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多前,黃炎培與博山的一次邂逅

2020-11-04 老博山

李軍勇 | 作者


黃炎培,著名民主人士、教育家、實業家、政治家,中國民主同盟主要發起人之一。曾任中國民主政治同盟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以畢生精力奉獻於中國的職業教育事業,為改革中國的職業教育作出過重要貢獻。

1914年,黃炎培以《申報》記者的身份從上海經南京至濟南,在濟南附近逗留十幾天,詳細考察了濟南、泰安、博山等地的教育、實業和風俗民情。

9月27日,黃炎培乘車至張店,「以博山礦產最豐,欲便道一觀察,乃乘車由支路西南行赴博山」。除去在路上的時間,黃炎培一共在博山勾留了一天半。短短一天半的時間,他詳細了解了博山當地的教育和實業發展狀況,並寫入日記,後收入《黃炎培考察教育日記第二集(山東、直隸)》出版,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根據《日記》記載,黃炎培在博山的行跡大致是:27日下午一時許,從張店乘火車到達博山。「寓悅來公司。」傍晚到二十裡外的趙家堰拜訪了同行範鶴齡的父親範連三——泰興煤廠的經理。在範連三的導引下,參觀了泰興煤廠的煤井,了解了其生產經營狀況。28日,在考察了八陡黑山恆富崖的地層狀況後,會晤博山縣知事丁惟椽,聽取了他關於博山教育、實業發展情況的介紹。然後,在縣視學王採如的陪同下,參觀了博山縣立高等小學和乙種農業學校。晚上到大柳行莊參觀了博山玻璃公司。29日早八點半從博山乘火車至張店。


很顯然,博山給黃炎培留下的第一觀感是非常美好的——「博山遍地皆山,過縣城外,水聲潺湲,清溪一道,隔岸繡嶺迴環,天然屏障。緣溪大道榆柳縈拂;左顧則雉堞遠在山頭,人行其間,如入畫圖。」一個山清水秀的博山永遠的定格在了黃炎培的日記裡。

博山工業的繁榮也給黃炎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十裡沿途,但見土人挖煤者、擔運瓷器者、燒瓷煉磚瓦者,一片工業世界!


黃炎培此次從南京北上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教育,因此,他在《日記》中用了很大的篇幅記錄博山的教育發展狀況。當時博山有縣立高等小學4所,初等小學9所,還有女學、乙種農業學校及私塾若干,其教育程度,「在山東各縣為中等」。惟鄉間私塾尚多,思想僵化,不肯改良。為推行當時的先進教育理念,縣知事丁惟椽給「老學究」們開了個會,在會上說:「餘亦舊人,非新學家。但學校方法,確亦有可採處,爾等不可不虛心。」看來,丁惟椽還是很會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經其「反覆申說」,老師宿儒們「意為之動」,再者,畢竟是一縣之最高長官的話,不能不給面子,「不期動而自動也」。丁惟椽也因勢利導,藉機設立了一個教學研究會,每月初一、十五安排一個學校教員專門講授教學管理方法,每次到會聽課者達數十人,想必對推行新式教育是有很大作用的。

作為實業家,黃炎培對博山的三大傳統產業煤炭、陶瓷、琉璃全面進行了考察。


對於博山的煤炭,黃炎培早已耳聞,一個煤商告訴他:「山東之煤,以嶧縣與博山為最佳,淄川、坊子皆不及。」因為博山的煤能煉焦,其他地方的煤則不能或煉不好。淄川的煤運到青島,運費每噸一圓五角,博山的煤則要四圓。淄川採煤用機械。

博山採煤則「以機器吸水,以人力挖煤」。箇中原因,一是博山的煤礦主皆華商,資本微薄;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則是受制於「路旁三十裡採掘權之條約」,即《膠澳租借條約》,不敢投資。雖然黃炎培提出「實則張店至博山為支路,是否受此拘束,盡有可解釋者在」 。但在當年列強瓜分中國的半殖民地背景下,國力孱弱,任人宰割,有何可解釋者?!


創建於1904年的博山玻璃公司是中國第一家平板玻璃廠,儘管從一開始,這個由官商合營的企業就運轉不暢,但作為早期的民族工業企業,還是引起了黃炎培的極大興趣。1914年9月28日晚,即在他離開博山的前一天晚上,他在保管員的導引下參觀了早已停產的博山玻璃公司。他在考察了博山玻璃公司的歷史、生產工藝後,一針見血地提出了企業虧折的兩個主要原因:「工事之未精」 、「用人太多且濫」,即生產工藝和冗員沉珂造成的收不抵支,資金短缺——每月支出約一萬圓,產值才七千圓,怎能維持太久!最終是「支撐復支撐」,至宣統二年(1910)「完全停閉」。

對於博山琉璃,黃炎培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他在日記中寫道:「博山民間向有一種工業,其所出品曰料貨。其型為瓶、為管、為球,其物為煙管之嘴、前清大禮冠之頂珠、藥物之瓶、鼻煙之壺、佛像之睛、婦女之簪珥、兒童之玩具。」離開博山前,他不僅向博山玻璃公司的保管員索要了白石、紫石等琉璃原料樣品,還向博山琉璃生產商索得瓶形、球形、管形等琉璃產品若干種。

當年博山有「瓷器廠百數十家,出品甚粗劣,行銷山東全省」。看來,較之景德鎮,民國初期的博山陶瓷確實「糙」了些。關於博山陶瓷,除了這幾句話,黃炎培並無其他贅述。

這次邂逅,博山給黃炎培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其地無客民,亦鮮出境者。謀生易,故無丐。」「人多畏法自守,故無盜賊……雖夜不閉戶可也。」無盜賊、無乞丐,物價低廉,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一幅安居樂業的景象!

儘管黃炎培筆下的博山是寧靜而祥和的,但因日德為爭奪山東殖民地權益而進行的戰爭,博山及周邊已是「人心惶惶」,民眾如「驚弓之鳥,啾啾然各述傳聞之慘狀」。因擔心鐵路停運,黃炎培在1914年9月29日早匆匆離開了博山。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文字為老博山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魯菜的鼻祖是「博山菜」!吃一次就想留在這個地方!
    魯菜的鼻祖是「博山菜「!吃一次就想留在這個地方!一說博山,大家都不知道這個地方,實在是很渺小的一個地方。說到魯菜,自然是山東省,山東省大家知道比較多的是,濟南青島煙臺等城市,大家一半都不會注意到,山東省有個淄博市,淄博市有個博山區,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地方!
  • 百年前日文書籍記載博山玻璃公司
    文/圖 記者 李波 蘇一宏一本古舊的日文書籍,邊緣殘破,內頁發黃,字裡行間多次出現博山、周村等文字,書中的插圖也多是盤著辮子的中國人。這是一本什麼書?書裡這些照片到底是什麼地方?百年前的「山耐」真容記者看到,在該書序言位置,有一行淡紫色的時間印章「大正五年六月十八日領收」。大正是日本第123代天皇嘉仁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據此推斷,這本書至少是在1917年(大正五年)出版。
  • 黃山老照片,1914年黃炎培《黃山行攝記》
    黃山的老照片,在1914年最早的歷史,黃炎培線黃山記1913年的黃炎培1878年,黃炎培誕生於川沙縣,江蘇省(現為上海的一部分),1905年參加聯賽,在共和國成立後,被任命為省教育主任,他在辦公室裡,主張教育生活相結合的想法的學生,學校應加強與現實社會的聯繫
  • 博山地名避皇帝名諱
    點擊上方美食博山關注我喲☀ 每月100萬人都在看的博山人的自媒體,可每天收到關於家鄉的新鮮事、文化故事,好看、好玩、好吃這裡都有!
  • 博山陶琉藝術季·2020博山琉璃雙年展開幕!陶琉古鎮「和顏悅色...
    博山陶琉藝術季·2020博山琉璃雙年展開幕!「博山陶琉藝術季·2020博山琉璃雙年展的舉辦,是博山區琉璃產業發展中的一件大事,是全國琉璃行業的一件喜事,更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升博山琉璃文化品牌影響力的重要舉措。  」中國日用玻璃協會理事長鄭舞虹如是說。 開幕式前,王孝誠、張廣忠、喬希儒等陶琉大師代表走紅毯盛裝入場,在LOGO牆前籤名留念。
  • 黃炎培《延安歸來》憶窯洞對論"國家興衰周期率"
    原標題 《政權經典論述:毛澤東與黃炎培的「窯洞對」》    摘自《大家風苑》 肖偉俐 著新華出版社    2011年04月29日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推出了由當代新華出版社出版、肖偉俐撰寫的《大家風苑》一書。書中記錄了6位著名民主人士的家風、家事和奮鬥故事,他們已成為一面旗幟,昭示著後人前行的方向。以下為本書節選。
  • 新中國初期的毛澤東與黃炎培
    後來毛澤東兩次向黃炎培提到當時的情景。1945 年7 月1 日,黃炎培以國民參政員的身份訪問延安,毛澤東在歡迎他時說:「我們二十多年不見!」然後告訴黃炎培還是在歡迎杜威的會場中見過他。1949年8 月1 日,毛澤東邀黃炎培至中南海頤年殿,暢談四個多小時,期間又問他:「知道我們第一次相見在哪裡?」
  • 青年黃炎培曾被判「死刑」
    黃炎培被聘為總理。這時,黃炎培正賣出考中舉人的文章,除去開銷,還餘100元,半年來就靠這筆款養家。黃炎培被聘為總理後,在自定的章程中寫明,總理副辦都盡義務,不拿薪水,吃飯自己拿錢。每日授課3小時。 小學堂每周舉行公開演說。農曆6月23日,黃炎培在上海南匯縣新場鎮演說,這場演說是一些青年組織的,其中還有新場鎮基督教牧師陸子莊。演說時,百裡以內,舟車雲集。
  • 【打卡博山】從三個「想不到」,看博山旅遊之火爆!
    想不到,這裡有距離高速最近的景區。 家住濟南的王先生說:「這次專程來博山住幾天。網上所有的賓館和民宿酒店都滿了,得提前預定。聽說博山大街晚上有活動,帶著一家人來玩。真是火爆!想不到淄博市下面的一個區縣,竟然有這麼多好玩的地方。」 10月1日開街當日,逛街的市民遊客達到2萬餘人。未曾想,千年的老街長出了新芽,博山大街給博山文旅又帶來了新驚喜!
  • 史上最早的黃山老照片,1914年黃炎培黃山行攝記
    1913年的黃炎培1878年,黃炎培出生於江蘇川沙縣(今屬上海),1905年參加同盟會,民國成立後,被任命為江蘇省教育司長凡溫泉多含硫磺質,相傳此獨含硃砂質。池旁壁罅注入冷泉一縷,故溫度不高,恰適於浴。既浴,向文殊院進發。黃炎培用這段文字描述了黃山四絕之一的溫泉勝景,眾人體驗了一次溫泉浴。
  • 毛澤東與黃炎培會見趣事
    毛澤東與黃炎培 網圖1945年7月1日,黃炎培等六位國民參政員,應毛澤東之邀,飛赴延安。會客廳內,掛著幾幅圖畫,其中一幅是黃炎培題詞的畫。這讓黃炎培頗為驚異。原來,1943年,國民黨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時期,沈叔羊為父親沈鈞儒畫了一幅畫,畫中畫著一把酒壺,上寫「茅臺」二字,壺邊畫了幾隻杯子。該畫後請黃炎培題詞。黃炎培想起紅軍長徵途中用茅臺酒洗腳的故事,便題了一首七絕詩:喧傳有客過茅臺,釀酒池中洗腳來。
  • 他是黃炎培的兒子,上海解放前選擇留下革命被害時年僅46歲
    他是黃炎培的兒子,上海解放前選擇留下革命被害時年僅46歲 澎湃新聞記者 王維佳 整理 2019-05-22 07:55
  • 32歲時,她嫁63歲黃炎培,知己20年後,受他牽連服藥自盡
    一年前,黃炎培為抗日奔走內地,愛妻病逝的消息突然傳來,他含淚寫下悼妻詩:「誰說天長地久來,吾生萬念一時灰。」 聞者動容。他是感性的詩人,見到被釘在柱上不停振翅的蝴蝶會哭,看到活魚被宰殺也會落淚,何況這次,是失去執手40年的髮妻!
  • 博山,轆轤把古道
    原創:孝水流雲淄博的博山古城,有一條「轆轤把子道」。淄博位於魯中腹地,是連接青島與濟南的重要樞紐,北部是平原,南部為山區。境內有兩條大河,一條是東部的淄河,另一條是西部的孝婦河。該鎮四周環山,古代交通多有不便。坊間流傳共有四條古道通往鎮外,分別是青州古道、甕口古道、爐神廟古道、轆轤把子古道。據博山縣誌記載:.「把子嶺,縣南二十五裡,西石馬莊西北,(今石炭塢和平村南),為萊博赴縣之路。盤曲險峻,北為深谷,險道也。」古道彎曲折回,酷似井口打水用的轆轤把子,因此得名。
  • 民國珍本:1914年西湖老照片,黃炎培出品30張圖集
    引子1914年的5月,著名教育家黃炎培以申報記者的身份在各地考察,前文《 》詳載了他的黃山之行,之後黃炎培從新安江而下,直抵杭州,在西湖之畔拍攝了大量名勝古蹟照片,於次年四月出版發行《中國名勝第四種西湖》一書,有緣獲得此書並進行完整翻拍,與喜愛歷史的讀者朋友們共同分享。
  • 毛澤東退回黃炎培送的龍井茶故事
    網圖新中國成立後,黃炎培毛澤東給黃炎培四句贈言:「了解情況,了解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黃炎培任內,給毛澤東寫信上百封,毛澤東回信六十多封,兩人感情深、交往密。1961年,年過八旬的黃炎培到杭州龍井茶產區梅家塢參觀制茶。黃炎培知道當地龍井茶久負盛名,參觀畢,要買一罐送給毛澤東。茶場同志知道真實情況後,精選上等好茶,裝上一罐,而且堅決不肯收錢。
  • 假「和尚」四處行騙 露出馬腳被博山警方抓獲
    近日,一男子在博山開發區某村假扮僧人行騙時,被巡邏民警當場識破並抓獲。   12月20日上午,博山公安分局焦莊派出所民警在日常巡邏中發現,在博山開發區某村有一名僧人衣著的男子形跡可疑,民警秘密對其進行跟蹤。跟蹤過程中民警注意到:該男子身著灰色僧服,背著土黃色布包,手持佛教畫像,自稱是淄川來的「和尚」,並在村中四處遊走。當「和尚」路過一工廠時,徑直走入工廠向老闆要香火錢。
  • 博山家鄉的橋
    (本文作者:候本文) 1988年,在那火熱的年代裡,政府、廠、礦、企業單位,把建設家鄉博山作為己任,出錢出力,在孝婦河上新建和擴建了多座橋梁,為治理孝婦河作出了巨大貢獻。
  • 博山出土《重修怡園魚池記》石碑殘片 印證150年前一段歷史
    經過博山文化部門有關專家的辨識和考證,認定其中一塊殘碑與清代同治年間重修怡園魚池有關,具有極高的文化和史料價值。重修怡園發現殘碑今天,記者聯繫到博山文化研究院顧問黃祖傑先生,他告訴記者,11月8日6:40,他路過博山區怡園復建工程的工地,看到一段圍牆已經拆到牆根了。
  • 翟煥遠:作品要寫有故事有文化的博山
    我創作的長篇小說《西冶街》計32.6萬字,2019年4月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長篇小說《西冶街》從清朝末年(1900年)至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12月30日日軍侵佔博山並製造「謙益祥慘案」,這37年魯中古城博山發展民族傳統工業陶瓷琉璃艱苦的創業史。長篇小說《西冶街》描寫了魯雲飛、張天銳、張少華、孫二爺、趙舉人、李可君,以及小泉、中村、莫克爾等幾十個栩栩如生的各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