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集市的市井煙火

2020-12-07 騰訊網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節選

說起古代集市,柳永的這首詞生動的描寫了宋時富庶美麗的杭州城,繁榮壯麗的集市景象。

我國的集市貿易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會後期的「物物交換」。有組織的集市,大約出現在殷朝。雖然那時並無「市」可集,只不過是鄉村的十字路口擺擺地攤而已。

而集市大約起源於商、周時期。《易·繫辭》曰:「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史記·平準書》云:「古人未有市,若朝聚井汲水,便將貨物於井邊貨賣,故言市井也。」

秦朝集市

秦朝時期,秦始皇統一六國,也統一貨幣和語言,還修繕了道路,這些促進了集市貿易的發展,並且為了加強對貿易經濟的管理,專門建立了「市」。

在「市」內準許人們擺地攤,各種吃喝玩樂的東西都有。也有人在「市」內耍猴戲、舞槍弄棒以博得人們的喝彩和施捨幾個錢的,官府對他們不徵稅、也不以非法經營的理由進行查處。

只不過「市」和人們的居住區嚴格分開來,市周圍有垣牆,交易者只能由市門出入,以此限制市外交易,市門按時開閉。

兩漢集市

到兩漢時,集市的管理上沿用了秦朝時期的制度,除此之外,在邊境關隘地區還設立關市,亦稱胡市,在小縣、縣以下的邑和農村中,沒有垣牆樓屋的定期集市比戰國時期增多,以趕集擺攤的方式進行交易活動。

都城長安以及洛陽、邯鄲、宛城等通都大邑,都發展成為著名的商業貿易中心。

▲東漢集市畫像磚

隋唐集市

隋唐時期,長安、洛陽集市更加繁榮,長安有東西二市,東市名都會,西市名利人,外國商賈也很多。

洛陽在大運河開鑿後成為南北貨物的集散地。洛陽有三市,東市名豐都,南市名大同,北市名通遠。其中通遠市臨通濟渠,周圍六裡,二十門分路入市,商旅雲集,停泊在渠內的舟船,數以萬計。

江南地區更是商業輻輳之地,人流如織。宣城、毗陵、吳郡、會稽、餘杭、東陽等商業城市都是江南繁華之地,而西南的成都,則是巴蜀地區的商業中心。

唐代中期,隨著農業、手工業的不斷發展,夜市正式出現。唐代後期,開始打破坊市制,也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時間。在繁華城市不論白天還是夜晚,集市貿易都相當發達。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王建的兩首詩作中感受到。

《夜看揚州市》

唐代·王建

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

如今不似時平日,猶自笙歌徹曉聞。

讀著詩,腦海中自覺浮現出一幅燈火輝煌、酒綠燈紅的繁華夜市景象……

宋代集市

宋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市牆、坊牆均被拆毀,坊市界限不復存在。原先禁止設市的城郭和鄉村,也被允許置市貿易,市的啟閉也不再由官方統一規定時間,出現了夜市、曉市、草市等。夜市一般至晚三更而止,早市一般始於五更。草市多分布在水陸交通的要衝,加強了城鄉之間的物資交流。

宋代大畫家張擇端創作的《清明上河圖》,就為後世人展現了無比繁華的宋代汴京城繁榮市集的風貌。

宋代商業繁榮,集市貿易也更加發達。集市交易的日期因各地商品經濟發展的程度高低而各不相同。有的集市,五日一集,輪迴輾轉,間或有十天四集的。由於各地對集市的稱謂不同,所以對於上市交易的活動,有的稱為「趁墟」,有的稱為「趕市」,也有的稱為「趕集」。

至明清時期,集市甚盛,遠勝前朝,商品經濟的空前發展,極大地豐富和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

到如今,商業的迅速發展,大城市的商貿城、超市、步行街隨處可見,而在城郊和農村,依舊有很多地方仍舊保留著「集市」「趕集」這一活態民俗項目。

「集市」這一帶有濃厚市井氣息和世俗色彩的活動也承載了很多人的兒時記憶。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內容選自:國家公共文化雲(ID:ggwhfzzx)

相關焦點

  • 西安最具有市井氣息的集市——西倉
    西倉絕對是西安最接地氣,也最熱鬧,規模最大的小集市了,走在裡面能感受到老西安的市井文化氛圍。如果來西安旅遊,一定要來西倉感受真正的西安生活。每個城市都有一個地方充滿著人間煙火,西倉是西安人從小逛到大的市集。保留著固定的開市時間,固定的擺攤地方,只有周四和周日才開的集市,這種開市的傳統也保留了很多年了。
  • 「人文濟南」在濟南集市裡看市井百態
    集市,是一種民間風俗,也是中國人生活中最具市井氣息的活動。「集」含「人與物相聚會」之意。明朝的蔣一葵在《長安客話·狄劉祠》中寫道:「京師貨物鹹趨貿易,以席為店,界成集市,四晝夜而罷;俗呼狄梁大會。」可見,集市的歷史之久。
  • 舊京風氣:清帝國的市井煙火與生活肌理
    帝都北京的市井煙火與生活肌理,顯示了古老帝國最後的傲慢與偏見。實際上,正因為物質的豐盈,才會有豐富的市井生活。同時,雅俗共賞的市井文化也意味著國家與社會之間傳統的二元對立走向了兼容博通的密切互動過程中。中國近代社會的主體結構仍是皇帝-官僚-士紳的三層體制,其明顯特徵是高度中央集權和對社會的強控制。如果我們回到明清北京的歷史現場,感受市井風物與日常生活帶來的體驗。
  •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市井煙火」
    作為「千年古都」的西安市,各行各業正穩步復工復產,街頭巷尾的「煙火氣」也正在回歸。日前,新華社記者通過「隨手拍」的形式,記錄了「長安十二時辰」裡久違的「市井煙火」。
  • 天津作家王松的長篇小說《煙火》:市井之內,正氣猶存
    《煙火》通篇落墨於鄰裡街坊的眾生相,卻「言在此而意在彼」,在無聲處奏響了市井之間浩然長存的正氣歌。作者:子斐王松坊間有言「五千年歷史看西安,近千年歷史看北京,百年歷史看天津」,不論是五大道的洋樓、前朝遺老遺少寓居的公館,還是軍閥練兵的小站,都是天津這座城市與其他城市相比擁有的「獨家記憶」。
  • 在你身邊的哪一刻,最有市井煙火味,最撫人心呢?
    每座城市,都會有一個地方,聚集了人間最濃的市井煙火氣息。 在市井裡,藏著人們真正的生活,正所謂的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啊。在這兒,我發現鋼筋水泥的叢林中有個地方散發著一種與兒時不同的煙火,城市僵硬的身軀反彈了這兒濃濃的軟泥味道,地氣十足——菜市場。
  • 實探南京夜市美食街,湖南路附近名不見經傳的煙火集市
    關注蘇克,帶你發現小眾之美隨著擺攤經濟的愈演愈烈,各地的外擺集市都在增加,衣食住行樣樣都有人經營。在蘇克的心中,南京的夜市美食才是王道。本期蘇克就要帶你去探訪藏在湖南路旁的小吃一條街。湖南路:外擺集市增加,多了一份市井氣說到美食街,湖南路在南京人的心中佔據了一席之地。在修葺後,湖南路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傍晚,湖南路步行街的攤位已經支搭起來了。
  • 古代的集市、商店、餐館、酒樓
    這個場所就是商 肆與集市。漢唐時代在城池裡的商肆,並非在大街之兩側,在做 城池規劃時,就將商業店鋪,進行集中到一起,佔用一條街 坊或更多的街坊。例如唐代的長安城即設有兩個商業中 心——東市與西市。東西市街面積相同,每條市街長五百 米,寬四百八十米,東市的面積有二至四萬平方米。人們要 購物,買東西,都要到東市和西市去購買,其它大街上沒有 商店,沒有購物之處。
  • 唐山一隅市井煙火,十九個莊裡的大世界!
    今日來打卡唐山知名的十九個莊金恆農貿大世界,來感受一下這裡的市井煙火,城市味道!金恆農貿大世界在唐山市區的菜市中,絕對算是一個與眾不同、別具一格的地下農貿市場,購物環境也是別具一格的長廊式,在市區應是東西跨度最長的地下長廊式購物菜市場!
  • 市井煙火味,最撫凡人心「餘生很貴、請別浪費」
    市井煙火中或許顯出他的孤獨,就像跟上圖的狗在對視。 隱藏在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的背後 去掉繁華的濾鏡 走進真實的生活
  • 生活,最能打動人心的,終歸是充滿市井煙火的夜市
    最終還是會回到充滿暖色燈光,充滿市井煙火的夜市中,就像是落葉歸根。來上一碗喜歡喝的熱湯,在寒冷的冬天裡,不僅溫暖了胃,也溫暖了心。從古至今,夜市好像一直就是市井生活的代名詞。各路商販絡繹不絕,帶來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作為商品交易,極大的不促進了經濟的繁榮發展。各種各樣的美食小吃,俘獲了人們的心,也作為一種平民文化,彰顯了各地不同的生活風情。
  • 在濰坊這條充滿市井氣息的老街,走進它就走進了濃濃的人間煙火裡
    一個集市就是一種生活 當你走進它你就走進了濃濃的人間煙火裡……十笏園的古玩市場就是這樣一個承載著鄉愁的地方儘管濰坊以「世界鳶都」聞名遐邇但來到這裡抬頭仰望天空蔚藍如洗的那一刻對濰坊的固有印象完全被顛覆 這裡是一條充滿市井氣息的老街 道路古樸寬闊,銀杏樹木茂盛,
  • 火鍋+川劇:市井煙火裡的成都「夜經濟」密碼
    新華社成都8月8日電 題:火鍋+川劇:市井煙火裡的成都「夜經濟」密碼新華社記者胡旭外地人到成都,第一頓要安排的,多半是火鍋。本地人出門回到成都,第一頓要安排的,多半還是火鍋!「燙」出感情,「蘸」上人氣,「冒」起熱鬧,品出來的是「夜成都」的煙火味道。八月的成都略微有些悶熱,寬窄巷子依然人潮湧動,八方來客川流不息。隨著夜幕降臨、街燈點亮,空氣中升騰起的麻辣鮮香越來越濃。尋味而去,街頭巷尾出現一排排人龍,他們都是在火鍋店門口等位的食客。
  • 八市,廈門最市井、規模最大,也是本地人最愛去的集市!
    八市是廈門最市井的生活圈,也是規模最大、種類最齊全的海鮮市場。 作為廈門一個重要地點,它承載著無數的「廈門記憶」,是當地人最愛去的集市之一。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整條街上都充斥著人群和叫賣聲,商販賣的最多的就是海鮮。
  • 古代地攤經濟發展的兩次鼎盛時期,每次都伴隨著集市貿易的大發展
    我們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歷史上的封建皇朝大多數都是重農抑商,這也伴隨著經濟發展的單一化,而隨著商業的發展,經濟也得到巨大的發展,這是古代集市貿易得以發展的有利條件,其實古代的集市與我們現如今的「地攤經濟」有著相似的模樣;現如今地攤經濟的發展是因為個人的收入問題需要得以緩解,而古代地攤經濟般的貿易集市又是如何得到發展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古代地攤經濟發展的兩次鼎盛時期,每次都伴隨著集市貿易的大發展
    我們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歷史上的封建皇朝大多數都是重農抑商,這也伴隨著經濟發展的單一化,而隨著商業的發展,經濟也得到巨大的發展,這是古代集市貿易得以發展的有利條件,其實古代的集市與我們現如今的「地攤經濟」有著相似的模樣;現如今地攤經濟的發展是因為個人的收入問題需要得以緩解,而古代地攤經濟般的貿易集市又是如何得到發展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東門市井老成都特色市井文化街區商業|消費新場景打造案例
    項目簡介東門市井老成都特色市井文化體驗街區地處成都市錦江區獅子山街道辦事處菱窠路社區,毗鄰四川省文保單位「李劼人故居」紀念館,位於環川師商圈核心片區。街區佔地30餘畝,總建築面積1萬餘平方米。以李劼人先生筆下的老成都市井生活場景為中心,通過公館建築群、下沉集市廣場、鋪板小館、涼亭水榭等,生動再現老成都民國年間東大街繁盛的市井生活場景。總體思路東門市井老成都特色文化街區,主要規劃為三大業態:川內特色美食、老成都壩壩茶、傳統文化體驗館。運用線下實體場景打造+網際網路新零售的互補模式。
  • 上海軌道交通沿線的奉賢西渡:社會生活仍有三四線城市的市井風情
    奇妙的地方在於,上海軌道交通還能通到「有三四線城市煙火氣息」的地方,此處的社會生活是獨特的、不同於上海的。下圖則是上海市奉賢區布局地圖上面的西渡地區。西渡街頭三四線城市的煙火氣息這種西渡街頭三四線城市的煙火氣息,其實是非常可貴的,在上海想要找到這種地區
  • 《安順老底子——在市井煙火中遇見》新書首發
    7月29日,《安順老底子——在市井煙火中遇見》新書首發式在安順文廟舉行。此次活動由安順市文聯、安順城投公司、安順市文廣局主辦,安順市作家協會、安順市文廟管理處協辦。活動現場,安順市文聯向市民籤名贈書,手捧新書的市民沉醉在書中。
  • 穿越古代《叫我大掌柜》汴梁市井生活直播
    穿越古代 經營手遊《叫我大掌柜》汴梁市井生活直播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姆斯特朗雷時間:2020-12-14 分享到:遊歷千年汴梁古城,親臨清明上河圖之盛景繁華,品鑑宋朝的市井民生文化。 新國風市井經營手遊《叫我大掌柜》即將登場。遊歷千年汴梁古城,親臨清明上河圖之盛景繁華,品鑑宋朝的市井民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