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其實是一種磨練自己身心的功夫。每天早上醒來都會糾結一下要不要起床,這個時候心裡就有兩個小人,一個是天使,一個是惡魔,天使會告訴你要馬上起床,而惡魔告訴你要不咱再睡一會。雖然你知道惡魔是錯的,但是很多時候還是抵抗不住,再在床上賴一會。心學是需要磨練的,就是抵抗住誘惑,心無旁騖的按照正確積極的想法去做。很多時候,其實你是知道自己這麼做是對的,就如同那個天使小人一樣,這就是心學所說的【心即理】,但通常我們會抵抗不了誘惑而做不到。當你抵抗住了誘惑,做什麼都立刻做到,就是【知行合一】。
」
1.《傳習錄》
「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作者:王陽明
在歷史上,立德立言立功都很顯著的有兩個半人,兩人指諸葛亮、王陽明,另半個人指曾國藩。《傳習錄》是王陽明心學之經典,王門之聖書。心學主張有為,以知行合一之說讓人放下空想在實踐中磨鍊,又用良知為行動掌舵,成為修身的最好指引,而「誠意」不啻為其中要旨。雖無法解決認識衝突的問題,但為個人自覺自省、實事求是、發奮圖強指出了光明大道,對當下思慮過多、選擇過剩卻困於行動的我們是最好的一劑良藥。
2.《王陽明大傳》
「
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
」
作者:(日)岡田武彥
吾國自嶯山而後,陽明學斷於中土,存乎東瀛。這本書是一位日本學者歷時25年寫成,詳細剖析了陽明心學的起源發展分歧,通過王陽明的生平記錄以達到對中國儒家文化的分析和透視,通過記錄事件的背景、文字、詩詞和詳盡的重大事件,從宏觀的角度闡述王陽明整個人生的路徑,和最終獨創致良知學說的由來。
3.《知行合一王陽明》
「
人的力量永遠來自心靈。當你的心靈產生力量後,外界的環境看上去也就沒有想像中的險惡了。
」
作者:度陰山
這是一本講王陽明知行合一心學的小說,故事性強,道理也頗為直白。從龍場悟道開始,「悟性自足,不假外求」「事上練」是成功歷史故事中反覆驗證的道理。尤其不但強調讀書為了修身養性,更重要的是必須到事上磨,布道教書育人是磨鍊,帶兵謀略打仗是磨鍊,等等。「任何一件事靠你一個獨坐想像,無論想得如何滴水不漏,都於事無補」,有些社會工作閱歷又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想必感觸都會深,實踐太重要。最後,真正的王陽明式的「存天理去人慾」的「煉心」是指「做事時無愧於人、無愧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