁令:弼時同志不能出席開國大典,一定要以保重身體為第一要務。
  •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任弼時
    任弼時生於1904年4月30日原名任培國,湖南汨羅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 無產階級革命家、 政治家 、組織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以 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任弼時,1920年8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初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7月任第四任共青團中央總書記。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
  • 革命家任弼時的求學之路
    任弼時的校友,爾後也是中共老一代革命家的李立三、李富春等都在這個行列中。不去的話,任弼時相信,就是借貸,父親也會支持他中學畢業的,但是再繼續深造就絕對不可能了。若是選擇去,既可以減輕父親的重負,又可以學到知識,只是國內中學畢業文憑就無法取得!商量來商量去,兩人橫下一條心,去!文憑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