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見習記者 詹鈃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輝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觀念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這些新變化也催生了很多新行業,比如說除蟎師、收納師、轟趴館家、民宿房東等等。
雖然說新興,但這些行業可能已經存在多年,只是發展到現在才進入大眾的視野,為人們所熟知。
記者走訪發現,這些從業者的年齡段在二十歲到四十歲之間。今天,我們選擇了幾個新興服務行業內的典型人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這些職業,了解這些職業背後的人物故事。
有聲小說主播 張聰聰
每天工作超10小時 年薪超百萬
凌晨2點,在北京一個小區內,喜馬拉雅有聲小說主播張聰聰正在錄製新一期的小說《神醫棄女》。說張聰聰這個名字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但提起她的網名「暮玖」,這可是在喜馬拉雅平臺有著137萬粉絲的大ip。
張聰聰的聲音乾淨、柔和,聽起來非常舒服。2009年,張聰聰進入湖北中醫藥大學讀書時,在課餘時間,她開始在YY語音上「玩聲音」。跟一群喜歡配音的網友一起在給電影劇本配音,作為一種愛好互相交流。畢業後,張聰聰並沒有選擇在老家從事護理工作,而是當起了北漂,進入北京一家文化傳媒公司。在工作同時,她還做了兩份兼職,一個是直播間有聲主播,另一個是廣告配音。
由於直播平臺的直播時間等平臺安排,半夜開播是常有的事。有時候因為音頻節目內容要得急,導致她連續錄製十多個小時,第二天嗓子說不出話來。
經過自己的努力,張聰聰在喜馬拉雅的一次主播海選中脫穎而出,成為《鬥破蒼穹》有聲書主播。這本書是大熱的古裝玄幻小說IP,海選期間競爭非常激烈,而當時玄幻有聲書幾乎被男主播壟斷。然而,經過張聰聰對該小說的精雕細琢,最終讓其在2017年喜馬拉雅最受歡迎有聲書中排名第二,張聰聰一舉成名。
自去年以來,張聰聰的收入從原來的一個月幾千元已經增長到每月超10萬元。更多的收入也意味著更多的付出。去年以來,她每天工作時長都在10個小時以上,有時晚上熬夜到凌晨3點,有時在房間從日出開始錄音、剪輯直到日落。兩年來,張聰聰只是在今年給自己放了三天假出去旅遊了一趟,「因為節目每天都要更新,粉絲每天都要聽,不能斷更。」
轟趴管家 石磊
提供多種新興娛樂方式 做好全程服務
轟趴館,是現代年輕人聚會、公司團建比較喜歡選擇的場所。在一個轟趴館內,顧客可以同時進行餐飲、唱歌、桌遊、打碟、電玩、撞球等多個娛樂項目。
而轟趴管家則是前期負責對轟趴館的設計風格進行把關,後期全心全意服務客戶的轟趴管理和運營者。
在光谷義大利風情街,石磊的一號倉轟趴館算是個性十足。前期做過網吧和桌遊吧的石磊,最終轉型轟趴館,自己也搖身一變成了轟趴館家。在一號倉設計之初,石磊就把這家轟趴館定位區在酒吧式轟趴館,與其它轟趴館相區別。於是,轟趴館內設置了小型舞臺、投影唱K,昏暗且絢麗的燈光,還有專業調音臺,洋溢著濃濃的酒吧風。
石磊說,作為轟趴館家,從顧客來諮詢預訂開始,就需要了解客戶的需求,是生日PARTY還是公司團建,是求婚儀式或是朋友聚會;根據客戶類型來設計各種環節,對場地進行布置。「如果顧客需要專業熱場主持,我們也會提前安排。」石磊告訴記者,如果顧客需要用餐,無論是火鍋還是自助餐,轟趴館在周邊都會有合作的餐飲店,一切都可以按時間安排好,送上門。
為了照顧不少男士遊戲愛好者,石磊在轟趴館內設置了PS遊戲機、小霸王遊戲機等設備。而為了進一步吸引客源,石磊還購置了一臺VR實景體驗遊戲設備,價值2萬多元。「這個機器給我們館帶來了不少回頭客。」石磊介紹,目前,轟趴館的風格多種多樣,有居家型、卡通型、科幻型等等。而隨著大家消費模式的轉變,這種吃喝玩樂一體化的場地也成為一種消費潮流。
石磊透露,每逢跨年夜等重要節點,一號倉包場費用都在3000元以上,而且場地都需要提前一個月預訂,相當緊俏。
密室逃脫設計師 鍾誠
設計建造一個密室耗時3個月
「想做一名好的密室設計師,既要當編劇、又要當導演,要求非常高。」在江漢路步行街的一家密室逃脫館內,普羅實景娛樂設計師鍾誠如是感慨。
2012年,鍾誠上大學時期就在廣州嘗試開了家密室逃脫館,結果一發不可收拾。一年之後,他全國開設的密室逃脫館就達到11家。鍾誠告訴記者,隨著市場的變化,現在的密室逃脫行業已經進入4.0時代。此時的密室逃脫,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密碼通關、機關密室,而是類似於沉浸式的話劇。服裝裝飾等場景都實景化,館內的演員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玩家則成為故事裡的主人公進入故事,機關被完美的包裝和隱藏。「簡單來說,一個密室就是一個小型的『知音號』。」
鍾誠告訴記者,密室設計師一般會根據根據市場流行的主題內容來設計製作密室。比如說今年流行恐怖類型的密室。確定好恐怖的主題後,再擬好故事的大綱,年代、情節等,形成一個簡單的故事線。與此同時,現場裝修布景展開。如果故事發生在一個村莊,那麼就會有茅草房、鄉間小路、田地,茅廁等實景還原;如果描述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市井文化,那麼可能就是當時的建築風格,設置一些弄堂、八十年代的房屋、家具、收音機,張貼老報紙等。場景的搭建,構景的同時,還需要由電工埋設好機關,最終實現整個效果的呈現。
實際上,密室設計的「靈感」,一般都是日積月累的過程。來源於電影場景,文學大師的作品,以及日常生活的觀察。比如自己回農村老家,會記住老家房子的樣子、結構等,一旦用得上,就直接按腦中的想法布局。「一般來說,一個密室從靈感迸發到最後實景呈現,需要3個月以上。」鍾誠這樣告訴記者。
民宿店主:付玉潔
租房開民宿 滿滿成就感
16日上午10點,光谷魯磨路的一家民宿內,店主付玉潔正在打開一個大型的包裹,裡面裝著幾大包捲紙,她把捲紙都一一整理好放進柜子裡備用。這是一間洋溢著多種風情的民宿。客廳的比利時掛毯,古銅色的燭臺,非洲飾紋的掛盤,加上淺木色的地板。主臥室是美式風格,兩個次臥分別是中東風和日本風,每一個房間裡的顧客在這裡都會感受到異域風情。
付玉潔今年28歲,曾經在一家醫院做行政崗位,因為喜歡鮮花,開過兩年花店。2017年開始,她應聘到武漢一家金融公司做銷售。因為工作經常要到香港、上海、廣州等地出差,體驗過各種民宿。體驗多了,自然也就有了自己的想法。2018年,付玉潔萌生了開一家自己設計風格的民宿的念頭。她從網上在光谷附近找了間百餘平米的房子租下來,再投資3萬元進行軟裝升級。
期間,付玉潔在網上找尋找不同的風格的裝飾效果圖學習,然後自己購買多種軟裝材料以及風格匹配的床、桌子等家具;有不少空閒時間的她花了兩個月,終於把自己的民宿裝飾完畢,她的民宿也在美團等平臺上線。「其實,自己的房子不會這樣裝修,但作為住客來說,需要體驗到的是不同的環境。」
一年來,付玉潔的民宿已經接待了幾百單住客,住客的每一個好評都讓她感覺到非常開心。今年年初,付玉潔又在江漢路步行街附近租下一套民房,開始經營自己的第二家民宿。如今,靠兩家民宿的收益,付玉潔就能夠養活自己。「既能給自己滿滿的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我會一直做下去。」
收納師 張玉華
曾在顧客家整理出1萬件衣服
12月10日上午,在徐東一棟住宅樓內,帶著黑色口罩的張玉華,正在和同事一起,麻利的給客戶衣櫃中的衣服進行分類。
2014年,二十多歲的張玉華,偶然間讀了一本《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本來很少收拾房間的她,開始對自己的物品進行收納和整理。整理完成,張玉華發現,「原來自己的房間還可以這麼舒適。」從此以後張玉華埋下了做收納師的種子。直到2年後她看到了一則外地收納師的新聞報導後,張玉華創辦了享一收納,而且在5月份就接到了第一單。
這一單來自家住華僑城的一位九零後空姐。來到這位空姐家裡,空酸奶盒子、發黴的蘋果都讓張玉華碰上了。那一次整理,她一個人從早上9點做到下午5點。張玉華在給空姐的衣服進行分類時,發現她一共有25件黑色T恤,連空姐自己都不敢相信,從那以後,這名空姐就很少再買黑色T恤了。
張玉華說,收納這份工作,首先是對物品進行分類,拿衣服舉例來說,要把T恤、內衣、衣打底、外套、褲子、襪子等等全部攤開,分清楚類別、知道物品的數量;然後再進行篩選,最後才是收納。收納之後再進行貼標籤的工作,在每一個收納單元或者抽屜上都標註存放的種類,「這樣既方便找東西,也方便放回,後面顧客自己整理起來的話就相當方便了。」
從業3年來,一名客戶讓張玉華最為難忘:150平米的三口之家,全家從客廳、餐廳、書房、臥室、廁所全堆的是衣服。三個人經過整整三天的時間,整理出243件T恤、201件吊帶裙,還有客戶需要扔掉的衣服裝滿了18大麻袋,經統計,衣服總數超過一萬件。在這一戶,張玉華還幫他們設計增加了一個衣帽間和兩組衣櫃。
上門收納服務不僅讓顧客的家裡變得乾淨整潔,也會教顧客收納技能。張玉華認為,培養收納意識,提升客戶的生活技能,也會讓家變得更加舒適愉悅。
遊戲主播 耿雨晨
直播自己打遊戲 與大家分享樂趣
耿雨晨,是武漢傳媒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專業的大四學生。
小的時候,因為父親喜歡打遊戲,耿雨晨跟著父親耳濡目染,慢慢也喜歡上了遊戲。10多歲時,耿雨晨愛上了星際爭霸、紅警、重返德軍總部、榮譽勳章等遊戲。在小學三年級的一個暑假,耿雨晨跟小夥伴一起,首次嘗試到網路遊戲。
高中畢業,在禁了多年遊戲之後,耿雨晨開始有時間嘗試當時很火的暴雪系列遊戲《守望先鋒》、《暗黑破壞神》等,同時,也對《魔獸世界》愛不釋手。
大一那一年,耿雨晨的一個同學晚上到麥當勞求職打工,說自己上夜班有時很無聊,耿雨晨就想著直播自己打遊戲讓他看。於是,耿雨晨開始了他在B站的直播。
剛開始,耿雨晨做直播並沒有想到要吸粉,所以跟粉絲也沒有任何的溝通,只是享受自己在遊戲中的樂趣。直到大二,一個學美術專業的朋友缺錢,讓耿雨晨在遊戲直播中給他掛個畫畫的廣告。廣告掛出去不久,那個美術專業的同學就接到不少單子,而耿雨晨也順利的拿到了分成。這也是耿雨晨通過遊戲直播拿到的第一筆錢。
就這樣,結束了大三繁重的學業,進入大四的耿雨晨開始了每天6-8個小時的遊戲直播,這個時候,耿雨晨會不斷的跟粉絲聊天,交流遊戲心得,學會把自己的感受跟粉絲分享,吸引粉絲常駐。經過他不斷的努力,粉絲已經從曾經的幾十人,一下子增加到超過2000人。
目前,耿雨晨已經進入實習單位實習,但他每周都堅持至少直播四次,每次保證兩個小時。耿雨晨告訴記者,雖然直播的收入不是很穩定,有時打賞的人多,每場會有200-300元;但每個月下來,在收穫快樂的同時能夠作為兼職給自己補貼點生活費,遊戲直播值得他堅持下去。
連結:
據中新社報導:
關於「新職業」
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鑑定中心」標準處副處長劉永澎介紹,新職業是指經濟社會發展中已經存在一定規模的從業人員、具有相對獨立成熟的職業技能,在1999年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中未收錄的職業。
它們具有幾個特性:一是目的性,即有人專職從事此業賴以謀生;二是社會性,即為他人提供產品或服務;三是規範性,即是合乎法律規範的;四是群體性,一般要求有不少於5000人的從業人員;還有就是要求有穩定性和獨特技術性。
2019年公布的新職業
2019年4月1日,人社部、市場監管總局、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了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數位化管理師、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員、電子競技運營師、電子競技員、無人機駕駛員、農業經理人、物聯網安裝調試員、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員、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等13個新職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