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構建東北亞區域合作新格局 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日報

原標題:積極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

夏春玉(作者為東北財經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新時代東北振興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對東北地區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寄予殷切希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將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製作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作出部署。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明確了東北地區「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的定位。這些都將對推動新時代東北地區全面全方位振興、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和東北亞區域合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東北地區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的時代內涵

東北地區是我國區域經濟總體布局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指出:「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對於東北振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加強重點區域和重點領域合作,形成東北地區協同開放合力;以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對口合作為依託,深入推進東北振興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對接和交流合作,使南北互動起來;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建設開放合作高地。這些重要論述為實現新時代東北地區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其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

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可以通過開放倒逼體制機制改革,統籌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東北地區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和高質量發展,進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東北地區在形成主體功能明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中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需要深刻把握其時代內涵、實踐要求和制度意義。

東北地區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環節和新的支點。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不僅是東北地區自身發展的需要,而且是貫徹落實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要求;不僅是我國對外開放的新布局,而且是新時代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

新時代,我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的歷史階段,對開放層次、領域及措施都有了新的實踐要求。東北地區對外開放,既要積極借鑑先進地區開放的實踐經驗,又要充分挖掘國家賦予東北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和開放政策潛力,還要立足東北地區的資源稟賦和各種開放要素,實施全方位全領域高層次對外開放。

在新時代推進對外開放,需要加快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緊緊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改革開放中不斷優化制度設計,加快推進建設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建立健全穩定、法治化、可預期的開放型經濟制度保障體系,在建設與國際經貿活動通行規則相銜接的規則制度體系中增強中國特色對外開放制度優勢。

在構建東北亞區域合作新格局中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

對外開放是實現東北振興的一個重要條件。近年來,黨中央對支持東北全面全方位振興、更高水平開放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東北地區要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把握更高水平開放這個關鍵,在創新對外開放的體制機制、思路舉措上做文章,在構建東北亞區域合作新格局中打造東北對外開放新前沿,為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和高質量發展奠定開放新基礎、形成開放新優勢。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建議東北地區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推動構建東北亞區域合作新格局,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一是探索構建「中國東北—東北亞區域」一體化市場,增強東北地區和東北亞區域資源要素的協同配置能力,充分利用遼寧、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制度創新的改革前沿優勢,探索、創新和豐富東北亞區域開放合作的內容、機制和形式。二是強化和拓展東北地區聯結「一帶一路」與東北亞市場的流通紐帶功能,加大航運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投入,強化轉口貿易承接能力,提升東北亞國際航運服務能級,在國際流通海陸空的交接、分撥、轉換等環節做實做強做大多式聯運國際流通體系。三是積極對接中日韓自貿區合作需求,實現以中日韓合作為特徵的產業開放新突破。四是打造以東北亞開放合作為導向和特色的營商環境,通過高起點布局、快節奏對接、多層次協調,建立健全支撐東北亞區域市場深度合作、要素高效配置的規則制度體系,形成具有東北區域特點的對外開放新優勢。五是積極推動東北地區與京津冀魯等省市的互動協作,形成我國北方區域開放合作新高地。

相關焦點

  • 勇立潮頭敢擔當著力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著力構建「一體兩翼」開放新格局,提升開放平臺級能,加強區域交流合作,在對外開放的大潮中,御風而行,出海向洋,千方百計走出去、引進來……今年的省兩會上,我市省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圍繞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進行了深入廣泛的討論。
  • 王厚雙:雙循環背景下遼寧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的思考
    二、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是黨中央賦予遼寧新時期的新使命從打造對外開放的「新高地」到打造對外開放的「新前沿」,是黨中央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審時度勢,包括遼寧在內的東北地區對外開放新的重大歷史使命,其內涵極為深刻,其外延極為豐富:一是對外開放的「使命新」。
  • 推進東北深度參與東北亞區域合作
    目前,東北地區要主動調整經濟結構,推進產業多元化發展,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加快推進東北與東北亞地區各領域深層次合作意義重大深遠,是我國致力推動構建開放型經濟、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行動,也是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一環。
  • 科學統籌 精準施策 構建協調發展新格局
    ;(二)統籌城鄉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三)統籌對口合作,深化與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對接合作,形成區域協同發展合力;(四)統籌對外開放,拓展與東北亞地區務實合作,服務共建「一帶一路」。
  • 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與東北振興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提出的「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要求,推動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暢通雙循環中的東北振興與製造業轉型升級。
  • 打造中國面向東北亞新門戶(絲路絮語)
    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央根據全球形勢深刻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於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與東北振興」國際論壇舉行
    月24日,由東北大學、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主辦,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承辦,遼寧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支持單位的「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與東北振興面向未來,東北大學將繼續堅持以興學強國為己任,自覺踐行「四個服務」的時代使命,更加主動融入東北振興大局,支持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按照國際化、社會化、高端化辦院方針,強化「精準對接」、做好「諮政建言」,在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偉大事業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張東明:「一帶一路」建設視角下遼寧與東北亞經濟走廊的構築
    二、東北亞區域產業鏈、價值鏈與遼寧遼寧具備加快推進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為構築東北亞區域產業鏈、價值鏈上貢獻遼寧力量的基礎和條件。遼寧是裝備工業強省,推動優勢產業規模化、質量化國際合作,有助於提升我國產業在全球價值鏈的分工定位;探索完善國際產能合作新機制新模式,有助於優化「一帶一路」、「技產貿並舉」的發展格局,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貢獻遼寧力量。
  • 以文化旅遊為抓手 推進湖南與東北亞合作發展
    東北亞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朝鮮、蒙古五國全境和俄羅斯遠東沿海,是當前全球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區域國內生產總值佔全球經濟總量的19%,與北美、歐盟構成了世界三大經濟圈。2018年,我國與東北亞其他五國貿易額合計約7585.7億美元,佔全國對外貿易總額的近四分之一。推進湖南與東北亞各國互聯互通、互利合作,既具有現實必要性,又不乏良好基礎。
  • 專家學者共話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
    原標題:專家學者共話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   日,東北亞
  • 打造東北亞對外開放新前沿「一帶一路貿易平臺」在營口自貿區啟動
    8月30日,「一帶一路貿易平臺」在營口自貿區正式啟動,這是營口市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擴大東北亞開放的有力舉措,對於營口外貿出口企業提質增效,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帶一路」貿易平臺可以讓企業直接與國外客戶建立貿易關係,節省大量時間和成本。
  • 李凱:全面釋放東北地區向東北亞的開放潛能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提出的「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要求,推動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暢通雙循環中的東北振興與製造業轉型升級,10月24日,由東北大學、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主辦,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承辦,遼寧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支持單位的
  • 東北亞專家聚長春獻策區域經濟一體化
    東北亞專家聚長春獻策區域經濟一體化 2019-08-16 15:38:1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郭夢媛
  • 戴相龍:期盼東北亞各國加強金融合作,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中國財富網訊(周黎潔)9月5日,由東北亞經濟研究院、中國國際商會與新浪財經聯合主辦的「2020東北亞經濟論壇」在線開幕。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戴相龍在主旨演講時表示,中國正在擴大金融開放的步伐,取消了證券業、保險業、基金的外方股本比例限制,藉此機會要加強東北亞各國金融開放和合作,支持東北亞地區有關國家擴大互設金融機構。戴相龍指出,東北振興既不可坐失良機,也不可操之過急,要堅持循序漸進,局部突破。
  • 東北亞區域六國地方政府官員長春謀求合作
    東北亞區域六國地方政府官員長春謀求合作 2019-08-22 20:40:1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 打造平臺 開闢新路 東北亞礦業合作大幕拉開前景廣闊
    新平臺、新載體,東北亞地區礦業互利合作、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大幕正徐徐拉開。參會人數的節節攀升和參會企業檔次之高,反映出首屆東北亞礦業合作會議的火爆。儘管會議已經結束,但由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中國國土資源部和俄羅斯、蒙古相關地區和部門共同搭建的「東北亞礦業合作會議」板塊至今仍散發著它的獨特魅力。  省國土資源廳總工程師李昱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為把東北亞礦業合作會議打造成為品牌化的礦業國際盛會、礦業區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各方都做了精心的準備。
  • 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
    (二)有利於提升沿邊地區的國際合作和對外開放水平,形成我國東北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我國圖們江區域與東北亞國家資源稟賦互補性強,經濟技術合作的空間廣闊,加快發展的潛力巨大。加快圖們江區域的開發開放,有利於作為前沿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創新體制機制,增進民族團結,進一步增強經濟實力,大幅度改善人民生活;有利於密切我國與周邊鄰國的經貿關係,提升開放水平,擴大合作領域,實現興邊富民,構建和諧邊疆。
  • 構建朝鮮半島地緣經濟新格局的戰略意義
    與之相適應,朝鮮半島地緣經濟新格局也必將發生根本性變化,反過來,又會對地區局勢產生新的積極影響。本文在半島地緣格局即將發生轉圜的背景下,試圖探討構建半島地緣經濟新格局的可能性和發展變化的方向。一、文在寅的「繁榮地圖」,構建半島三大經濟帶。
  • 哈大高鐵提速東北亞區域合作
    「哈爾濱和大連這兩個城市都在東北亞大圖們區域,而且都是國際經貿合作的節點,尤其對俄貿易方面。可以加速物流和人員輸送速度,對東北亞區域交通走廊或貿易通道建設應該會有積極作用。」UNDP 圖們項目高級官員朱澍說。他解釋說,哈大高鐵向南經營口港、大連港輻射朝、韓、日,向北經濱州線、長白線、白阿線直通俄、蒙,是東北亞亞歐大陸橋的重要組成部分。
  • 經濟日報:東北亞區域合作前景看好
    中方的主張,引領了東北亞區域合作的方向,拓展了東北亞互利共贏的空間。中國奉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將發展與包括東北亞各國在內的周邊各國友好關係置於外交全局的突出位置。從東北亞到東南亞,從南亞到中亞,周邊國家一直是我國對外交往的重點。我國領導人頻頻訪問這些周邊國家,加強友好,深化合作,以實際行動闡釋「與鄰為善、以鄰為伴」,讓周邊鄰邦切身感受中國的「睦鄰、安鄰、富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