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不是紙上談兵,白起坑殺40萬趙軍背後,秦軍的代價更大

2020-12-21 文逗的趣史

在春秋戰國時期,那是非常不穩定的時期,各個諸侯國爭霸中原,尤其是在楚國問鼎中原的時候,大家都不安心了,一個一個開始吞併起來,尤其在後期,戰國七雄,這七個國家可是發生過很多戰爭,大大小小的根本就數不過來,這時候呢,還有很多著名的名將,四大名將白起、廉頗等等,不過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趙括吧,畢竟還有紙上談兵的典故,不過這個話題可不能真信,趙括不是紙上談兵,白起坑殺40萬趙軍背後,秦軍的代價更大。

大家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嗎,主要是白起這個人,因為秦國統一六國,怎麼會有對秦不好的話題存在,當然白起這樣的事那是豐功偉績啊,想要為趙括翻供,那是不可能的,也不看看秦始皇允不允許了,大家知道這次戰爭發生在長平,也就是長平之戰,白起就在這裡坑殺了40萬趙軍,白起的戰神之名從此展開,大家沒有不怕他,可是歷史就是歷史,不能真的就這樣隨便說的。

在長平之戰中,趙括帶領的趙軍是45萬,白起的秦軍是多少呢,其實在歷史上沒有一個準確的數字,不過可以推測的是,秦國的將領從來都不會以少打多的,在長平之戰決戰期間,秦國的兵力絕對是上了60萬的,不然怎麼會坑殺趙軍40萬,這個就顯得有些無稽之談了。

在這樣的一場戰鬥中,不可能像是一夜之間就發生的,而是打的持久戰白起坑殺的趙軍嚴格來說是沒有40萬的,秦國打的可不是一個國家,還有楚國,這樣的戰鬥,估計一夜之間最多坑殺個5萬到15萬之間,秦軍損失的人數至少在25萬以上,畢竟白起好像不怎麼在乎自己這一方損失多少人,他只在乎勝利。

對於趙括來說,紙上談兵按在他的頭上就顯得有些太小看他了,難道他以前的勝利也是紙上談兵,這個就有些說不通,大家要知道,真理只有勝利者可言,趙括也只能憋屈了。

相關焦點

  • 長平之戰後,白起說了一句話,證明趙括並不是只會紙上談兵
    長平之戰後,白起說了一句話,證明趙括並不是只會紙上談兵說起紙上談兵,相信大家對其背後的故事都非常熟悉,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在毫無作戰經驗的情況下,照搬兵書,導致長平大敗,四十萬趙軍慘遭坑殺。這次事件除了白起背上人屠的惡稱,趙括也作為歷史上的反面典型,被罵了幾千年。然而,事實上真是如此嗎?且不說紙這種東西最早誕生於西漢,說明紙上談兵完全是後人追加的評價。就從秦趙之間當時的戰況來看,趙括也不一定當得起這種污衊。最直接的證據就是,長平之戰後,白起曾經說過一句話,證明趙括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麼不堪。
  • 長平之戰40萬趙軍被「坑殺」,白起:雖殘忍卻也無奈!
    秦國這邊也偷梁換柱,讓大將白起和趙括對壘。 幾經交鋒之下,趙軍大敗,白起將趙國投降的士兵全部坑殺。作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最慘烈的戰役之一,關於這場戰役中的很多事情,至今都有著不少的爭議和討論,而大家最感興趣的,莫過於本文以下三大疑問: 疑問一:40萬趙軍真的是被「活埋」殺死的嗎?
  • 長平之戰《趙括對戰白起》,趙括絕不是紙上談兵
    趙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中,趙孝成王急於求勝,趙國中秦國的反間計,用趙括代替老將廉頗。趙括一反廉頗的策略,改守為攻,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動全線出擊,向秦軍發起進攻。秦將白起分兵兩路:一路佯敗,把趙軍吸引到秦軍壁壘周圍;一路切斷趙軍後路,實行反包圍,使趙軍糧道斷絕,困於長平。
  • 趙括當真只會紙上談兵?長平之戰他可是首秀,看看白起的代價吧
    趙括:長平之戰首秀,就讓白起付出慘重代價,他只會紙上談兵?中華成語「紙上談兵」是指只會誇誇其談,不會將理論用於實踐;意在表明空談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長平之戰他可是首秀,看看白起的代價吧毫無戰場經驗的趙括擔任趙軍主帥後,把廉頗為帥時趙軍的所有部署制度全部打亂,白起趁機派兵截斷趙軍運送糧草輜重的道路,隨後趙括主動出擊與白起對陣,白起用詐降之謀將趙軍包圍,趙括率軍突圍命喪疆場,趙國四十萬大軍投降,後被白起全部坑殺。
  • 山西挖出長平之戰遺址,揭開白起坑殺40萬趙軍真相:另有隱情
    當時,白起率領秦國能徵善戰的士兵一下子擊敗了紙上談兵的趙括所率領的大部隊趙軍,並且還將40萬餘趙軍全部活埋,一戰成名天下驚,從此被後世的人們稱之為殺神,也是實至名歸。《史記》當中曾經記載,白起坑殺了趙兵40萬。
  • 長平之戰,白起滅四十萬趙軍,真的是因為趙括紙上談兵嗎
    秦軍白起因此戰坑殺四十萬趙軍在歷史引起了極大的爭議,而此戰的趙軍將領趙括也被掛在恥辱柱上,更衍生了一個成語「紙上談兵」,為天下笑柄,可是趙軍四十萬大軍的敗亡真的是因為趙括領軍無方嗎?當時秦國因為長途徵戰,補給線拉長,大軍的後勤很難得到保障,經不起拖延,因此白起想儘快解決戰鬥,但是趙國老將廉頗用兵之道十分高明,他採用防禦的戰術將秦軍拖在長平。
  • 白起為何要坑殺40萬趙軍,三大原因表明,殘忍的背後暗藏深意!
    這場戰爭是因為趙王誤信了秦軍的謠言,說廉頗要謀反所以將廉頗換成了趙括,誰知趙括只會紙上談兵根本不會帶兵打仗,趙軍糧草被劫,趙軍被困,趙括被射殺,趙軍無奈投降。白起說趙軍士兵反覆無常,如果留下他們,可怕會再起禍端,變下令講趙兵全部活埋。
  • 長平之戰40萬趙軍被坑殺,他們為何不拼死反抗,秦軍做了什麼?
    剛開始,趙軍名將廉頗堅持防守,秦軍和趙軍僵持了整整三年。雙方的軍糧和兵力都消耗的很嚴重。如果趙軍能按照廉頗的戰法繼續堅持下去,趙軍獲勝不是沒有可能。然而,趙軍高層卻在戰役的關鍵時刻犯上了臨陣換將的錯誤:廉頗離開了指揮崗位,趙軍將紙上談兵的趙括頂上了指揮崗位。趙括從小就學習兵法,談論打仗滔滔不絕。他認為天下人沒有任何人能在軍事上比得上自己。
  • 趙括只是會「紙上談兵」?白起的一句話說出了真相!
    現在的人們一提到紙上談兵,就想到了趙括,反之亦然。不過,如果不以勝敗論英雄的話,並且全面分析長平之戰的話,趙括確實有點冤枉了。對此,在長平之戰後,白起也用一句話證明趙括不是只會紙上談兵,也即在兵法理論外,趙括的實際帶兵能力被嚴重低估了。
  • 趙括:長平之戰首秀,就讓白起付出這般代價,他只會紙上談兵?
    白起趁機派兵截斷趙軍運送糧草輜重的道路,隨後趙括主動出擊與白起對陣,白起用詐降之謀將趙軍包圍,趙括率軍突圍命喪疆場,趙國四十萬大軍投降,後被白起全部坑殺。後世將長平之戰趙軍失利歸結於趙括的自以為是,而「紙上談兵」最早出於司馬遷《史記》中:括少學兵法言兵事,與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不謂善;此後「紙上談兵」也伴隨著趙括在中華傳播千年。可是,也有很多學者認為長平之戰趙國的失利,錯並不在趙括。
  • 白起坑殺趙國四十五萬人!紙上談兵趙括
    ,秦軍進攻勇猛非凡,趙軍連連敗退。在白起頻頻示弱後,趙括一心求勝,貿然採取進攻行動,趙括領大軍追趕秦軍,直逼秦軍堡壘!趙括至,則出兵擊秦軍。秦軍詳敗而走,張二奇兵以劫之。於是白起詐騙趙國殘兵二十多萬,到山谷之中然後亂箭射之,再活埋坑殺!
  • 長平之戰中,趙括是不是真的「紙上談兵」,聽聽白起怎麼說
    真是趙括這種不懂變通,將兵書上的理論運用到實戰,使得趙軍大敗,數十萬將士被秦軍坑殺。但是「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直到明朝時才出現。那麼趙括的「紙上談兵」真的是長平之戰失敗的原因嗎? 從「長平之戰」的局勢來看,在趙括接手之前,其實趙軍就已經是一個爛攤子了。此前,秦軍攻擊上黨,迫使韓國將上黨割讓給秦國,上黨百姓就大量的逃難到長平,此時的長平不僅僅要面對秦軍,還有面對混亂的難民。這時的趙國就已經連丟兩城,這二樟城和光狼城兩地還都是軍事要地。
  • 紙上談兵——長平之戰的趙括真的那麼無能嗎?
    長平之戰:趙國40萬人被人屠白起坑殺,從此胡服騎射強大無比的趙國一蹶不振,要不是名將李牧從邊關回救在邯鄲滅掉秦國十幾萬大軍,趙國早就完蛋了。很多人認為趙括——就是被歷史嘲諷的紙上談兵那個,也是名將趙奢的兒子。幾千年裡被無數次拿來給世人警示:沒真才實學別逞強。
  • 長平之戰殺秦軍25萬?千古冤將趙括被誰冠上「紙上談兵」之名
    不過長平之戰的主角仍是白起和趙括,我們在譴責白起坑殺40萬趙軍的時候,也在嘲笑趙括的紙上談兵。對於紙上談兵這一說,雖然也有網友反駁的很在理,比如說戰國時期根本沒有紙,何來紙上談兵呢?不過老福覺得話雖這麼說,但意思確實是一樣的,我們沒有必要去深究這個事情。當年跟趙王說趙括只會談兵,不會打仗的是趙括的母親沒有錯。
  • 白起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為何要坑殺40萬趙軍降卒?原因很簡單
    戰國末期,統一成為天下大勢,秦昭襄王派出秦國名將白起,在長平打敗了趙軍,趙括戰死,史稱長平之戰。這場戰役也是戰國時期最大規模的一場戰役,據史料記載,秦趙雙方共投入兵力人數達到百萬。秦昭襄王使用離間計,趙孝成王用趙括代替前線主將廉頗,最終趙軍大敗,40萬趙軍降卒被白起坑殺。
  • 白起一生中遇到最狠的對手不是別人,正是那"紙上談兵"的趙括
    但事實上,趙括這把卻玩大了,不僅沒能把臉面掙回來,結果還把命搭進去了。其實這也沒辦法的事,對手是秦軍的虎狼之師,指揮者還是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白起,輸了也就輸了,能力有限。這裡我們就先打住,俗話說的好,不能以成敗來評定能力大小,戰爭要綜合起來看各種元素的,如果我們把所有的因素結合起來之後就會發現,事實上趙括的能力還是十分可以的。
  • 長平之戰令白起一戰封神,但趙括的「紙上談兵」,其實並非他全責
    長平之戰 提到戰神白起,想必沒有人會忘記長平之戰。長平之戰中,趙孝成王換下了堅守3年的廉頗,派出了趙括率軍迎戰。之後,在白起的進攻下,趙國迎來慘敗,四十萬趙軍遭到坑殺,趙國從此衰敗不起,白起一戰封神,被冠上「戰神」的稱號。反觀趙括,則被扣上了「紙上談兵」的帽子,從此遭到世人恥笑。
  • 長平之戰,趙括紙上談兵,白起活埋四十餘萬趙軍
    於是,秦國謀士範睢出了一個計策,他派人去趙國散布謠言,說秦軍目前最怕的就是趙奢的兒子趙括,如果是趙括領軍秦軍必敗。這些謠言在趙國國內傳的沸沸揚揚,最後傳到了趙孝文王的耳中。而白起聽到這個消息,自然是高興的不得了。他先派出一支先頭部隊,佯裝向趙軍營地發起進攻,沒多久就假裝潰敗,紛紛逃回秦軍大本營。趙括一看秦軍如此狼狽,心中不免大意起來,認為秦軍其實也不過如此。
  • 長平古戰場實地勘察,七個問題揭示白起坑殺40萬趙軍重重疑雲
    長平之戰打了兩年多,廉頗廉頗指揮階段,趙軍損失了六個尉,被迫轉入了守勢。根據秦簡和其他考古證據,六個尉所帶的兵力應該接近萬人。戰國時期趙軍野戰出名,廉頗向來以主動進攻聞名,趙軍損失1萬人,為何轉入防守呢?看來戰場上秦軍兵力肯定佔優勢,廉頗只能守長平,通過防守戰略與秦國對抗。
  • 長平之戰,白起為什麼能坑殺40萬趙軍?真相終於曝光
    戰爭歷時三年,最終以秦國的勝利告終,此戰秦軍坑殺40萬趙軍,白起因此被稱為「人屠」,此戰也是他的封神之戰。 長久以來,人們對長平之戰白起坑殺40萬人,產生了深深的質疑。質疑的重點在於趙軍俘虜難道都是傻子?當秦軍向他們舉起屠刀時絲毫不反抗,秦軍是怎麼做到的?還有就是屠殺人數也被懷疑,因為關於公元前3世紀各國的人口,沒有任何統計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