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然氣項目啟動後,蒙古國願意「借道」!還和美國討論稀土合作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俄羅斯對華輸氣管道過境蒙古國的項目一直備受議論。12月6日,俄羅斯表示,該國已與中國和蒙古國就這一項目的可行性進行研究,目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簡稱「俄氣」)已和蒙古國籤署聯合評估的合作備忘錄,俄氣未來半年內將計算出經蒙向華鋪設天然氣管道的有利程度;如果證實可行,三方或將啟動進一步的合作。

俄羅斯對華輸氣管道過境蒙古國,利弊如何?

目前,中俄正在天然氣領域進行「東」「西」多線的合作。12月2日,價值4000億美元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西伯利亞力量」正式投入使用。一年內將引進50億立方米天然氣,黑吉遼、京津冀等地將直接受益,以後將逐年增加輸量,最終達到380億立方米/年。

此外,2015年,俄氣與中石油籤署協議,確定了從西西伯利亞沿「西線」——「西伯利亞二號」天然氣管線對華供應天然氣的主要條件;同年,雙方還籤署了從俄遠東對華出口管道天然氣項目的諒解備忘錄。

實際上,早在2006年,蒙古國就提出要當中國和俄羅斯過境運輸的中間商,並提議如果在蒙境內巴彥奧爾加自治區鋪設阿爾泰天然氣管道(西線),可縮短1000公裡路線。有專家也「蓋章」稱,經蒙古鋪設西線管道除了能縮短運輸距離、降低成本外,蒙古地形多為草原,鋪設難度也比不取道蒙古要低得多。

不過,經過第三方運輸對於供應穩定性同時也具有很大的風險。比如,俄羅斯每年通過烏克蘭境內管道向歐洲供應大量天然氣,但在2014年6月,俄氣與烏石油天然氣公司均向仲裁法庭提起訴訟,隔年,烏克蘭停止從俄羅斯購買天然氣,這也令俄經烏向歐洲供氣的項目面臨風險。也正基於此,多年來俄羅斯才一直沒有答應蒙古國的提議。

同意「借道」卻有條件!巨額外債之下,蒙古與美國討論稀土合作?

顯然,俄羅斯對華輸氣管道過境蒙古國有利有弊。但值得關注的是,蒙古國在表示願意讓中俄「借道」的同時,還提出了一個條件:中俄天然氣管道要向蒙古國供應一部分天然氣。可見,對於蒙古國來說,「中間商」的這一建議其實更多的是出於自身經濟效益的考量。但如今,俄羅斯確認啟動聯合研究,說明這項三方合作已被提上日程。

不僅是在天然氣領域,蒙古國近期在關鍵礦產上似乎也有所計劃。今年7月,美國到訪蒙古,並就共建自貿區和美國在蒙投資建設稀土礦產等問題進行討論。根據去年全球稀土產量的統計,蒙古的稀土產量雖然遠遠不到200噸,但已探明的稀土礦產資源高達3100萬噸,僅次於中國的6588萬噸,是全球稀土儲量第二大國。

而其與美國進行合作討論的一個重要原因則是,該國目前背負著巨額債務,僅貸款利息就高達230億美元——雖說只相當於一個跨國企業的市值,但已經是蒙古國民生產總值的1.8倍。也就是說,在巨大的外債壓力下,蒙古只能開始四處尋找產品尋求發展,這也符合了美國的訴求。

回歸到「借道」輸氣的事件上,據我國能源研究所分析,在2030年之前,中國的天然氣需求量將一直保持增長趨勢,這就意味著我國需要建設更多的天然氣管道來滿足消費增長的需求;加之,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益顯然更符合「賣家」俄羅斯的利益,在此情況下,中俄啟動借道蒙古國的可行性研究,也就不難理解了。

相關焦點

  • 蒙古國欲參與中俄天然氣項目,中科建最大煉油廠!總投資970億
    12月初,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項目投產之後不久,中俄兩國共同的鄰國蒙古也有意加入,令人意外的是,蒙古還提出了一個條件。要知道,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進口國,因此近期中國又聯手科威特,對該國的煉油市場進行布局。
  • 蒙古國放出風聲後,哈國蠢蠢欲動,中俄天然氣項目將如何「借道」
    自去年年底,中俄兩國共同修建的「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道正式開通之後,哈薩克斯坦和蒙古國就爭相對此項目伸出了合作的橄欖枝。在去年12月蒙古國率先與俄羅斯籤下合作備忘錄後,近日哈國更是主動向俄羅斯提議要加入此項目。
  • 俄國迎來新「曙光」,俄蒙達成合作,借道蒙古國為中方提供天然氣
    這個問題還是要來問問蒙古國,其實早在之前,中俄兩國計劃西伯利亞力量合作的時候,蒙古國就有提議,說是讓中俄兩國鋪設的天然氣管道,從俄羅斯開始經由蒙古國送達中國境內送到,這樣可以大大縮短天然氣管道的總距離,進而大幅度降低成本,這對中國和俄羅斯雙方來說都是有利無弊的。作為超4000億美元的中俄天然氣管道項目,這一史詩般的超級工程規劃之初就備受期待。
  • 中俄天然氣管道項目要過境蒙古國?專家:現在討論,不切實際
    【環球時報駐蒙古國特派記者 霍文 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 柳玉鵬】據俄羅斯《觀點報》13日報導,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12日在東方經濟論壇上表示,蒙古國準備就建設從俄過境該國的輸華天然氣管道問題進行合作。「目前中俄兩國的天然氣管道西線項目尚未確定。在這種情況下討論是否要經過蒙古國,我覺得不切實際。」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馮玉軍13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觀點報》援引巴特圖勒嘎12日的話說,蒙古國準備為俄蒙中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實施創造可靠的法律條件。他還在發言中感謝俄羅斯總統普京對蒙古國這一建議的支持。
  • 中俄4000億美元世紀工程啟動!蒙古國也要求加入,還提了一項條件
    此前俄羅斯和歐洲共同合作修建的北溪2號天然氣運輸管道,就為俄羅斯帶來了極為豐厚的利潤,同時也在戰略上將俄歐兩大板塊之間的利益紐帶捆得更加牢固,如今俄羅斯和我們合作修建的東線天然氣運輸管道項目也已經在近日正式啟動,這個價值4000億美元的世界工程,將給中俄雙方帶來無盡的好處。
  • 中俄啟動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工作,途經蒙古國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5月18日援引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總裁阿列克謝∙米勒的最新講話表示,俄氣啟動了中俄西線「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的勘測設計工作。
  • 不僅僅是蒙古國,看到機遇後,又一中亞國家對俄提出「借道」?
    ,看到機遇後,又一中亞國家對俄提出「借道」?  能源是國家發展的基礎,當下各個國家對於能源問題都是非常的重視,我國自然也不例外,作為我國的鄰國,俄羅斯便擁有非常龐大的天然氣資源,所以此前我國與俄羅斯達成了合作,共同修建了一條天然氣輸送管道,以俄羅斯的天然氣來滿足我國龐大的需求。
  • 蒙古國之後,又一國提出可「借道」俄羅斯為華輸氣!
    眾所周知,近年來中國為了優化能源消耗結構,加大了對天然氣的進口。有數據顯示,去年全年,中國共累計進口天然氣9656萬噸,同比上漲了6.9%。其中,進口的液化天然氣(LNG)同比增長12.2%。而去年年底,中俄兩國共同修建的東線天然氣管道也已正式開通。
  • 全球最大印鈔廠面臨破產、蒙古國同意借道、中國首個鐵礦石期權上市
    中俄天然氣管道正式通氣蒙古國願意「借道」12月2日當天,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正式投產通氣,預計該項目的輸氣量最終可提升至380億立方米。與此同時,作為中國的鄰居,蒙古國表達了可以「借道」讓俄羅斯把天然氣輸往中國的意願,並要求東線項目對其供應一部分天然氣。
  • 美國白高興了,鄰國稀土多也沒用,中俄不同意根本沒法運出
    可如果大家對蒙古的實際情況有所了解就會知道,美國完全是白高興一場,因為不管這個國家的稀土再多,只要中俄兩國不同意,就沒有國家能夠將該國的稀土運出去。說到這裡可能也會有人好奇,美國為什麼放著中國這樣的稀土大國不合作,另闢蹊徑尋求與蒙古的合作呢?這首先要談論一下我國稀土產業的最新政策。
  • 提議「借道」給俄國對華輸氣,還提出一條件
    ,蒙古國還提議「借道」給俄國對華輸氣,並且提出了一個條件,蒙古國是在「盤算」著什麼?進口煤炭總量我國與蒙古國一直以來就有密切的貿易往來,中國的市場也給蒙古國帶去了很大的經濟發展,在這次衛生事件發生之後,兩國之間的交往更多了,煤炭是我國和蒙古國交易的最大產品,這些年,蒙古國出口到中國的煤炭總量在不斷增加,快要和澳大利亞持平了,僅在2019年,蒙古國就有90%以上的煤炭都出口到中國,相比澳大利亞,蒙古國佔據著很好的地理優勢
  • 澳大利亞投資700億,蒙古國卻考慮終止合作!轉而投向中國?
    2020年11月,澳洲銅精礦對華出口量銳減至2.67萬噸,同比暴跌78%;為了挽救對華出口頹勢以及推動自身發展,澳大利亞礦業巨頭力拓同年12月確認,將投入67.5億美元擴建位於蒙古國的奧尤陶勒蓋金銅礦——該礦是世界最大金銅礦之一。可如今,還沒等正式開工擴建,澳巨頭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了。財礦兩空?澳洲巨頭投資700億後,蒙古國卻考慮終止合作!
  • 美國經濟擔心稀土斷供,突然盯上蒙古國稀土,外媒:打腫臉充胖子
    比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曾向蒙古國提供緊急救助計劃,其中由中國承擔的部分超三分之一,約合人民幣140億元,在此期間,中國企業還大力帶動該國貿易,現在兩國的貿易額已佔該國對外經貿總額的68%。 與此同時,由於區位的特點,蒙古國民眾對中國市場和中國商品也高度依賴。
  • 美國終於找到稀土供應國,付款前才發現:最終還需中國來「拍板」
    近年來,美國一直試圖擺脫對稀土的進口依賴,先後去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蒙古國考察,並派出代表團進行談判,想在別國建立一些稀土開採加工企業,但一直沒什麼進展。然而,美國終於找到一個「賣主」,最後卻面臨一大難題:此事得中國同意才行,這也讓美國陷入尷尬的境地。
  • 蒙古國陷舉國還債,民眾捐黃金,開卡車來中國掃貨後大有進展
    那麼這期的內容就是:蒙古國陷舉國還債,民眾捐黃金,開卡車來中國掃貨後大有進展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19日報導,據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透露,該公司正與駐蒙古國官員舉行工作會談,討論通過蒙古國向中國輸送俄羅斯天然氣的可能性,其中包括建立一個研究項目的聯合工作組。分析家們認為,與中國市場更緊密的接觸,是蒙古國經濟復甦的新動力,也是這方面的最新進展。
  • 日本將為蒙古國提供250億日元貸款,最大受益者是美國?
    早前,有人猜測日本新首相可能會把第一站選在美國,畢竟美國是日本的「老大哥」。 但是接下來,日本新首相就用實際行動打破了人們的幻想。 出其不意的,日本新首相選擇了越南作為自己外交訪問的第一站。在會談中,日本新首相和越南首腦交談甚歡,雙方還就經濟、軍事達成了合作協議。
  •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吸引全球目光
    10月16日,中國境內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黑河—長嶺段(北段)實現全線貫通,「中俄、天然氣管道、能源合作」已經成為網絡熱搜高頻詞,相關報導多達幾十萬條。11月13日,中俄領導人在巴西利亞會見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明確表示,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項目即將投產通氣,期待兩國能源領域更多戰略性大項目落地開花。
  • 再送大禮,中俄西線天然氣管道提上議程,兩國戰略合作再加力
    眼下,中俄關係正在不斷發展,一方面,俄羅斯對華輸出小麥、轉基因大豆、肉制食品等農產品和加工食品,另一方面,中國大量向俄羅斯出口日用消費品。除此之外,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也在12月2日竣工投產。可以說,中國和俄羅斯的經濟合作正在日漸深化。而就在最近,俄羅斯再度對華送上了大禮。
  • 俄羅斯向中國擴大供氣,蒙古國民眾捐黃金馬匹後,事情有新進展
    同時,俄羅斯企業在電子商務領域的貿易比重也在持續擴大,以期能抓住中國的數字經濟發展的大機遇,一周前,援引俄羅斯官員在俄中能源合作委員會視頻會議上的最新講話表示,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以來,目前,已累計向中國輸送天然氣35億立方米,為優化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作出積極貢獻。
  • 蒙駐華大使:「中立」蒙古國願「對接」中俄
    「一帶一路」覆蓋範圍很廣,蒙方希望能積極地將「草原之路」(指蒙古國基於自身地理優勢,通過運輸貿易振興其經濟的一個倡議——編者注)和「一帶一路」對接,並且向北結合俄羅斯提出的「歐亞經濟聯盟」,進而參與到中俄不斷豐富和加強的經貿活動中,實現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目前這一走廊的綱要就要落地了。「草原之路」由5個通道組成,鐵路、公路、電氣線路、石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