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明上河圖入手,淺談北宋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2020-09-03 絕塵的時光

要說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最為繁榮昌盛,當之無愧是宋朝,宋朝上接漢唐下啟明清,是華夏文明的一個最為璀璨的時期。

北宋時期更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為鼎盛的時代,這個時代不僅有著卓越的文化,更有著令世人矚目的經濟發展。

北宋京城汴梁

中國十大名畫之一的清明上河圖把北宋都城東京汴梁城的風土人情和經濟發展面貌生動的描繪出來,充分展示了當時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最為繁華的都城開封的歷史形象,也側面發映出了北宋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讓世人矚目,本文就以清明上河圖入手,分析北宋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一、北宋的農業發展

清明上河圖郊區部分的農耕展現了北宋農業的發展縮影。北宋時期因為南方戰亂較少,北地人口大量南遷,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南方人口超過北方的情況,而且南方雨水較多,雨量充沛,氣候適宜農作物發展,加之引入了越南的優良佔城稻,佔城稻的耐旱、適應性強、生長期短使北宋佔城稻產量成為糧食作物首位。

清明上河圖

江南作為北宋的糧倉,集中在長江中下遊和太湖流域一帶,素有&34;的諺語,從這裡可以看出北宋農業的發達。

除了農業作物,北宋的經濟作物也有了較好的發展,南方各地普遍種植了茶樹、棉花,茶葉和棉花的產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北宋手工業的發展

1、造船業的發展

東京汴梁是當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清明上河圖中汴河碼頭可以清晰的看到來往的船隻絡繹不絕,展示出了北宋造船業的發達。

汴河

北宋的船大多數用作交通運輸,北宋朝廷為了更好地控制好地方,十分重視船舶這一交通工具,所以對造船業也非常重視,當時朝廷就曾設&34;來獎勵造船有功的人,北宋朝廷不許私營的船廠隨便造船,只能由官家船廠造船,並設置了&34;對造船進行管理,另外從軍中或民間招募造船技術工匠,可見,北宋朝廷十分重視造船業的發展。

因北宋的國都在開封,對於與南方連通的東南向漕運十分繁忙,因此促使了北宋對於造船業的重視也超過了歷代王朝,北宋的造船量極大,東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塢,一年大約能造出2900艘船,而且造船規模宏大,還配備了指南針引航向,這在當時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船了。

2、棉紡織業的發展

紡織圖

北宋時期,農業的發展直接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紡織業又是同農業最為緊密相關的行業。由於長江流域與兩廣及雲貴川地區經濟往來日趨密切,棉花開始從南向北移植,並逐漸在福建廣東一帶盛行,當時南方種植的棉花是從東南亞一帶引進的木棉,這種棉花的特點是結桃多,產量高。福建等地多有種植,

彭乘《續墨客揮犀》記載:&34;。

在福建,木棉種植極為廣泛,並靠織吉貝為生,

絲織業是北宋最重要的紡織業,從北宋政府的賦稅數據來看,北宋元祐初年為兩千四百多萬匹,超過唐代收入最高年份(唐玄宗年間)歲入七百四十萬匹的三倍,反映了絲織業在北宋有著舉足輕重的經濟地位,更顯示出了北宋經濟之強盛遠超過盛唐。

3、北宋陶瓷業的發展

北宋陶瓷

宋代是中國陶瓷發展的輝煌時期,甚至達到了中國歷史上空前鼎盛的狀況,在我國陶瓷史上,宋代瓷窯有著舉世矚目的地位,北宋的瓷窯主要有汝窯、官窯、鈞窯、定瑤等,其中有些是官窯,有些是民窯,這些產瓷窯的地方主要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等地,這些地方產出的瓷器,品種多樣、造型新穎、富於裝飾、美觀實用,既不斷創新,又保持傳統,飽受當時的消費者青睞。

北宋宋徽宗時期東京汴梁設立&34;,專燒御用瓷器。

《坦齋筆衡》記載:北宋大觀年間,汴京自置窯燒造,名為&34;。

總而言之,宋代興辦官窯和派出監督瓷窯生產的人員,對于振興瓷業和提高工藝技術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我國陶瓷從唐代開始向國外出口,到了宋代,對外出口的瓷器大量增加。我國的制瓷技術傳到世界各地,不僅為各國所效仿,而且對外進行文化交流,加強了與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同時陶瓷行業所產生的巨大賦稅給北宋的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三、北宋商業的發展


商業繁華

清明上河圖中汴河兩岸人群摩肩接踵,絡繹不絕,商賈叫賣不絕於耳,酒樓、茶肆、妓院、街頭戲曲及眾多娛樂場所遍布,可以反映出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華程度,甚至可以映射出整個北宋商業發展之鼎盛。

《兩宋文化概論》中提到過宋代重農同時不抑商,並鼓勵農商並重,商業行為不再受到打壓開始逐漸蓬勃發展起來,商稅也從宋代開始出現並發展起來。自宋太祖趙匡胤即位後開始就積極鼓勵百姓農商並重,從事各種行業的發展,不管是農業,商業,手工業,製造業等一系列經濟發展行列都得到官府大力支持。

所以國家富強、百姓生活富足美好,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正是這種良好的國家政策,宋朝的商業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環境。

北宋王朝對海上貿易的重視程度也超過了歷代,是當時世界上海上貿易最為繁榮的國家,廣州港和泉州港是北宋兩個最為重大的港口,還設立了對外的海上貿易管理機構—市舶司,對海上外貿進行管理,依託著國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高超的造船技術,北宋商船遍布朝鮮、日本,遠航至非洲和阿拉伯半島,繁榮的海上貿易給北宋王朝帶來了大量的財政收入。

結論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對北宋都城汴梁的經濟生活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全圖氣勢恢宏、規模宏大、人物眾多、商鋪林立、車馬喧囂、貨攤鋪街……,從郊外農耕、汴河兩岸的船運、汴梁街道兩岸的商業,折射出了北宋的經濟發展狀況之繁榮。

參考文獻:

《宋代經濟史》

《清明上河圖反映的社會生活》

《北宋商品經濟的發展》

《兩宋文化概論》

相關焦點

  • 打開《清明上河圖》眾多細節 「親歷」北宋城市生活現場
    《清明上河圖:北宋繁華記憶》書封。主辦方供圖  挖掘名畫背後的社會內容  該書首先介紹了《清明上河圖》流傳的狀況,並對其版本真偽進行了一番考辨。因此該書從汴京城廂坊制的城市管理狀況、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的政策與經濟原因等角度入手,充分解讀《清明上河圖》中的社會內容,將讀者在影視劇和文學作品中所熟知勾欄瓦舍、城郭舟車、店鋪酒旗等內容放在城市發展史和城市管理的角度進行考察。  城市變革的具體過程,可以從文獻中考證得知,至遲1050年左右,即宋仁宗時代,東京的街鼓制度已被官方徹底廢除。「二紀以來,不聞街鼓之聲,金吾之職廢矣。」
  • 張擇端版《清明上河圖》裡,藏著北宋社會隱患
    後來,他完成了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遺憾的是,有關張擇端的下落幾乎再也找不到任何一點資料。餘輝推測,張擇端生活在北宋末年,很可能在北宋滅亡後滯留北方,才會「蹤跡全無」。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圖》如今提到《清明上河圖》,許多人可能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張擇端的作品。他確實是「清明上河」此類題材的開拓者,不過,後世其實還有很多臨摹之作或者說同題之作。
  • 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內容豐富,包羅萬象,為何卻不見馬和羊?
    倘若說起中國古代最為著名的畫作的話,人們都會想到《清明上河圖》。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詳盡地描繪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因此成為了國寶級的文物。
  • 你真的懂《清明上河圖》?
    專著及編著共約四十本,國際學術論文逾一百篇,主攻城市、區域發展、基建和發展策略研究。著作包括:《北京:從傳統國都到中國式世界城市》《中國的大都市》《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等。他所著的這本《清明上河圖:北宋繁華記憶》有什麼特色?
  • 清明上河圖再展出-清明上河圖是哪個朝代的
    清明上河圖再展出是真的嗎?2020年故宮博物院將迎來它的六百歲誕辰紀念。故宮單霽翔院長3月4日透露,故宮將用一種特殊的方式為它慶生--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最好的展覽將在最優質舒適的參觀環境中向公眾展出。
  • 從《清明上河圖》談,北宋繁華外表下,暗藏的社會危機
    東京汴梁是北宋的首都,張擇端以清明時節的汴梁城為主角,繪製的《清明上河圖》,記錄了12世紀北宋全盛時期都城汴京人民的生活面貌:舉目則青樓畫閣,繡戶珠簾,雕車競駐於天街,寶馬爭馳於御路。金翠耀目,羅綺飄香,新聲巧笑於柳陌花衢,按管調弦於茶坊酒肆。八荒爭湊,萬國鹹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
  • 清明上河圖中隱藏著的秘密《上》
    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時期城市經濟狀況的寫照。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風俗畫。屬於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
  • 國寶級的名畫《清明上河圖》描繪了一個怎樣的北宋場景!
    一個多世紀的承平換得經濟的穩定發展,城市商業帶動文化娛樂的需求,在瓦舍勾欄中,於酒酣耳熱之際,欣賞說書、雜耍等表演成為當時風行的休閒活動。不僅庶民文化蓬勃發展,文人藝術也獲得皇家支持,在宋徽宗支持下,隸屬國家的翰林圖畫院不斷擴大規模。
  • 精品推薦: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河圖寬 25.2 釐米,長 428.7 釐米,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 北宋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賞析
    原標題:北宋畫家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賞析 簡介: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寬24.8釐米,長528釐米,絹本設色。該畫卷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 《清明上河圖》如何反映汴京城市經濟
    《清明上河圖》如何反映汴京城市經濟 張臨生 2015-11-01 10:10 來源:澎湃新聞
  • 北宋的美好生活,商品經濟繁榮,清明上河圖給你的驚喜
    一般問你最喜歡的朝代是哪一個朝代,我們的答案一般都是宋朝,那麼宋代到底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喜歡,宋代又有哪些東西是值得我們嚮往的呢,有這樣一幅圖叫做清明上河圖,就為我們提供了答案,接下來那就讓我們走進描繪北宋日常生活的清明上河圖,走進清明上河圖給我們帶來的北宋好時光。
  • 北宋繪畫大師張擇端的名作《清明上河圖》畫的究竟是什麼季節?
    後「以失位家居,賣畫為生,寫有《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他是北宋末年傑出的現實畫家,其作品大都失傳,存世《金明池爭標圖》、《清明上河圖》為我國古代的藝術珍品。《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 一。在這幅畫裡,張擇端以嫻熟的繪畫技巧,精工細描,盡展汴京繁榮景象。據統計,畫中人物共1643人,牛馬208隻。
  • 放大《清明上河圖》細思極恐!
    張擇端,北宋畫家。早年遊學汴京(今河南開封),後來學習繪畫。尤其擅長畫舟車、橋梁、市肆、街道、城郭等。宋徽宗時期,供職翰林圖畫院,專工界畫宮室。代表作有《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清明上河圖》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屬於國寶級文物,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被獲譽為「中華第一神品」,也是世界名畫之一,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清明上河圖》,具有很高的社會價值和考史價值,它不止繼承發展了失傳已久的中國古代風俗畫,而且繼承了北宋前期歷史風俗畫的優良傳統。
  • 市民自稱北宋大臣後人:我有《清明上河圖》真跡
    市民展示清明上河圖自稱是祖傳真跡  在5月1日開展的上海世博會上,中國館展出國寶級畫卷——《清明上河圖》的巨幅放大電子動態版,引起廣大參觀者的熱烈追捧。而對這一幕,遠在肇慶市德慶縣的市民梁先生卻另有感觸:《清明上河圖》真跡可能在我這裡!
  • 沈源與《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描繪了北宋都城開封汴河兩岸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為北宋風俗畫巨作。因為該畫內容寫實豐富,社會風俗盡顯,畫面宏偉壯闊,筆法嚴謹精細,廣受後世青睞,模仿者眾多,流傳至今約百餘卷,並形成了「清明上河學」。因一幅畫作形成一門研究,這在中國畫界很少有之。
  • 清明上河圖中的清明指的是什麼?是節氣(節令)嗎?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作品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當時漢族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描繪當時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五米多長的畫卷裡,共繪了814個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73匹,車、轎二十多輛,大小船隻二十九艘。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體現了宋代建築的特徵。
  • 市民自稱北宋大臣後人:我有《清明上河圖》真跡(組圖)
    ——《清明上河圖》的巨幅放大電子動態版,引起廣大參觀者的熱烈追捧。自稱北宋大臣後人梁先生稱,他是北宋大臣梁濤的第32世孫,這幅畫輾轉到了他的家族,一直保存至今。記者看到,這幅畫右側卷首有五個飄逸的篆體大字「清明上河圖」,再右側是「翰林學士趙孟頫題」的行書。畫的上下左右還印著各種字體的紅色印章。「『清明上河圖』這5個字是宋徽宗親筆題寫,上面還有個龍形的印章。
  • 宋朝經濟繁榮的縮影,交子的發明和《清明上河圖》繪製
    在北宋初中期,北宋的皇帝們,基本都勵精圖治,對外,北部邊疆在歷經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國力日漸強盛,與北部遼國訂立盟約,互相往來,雖西北西夏崛起,但是後來也被北宋將領所擊退,邊疆也因此處於相對安定的狀態,所以外部條件的平穩,也給予了宋朝內部國民休養生息和文化經濟發展的相當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因此,北宋初期至中期,封建經濟和文化達到鼎盛,這一時期,尤其是宋仁宗至宋神宗三朝間,真正可用國泰民安形容當時文化與經濟發展的盛世之況
  • 《清明上河圖》的秘密全在這裡…
    算命悠悠千載歲月,酒足飯飽、身體健康之外,算命問卦則因市場需求,而成為北宋民間蓬勃發展的一種行業。《清明上河圖》中還有一處人聲鼎沸、生意爆棚的地方,便是懸掛著碩大「解」字店招的算命攤,十餘位考生排隊抽籤,欲問前程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