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博鰲12月5日電 題:新格局 新作為|新格局中謀求機遇 新作為下展現擔當
新華網 孫廣見
冬日博鰲,海韻椰風的吹拂之下,一出鸞翔鳳集的「群英會」剛剛落下帷幕——來自相關部門領導、學者和企業家們再聚南國小鎮,來履行這一年一度的「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之約。
2020年的月曆已經翻至最後一頁,在這不平凡的一年裡,中國人民上下一心,不僅率先取得了抗疫鬥爭的決定性勝利,更在「後疫情時代」積極恢復生產,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的一抹「亮色」。
與國內環境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國際大環境的風雲突變,擺在中國企業家面前的新課題是如何快速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新格局」有新機遇 「中國製造」帶動「消費升級」
發展之路,可謂「漫漫而修遠」,中國人憑藉幾代人的艱苦奮鬥,逐漸「求索」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發展道路。
改革開放初期,一大批企業靠著「出口導向型」經濟賺到了「第一桶金」。我國也通過產業不斷升級,逐漸提高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成長為「世界工廠」。
歷史的車輪行進至2020年,一場疫情席捲全球,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而複雜的變化。世界經濟遭受重創,全球市場持續萎縮,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一系列問題讓「資源和市場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經濟模式難以維繫。
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我國現已擁有中等收入群體超4億,市場規模居世界前列。「消費升級」是廣大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訴求。擴大內需市場擺脫「價低量足質量不高」的偏見,是擺在每一位中國企業家面前的難題。
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創造力留下的甜美果實。中國人,從來就不缺乏創造力。
茅臺酒也有著源於骨子裡的「創新基因」。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靜仁在圓桌對話發言中表示:茅臺從69年前的三家小作坊發展到今天,正是從建立工業標準化開始,通過無數次創新才得以實現的。
同樣抓住「消費升級」機遇的,還有一汽紅旗轎車,作為共和國轎車「長子」的一汽紅旗,承載了幾代人的轎車情懷。2020年1月9日,一汽紅旗推出了C級高檔轎車——紅旗H9,以實際行動向長期佔據中國民用高檔轎車市場的「德系三雄」發起挑戰。前來參加論壇的中國一汽董事長徐留平認為,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落實到行動上,才能實現引領超越。
千磨出利刃,百鍊現真金。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這一轉變的背後,是無數中國企業家忙碌的身影。今年的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上,有眾多企業家帶來了消費升級背後的故事。
「新環境」有新挑戰 「中國創造」開拓全球市場
新發展格局絕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與中國開放包容的態度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全球愈演愈烈的「貿易保護主義」。如何應對這突如其來的挑戰?歷史的經驗一次次告訴我們,「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只有堅持科技創新,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才能掌握世界貿易的話語權,打破「貿易保護主義」的枷鎖。
2020年是5G發展的關鍵之年。5G商用推動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5G優化產業結構,釋放數字經濟活力,推動信息消費升級。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5G建設」被列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談到:「我國佔到全球5G標準必要專利總量的三分之一。截至目前,我國5G基站數量排在全球第一,超過了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總和。」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近年來,一批掌握著創新優勢的中國企業紛紛「揚帆出海」。
作為中國成功「出海」的手機品牌之一,OPPO中國區總裁劉波也同樣談及科技創新的重要意義:「OPPO的整體研發實力在不斷提升,在影像、手機快充領域躋身世界前列。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OPPO注重以創新驅動打造差異化的競爭力,在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的同時,主張科技為人,以善至上。」
天下高位,賢能者居之。成長起來的中國企業正在領跑世界。
海爾集團首席品牌官王梅豔在圓桌對話上談到:從連續11年穩居國際家電第一品牌,到轉型成為全球唯一的物聯網生態品牌,海爾構建衣、食、住、行、康養等網際網路生態圈,為全球用戶定製了個性化智慧生活。海爾工業網際網路已經成為「十大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之一。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全球化的步伐並不會因為個別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行為而止步不前。今年的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上,一大批中國高科技企業展現自己的「獨門秘籍」,用科技創新迎接新環境的挑戰。
「新作為」有新意義 「中國擔當」展現人間大愛
2020年註定將被世人所銘記:我們忘不了「英雄之城」——武漢困境中的寂靜與重啟後的繁華,忘不了數萬醫務工作者馳援武漢時那堅定果敢的背影,也同樣忘不了全國大小企業在抗疫物資極度緊缺時的火速動員生產……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背後,是全國人民上下一心,共抗疫情的壯麗史詩。
孫子兵法有云:「上下同欲者勝」。事實證明,團結一心的中國企業將會發揮出強大的動能。
本屆論壇的開幕式上,「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的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視頻致辭中表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國人民構築起抗疫最堅固的『長城』,這裡面有企業家們的功勞,有我們實體經濟做夯實的基礎。」他勉勵企業家面對世界新格局,勇擔時代責任,弘揚企業家精神,發揮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責任,有所作為,有所行動。
作為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理事會理事長,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圓桌對話發言中談到:「今天的企業家不僅要講家國情懷、社會責任,更重要的責任是將一代代年輕人培養為具有大愛精神的棟梁之才,這樣的人才隊伍才能讓中國製造有序發展,更好地服務於世界。」
隨著全國抗疫形勢趨於平穩,很多中國企業並沒有停下抗疫物資生產的腳步。當新冠疫情已經席捲全球,這些企業又再度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出口抗疫物資,向全世界展現中國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中國企業家們賦予了「新作為」這個詞以新的註腳。
在今年的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上,與這些「英雄企業家們」相遇,傾聽他們講述企業背後社會責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