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點設哪裡怎麼設才能讓大家都滿意?杭州城西這個小區好糾結

2020-12-04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黃偉芬 文/攝

垃圾分類如火如荼之際,最近這段時間,杭州西湖區文二路世紀新城小區7幢一單元的好些業主心裡有些疑惑,為什麼放著原規劃的垃圾房不用,反而在單元樓門前新造了個垃圾分類收集點。

(圖:7幢前一單元門口看到垃圾分類收集點的樣子)

居民們有意見的這個垃圾分類收集點,正好在一單元的門口。除了垃圾分類收集點、清洗池,旁邊的空地上還有一些裝著垃圾的桶堆放著。

(圖:7幢前的垃圾分類收集點)

十幾個垃圾桶堆在自己家門口,異味飄進家裡,「嘭嘭嘭」垃圾桶關關合合的聲音時不時響起,晚上還會有亮堂堂的燈光,這是讓居民們不滿的地方。

家門口的垃圾房會何去何從,居民們心裡沒有底。不過,他們希望這個垃圾分類收集點能夠挪個位置,回到原來規劃的地方去。

1】這個垃圾房是怎麼來的?

「是我們區裡要做垃圾分類,然後上個月建的。」蔣先生告訴記者,他說自己是高層住戶,其實垃圾分類收集點對自己家影響並不是很大,只是很奇怪,為什麼不啟用規劃中就有的垃圾房,反而要在單元樓前新建一個,「這個地方原本是停車位,7幢、8幢之間有一個垃圾房的,好多年沒用過了。」

(圖:規劃中7幢、8幢之間的垃圾房)

一單元好些業主和蔣先生有類似的疑惑,還有些不滿。

「雖然說垃圾分類收集點換個位置還是在我們樓下,但是北面不是臥室,相對影響小一些。」

「原本規劃在哪裡,就應該建在哪裡嘛,怎麼可以隨便建。」

「垃圾分類當然是好事,但是一出門就看見一排垃圾桶杵在門口,心裡當然會不舒服。」

「這麼多桶放在這裡,清洗也在這裡,味道很大的。」

「原來的小木屋那裡,尺寸我們也量過的,可以建投放點的啊。」

「其他小區定時投放,只扔幾個小時,我們這一天到晚都是。」

業主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著。

這個垃圾分類收集點,其實是上個月和小區裡其它6個點一起新建的,不巧的是,這個點剛好正對著單元門,所以讓業主們意見稍微大了一些。

(圖:小區其它垃圾分類收集點)

至於為什麼公示和建造階段業主們沒有提意見,也有業主說了,「公示的時間很短,就在電梯裡貼了一下。」還有一個原因,公示的時候,說的是這個投放點設在馬路另一邊的1幢、2幢樓下空地,實際標註的點卻是在6幢、7幢之間,「乘電梯的時候哪會很仔細地去看呀。」加上施工期間正好是中秋假期,好些業主沒在家,所以意見沒有及時反饋。

(圖:設置垃圾分類收集點的公示)

2】為什麼要選這些點作為垃圾投放點?

世紀新城小區道路寬敞整潔,小花園裡小橋流水,景致很不錯。小時新聞記者看了幾個垃圾分類收集點,都是統一新建的不鏽鋼結構,配備了統一的垃圾箱和清洗點。原來小木屋式的垃圾收集點,有的裡面放著一些保潔工具。

記者從業委會了解到,這幾個垃圾分類收集點的設置,確實沒有召開業主大會。物業則表示是街道和社區牽頭在做。

10月14日,益樂社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垃圾分類收集點,是社區、物業等單位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後選出來的。「原來規劃的垃圾收集點,已經滿足不了新的垃圾分類要求。」該負責人說,世紀新城小區是實行人車分離的,其實地面停車位都是空在那裡,原本7幢前面的空地,一直都堆放著各種雜物。

(圖:世紀新城小區)

之所以把這裡選為其中一個垃圾分類收集點,是出於幾方面的考慮,首先是從小區的整體景觀考慮,要是啟用規劃中的垃圾收集點,由於地方小,勢必要將垃圾桶堆放在馬路上,會影響小區整體環境和居民的出行;其次原來規劃的垃圾收集點比較小,新的垃圾分類要求出臺之後,7幢前面的空地,能夠同時滿足周圍6棟樓的垃圾投放需求,加上清運、垃圾中轉都比較方便,所以才把其中一個點設在這裡。

不僅是這個點,其它幾個點也是出於類似的考慮,統一規劃新建了垃圾分類收集點。

3】這個讓一些業主不滿的投放點,接下來會怎麼辦?

7幢一單元的業主對這個垃圾分類收集點意見頗大,不過記者在小區裡碰到的其他業主,有不同的想法。

「我們雖然也住7幢,不過在其它單元,只是原來門口的垃圾桶不見了,要走遠一點,其它沒什麼的。」一對父子說,「應該是公示過的,之前在電梯裡貼過。」

「我是2幢的,這個垃圾桶擺在這裡,我們家會有味道,不過總要有地方放垃圾桶的。要是放在7、8幢之間,很難看的,到時候垃圾桶都在馬路上,聽說3幢、8幢的不同意換地方。」2幢業主馮阿姨買完菜回來說。

「我反對,堅決反對這個垃圾桶放在這裡。」1幢的一位女士聽見了7幢業主們的討論,加入了交流,「這個垃圾分類也沒做到位,也沒個人管,大家都隨便仍,還搞得這裡成了個垃圾場。」這位女士一邊把袋子裡的玻璃瓶等相關垃圾投放進不同的垃圾箱,一遍指著混裝的垃圾桶吐槽。

至於接下來這個垃圾分類收集點何去何從,社區負責人說,社區也收到了業主們的反饋,就啟用原來規劃中的垃圾收集點徵求過其他業主的意見,不過遭到8幢部分業主反對。

「確實7幢業主有想法我們也能理解,畢竟垃圾分類也是一項進行中的工作,我們目前的想法是給垃圾桶換個朝向或者位置,再在前面加些綠植,儘量減少對居民的影響。」該負責人還希望大家一起幫著出出主意,看有什麼好的方案能夠讓大傢伙都接受。

至於業主們反映的為什麼垃圾不是定時定點投放,這位負責人也表示,目前先開始的是定點投放的工作,接下來定時投放也在逐步推進中。

相關焦點

  • 垃圾房選址太難?杭州城西這個小區的隱秘角落,打造的垃圾房卻成...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方力 見習記者 周琪 通訊員 陶慧娟 最近有讀者在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幫幫團社群《社區那些事》裡爆料,杭州城西德加公寓東區的垃圾房幾經波折,如今已成了小區一景。
  • 沙河街這些無物業小區將新設垃圾分類投放點!還有這些改造→
    近日,沙河街參照城中村的垃圾分類模式,開始在轄內永福正街社區的各無物業小區中鋪開生活垃圾分類,不僅選定了11個垃圾投放點,造好配套的垃圾分類投放亭,還在社區中打造了垃圾分類「文化長廊」,為正式實施垃圾分類做好前期準備。
  • 垃圾分類「昆明模式」已開啟 大多小區已設分類垃圾桶
    「街上都設置垃圾分類桶了,家裡是不是也應必備了?」近日,就目前垃圾分類推廣情況,記者走訪主城區多個小區發現,目前已有不少市民積極參與垃圾分類推廣,自覺分類扔垃圾、提前買垃圾分類桶。此外,有些幼兒園、中小學也安排家長在暑假期間教孩子對垃圾進行分類。
  • 深圳垃圾分類,這樣真的好嗎?
    關注垃圾分類很久了,有些話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十分贊同垃圾分類,希望能做好、做到位、做細緻,但是現實卻不那麼滿意。深圳的垃圾分類早在2015年甚至更早就開始了宣傳。可以說是走在前列的。心裡也存著小希望,垃圾分類了,處理速度快了,某些垃圾山會不會有可能變小?深圳的垃圾分類其實比較容易懂,就是要把廚餘垃圾(溼垃圾)與其他垃圾(幹垃圾)分開。其他垃圾又按照紙類、金屬、玻璃等分開。小區裡一溜垃圾桶,都寫好了分類。宣傳欄上也介紹了分類標準。甚至小區物業還做了洗手池,方便大家丟完垃圾後順便洗手。每個垃圾桶下還設置了踩踏板,方便腳踩開蓋子丟垃圾。
  • 什麼時候能丟垃圾,小區垃圾桶要放哪裡,垃圾分類中這些難題,你遇到...
    如此詳實的分類「寶典」,圖文並茂,生動易懂,在上海社區裡卻很難見到「政府部門應當讓公眾了解垃圾去了哪裡,才能對如何分類有深刻認識,而不是只看字面意思。」有的小區佔用了消防通道,居民質疑是否會存在安全隱患;有的小區將投放點設在了車庫出入口處,居民稱車子進進出出,扔個垃圾還得提心弔膽;有的小區則沒有徵求意見就直接設了出來,居民不認可說「我買房子的時候這裡沒有垃圾房」
  • 還在努力垃圾分類嗎?來看杭州這些小區的實錄
    因為疫情前陣子居家宅家的時候,有人調侃只有扔垃圾的時候才會出門。隨著城市慢慢復甦,大家的垃圾分類做得還好嗎?最近兩天,記者就此走訪了杭州多個小區。下午3點,記者來到木庵小區,這裡垃圾分類最大的問題是易腐垃圾裡混著塑膠袋、紙巾等。「前幾天有人不按照規定時間投放,把垃圾放在垃圾房旁的空地上,小區管家就索性把垃圾桶拖出來,方便大家投放。」這樣一來,易腐垃圾分得就不夠好了。
  • 杭州這個小區垃圾房成網紅,參觀的人絡繹不絕!究竟藏著什麼秘訣?
    說起杭州文二路蘭桂花園,想必很多人都知道,這個小區「收入年年漲、福利一年比一年好」,是很多人心中「別人家的小區」。最近十多天,這個被大家實力羨慕的小區,又紅了一把,前來參觀和學習的人絡繹不絕。參觀什麼?垃圾房。
  • ...分類?」很多人不理解,為啥這個90後浙大博士要在杭州當「垃圾倌」
    很多人都不知道呂相漳的全名,都喊「呂博士」。90後、浙江大學農學博士,杭州下城區石橋街道一名「垃圾倌」,這是呂相漳過去一年多來的標籤。「線上的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直播間……」從一開始的不知所措到如今在直播間鏡頭感十足地和大家討論垃圾,呂相漳說不想成為網紅。但如果能通過這樣的形式,讓大家的生活習慣有一點點改變,他就覺得值。博士不搞科研去街道搞垃圾分類?
  • 杭州生活垃圾分類簡化細分表來了
    根據《條例》中操作指南的內容,快報貼心地製作了這張「杭州生活垃圾分類簡化細分表」。來,把今天這張快報貼起來,會讓你一目了然地搞清楚 「它是什麼垃圾」,幫助你儘快成為垃圾分類的內行人士。喝剩的珍珠奶茶到底該怎麼扔?
  • 城西街道石明堂村:垃圾分類「有名堂」
    「垃圾分類人人動手,乾濕分離家家行動。」「垃圾要回家,請您幫助它。」「垃圾要分類,資源要利用。」近日,義烏市城西街道石明堂村結合「黨建+單元」作戰體系,充分發揮黨員聯繫農戶作用,走村入戶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引導,以垃圾分類工作提升古村落顏值,助力各項中心工作推進。
  • 北上廣深如何實行垃圾分類?分好的垃圾都去了哪裡?
    全國首發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指引「垃圾分類聽起來複雜」「不知道從哪裡下手」「日常生活會產生幾十種垃圾,這麼多怎麼分?」……居民是進行垃圾分類的主要參與者,教會居民如何正確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就是一項重要工作。自2015年深圳全面推行垃圾分類起,圍繞將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轉化為行動力,深圳在全市住宅區和城中村配備了7000多組垃圾分類投放設施,並大力推行「集中分類投放+定時定點督導」住宅區垃圾分類模式。即樓層不設垃圾桶,在樓下集中設置分類投放點,安排督導員每晚7至9時在小區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進行現場督導,引導居民參與分類、準確分類。
  • 有小區匆忙撤桶又恢復設桶 投放點建設跟不上成普遍現象
    一面是張貼在小區內各處的紅頭文件,「樓道撤桶進入倒計時」,緊張感十足,一面是尚未建好的定時投放點,居民無所適從,垃圾分類的質量也在這個環節打了折扣。 原本支持垃圾分類的居民,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對樓道撤桶「找毛病」上。支持垃圾分類、支持樓道撤桶的居民對現存的樓道撤桶混亂現象提出了諸多意見建議。
  • 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就在合肥這個小區!
    相比於2008版標準,新標準的適用範圍進一步擴大,生活垃圾類別調整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4個大類和11個小類,標誌圖形符號共刪除4個、新增4個、沿用7個、修改4個。本次實行垃圾分類定時定點的康馨名家小區位於肥西路與煤場路交口,是2017年的回遷小區,小區共有912戶,目前住戶500餘戶。
  • 全小區只設一處可回收垃圾桶?大風天不敢扔垃圾?垃圾桶設置還需更...
    「小區裡只有一處可回收物投放點,要扔一趟垃圾來回得走15分鐘」「垃圾桶旁沒有遮擋,颳風時『裸投』廚餘垃圾差點兒灑一身」「『一刀切』式撤桶並站、定時定點能不能更科學些」……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後,本市各個小區著手推進垃圾分類工作,但在桶站設置上,一些小區還需要結合居住特點
  • 垃圾分類做得好,杭州這個小區的獎品是華為手機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茜 通訊員 張婷婷 夏大雙「我就踏踏實實踐行好垃圾分類,還能得個手機!這也太意外了。」家住杭州下城區燈芯巷社區19號的董彩鳳很是興奮。「肥皂、紙巾,都是比較少的常見的積分兌換獎品。我們這次搞了個大的,直接獎勵手機。」工作人員解釋。62歲的董阿姨,也不是一開始就實行垃圾分類的。「生活了那麼多年,習慣一下子改變,不容易。做個飯,還要分兩個垃圾袋。」
  • 垃圾分類必須「來硬的」?上海這些小區卻說:居民感到「被尊重...
    最後各居民區的幹部一致認為,應該先從老百姓的生活習慣和實際意願出發,於是各居民區都陸續召開黨員大會、樓組長會議,層層開展民意調查,收集歸納老百姓的顧慮和建議,在此基礎上才制定了符合各類型小區情況的垃圾分類實施方案。
  • 沒有志願者,看上海這個小區如何保持垃圾分類零差錯
    長期以來,垃圾分類似乎是城市裡「最熟悉的陌生人」,垃圾分類的好處大家都多多少少知道,但願意主動去分類的人並不多。  7月1日,是被稱為「史上最嚴」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的第一天。而這一天,也是上海市徐匯區漕河涇街道芳草苑小區垃圾分類志願者們集體「下崗」的一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當天早晨7點,年過八旬的芳草苑小區居民胡老先生拎著兩袋垃圾,來到位於小區西南角的垃圾房。
  • 什麼是垃圾分類「杭州模式」?杭州市城管局副局長彭保華作客浙江...
    近日,杭州市城市管理局(杭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彭保華作客浙江在線演播室,與廣大網友們分享、交流了垃圾分類的「杭州模式」。問:獨特的垃圾分類「杭州模式」,這個模式具體是什麼樣的呢?主體責任在於各個城區,從城區落實到街道再落實到社區,有物業的小區物業是責任主體,沒有物業的小區社區是責任主體,保證垃圾分類有源頭可追溯。第四、完善的分類體系,到2020年年底我們能夠完成杭州整個垃圾分類體系建設。
  • 小區垃圾分類如何落實?來看看沙井這個樣板小區
    深圳新聞網寶安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賀靛婧 謝瑩 溫海峻 通訊員 徐利國 彭建高)這個10月,《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開罰,未按要求投放生活垃圾的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最高可能會面臨50萬元的罰款!轟轟烈烈的垃圾分類行動在深圳又步入一個新的階段。
  • 錯過投放時間扔垃圾遭大喇叭喊話,杭州城西這小區的做法你贊成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方力 通訊員 鄭李新監控中,一男一女趁夜色扔垃圾,走近垃圾箱時,忽然,天空中飄來大喇叭喊話:現在已經過了垃圾投放時間!請在早上7點到9點,晚上6點到8點間,這兩個時間投放……這樣的情景最近經常發生在杭州三墩鎮紫郡西苑北區,也引起了業主群裡的大討論。(詳情戳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