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橋仙
宋代: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是北宋詞人,字少遊今江蘇人,是蘇軾的門生,與蘇軾交情極好,秦觀曾在拜謁蘇軾時寫道「我都不厚萬戶侯,惟願一識蘇保州。」蘇軾也曾誇讚秦觀有著屈原與宋玉那樣的才華。兩個人還一起遊歷過無錫,湖州,會稽等地方。秦觀是宋詞婉約派的一代詞宗,他的詞風文詞華麗幽思深遠,擅長於議論。
說起秦觀他的一生也是十分坎坷,他曾兩次趕考,但卻都落榜,而落榜的原因都不是因為自己的才華不足。後來經過蘇軾的不斷鼓勵,以及將秦觀介紹給王安石,秦觀的才華都得到兩者的肯定,有了兩人的激勵,秦觀才重新振作,於元豐十八年考中進士。後來官至太學博士。讓因為官家風向的變化,秦觀,蘇軾等均遭受了貶謫。這首詞便是秦觀被貶後,於七夕之日寫於湖南郴州。
從字面而言很容易便可以看出這是一首愛情題材的詞,愛情類詩詞也同樣是秦觀特別擅長的一個領域。這首詞是秦觀贈與自己所鍾情的女子的。然而這位女子到底是那一個卻有很多不一樣的說法。有人說是贈給秦觀的妻子徐文美的,因為當年的秦觀四處遊歷時常不能與妻子相處一處,於是便寫下這首詞送於妻子以表安慰與相思。還有人說,這首詩是秦觀洞房花燭夜寫給自己的小妾連朝華的,但關於鵲橋仙的還有一個故事更為悽美。
當年秦觀被貶南遷取道湖南長沙,而在這裡他邂逅了一名美麗的女子,這位女子並不知道叫什麼名字只知道是一名娼妓。秦觀才華出眾,詩書禮樂,琴棋書畫皆有涉足,是一個十足十的才子。而這位女子也是長相出眾,兩人相遇便產生了愛情。秦觀需前往貶謫地,而女子想一同前去陪伴在秦觀身旁,秦觀此去生死兩茫茫但也承諾,若歸時一定帶上她。走後有一年的七夕,秦觀因為思念這名女子便寫下這首鵲橋仙。然而命運再也沒有讓她們兩個人相聚,數年之後,當朝向太后臨朝,貶謫臣子多數被召回,秦觀也在其中之一(還橫州),但是他在回程的途中走到滕州(廣西)便故去了,傳來噩耗之後此女子不遠千裡來到滕州未秦觀弔唁,最後也悲傷過度而離世。這是一對有情人悽美的愛情故事。
鑑賞:輕盈的雲彩隨風在天空中不斷的變換它的樣子,閃爍的天各一方的牽牛星和織女星是在替我傳達相思不見得怨恨,這廣闊無垠得銀河是那麼的遙遠就像我和她現在的距離一樣,今夜只能一個人孤孤單單悄悄的度過。牽牛織女每年七夕相會的那一刻是多麼的溫馨優柔似水一般,但的相聚又何嘗不是短暫的如一場美夢,便要忍下心中的百般不舍而分離,怕是她們也不忍心去看那鵲橋吧。一年一聚首,一年一相逢,一年一訴相思苦。靠的便是那至死不渝的感情吧。既是這樣,兩個人如果心中有彼此相互忠貞不渝相互日日牽掛,又何必一定要日日夜夜的相聚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