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龍袍乾屍會是明朝遺孤嗎?為何下葬的模式規格這麼奇怪

2020-12-08 搜史君

2006年,位於北京的石景山區發生了一件事,施工隊在這挖出了一具乾屍,按說京都地下挖出墓葬並不稀奇,但是,這次施工隊挖到的乾屍似乎並不是普通王公大臣,一時間此事議論紛紛,弄得沸沸揚揚。

這是怎麼回事呢?非比尋常之處就在於乾屍裡面穿的是龍袍,而外面又套了一件品階為一品的武官袍服,種種現象讓此事更加撲朔迷離。那麼這具乾屍到底是誰?是否為清朝的皇帝呢?

經過專家的調查,發現出土的龍袍是真的,為金絲製成,並未贗品,而隨葬品中除了珠寶玉器外,還發現了刻有「康熙通寶」字樣的貨幣,由此可知,這具乾屍可能是死於清朝康熙年間。

在清朝的時候,統治者是強制要求男子留辮子的,這是滿族的象徵,更是權力與臣服的象徵。如果沒有留辮子的話,那就是不服從清朝統治,會被視為亂民,要被殺頭的。而眼前的這具乾屍卻並沒有辮子,是盤著的髮髻。如果此人真是大清皇帝的話,那更應該遵守朝廷制度的留辮規定。所以這也是一大疑點,讓人捉摸不透。

而乾屍棺槨上寫著:「皇清誥授中憲大夫拙吾黃公之靈柩」。這應該是乾屍的身份信息,名字叫做黃拙吾,並且職位是中憲大夫。既然僅是中憲大夫,為何要身穿龍袍呢?難道是他有一個當皇帝的願望?所以後人在他去世後就給他穿上了龍袍,然後再用官府遮蓋住?

對於這一疑點,有學者就大膽地進行了猜測,這個「黃拙吾」很可能不是他的真名,而是假名。如果我們將名字倒過來念的話,便是「吾拙黃」,再來理解其意,便是「我是一位被廢黜的皇帝」。如果這個說法是真的話,那麼上面這些疑點就通通可以解釋清楚了。因為曾經當過皇帝,所以身穿龍袍並不過分,但畢竟是被廢黜的皇帝,所以再以官員袍服外穿。

由此,我們將目光放到了康熙的父親身上,也就是順治帝。因為董鄂妃的緣故,順治曾想「披緇山林,孤身修道」,就是歸隱山林,潛心修道。清廷官方的說法是因孝莊皇太后的阻攔,順治沒能走上修道之路。後來不幸患上天花,幾個月後便駕崩了。民間的說法是:順治帝最終「入道成功」,在五臺山出家了。如果民間說法是正確的話,那麼石景山玉泉路的這具乾屍就合情合理了。清朝雖有明令要留辮子,但是也規定了道士是可以不用留辮子的,而是束髮。反之,清廷官方的說法一是為了維護皇家顏面,二是為了皇帝安全。

所有的特徵都將矛頭指向了順治帝,但他究竟是不是順治帝,仍然需要專家的進一步研究。

但是最近還有一些不一樣的聲音說:可能是朱三太子。而且還推測的有理有據。

說崇禎亡國後,只有三個兒子,只有朱慈炤下落不明。而民間很多組織利用他的民號撐起反清復明的大旗,只不過康熙時期,出了一件大案——「朱三太子案」。

康熙皇帝明明曉得這就是崇禎之子,而嘴上卻不承認說人家是假冒的,然後就這這麼稀裡糊塗的被處死了。其實我們仔細分析一下看看滿清是如何善待崇禎的女兒,卻要殺死全部皇子的態度來看,這就是要保證自己穩固的統治啊。

不過處死後,給人家按上一個假名字,但是人家依舊有資格身穿一身龍袍下葬,不過也可能是為了不讓人知道所以下葬規格又不大,再加上「明朝遺孤」為了活下去在滿清統治下剃了個辮子,在下葬時編回漢族髮髻,又是在康熙年間的死亡時間,那這邏輯鏈就形成閉環了。可惜都是猜測,無法證實了。

《清實錄卷》: "丁未。先是奉差查審大嵐山賊吏部侍郎穆丹押解賊犯朱三、即王士元等父子六人至京、下九卿詹事科道會審。至是九卿等覆奏:朱三供伊系崇禎第四子。"

所以,這位龍袍乾屍,極有可能就是朱三太子朱慈炤。

相關焦點

  • 北京石景山出土的龍袍乾屍,其身份撲朔迷離
    2006年五月在北京石景山玉泉路的某施工現場無意間發現了一個棺槨。隨後考古挖掘發現,棺槨裡面竟然是一個乾屍,由於乾屍竟然身著龍袍,所以叫龍袍乾屍。龍袍乾屍長1.73米、左腳長有六個腳趾。所以推測生前身材比較高大,剛出土時皮膚還有彈性,呈古銅色,後來乾屍的水分徹底揮發,但頭髮、指甲尚保存完好,全身呈黑色。
  • 石景山驚現龍袍乾屍 專家疑為順治真身
    龍袍乾屍是北京唯一一具挖掘出土的乾屍,2009年8月20日首次對外展出,便引起轟動。乾屍的身份為清代康熙年間的「中憲大夫」、四品文官黃拙吾。不可思議的是,在留髮不留頭的清朝,黃拙吾為什麼留著明朝髮式?2009年12月9日,中國刑警學院趙成文教授表示,他已經復原了北京「龍袍乾屍」面貌,並解開了與此有關的謎團。乾屍外套是清代一品官員的朝服,裡面穿著一套上下兩截的皇帝的。禮服,上衣下裳,並且陪葬還另外有一件龍袍。這顯然與棺頭所寫身份不符。按照棺頭所寫:中憲大夫,相當於四品文官,官服應該繡有鴛鴦補子。但乾屍外面穿的補服上繡的卻是麒麟的圖案,這是一品武官才有的官服。
  • 2006年,石景山出土的龍袍乾屍到底是誰,是多爾袞嗎?
    2006年,龍袍乾屍出土。 考古人員異常興奮,因為這是北京出土的第一具乾屍,填補了長久以來的空白。 這具乾屍,男性,身高173釐米,50歲上下,出土時皮膚呈褐色,手觸略帶彈性,出土後,皮膚氧化成黑色,左腳有六根腳趾。
  • 2006年,發掘於北京石景山的龍袍乾屍轟動一時,此人究竟是誰?
    2000多年的中國封建歷史,先後出土的乾屍不計其數,但關於「龍袍乾屍」的字眼畢竟還是少之又少,很少出現在社會的公眾視野當中,而2006年於北京石景山玉泉路的施工現場所發掘出土的一具龍袍乾屍,一時之間轟動全國,這具身著龍袍的僵乾屍體,其真實身份究竟是歷史上的何人?
  • 清朝罕見乾屍:束明朝發,外穿官服內襯龍袍,對康熙發出無聲挑戰
    清朝官員,不管滿官還是漢官,死後都要穿清朝官衣,畜清朝髮式,否則會被視為大逆謀反,將被滿門抄斬。可什麼事情都有例外,北京石景山就出土一具清朝罕見乾屍,束明朝髮式,外穿官衣內襯龍袍,難道想反清復明當皇帝?亦或是崇禎後人想恢復大明?諸多謎團至今未解。
  • 石景山挖出1具龍袍乾屍,專家復原頭像後,猜測是消失的順治帝!
    石景山挖出1具龍袍乾屍,專家復原頭像後,猜測是消失的順治帝!石景山曾經挖掘出一具詭異的乾屍,為什麼說他詭異呢?因為他是穿著龍袍下葬的,在龍袍的外面,還穿了一件武官的衣服,除此之外,陪葬品還都是皇親國戚才能使用的稀世珍寶!
  • 發現石景山一具龍袍乾屍,專家復原後竟然是他!
    發現石景山一具龍袍乾屍,專家復原後竟然是他! 石景山曾經挖掘出一具詭異的乾屍,為什麼說他詭異呢?因為他是穿著龍袍下葬的,在龍袍的外面,還穿了一件武官的衣服,除此之外,陪葬品還都是皇親國戚才能使用的稀世珍寶!棺木上刻有:皇清誥授中憲大夫拙吾黃公之靈柩。
  • 北京挖出不腐乾屍,身著五爪龍袍卻是明朝髮髻,難道是韋爵爺?
    北京挖出不腐乾屍,身著五爪龍袍卻是明朝髮髻,難道是韋爵爺?北京是我國的經濟文化中心,每年許多的人往北京尋找發展際遇和旅遊。而在2006年,北京發生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那就是人們竟然挖出了一具乾屍,而且更令人不解的是,乾屍竟然身著大清龍袍但是卻梳著明朝的髮髻,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竟然還有人大膽推測這是韋小寶韋爵爺,實在是令人無語,大家看過電視劇《鹿鼎記》,大家都認為是虛構的人物,但是歷史上好像是真的有這麼個人物。
  • 石景山乾屍之謎,二十一世紀歷史學界最大的謎案,至今仍沒定論
    2006年4月份,北京石景山玉泉路一帶,工人們正在施工,突然,開挖掘機的師傅感覺到有些異樣,於是就下來查看,發現竟然挖到了棺槨!在我國施工挖到棺槨已經不是什麼稀罕事了,於是包工頭立馬就報告給了北京的文物部門,考古學家們聞訊趕來,對發現的這個墓葬進行發掘,這一挖可不得了,經過考古隊員的挖掘,竟然挖出了轟動一時的「石景山龍袍乾屍」。
  • 2006年,石景山出土的龍袍乾屍到底是誰?有什麼依據?
    2006年,石景山出土的龍袍乾屍到底是誰?有什麼依據?在2006石景山玉泉路的現場,熱鬧了起來,原因是施工隊伍意外的挖出了一具乾屍。這具乾屍它給人的感覺非常的不一般,因為這具乾屍裡穿著的是一件龍袍,而外面卻又套著袍服,從入葬穿著就令人紛紛推測猜想。專家們據此推測應該是死者身份在生前是比較高貴的。從龍袍樣式來看是屬於清朝皇帝袍服的樣式,那麼我們對這具乾屍的推測範圍就可以縮小了,定位是清朝的順治皇帝。
  • 北京清朝乾屍疑云:四品文官,卻穿著一品武官服和龍袍下葬?
    而在2006年的時候,在北京石景山卻突然挖出了一具清代的乾屍,這也是北京唯一的一具乾屍。2006年5月的一天,北京石景山玉泉路一帶的某個工地正在施工,工人們挖著挖著突然發現了一座古墓,在考古專家得到消息火速趕來搶救之後,他們打開棺槨,卻意外地發現了這麼一具乾屍:他穿著好幾層衣服,皮膚還稍具彈性,全身黑色,頭髮、指甲等保存完好,比較奇特的是,一隻腳上還有六個腳趾。
  • 一具清代乾屍,龍袍加身卻沒有墓室!有名有姓為何清史查無此人?
    04 梳明朝髮髻的清朝官員為了能順利剝離乾屍上的衣物,大家將其翻轉,這時卻又發現了另外一個奇怪的地方。棺蓋上寫的是四品文官中憲大夫,按照規制只能穿鴛鴦補服,為何乾屍身上又穿著一品武官的麒麟補服下葬?自相矛盾的狀況再一次讓所有人不解。
  • 石景山出土一具身穿龍袍的乾屍,史學家:很可能是失蹤的順治帝!
    2006年,石景山玉泉路的現場熱鬧了起來,施工隊伍意外挖出了一具乾屍。按理說一具乾屍沒什麼稀奇的,施工隊挖出古墓之事也是多不勝數。可是這具乾屍給人的感覺卻是非比尋常,渾身上下透露著一股詭異的氣息。更為怪異的是,這具乾屍裡面穿著的是一件龍袍,而外面卻又套了一件品階為一品的武官袍服。
  • 北京「龍袍乾屍」真容復原 解開男屍盤髮髻謎團
    「龍袍乾屍」真容復原  歷史謎案破解  瀋陽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教授趙成文最近成功復原了北京石景山「龍袍乾屍」面貌,從而解開了清代男屍著龍袍、盤髮髻等歷史謎團。  新華社發  「龍袍乾屍」內情:  2006年5月,在北京石景山玉泉路某施工現場意外挖掘出一具清代乾屍,男屍長1.73米、左腳長有六趾。此人下葬棺槨的棺頭上所載為:皇清誥授中憲大夫拙吾黃公之靈柩。由此可確定,乾屍的身份為清康熙時期的「中憲大夫黃拙吾」,但專家尋遍《清史》,卻沒有發現任何關於黃拙吾的記載 。
  • 14年前,北京石景山曾出土一具龍袍乾屍,他是何方神聖?
    由於中國古代人口眾多,有些貧苦百姓死了之後沒錢下葬便會卷個涼蓆,但是有些人的葬禮卻十分隆重,這也造成了很多施工團隊在施工過程中發現一個又一個的墓穴。十四年前,在北京石景山上卻發現了一個龍袍乾屍,他身上留下了很多謎團,讓人疑惑不解,究竟他是誰?
  • 一座清朝簡陋墓地:墓主穿蟒袍下葬五爪龍袍陪葬,還梳著明朝髮髻
    2006年5月,在北京市石景山玉泉路一處施工現場工人在施工時意外發現了一具清代乾屍,在這具乾屍的棺材上刻著:皇清誥授中憲大夫拙吾黃公之靈柩。從棺材上的文字可以看出棺中長眠的是一個名叫黃拙吾的人,清朝皇帝欽賜了他「中憲大夫」的四品文官官銜。本來是一件很普通的墓地,但是令考古人員奇怪的事卻一件接一件被發現。
  • 轟動一時的北京龍袍乾屍詳解
    北京石景山挖出的龍袍乾屍可以說是近年來史學界最大的謎團之一,眾說紛紜,至今沒有定論,下面我們來推理一下。下葬棺頭上所載為「皇清誥授中憲大夫拙吾黃公之靈柩」,身著皇帝禮服,外穿一品武官的麒麟補服,另陪葬一套龍袍,隨葬品康熙通寶,東珠朝珠等。
  • 北京出土神秘男屍,穿清朝龍袍梳明朝髮髻,是韋小寶還是順治帝?
    眾所周知,明清兩朝的皇帝都將都城選在了北京,所以北京附近的古墓也非常多,就在2006年,石景山玉泉路某施工現場意外發現了一座清代古墓,考古專家迅速趕來進行搶救發掘。隨著發掘工作的深入,著名的「龍袍乾屍」面世了。顧名思義,墓主穿著龍袍,而且這龍袍還不是一般的御賜龍袍「四團龍補服」,而是真正屬於皇帝的禮服龍袍。
  • 2006年石景山出土的男性乾屍,身份到底有何玄機?
    與乾屍同時出土的還有相當多的衣物,具體如下:三個精緻的荷包,一件麒麟補服,一件繡有二十五條龍的藍色龍袍,一件隨葬的雲錦工藝的蟒袍。其它還有官帽、靴子、純棉內衣褲、吉服帶、絲綿被褥。伴隨著這具棺槨的出土,也帶給世人不少疑惑。
  • 北京龍袍乾屍之謎
    2006年5月在北京石景山玉泉路某施工現場意外挖掘出一具乾屍,這也是目前北京發現的唯一具乾屍。乾屍長1.73米、左腳長有六個腳趾。棺槨的棺頭上寫有:皇清誥授中憲大夫拙吾黃公之靈柩。引發熱議的是乾屍身上穿著麒麟補服,內穿蟒服,棺內還有一套陪葬龍袍及其他隨葬品,由此有所謂專家歸納了四個疑點。一,中憲大夫是正四品文官,但乾屍卻著一品武官服色下葬。元明清中憲大夫都是文官正四品。按照清代官服制度,四品文官的官服應該是鴛鴦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