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詩詞鑑賞:秦觀《鵲橋仙》帶你走進真正的兩情長久,不在朝暮

2020-12-06 美詩美文

七夕,總是讓我們覺得無限美好,又暗自神傷。因為這是屬於愛戀的日子,然而愛戀卻隔著一道長長的銀河,象徵著塵世間愛侶間的萬千繾綣和磨練。

是啊,如果不經歷磨練和貧賤苦難的愛戀,又怎麼能讓人刻骨銘心呢。

七夕不僅屬於沐浴愛河的人們,更屬於那些望月的孤獨之人。

因為,每一個人,在今夜,都必將暗生情愫,渴望愛人早日出現。

而談到七夕詩詞,秦觀的《鵲橋仙》可謂冠絕群倫——因為愛的真諦,在這首詞中,已經如溪流般涓涓流淌:不在朝朝暮暮,惟願歲歲年年!

鵲橋仙·纖雲弄巧

宋代: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度 通:渡)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詩人的筆觸是極為浪漫而搖曳的:纖薄的雲彩、天上的流星,成為牛郎織女傳遞相思的信使。只是,這相思中更多的愁怨,是悽苦。

不過今夜,他們就將跨越無垠的銀河,秋風白露,涼冷清冽,這一夜的相會,似乎已經勝過世間的萬千夫妻。

因為世間的夫妻,雖則朝夕相處,然而為日常瑣事迷濛了雙眼,看不到兩情相守的歡悅了。

然而如夢如幻的短暫相會,很快就要分別了。只有那不忍回顧的鵲橋路,讓人暗自神傷。然而我們的愛戀是生死不渝,超越時光的界限的;縱然不能朝朝暮暮路相隨,又有什麼關係呢?

借牛郎織女的故事,古人在詩詞中,已經屢有頌歌,《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隱的《辛未七夕》。而與秦觀同時代的歐陽修、張先、柳永、蘇軾等人也曾反覆吟詠。

而一貫的格調,都是「歡娛苦短」,哀婉、悽楚。如《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相隔在清淺的銀河兩端,含情脈脈凝望。這是一幅多麼令人斷腸的相守的畫面啊。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星在天際,女在凡間,愛而不見心斷絕,恨無窮。然而織女並沒有把悲傷表露出來,只是以「纖纖擢素手」去「弄機杼」一個弄字,表明織女無心滋織布,只是把玩著眼前的織機,或許,泣涕早如雨水一樣滴下來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就是那道淺淺的天河,卻把相愛的牽牛和織女阻隔。

相形之下,秦觀此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

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巧」與「恨」,兩個字展示了七夕的真諦。

一則是七夕乞巧,這是從東漢以來的傳統;而是七夕之恨,恨鵲橋相會,一年一次。戀人被無情阻隔,讓人斷腸。

而秦觀,語言練達而悽美。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傳達出愛的曠達一面——「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而實際上,關於這一點,元稹在《鶯鶯傳》中,借鶯鶯之口曾有過表達:

「始亂之,終棄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亂之,君終之,君之惠也;則歿身之誓,其有終矣,又何必深感於此行?然而君既不懌,無以奉寧。君常謂我善鼓琴,向時羞顏,所不能及。今且往矣,既君此誠。」

意思就是告訴張生:如果你對我真的有情,那麼何必在乎短暫的分離呢?而如果你對我無情,即便日日相隨,還是無法定情,那終究還是會被你拋棄的——所謂始亂終棄,大抵如此。而事實上,鶯鶯確實料到了自己的結局——始亂終棄。

或許真是因為人世間這種悲劇實在太多,所以才愈發顯得牛郎織女不在朝朝暮暮的長情的可貴。而秦觀也超出了世俗的範疇,認為如果有情,又何必在乎一年中只相會一次呢。

這種愛情觀,正顯示出我們的古人,在愛的認識上,確實已經達到了十分的境界。

而這首詩也延續了漢樂府的浪漫氣息,「纖雲弄巧」,將雲彩的變化萬端,轉喻為織女的精巧絕倫的織布手藝。正暗涵了世間女子乞巧織女的寓意;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學習織女對待愛的態度。即便不能與自己心愛的人日日相隨,只能通過「飛星傳恨」,但心中的愛,確實能夠跨越時空的阻隔,到達對方的心際的。

在《古詩十九首》中,銀河是清淺而澄澈的:「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裡面表達的是一種縱然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天涯的咫尺天涯之感嘆。

秦觀一改前人的窠臼,極言「銀漢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銀河的遼闊,從而更加凸了相思之苦。

「暗渡」二字緊扣一個恨字,讓歡樂的相聚,帶上一絲悲愁的情緒。

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情感世界中的黃金定律:哀而不傷,樂而不淫;樂中也有哀,笑中總有淚。

這種含笑的眼淚,才更加讓人覺得唏噓不已;而才能加能夠滋潤,打動人的心田。

不過秦觀豪言:「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即便是這短暫的相會,卻早已勝過人間愛侶;而「金風玉露」借用用李商隱《辛未七夕》詩:「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而金風玉露更加顯示出這種愛情的高尚純潔和超凡脫俗。

「柔情似水」,溫柔纏綿。

「佳期如夢」,轉瞬即逝。

分別之際,又怎麼「忍顧鵲橋歸路」,婉轉語意中,正蘊含有無限惜別之情,含有無限辛酸之眼淚。

最高亢的愛的宣言,正是在這種最純粹的愛戀,最不堪的悲歡離合中爆發出來: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這兩句詞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不是片刻的歡愉,也不是長久的佔有;而是要心中有情,心中有記掛;無條件的相知,相守,相戀!

而反觀今天七夕情人節,漫天的鮮花和禮物,漫天的名牌包包與化妝品,各種矯情,各種撒歡,難道真的抓住了愛的真意嗎?而我們今天還能像古人一樣,體味得出這份悲涼和愛意嗎?七夕該怎麼度過,或許就如大詩人杜牧所言: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那麼帶著自己心愛的人,臥看牽牛織女星,或將是今年七夕最浪漫的事吧。而笑看雙星的浪漫時分,讀一讀秦觀的《鵲橋仙》,或許你也可以走進真正的兩情長久——不在朝朝暮暮,惟願歲歲年年!

相關焦點

  • 詩詞裡的愛情之秦觀《鵲橋仙》
    每到七夕節,大家都會談起秦觀的一首《鵲橋仙》詞: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首詞借鵲橋相會的傳說,歌詠忠貞不渝的愛情,此人不認為織女和牛郎聚少離多值得哀怨,因為他們短暫的相會遠勝是人無數次的相聚,時空阻隔反而釀就了他們相會的甜蜜。詞人還說,只要彼此情誼長久,即使不能朝夕相守,也無須黯然神傷。自古以來,詠七夕的詩詞有很多,但讚美牛郎與織女愛情傳說的詩詞,也許屬秦觀這首詞最為膾炙人口,最別出心裁!
  • 秦觀最出名的一首詞,以七夕之名,兩情若久長,豈在朝暮間
    秦觀的詩詞豔而不妖,憂而不哀,含情脈脈中卻令人心生愛意,溫婉柔情,完全可以比作後世的情歌王子,一支筆下迷倒萬千少女。金國大學者元好問評價秦觀詩為「女郎詩」,「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明朝詩人張綎推秦觀詞為婉約之正宗,「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 關於七夕的詩句:鵲橋仙秦觀
    >關於七夕的詩句:鵲橋仙秦觀2016-08-04 09:33:51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辛未七夕  (唐) 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離別,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歸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 七夕最美詩詞:秦觀《鵲橋仙》,千年傳頌的動人戀歌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鵲橋仙》宋秦觀又到一年七夕時,如今牛郎織女的傳說已經演繹成為中國風的浪漫情人節。這個動人的愛情故事給詩人、詞者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眾多文豪大家也都曾寫過關於七夕的詩詞,但始終無人能出於秦觀的《鵲橋仙》之上:「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首《鵲橋仙》字字句句都打動人心,被有情人千古傳頌。
  • 詩詞中的故事:鵲橋仙
    鵲橋仙宋代: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後來經過蘇軾的不斷鼓勵,以及將秦觀介紹給王安石,秦觀的才華都得到兩者的肯定,有了兩人的激勵,秦觀才重新振作,於元豐十八年考中進士。後來官至太學博士。讓因為官家風向的變化,秦觀,蘇軾等均遭受了貶謫。這首詞便是秦觀被貶後,於七夕之日寫於湖南郴州。從字面而言很容易便可以看出這是一首愛情題材的詞,愛情類詩詞也同樣是秦觀特別擅長的一個領域。這首詞是秦觀贈與自己所鍾情的女子的。
  • 七夕讀最美宋詞:《鵲橋仙》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浪漫嘻嘻,甜蜜兮兮。詠七夕的詩詞,講牛郎織女的故事,古亦有之,如《古詩十九首》的:「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自秦觀的《鵲橋仙》一出,千古相思,再無佳句。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品讀秦觀的《鵲橋仙》:七夕女子乞巧節過成了他的情人節
    於是,秦觀將所見所感,寫成一首悽美的七夕詞《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詞境賞析七夕節歷史悠久,牛郎織女在古代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是秦觀的《鵲橋仙》別出心裁,成為同題材詩詞中最特別的一首,甚至有人推崇它是七夕詞之最。我們就來看一看,這首詞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開篇即是對仗工整、辭藻精美的佳句。
  • 秦觀《鵲橋仙》膾炙人口,被譽為史上最美七夕詞,一女子表示不服
    資料顯示,秦觀名列宋代「十大詞人排行榜」第五,歷代詞選名次為第八。大數據證明,秦觀在詞壇有著不可動搖的歷史地位。秦觀(1049~1100)字太虛,後改字少遊。史稱馬少遊淡泊名利,知足能安,宋代視其為無意功名、不求仕進的楷模。秦觀改字,與其心慕前賢馬少遊有關。
  • 「每日詩詞」鵲橋仙·纖雲弄巧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慕青小居,ID:muqing20206】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鵲橋仙 · 纖雲弄巧—宋代秦觀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創作背景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遊,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
  • 《天上的街市》課後詩歌《秋夕》《七夕》《鵲橋仙》1課時教案
    學習內容:課外詩歌鑑賞《秋夕》《七夕》《鵲橋仙》課型:課外詩詞講析學習目標:1、朗讀感知:理解詩歌主要內容,把握情感。熟讀成誦2、通過具體的問題,掌握詩歌鑑賞的一點基本方法3、展開豐富的想像,發現美欣賞美。重難點:解詩歌主要內容,把握情感。
  • 《鵲橋仙 秦觀》:一種領先於時代的愛情觀
    自古以來,詩詞歌賦便是人們公認的文學作品中最美的存在之一,它之所以美,不僅僅是因為它簡潔含蓄的形式美,而且它的內容也是十分優秀的——或深刻、或優美、或創新。今天我想談一談北宋詩人秦觀的《鵲橋仙》,這首詩中所表達的詩人的愛情觀,已經遠超了當時那個朝代人們的普遍觀念。
  • 一首秦觀的《鵲橋仙》,表達了作者對堅定不移的愛情的讚美和嚮往
    《鵲橋仙·纖雲弄巧》秦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鵲橋仙》這一詞牌,本是為了歌詠牛郎、織女故事而作的樂曲,這首詞用其本意,描寫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故事,通過對牛郎、織女堅貞愛情的抒寫和議論,表達了作者對堅定不移的愛情的讚美和嚮往。「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 秦觀的《鵲橋仙》,其愛情觀有別於眾多寫牛郎織女的作品
    但有一首詞,卻成功的為這個神話故事翻案,那就是宋代秦觀的詞《鵲橋仙》。原文: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以《鵲橋仙》寫七夕詞的佼佼者:前有歐陽修,中有秦觀,後有此人
    唐人韓鄂《歲華紀麗》談及七夕說:「鵲橋已成,織女將渡。」中國最為感人和優秀的詩歌作品之一,被劉勰稱為「五言之冠冕」的《古詩十九首》中便有:「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的描寫,之後,歷代詩人們將牛郎織女寫入詩詞作品中的,不計其數。
  • 秦觀《鵲橋仙》中的千古名句
    這兩句名言出自北宋詞人秦觀的詞《鵲橋仙》。詞的原文是: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繾綣的柔情像流水般綿綿不斷,重逢的約會如夢影般縹緲虛幻,鵲橋上怎忍心把歸路回看。兩顆心只要永遠相愛不變,又何必一定要每一天廝陪相伴!這首詞借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來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上闕詞寫佳期相會的盛況,下闕詞寫依依惜別之情。全詞抒情、寫景、議論融為一體,意境深遠。歌頌了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
  • 七夕詩詞:七首《鵲橋仙》,除了秦觀詞,不知您還讀過幾首?
    明日就是七月初七七夕節了,很多朋友都會想起北宋詞人秦觀的《鵲橋仙·纖雲弄巧》: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秦觀的詞極具浪漫色彩,詞調婉惻纏綿,說出了痴男怨女的心聲,經常被人吟誦和引用,因此很多人認為《鵲橋仙》詞牌由此詞而生並定格,但其實早在秦觀之前,歐陽修已有一首《鵲橋仙·月波清霽》:月波清霽,煙容明淡,靈漢舊期還至。鵲迎橋路接天津,映夾岸、星榆點綴。
  • 秦觀最經典的一首詞,堪稱描寫七夕的千古絕唱!
    今天是我國傳統的七夕情人節,小編先在這裡祝大家,情人節快樂,有情人終成眷屬。然後,今天小編再向大家介紹一首七夕的經典詞作《鵲橋仙·纖雲弄巧》,這首詞是北宋後期著名的婉約派一代詞宗秦觀的經典詞作。《鵲橋仙·纖雲弄巧》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七夕情人節欣賞: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宋代詩人秦觀:《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鵲橋仙》鑑賞 「七夕」是一個美好而又充滿神話色彩的節日。杜牧《七夕》詩云:「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 對於愛情,是要天長地久還是曾經擁有,秦觀《鵲橋仙》是這樣說的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是要天長地久還是曾經擁有,這是令許多人困惑的一個問題。如果要在二者之間做出選擇的話,相信很多的人會選擇前者。秦觀在這首《鵲橋仙》詞中為我們詮釋的就是只求天長地久,不求曾經擁有的愛情觀。「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不求一朝擁有,只求感情能天長地久,在天長地久的相伴中,既能讓人享受令人心悸、戰慄的時刻,品味到甘之如飴的甜蜜,在短暫的離別中飽飲相思,也能讓人體味到波瀾起伏後平淡的滋味,感受到握著他(她) 的手就像自己手的親切。
  • 他是蘇軾的得意門生,一生壯志未酬,但一首《鵲橋仙》說盡了愛情
    《鵲橋仙》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纖薄的雲彩變幻多端,流星傳遞相思的愁怨,我悄悄渡過遙遠無垠的銀河。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