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學科建設與翻譯教育發展

2021-01-14 光明網

據不完全統計,到2008年底,我國各種翻譯服務機構已超過3000餘家,翻譯服務市場的產值已突破300億元人民幣。但目前全國只有13所高校開設翻譯本科專業,20所高校開設研究生專業,培養的人才很有限,國內翻譯人才異常緊缺,因此翻譯學科建設顯得尤其重要。如何建立我國高校翻譯教學機制,培養既有較高的跨語言文化交際能力、

又懂得相關學科知識的複合型人才,是當前高校翻譯學科建設所面臨的突出問題。

我國高校翻譯學科建設現狀

從定性方面看,「翻譯理論與實踐」專業是我國培養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專業名稱,列在文學門類的外國語言文學之下,與「英語語言文學」和「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等專業並列。從定位方面看,在 1992 年11 月國家技術監督局發布的《學科分類與代碼》(GB/T13745-92)中,「翻譯學」被列為語言學(一級學科)中應用語言學(二級學科)之下的三級學科。這無疑制約了翻譯學科的發展空間。於是,多數學校只好把翻譯作為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的一個分支方向。在國家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科研項目申報工作中,翻譯學被歸屬在「外國語言文學」這個「大家庭」裡,其地位和作用未能得到彰顯,導致許多很有研究價值的翻譯研究課題得不到應有的資助。

進入21世紀以來,翻譯學科建設日益受到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各高校的翻譯研究學者和翻譯家們也紛紛加強了對翻譯學的研究對象、研究目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等問題的研究,著名學者如劉宓慶、楊自儉、譚載喜、穆雷等對翻譯學科的研究範圍還進行了界定和分類,出版了一系列翻譯學學術著作和研究論文。

隨著社會對翻譯高端人才需求的不斷增長,各高校越發重視翻譯學科建設。到2008年12月止,全國27個具有外語類博士授予權的高校中,擁有翻譯研究方向博士招生資格的已有12所,這也反映出在資訊時代的條件下,在我國對外交流日益發展的背景下,教育主管部門和各高校對翻譯學科越來越重視。十年前,全國還只有8所高校設有「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方向的碩士點,2所高校分別以「翻譯理論與實踐」名稱作為英語和法語博士點,其餘20多所高校的翻譯專業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都是在「語言文學專業(翻譯方向)」下培養出來的。

較之內地,港、澳、臺地區的翻譯教學則先行一步。香港目前8所政府資助的大學,除香港科技大學外,其餘7所均擁有翻譯教學與研究機構。香港的翻譯教學已經形成了從專科、本科到碩士、博士的完整體系。各校特色鮮明,針對性強。例如:香港浸會大學翻譯課程主要培養傳媒翻譯;香港城市大學以法律翻譯與科技翻譯為主;香港中文大學則以電腦翻譯為兩年制研究生班的主攻方向;香港理工大學除法律翻譯外,還有商務翻譯等非文學翻譯項目;香港嶺南大學則以文學文化翻譯為特點。而在澳門,澳門大學已招收翻譯方向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目前正在籌建翻譯系。在臺灣,輔仁大學外國語言學院成立了島內第一個翻譯學研究所。國立師範大學也從20世紀70年代起開始招收翻譯方向研究生,並於1996年成立了翻譯研究所。長榮大學和彰化師範大學等高校也均已成立翻譯研究所,招收博士生。

教學翻譯與翻譯教學

隨著翻譯學科意識的增強,人們認識到翻譯能力不是在語言習得過程中自然獲得的,而是需要專門培養。聽說讀寫只是翻譯教學的準備階段,翻譯教學除了語言技能仍需提高外,還要通過課程設置安排一定的人文訓練和翻譯技能訓練。翻譯教學包括四大塊,即語言技能、翻譯技能、雙語語言與文化對比以及翻譯理論、相關職業知識與職業道德。上述內容顯然大大超出了傳統教學翻譯的內容。我國長期沒有職業翻譯,缺乏培養職業翻譯的意識。其實,譯員譯前、譯中和譯後要做的事情,都需要在翻譯教學中解決。

翻譯教育的發展趨勢

根據當前國內外翻譯學科的發展態勢,可以推測我國翻譯教育在不久的將來將從過去僅僅作為外語教學的輔助手段,發展成為培養職業翻譯人才和翻譯研究人才的專業教育,翻譯學科體系也將日趨完善。主要發展趨勢有:1、翻譯工作專門化:傳統的翻譯工作僅僅是一種工具,其涉及的範圍一般限於外事接待、文學作品、馬列經典著作等領域,工作範圍在政府機關和相關事業單位、科研機構及高校的分支部門,而今後翻譯工作將發展成為專門職業,輻射到政治、經濟、外交、文化、科技、軍事等方方面面,翻譯服務作為新興的現代服務產業不斷發展壯大。2、翻譯形式多樣化:翻譯由傳統的的筆譯、口譯擴展到文學翻譯、科技翻譯、影視字幕翻譯、同聲傳譯等多種形式,而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將打破傳統的翻譯方式,機器翻譯或機器輔助翻譯日益彰顯其活力。3、翻譯師資專業化:翻譯教師接受過翻譯專業系統培訓,具有翻譯理論素養和翻譯實踐經驗,懂得翻譯行業的守則和辦事精神,翻譯不再是任何懂一些外文的人就能從事的工作。4、翻譯方法靈活化:以往的翻譯重視全譯研究和能力的培養,在信息化時代,科技、經濟、新聞等領域信息傳播的方式和手段日益多樣和迅捷,這就要求培養學生的「變譯」能力,包括編譯、摘譯、譯述、譯寫、述評、綜述等能力,提高翻譯時效,以充分利用國外信息資源。

(作者單位:湖北經濟學院)

相關焦點

  • 王克非:新中國翻譯學科發展歷程
    早期有董秋斯、茅盾等對翻譯的討論,甚至呼籲將翻譯視為一門科學,如1951年,董秋斯發表了題為《論翻譯理論的建設》的論文;在1954年全國文學翻譯工作會議上,茅盾做了題為《為發展文學翻譯事業和提高翻譯質量而奮鬥》的長篇報告,但由於時代局限,這些學科建設的聲音並未受到重視。
  • 依託國家發展需求 加強翻譯理論建設:第四屆《外國語》翻譯研究...
    依託國家發展需求 加強翻譯理論建設:第四屆《外國語》翻譯研究高層論壇舉行 2020-08-23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翻譯技術研究與教育高峰論壇在廣外舉行
    來自境內外的專家學者、企業高管和業界代表150餘人匯聚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慧時代翻譯技術研究與教育領域的前沿問題,探索翻譯技術產學研一體化機制,謀劃翻譯學科發展路徑和創新模式。    開幕式現場  會上,劉建達副校長介紹了廣外翻譯學科的歷史沿革和發展現狀,肯定了翻譯學科作為特色學科,在區域和國家翻譯能力建設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
  • 日語翻譯專業建設2019高端論壇暨高校日語MTI教育論壇成立儀式在...
    中國網6月17日訊 2019年6月14日,日語翻譯專業建設2019高端論壇暨高校日語MTI教育論壇成立儀式在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功舉行。此次論壇邀請到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中國翻譯協會、全國翻譯專業資格考試辦公室和翻譯專業資格考評中心的領導和專家出席並為論壇揭牌。
  • 「一帶一路」倡議下翻譯教育亟待優化
    合理布局語種結構、培養職業化翻譯人才、提升多元文化意識是翻譯服務在「質」與「效」上實現優化的有力措施。協調語種結構失衡彌補語種單一短板「一帶一路」倡議勾勒了中國與沿線國家長期發展、共同繁榮的圖景。然而,單一的語種結構往往會滯緩翻譯服務水平的提升,非通用語翻譯的缺位,難以滿足多語種翻譯服務需求。
  • 日語翻譯專業建設2019高端論壇在京舉辦
    人民網北京6月16日電(趙雯博) 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主辦,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學院承辦的「日語翻譯專業建設2019高端論壇暨高校日語MTI教育論壇儀式」於6月14日在京順利舉辦。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計金標,中國翻譯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剛毅,全國翻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仲偉合出席論壇,並為論壇揭牌。
  • 「大辦翻譯專業」該剎車了
    全國外語界和產業界人士一起為「一帶一路」背景下的MTI(翻譯專業碩士)和語言服務獻計獻策。論壇上不僅討論了翻譯培養和語言服務標準,更是頒布了中國翻譯碩士教育大學排行榜,宣布全國有10所高校的翻譯專業碩士點進入了世界一流的學科。  論壇吹響了翻譯人才培養和語言服務建設的進軍號,激起了全國大辦翻譯專業的高潮。
  •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翻譯專業
    天外王牌專業,「翻譯」必須有姓名!來天外翻譯專業,圓你跨文化交流夢想。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翻譯專業。專業介紹天津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翻譯專業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十二五」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品牌專業,我校天津市「十二五」重點學科「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三五」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優勢特色專業,首批「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翻譯碩士學校推薦 翻譯碩士熱門高校
    為適應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促進中外交流,培養高層次、應用型高級翻譯專門人才,決定在我國設置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縮寫MTI)。那麼翻譯專碩哪家高校比較好?
  • 翻譯技巧:如何翻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翻譯技巧:如何翻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 許均:新中國翻譯研究
    「新中國翻譯事業60年論壇」特別邀請了在我國外交外事、外國文學翻譯與研究、翻譯教育與科技翻譯等領域的資深翻譯家和學者作論壇主題發言,以期從一個側面回顧、展現和審視我國翻譯界六十年來取得的成就和發展歷程。中國外文局常務副局長、中國譯協常務副會長郭曉勇主持論壇。
  • 新加坡大力推進翻譯人才發展,新加坡翻譯專業如何選擇?
    隨著「一帶一路」理念的逐步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認識,並認可其聯繫世界的價值。不同國家加入其中,意味著多元的文化的碰撞,這時候對翻譯人才的需求就開始急劇上升。經濟交流需要翻譯人才當做媒介,文化壁障需要翻譯人才解決!世界在走向一體化的進程中離不開翻譯類人才。
  • 翻譯界知名學者線上匯聚,共話「當下翻譯研究的熱點問題與理論探索」
    8月15日,以「當下翻譯研究的熱點問題與理論探索」為主題的第四屆《外國語》翻譯研究高層論壇線上舉行。此次會議在線聚集了國內翻譯界知名學者,與會專家圍繞對外話語能力提升、譯學理論建構、應用翻譯研究、翻譯教育發展等議題展開精彩研討,新說頻現、銳見迭出。
  • 改造教育:近代中國的日本教科書翻譯浪潮
    此後日本對於中國女學教育的影響逐漸發生了內部分化。一方面,女子專門教育一般歸入「家事」科目中;另一方面,師範教育日益顯示出其寬廣的容納性,而不是偏向女子教育的學科。「家事」教育是一個具有近代特色的學科門類。而清末民初的「家事」教科書和很多自然學科一樣,幾乎完全是從日本引進搬運過來。這種教科書不僅在學科和知識體系上對中國新式教育產生影響,更對近代社會變革具有重要意義。
  • 黃忠廉:翻譯思想≠翻譯理論
    翻譯思想如何發展為翻譯理論? 這是本文要討論的重點。 1.翻譯思想與翻譯理論的混淆 翻譯家對翻譯的認識是翻譯學研究的寶貴財富,必然引起研究者的興趣。那麼, 傅雷與嚴復二人同是翻譯家,譯學界對其有關翻譯的思考是如何定位的呢?
  • 新中國翻譯事業60年論壇
    六十年來,我國的翻譯研究和翻譯學科建設也取得了空前的發展,下面我們請教育部全國翻譯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江蘇省翻譯協會會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許鈞教授作主題演講,發言題目為:探索、建設與發展——新中國翻譯研究六十年。
  • 國內專家學者齊聚中南大,共話後疫情時代翻譯事業與教學發展
    湖北的翻譯事業歷史厚重,本次論壇必將進一步推進翻譯事業的發展。中南大副校長鄒進文代表學校致開幕詞主旨發言,名家雲集。他指出,我國翻譯事業發展與國家發展相結合,在當前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對於中國對外話語體系的構建、中國對外的文化傳播意義重大,並強調了翻譯在外語教學、國家科研事業中的獨特作用,使大家對翻譯和翻譯研究的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楊平教授做了題為「新文科背景下的翻譯學研究與學科建設」的主旨發言。
  • 軍事翻譯與國防語言能力建設研討會在國防科技大學召開
    為適應國家發展戰略和安全戰略新要求,履行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由國防科技大學文理學院主辦、該院軍事外語系承辦的「軍事翻譯與國防語言能力建設研討會」於2019年12月28日在國防科技大學文理學院學術報告廳召開。
  • 翻譯碩士(MTI)考研白皮書
    翻譯這條道路是漫長的、艱辛的;同時也是愉悅的、慰藉心靈的。路上有一座座裡程碑、一道道風景線,一個比一個殊勝,最終通向令人嚮往的境界。  --北京外國語大學劉潤清教授  第一章  解構MTI  第一節  MTI發展歷程  翻譯碩士如果沒有特殊說明,本書的"翻譯碩士"僅指全日制"英語翻譯碩士"。
  •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翻譯與國際傳播研究中心揭牌 建設粵港澳大...
    本次活動由廣州中醫藥大學主辦,廣州中醫藥大學外國語學院承辦,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翻譯專業委員會提供學術支持。「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怎麼才能在中國文化國際傳播活動中大顯身手,凸顯中華民族幾千年與疾病鬥爭的經驗總結精髓,並作為中華文明對世界的重要貢獻傳播出去,從而服務於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這裡都有大量的學術話題需要我們去認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