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現在大家都在提倡男女平等,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國農村很多地區重男輕女的觀念還是十分嚴重的,老人們會對兒子和女兒差別對待,但到了晚年的時候,他們才後悔莫及。
六旬老太的後悔:生兒生女真的不一樣
金婆婆今年已經滿了65歲,正是應該享福的年齡,但是最近她一直都覺得很煩惱,悔恨自己當初的決定。
原來金婆婆生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在孩子們還小的時候,金婆婆受到村裡其他人的影響,認為女兒反正早晚都要嫁出去,成為別人家的人,所以婆婆就對兒子格外的偏心,而對女兒的關心非常少。
等到兩個孩子長大了之後,兒子仗著自己父母對自己的偏愛不學無術不說,還對父母二人不管不顧自己都沒有辦法養活自己。
反觀女兒,她對父母毫無記恨,工作也十分努力,經常給家裡添置一些物件,當金婆婆身體上面有什麼不舒服的時候,女兒就會非常盡心盡力地照顧,金婆婆對於自己當年偏心的做法,金婆婆哭訴道:晚年才知道,生兒生女的差別有多大。
對於又有兒子又有女兒的家庭來說,儘量應該要做到一碗水端平,這樣兩個孩子的身心發展才能夠是健康的、平衡的,而且女兒和兒子因為性別不同,受到的教育方式不同,他們的性格本身也會有比較大的差別。
兒子和女兒將來會有什麼區別?
第一,孝順的方式不同
有一句話說得好,女兒就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女孩子的心思都比較細膩,會心疼人一些,所以當父母們身體上面有什麼不舒服,或者是情緒有什麼不對勁的時候,女兒們往往都會比兒子要更快地感知到,然後給予父母以安慰。
而兒子的話,因為是男性,所以就在生活中比較粗心大意一些,有時候父母們有什麼小病小痛的。他們會認為這算不了什麼,等到他們成了家之後時間就更少了,大多數時候就會選擇用錢來打發父母,而捨不得騰出時間來常回家看看。
第二,對待家庭的感情不一樣
大多數的女孩子都比較戀家,就算是結了婚之後,也老是想回父母家去吃個飯或者看一看,而男孩子就不一樣了,他們對這個世界有著更強烈的好奇心和徵服的欲望。
在結了婚之後,他們會把自己的重心更多的放到自己的事業上,而不是原生家庭裡。也可以說,女兒對家裡的感情更深一些,男孩子相對來說就會淺薄的多。
也不能夠怪罪男孩子對家裡的感情不深,因為男人本來就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感情,像女孩子那樣貼心的對待父母,對他們來說是很難做到的,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教育孩子要孝順,但不要對他們做過多的要求。
不管是女兒還是兒子父母在教育的時候應該平等的去對待,這樣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就不會對父母有怨言,長大了,對父母自然也會有一些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