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輪夫人鄭繼斯,生前照顧宋與前妻之女,臨終遺言希望宋娶妹妹

2020-10-17 刀筆

在開國高級將領裡面,有兩位將軍不僅仗打的好,且婚姻堪稱傳奇,一位是開國中將成鈞,在45歲時迎娶了23歲的小姨子。

晚年成鈞


而另一位則是開國上將宋時輪,他的婚姻更加傳奇,不僅在65歲時娶了32 歲的小姨子,更不曾想到的是:這段婚姻竟是妻子臨終時促成的。

宋時輪


鄭繼斯與宋時輪相濡以沫,風風雨雨走過了26個年頭,然而天妒這對恩愛的夫妻:1967年,年僅51歲的鄭繼斯因病突然去世。

這對宋時輪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卻讓他意想不到的是,妻子臨終反覆叮囑:希望宋時輪能夠照顧妹妹,並且將妹妹接到北京來住。

宋時輪心理明白,雖然妻子沒有明說,但言外之意已經領會到了:她希望宋時輪能夠娶自己的妹妹。

對於這個小姨子,宋時輪再熟悉不過了。她叫鄭曉存,比姐姐鄭繼斯小了整整24歲。宋時輪第一次見到小姨子已經是15年前的事了。

抗美援朝時,宋時輪去了朝鮮前線,妻子鄭繼斯在工業部門擔任負責工作。而她的妹妹鄭曉存隨父母從廣東老家在上海求學,住在宋時輪家裡。

抗美援朝赴任


1952年秋的一天,宋時輪從朝鮮前線風塵僕僕的回來。一見面,妻子鄭繼斯就向他介紹了妹妹,作為姐夫,第一次見到小姨子總該有所表示吧!

宋時輪隨即從軍用口袋裡掏出一支鋼筆,遞給鄭繼斯說:「這支筆就送給你妹妹作個見面禮吧,上學正用得著。」但誰也不曾想這支筆似乎成為定情信物,只是當時出現了點意外。

這支筆可不是一支普通的筆,而是派克金筆,非常珍貴。但不料,這次妻子當場將這支筆又轉贈給了她的嫂子。

鄭繼斯的嫂子叫伊民,他和鄭家大哥鄭俊民新婚沒幾天就分開了。鄭俊民跟彭湃參加革命,到上海沒多久就被殺害了。大哥犧牲後,鄭繼斯非常關心大嫂的生活。把她接到上海,又給找了工作。

但即便妹妹還小,但她還是以商量的口氣說:「你還小,是個學生,不必用這麼好的筆。嫂子現在工作了,很需要有支好筆,你看是否給她更好?」

鄭曉存立即同意了,那會她才12歲。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如今小姨子已經27歲了。

想到這裡,宋時輪頓時覺得不合適,自己已經年過花甲,而小姨子正值青春,年齡差異未免有點太大了。而年齡差異的背後是思想和生活習慣的差異。

結婚,生活在一起行嗎?但這畢竟又是妻子的重託,也不得不考慮。

但最關鍵的是,宋時輪此時根本沒有心思考慮那些,他沉浸在亡妻之痛中。心裡滿滿的都是回憶,都是妻子的好。

五十年代末宋時輪和第二任夫人鄭繼斯及二女兒宋崇實在青島


一、

宋時輪一生共有三任妻子。

1925年,18歲的宋時輪與原配鄒氏結婚,無疑這是一段封建婚姻。此時的宋時輪正處於人生的關鍵階段,他所有的激情都在尋找革命道路之上,不可能踏踏實實過日子的。果然,這段婚姻僅持續了兩年。1927年,為了不拖累妻子,宋時輪選擇了和妻子離婚。

但這段婚姻還是結出了果實,婚後他們育有一女,取名宋蘭英。

此後,宋時輪將所有熱情和精力全部傾注在革命事業之中,直到遇見了第二任妻子鄭繼斯,但已經是14年之後的事情了。

在革命隊伍中,結婚是要達到一定條件,並且是要經過組織批准的。至於條件有一條硬性規定,必須是團級以上幹部。而宋時輪在1930年就已經是師級幹部了,自然不是問題。那又是什麼原因呢?

第一是他不想結婚,但凡宋時輪有一點結婚的想法,以他的條件根本不用愁找不到。第二就是沒有遇到合適的,緣分未到。不管什麼原因,冥冥之中,似乎宋時輪就在等待這段傳奇婚姻的到來,或許是上天給於宋時輪這麼多年堅守的恩賜。

1941年,在延安宋時輪迎娶了第二任妻子鄭繼斯,這次的婚姻不但是甜蜜的,還是上天砸給他的一塊大大的餡餅。

二、

鄭繼斯,1916年出生於廣東汕尾鄭志盛家族。鄭志盛是著名的義商,也是汕尾的首富。鄭繼斯出身名門,美麗大方,性格開朗,而且智勇雙全,追求進步。她畢業於嶺南醫學院護士班,很早便走上了革命道路,1936年入黨。

為了革命理想,她寧願放棄家族優越的生活條件,1937年毅然奔赴延安,繼續從事革命工作。她利用自己的專長為當時蘇區的醫療、婦女兒童事業作出很大貢獻。但她也不曾想到她在這裡收穫了愛情。

1941年,宋時輪戀愛了,他的對象正是鄭繼斯,沉寂14年的宋時輪終於找到了愛情,或許這才算是他的初戀。革命兒女猶如人在江湖,沒有高床暖枕,甚至沒有太多的花前月下的時間。很快他們舉行了簡單的婚禮。

這一年,宋時輪34歲,鄭繼斯25歲。

婚後的日子是簡單而甜蜜的,鄭繼斯雖然出身名門,但她的身上絲毫沒有千金小姐的嬌貴,有的只是勤勞和樸實,以至於在當時的將軍夫人裡面,她成為著名的「賢內助」。

抗美援朝時,宋時輪奉命入朝作戰,他讓剛回到身邊的大女兒宋蘭英也報名參軍,並且改名為宋志先。大概是希望女兒在志願軍的隊伍裡能夠事事起表率作用,可見在這一點上宋時輪是毫無私心的。

但不巧的是,宋志先剛走到東北就出車禍了,腰部受傷嚴重,在醫院住了幾個月。前線是去不成了,出院後她只能選擇回家。回家後,鄭繼斯完全擔起一個母親的角色,除了照顧她的生活, 還安排她上學,提高她的認識,鼓勵她入黨。

在鄭繼斯的幫助下,宋志先快速的掌握了中學文化,並且入了黨,成為一名國家幹部。

都說後媽不好當,但鄭繼斯一直都做的很好。宋志先一直身體不好,一次切除膽結石後,鄭繼斯天天給她燉雞湯、參湯喝,去菜市場買鯽魚、肉給她吃,她常說:「蘭英小時候吃苦太多了,體質差,要多補養才能身體好」這完全是一個親生母親的心態啊!

有一次,鄭繼斯對李天佑上將夫人杜昆說:「蘭英這孩子從小失去了父母的愛,我應該多付出一些愛給她。當然,對於這份愛,宋志先也非常感激。她曾對人說:」父親說繼斯媽媽對我那麼好,是因為他們夫妻關係好。我看補完全是,還因為繼斯媽媽品德高尚,政治素質、思想修養高,我真有福!」

毫無疑問,鄭繼斯是 一個好妻子,好母親,同時也是黨的好幹部。

從革命年代到新中國成立後,鄭繼斯擔任過多個領導幹部職位,曾任第二機械工業黨委副書記、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

1974年,宋時輪看望軍事科學院拉練官兵


三、

妻子不幸離世後,宋時輪心如死灰,唯一的慰藉是他們育有一女,也就是宋時輪的二女兒宋崇實。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宋時輪不願再談感情,不願再娶。

一晃四年過去了,但對於妻子的臨終囑託,他沒有忘。

1971夏,宋時輪將小姨子鄭曉存接到了北京,幾個月之後,經組織批准,二人結婚,總算是完成了前妻的遺願。

這一年,宋時輪65歲,鄭曉存32歲。

兩人年齡相差33歲,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婚後的幸福生活。

婚後不久,大嫂伊民來他們家裡住。她拿出20年前宋時輪本打算送給鄭曉存的那根派克鋼筆,說:「這是20年前你送給曉存妹的,她轉送給我了。現在,我應該還給她了」

宋時輪說:「曉存做的對,伊民你就留下繼續用吧。」

如此來看,當年宋時輪送給鄭曉存的派克鋼筆,真有點定情信物的感覺。

大嫂婚後就獨居,一直懷念著犧牲的丈夫,始終沒有再嫁。宋時輪對她十分尊重,她病倒時,宋時輪還一再囑咐鄭曉存:「請她搬到我們家裡來住,大家在一起彼此有個照顧,她一個人生活實在太不容易了。」

1975年底,外交部黃華去美國任職,前來宋時輪家告別,問道:「老宋,是否要我在那裡帶點什麼東西回來?」

宋時輪高興的說:「要帶。我還欠人家一支鋼筆呢,已經20多年了。你幫我買一支回來,讓我還了這筆債,我會好好感謝你的。」

後來黃華真的買回來了,是一支暗紅色的派克筆,宋時輪高興地把她送給了鄭曉存。

宋時輪和鄭曉存婚後的生活同樣是甜蜜的,他們育有一個女兒。1976年,宋時輪三女兒出生時,他們的年齡加起來正好是110歲,顧起名「宋百一」。

宋時輪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在婚姻家庭上,他無疑也是成功的。三任妻子,感情都很好,他們各為宋時輪生下一個兒女。特別是第二任、第三任,一對姐妹花,照顧了宋時輪一生。

1991年,宋時輪在上海病逝,享年84歲。此時鄭曉存剛好51歲,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巧合。鄭繼斯在51歲時離開了宋時輪,宋時輪在鄭曉存51歲時離世。

兩個51歲,都是生死離別之際。

鄭曉存1973年開始,一直在軍事科學院政治部幼兒園工作,從普通崗位一直幹到園長。1990年離休後,經中央軍委批准享受正軍級待遇。

宋崇實


宋百一

四、

宋時輪一生大公無私,三個女兒都在平凡的崗位上工作。

大女兒宋志先,曾經是南京鉛筆廠的一位普通幹部,已經去世。

二女兒宋崇實,首都師範大學畢業後,當了一名人民教師,2000年從北京交大附中退休。

三女兒宋百一現為北京某醫院護士。

崢嶸歲月的一段動人的故事,僅以此文紀念宋時輪上將及其和夫人鄭繼斯的偉大愛情。

相關焦點

  • 宋時輪將軍迎娶鄭氏兩姐妹傳為佳話,他的後人現在如何?
    不過宋將軍雖然在國內參加過的大戰很多,但是他最為著名的戰績卻是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打出來的!抗美援朝時期,極具轉折意義的長津湖之戰便是宋時輪將軍率領第9兵團打出來的!宋崇實和宋將軍夫婦宋將軍的一生曾先後迎娶過三位夫人,其中最令人羨慕不已的便是他娶了一對兩姐妹,這件事在當時也被傳為一段佳話!宋將軍的第一位夫人是鄒氏,兩人於1925年成婚,兩年之後離婚,生有一女,名字叫做宋蘭英。
  • 開國上將宋時輪的子女後代是普通勞動者
    宋時輪,1907年9月出生於湖南醴陵北鄉黃村。曾就讀於醴陵縣立中學,1923年冬,宋時輪到長沙進入軍閥吳佩孚的軍官教導團學習,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五期,並加入共產黨。第二任夫人是鄭繼斯,1916.11.16生於廣東海豐縣汕尾鎮.1941年在延安結婚。建國後歷任工業部重工業處副處長、南京工具機廠黨委書記、江蘇省工業廳副廳長、二機部副部長,1967年病逝。生育有女兒宋崇實。第三任夫人是鄭曉存,1940年出生,曾任中國軍事科學院機關幼兒園園長,得子時老兩口年齡加起來110歲,故給起名宋百一。
  • 為髮妻遺言,他與宋美齡不作夫妻作兄妹,終成蔣宋聯姻功臣
    譚延闓本可以與宋美齡結為連理,走入婚姻的殿堂,但為了妻子臨終的一句遺言,婚姻的紅地毯終為他人鋪設,卻也與宋美齡結下了「不解的情緣」。譚延闓父親譚鍾麟做過兩廣總督、吏部尚書等要職,妻妾眾多,除元配陳夫人外,還有顏夫人、李夫人等四位側室。譚延闓的母親李太夫人是譚鍾麟的小老婆,她雖然生有三個兒子,但在封建禮制下,她長期未取得與其夫同桌而食的權利,吃飯時只能站著用餐。
  • 他18歲考入黃埔,解放後位列上將,娶「一對姐妹花」
    前言:宋時輪新中國開國上將。1925年入黃埔軍校學習。1926年加入共青團。1927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曾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青少年時期,受五四愛國運動和進步教師的影響,他踴躍參加抵制日貨及課餘演講會話動,在醴陵青年學生中影響很大。為表達革命的決心,追趕時代發展的車輪,他從此改名宋時輪。
  • 因亡妻一句遺言,此人拒娶宋美齡,改變了民國的歷史走向
    因亡妻一句遺言,此人拒娶宋美齡,改變了民國的歷史走向眾所周知,宋美齡的老公是蔣介石,雖然在政治上蔣介石是個不折不扣的反派人物彌留之際,她留下一句遺言:請人轉告夫君,希望自己死後他不要再找老婆了,專心養育他倆的孩子們。
  • 三國中三位霸主的臨終遺言:曹操感人,劉備虛偽,孫權務實
    俗話說得好「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一個人的生前無論是多麼的危險,奸詐,但是他在死之前都會吐露心聲,那麼三國時期的三位雄主曹劉孫三位在臨死之前都說了什麼遺言呢?三國中三位霸主的臨終遺言:曹操感人,劉備虛偽,孫權務實。
  • 馬拉度納臨終遺言曝光!死前幾小時託孤:盼繼父照顧7歲小兒子
    北京時間12月1日,英媒鏡報稱馬拉度納臨終前的遺言錄音被公諸於世:臨終前的幾小時內,馬拉度納用錄音的方式懇求自己7歲兒子的繼父可以好好照顧孩子和孩子的母親。
  • 譚延闓不娶宋美齡的真實原因:遵守死去妻子遺言
    有「近代顏書大家」之稱 。著述有《組庵詩集》等。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譚延闓為介紹人。 譚延闓本可以與風華絕代的宋美齡結為連理,走人婚姻的殿堂,但為了妻子臨終的一句遺言,婚姻的紅地毯終為他人鋪設,卻也與宋美齡結下了「不解的情緣」。
  • 「我娶平妻一個月了,她消氣了嗎?」「將軍,夫人想不開跳了那蓮花池」
    一個穿著藍色圓領長袍,頭藍色紗帽,皮膚白淨,手上拿著明黃色聖旨的公公,尖著嗓子高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副將軍林忠之女林晴雪,賢良淑德,蕙質蘭心,特賜婚與鎮北大將軍宋恆為平妻,尋得良辰吉日便即可完婚,欽此!」聖旨念完,跪在後面的下人們,都不約而同的看了看,跪在將軍身邊的將軍夫人沈氏。這夫人也是作,若是早些答應讓林姑娘進門兒做妾,也不會落得今日這般境地。
  • 將戚夫人做成人彘,臨終遺言更是令人頭皮發麻
    呂后在張良的幫助下請來了&34;,最後成功地憑藉著這一道德高地扳倒了劉邦,劉盈的太子之位就此保住了。在漢高祖劉邦去世之後,呂后便開始對戚夫人母子進行了清算,趙王如意被召入皇宮毒死,而戚夫人更是被做成了&34;,最終悽慘地死去。
  • 宋慶齡沒有葬在中山陵,臨終前留下遺言,要和此人葬在一起
    孫中山在臨終前留下了很多遺言,大部分都是關於國事的,私事只有一件,是對好友廖仲愷的妻子何香凝說的,「我死後,請你一定善待孫夫人!」孫夫人指的就是宋慶齡,可見孫中山在臨終前最不放心的人,正是自己的愛人。這份囑託,何香凝一生沒有忘記,她和宋慶齡的關係非常要好,二人既是革命同志,也是親密的朋友。孫中山去世幾個月後,廖仲愷遇刺身亡。
  •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龍|《古宋七子》02孔子祖籍在宋國
    其中孔父嘉時,另立公族,以孔為姓,此乃孔姓之源頭。慄邑為孔姓起源之地。防叔時避亂由宋奔魯。由此可知,孔子雖然生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但其祖籍地在宋國慄邑,且其先祖弗父何及以下六代宋父周、世子勝、正考父、孔父嘉、木金父、睪夷均葬於還鄉裡。因此孔子一生對宋國這片土地都充滿了感情。《禮記·儒行》中記載孔子講過這樣的話:「丘少居魯,衣縫掖之衣;長居宋,冠章甫之冠。」
  • 民國杜月笙64歲娶孟小冬為妻:一年後去世,臨終遺言太心酸
    圖為一組民國梟雄杜月笙和梨園冬皇孟小冬的悽美傾城愛情故事舊照,眾所周知杜月笙不但是民國時期舊上海灘名震天下的青幫之主,更是一位義薄雲天的江河俠士。杜月笙為了給孟小冬一個名分,不顧家人反對,在64歲時娶孟小冬為妻,給予她名正言順的杜太太之位。一年後杜月笙病逝,臨終前留了一句現實遺言給孟小冬。
  • 五代十國最偉大的皇帝,臨終前一句遺言,促成華夏大地和平統一
    不過在小編眼中,無論是後周世宗還是宋太祖,都沒有五代十國這位皇帝偉大,他臨終前留下的一句遺言,最終促成了華夏大地實現和平統一。他就是吳越國開國皇帝錢鏐(liú)。其實錢鏐不是皇帝,因為他自從建立吳越國以來,一直奉中原朝代為正統,自己從未稱帝。
  • 狸貓換太子的歷史謊言,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大宋的劉娥太后!
    襄王趙恆的元配夫人潘氏是宋朝開國大將潘美的女兒,不過早死;趙恆又娶了郭氏為妻,他聽聞蜀女才貌雙全,於是想娶一位蜀女為妻。龔美為人和善,喜歡結交貴人,他跟襄王府的管家張耆交好。龔美聽聞襄王趙恆想娶一位蜀女,就讓張耆將自己的妻劉娥介紹給趙恆,並聲稱自己只是劉娥的表哥。
  • 孝莊臨終前留下一句遺言,為難康熙一生,38年後被雍正輕鬆解決
    後來皇太極又娶了一位妃子,孝莊在後宮中的地位直接降到第三。直到孝莊親姐姐海蘭珠嫁給皇太極,成為後宮中最得寵的女人,孝莊地位直線下滑。孝莊一生為皇太極生育四個孩子,其中一個男孩三個女孩,這個男孩就是後來的順治皇帝。皇太極在世時,孝莊的地位並不顯赫,隨著娶妻越來越多,孝莊地位越來越低。
  • 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另類「聚集」
    原標題: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另類「聚集」   神秘的孔氏家族   很多學者對於郭岱君的工作能力讚不絕口,其中最重要的例子就是她「居然走進了孔家,居然說服孔家後代把孔祥熙檔案捐出來」。   1949 年,國民黨在大陸失去政權後,孔祥熙與夫人宋靄齡便移居美國。多年來,孔家人一直深居簡出,與外界保持著距離,這麼多年,很少有媒體能走進神秘的孔家。   「我2004 年去過孔令儀家3 次,跟他們談孔祥熙的檔案。當時孔令儀的丈夫黃先生還在世。我跟他們講,國民黨的資料在胡佛,蔣、宋的都在,何必讓孔祥熙的檔案冷落在倉庫裡?
  • 【一說春秋】 472 宋國六卿
    這事說起來,就要先說一個大的背景,也就是宋國三代無外娶。我們之前講過,周代的時候講究的是同姓不婚,所以各諸侯國的國君,他們往往都會娶其他異姓國家公族的女子做他們的夫人。可是呢,宋國自從第十九任國君宋茲父開始,二十任國君宋王臣,二十一任國君宋杵臼,他們三代夫人都是出身於宋國異姓大夫家族裡面的女子,這叫三代無外娶,就是沒有從外面從國外娶夫人。那麼外娶跟內娶有什麼區別呢?
  • 閒聊開國上將宋時輪
    1924年,宋時輪與同學左權等20餘人準備赴廣州投考孫中山建國陸海軍大元帥府軍政部主辦的陸軍講武學校,這個陸軍講武學校後來併入了黃埔,宋上將本來可以成為黃埔一期老大哥,誰知,上路走了還不到一半,發現盤纏不足,宋時輪自告奮勇地把錢留給同學,自己隻身返回了家鄉。不料回家不久他就得了病,時好時壞,拖拖拉拉一年多才痊癒。直到1925年冬,宋時輪才又和幾位好友一同赴廣州報考黃埔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