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劉家功夫針鋪」的「白兔兒」銅版。
(崔健 攝)
本報11月3日訊(記者 趙曉林)「今天拿到『濟南歷下劉家功夫針鋪』營業執照,加上前天收到的『白兔』商標註冊證書,這個已經有上千年歷史的中國甚至是全世界最早的商標算是全部『復活』了。」今天下午,山東白兔商標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芳在拿到「濟南歷下劉家功夫針鋪」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後,興奮地對記者表示,北宋年間的「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可能會在濟南再生。
銅版與濟南關係密切
要想了解這件事,就要先了解一下一件與濟南關係密切的珍貴文物――― 北宋「濟南劉家功夫針鋪」的「白兔兒」銅版。這塊銅版長12.4釐米、寬13.2釐米,正中偏上刻著一隻拿著鐵杵搗藥的白兔,白兔四周刻著密密麻麻的小字:上方為「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左右為「認門前白兔兒為記」;下方文字為「收買上等鋼條,造功夫細針。不誤宅院使用,轉賣興販,別有加饒,謂記白。」文字皆為反刻,推測這塊銅版應是用來印刷廣告的。
據了解,由於宋代隨著私營工商業的發展,同行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不少店鋪為了推銷自己的產品,開始大打廣告戰。除了各式各樣的店鋪招牌廣告外,當時還出現了一種很有創意的廣告形式――― 將本店店名、商標和廣告詞刻成青銅版,印刷成小廣告分發,這塊銅版就是用來印刷廣告的。這塊「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廣告銅版既有店鋪標記,又宣傳了商品的質量和售賣方法,信息量大,是我國有關商標與廣告的珍貴歷史文物,而且也是己知世界上最早出現的商標廣告實物。
「白兔」商標千年後「復活」
李芳為什麼要註冊「白兔」商標和「濟南歷下劉家功夫針鋪」的個體工商戶企業呢?李芳說,「白兔」商標本身起源於濟南,自己公司從事的又是商標代理業務而且名字就叫「白兔」,於是她一直在想:能否通過註冊,將這個千年前的商標激活,重新賦予它生命,讓它變回商標被再次使用,並把它永久地留在濟南呢?於是在去年9月份,李芳提出了「白兔」商標的註冊申請,終於在兩個星期之後獲得了通過。
李芳告訴記者,她是將廣告印版中的白兔圖案單獨提取出來進行的註冊,這樣就避免了歷史文化不能被註冊的問題,所以印版中的那個北宋的「白兔搗藥」圖案在1000年後的今天,又重新成為一個可以使用的商標。這樣做是因為以前曾有南京的一位老闆也想註冊,但其當時是直接拿「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印版的整個原樣作為商標申請註冊的,所以當時被工商局以歷史文化不能被註冊為由駁回了。
今天,李芳拿到的「濟南歷下劉家功夫針鋪」的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是她昨天才申請的。動因就在她前天收到的「白兔」商標註冊證書,當時她腦子裡突然蹦出了這個想法,立即就去申請,今天就拿到了營業執照,這也標誌著和北宋年間的「濟南劉家功夫針鋪」銅版有關的兩個品牌要素都已經回到濟南。
記者注意到,「濟南歷下劉家功夫針鋪」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上的營業範圍寫的只有「針」這一項。李芳對記者介紹說,申請這個營業執照主要是想先把這個「名稱」留在濟南,以後可能要在這個「劉家功夫針鋪」的針上下工夫,準備製作各類以針為主的紀念品,也可能開辦一家「濟南歷下劉家功夫針鋪」實體店面,專門銷售各種「針」類紀念品和旅遊產品。這樣既能把這個千年商標激活,又能更為廣泛地宣傳濟南的歷史文化。
「這個商標已經有上千年了,北宋時期它就是濟南的廣告,如果被別的地方註冊了,對濟南來說是個很大的損失,所以我們這樣做最主要的就是想把濟南珍貴的歷史資源留在濟南,再說能讓中國,甚至是全世界最早的商標回歸濟南也是我們商標界的一種驕傲。」李芳對於自己的做法感到驕傲。
比西方印刷廣告早300年
記者隨後又趕到濟南市博物館,在2樓展廳裡見到了正在展出的北宋年間「濟南劉家功夫針鋪」銅版。
據博物館人員介紹,這塊銅版的發現極具偶然性。據說1946年,當初的上海市(立)博物館復館伊始,著名歷史學家楊寬與藝術部主任蔣大沂常常去古玩市場「淘」古董來豐富館藏。他們在一家古玩鋪裡買到一塊標有「宋代濟南劉家功夫針鋪印刷廣告銅版」字樣的印刷模版,楊寬先生當時就認定「這是一件很難得的珍品」。1957年,中國廣告先驅、曾獲「廣告人終生成就獎」的徐百益在逛博物館時偶然發現了這塊銅版,從此將這塊銅版與廣告歷史價值聯繫在一起。如今這塊銅版的原件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濟南劉家功夫針鋪」是組合商標,具備代表性,是在古代中國早有的對視覺文化形象的商業性使用,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廣告實物。這則廣告採用銅版印刷而成,以現代觀點來看它是集包裝、說明書、防偽標籤和商業標誌於一體的印刷品。根據「劉家功夫針鋪」的印刷廣告推算,最遲應不晚於公元1127年,即北宋末年,比公元1473年英國最早印刷廣告的威廉凱克斯頓還早300年(威氏印刷的是銷售祈禱書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