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牛士BiaNews消息:5斤裝的皇帝柑精選大果,在拼多多上的價格不到20元,有活動的時候還可以再優惠3元。同樣的果子,在南寧本地超市的價格接近40元。
遼寧的張先生特別喜歡皇帝柑,到南寧出差的時候發現這裡的皇帝柑特別好吃,於是在拼多多上搜索南寧皇帝柑,僅3天就在家裡收到了南寧寄出的包裹,而在遼寧一斤皇帝柑的價格在17元左右。這在以前是很難想像的,南果北進,打破了價格和區域的限制,網際網路和電商的普及,給更多的人和家庭創造了實實在在的實惠和幸福。
南寧武鳴區的皇帝柑種植基地,黃燦燦沉甸甸的果子掛滿枝頭,閃著金色的光,散發出誘人的清香,果農們穿梭在園間,熟練採摘後,在距離不遠處的倉庫稱重、打包、貼單,然後在電商平臺拼多多上完成銷售,經通達系快遞公司運輸,2-3天就可以到達江浙滬等地區消費者手中。
90後徐州小夥闖電商 「拼」出水果新天地
每天忙碌在果園和倉庫,在拼多多上開水果店鋪已經3年的劉闖,介紹說,目前廣西南寧倉庫的皇帝柑日均發貨量在2萬單,到了發沃柑的季節,日均發貨量好的話會破3萬單。
劉闖的倉庫裡,每天都有大量的皇帝柑在拼多多上銷往全國各地。(李峰 攝)
2019年,劉闖在拼多多上全年線上銷售額破億元。皇帝柑的銷量10萬+,評論10萬+,皇帝柑類目排名前3。
91年徐州小夥劉闖, 2017年開始接觸電商,崛起的拼多多引起了劉闖的注意,有很多物好價優的農產品很受歡迎,成交量也很高,周圍的親朋好友幾乎都在用。劉闖最開始把家裡的蘋果在拼多多平臺上試水。
拼多多上的消費者追求高性價比,打造高性價比產品,不僅僅需要原產地直發保證水果質量,劉闖認為要在拼多多上生意火爆還必須要走量。
之前讓劉闖困惑的地方是不知道消費者在哪裡,因為在線下大家買水果都是一單一單分開買,消費者之間沒有反饋和溝通,而在拼多多,大家是一起拼單,還會分享自己購物成功的產品,然後在群裡「人帶人」,一個人可以帶動整個群裡的人一起下單。水果好吃、價格便宜,通過拼單,消費者就這樣一個兩個的多了起來,到現在的10萬+粉絲。
通過觀察和分析,劉闖發現拼多多『拼團式』的購物模式,能使訂單在相同需求的人群中快速聚焦,可以直接下單和付款,大大簡化了整個購物流程。「比如我媽媽買了皇帝柑,覺得好吃,她覺得我大姨也愛吃,就會把連結家庭群裡,大姨直接在小程序上就能買,口口相傳,非常方便。」
劉闖算了一筆帳,按照店鋪9斤的賣的最好的包裝來計算,每天銷售的皇帝柑2萬單,達90噸,差不多相當於90畝地皇帝柑的總產量。
隨著銷售量級不斷提升,包裝費用、快遞費用都明顯下降,在之前,包裝包裹費用佔整個銷售額的30%多,而現在,這兩部分的成本費用已經降低到了兩成。
通過銷售和運營,劉闖和團隊分析了在拼多多上購買水果的人群,目前客源主要集中在江浙滬皖,說明一線城市的人們對品質優、價格好的水果需求更加旺盛。店鋪裡有個皇帝柑的鐵桿粉絲,劉闖曾在後臺看到,這位消費者連著好幾個月都在拼多多上買皇帝柑,每次都買10箱以上,劉闖就在評論區問她為啥買這麼多,消費者回復劉闖,原因是自己的小孫子特別愛吃。
拼單裂變匯集海量需求,消費端直連生產端
通過拼購和產地直發,讓水果從田間地頭直接到達消費者的廚房餐桌,實現產銷對接。減少了中間環節,生產端和消費端有了直接對話的機會。
劉闖會定期看店鋪後臺的評論,了解消費者反饋的信息。其次就是會根據客服反饋的問題,及時進行改進更新。
劉闖還有1個直播團隊,今年4月,店鋪正式開通直播,3位主播在線介紹商品,解答網友的提問。今年加入直播團隊的小鄭介紹,每天在拼多多上直播10小時左右,最多的時候一天可以接3萬個訂單。通過直播間下單數據顯示,在直播間日下單的平均轉化率達到8%。
有了更多的用戶反饋之後,還可以更大膽、更及時地改進種植技術和調整品種。劉闖透露,已經在廣西開始種植口感更好、收益更高的水果,比如芒果、愛媛橙,在拼多多平臺上今年有望實現銷售1.5億元。與傳統電商靠搜索相比,拼多多強調人與人的互動,通過拼單、遊戲等各種比較有趣的方式來裂變聚量,7億多消費者需求集納起來,量很大,成本卻很低。
因為評價好,貨源穩定,店鋪今年被拼多多的「多多果園」選為芒果供應商之一。消費者通過在「多多果園」裡領取芒果的種子、水滴、化肥等虛擬道具,種植「虛擬果樹」,種植成熟後就會收穫到由劉闖寄出的真實芒果,期間的所有費用全部由拼多多買單。今年在「多多果園」活動中,劉闖的芒果日均峰值突破8萬單,1天掙了30多萬元。
原產地直發,幫助當地農民增收
在南寧種植了快大半輩子水果的陳師傅說:「今年受疫情影響,眼看著樹上的果子就要爛掉了。但現在有了電商平臺,一下子有了好銷路,我們的收入有了保障。果子賣給年輕人,年輕人現在動動手指在拼多多上就可以把賣不出去的果子銷售出去。」今年受疫情市場,行業發展不景氣,果農生意不景氣,要麼是爛掉在樹上,要麼就是劉闖幫助收購通過拼多多平臺賣出去。
陳師傅說的賣給劉闖,其實是在果子成熟之前,劉闖以高於市場價格和當地果農種植戶籤訂收購協議,在疫情期間,行情不好的情況下保障農戶收益,目前劉闖在南寧籤約合作的果園有300畝。以沃柑為例,市場上面是2元/斤,劉闖會以2.1元/斤收購,給果農保底,即使是在沃柑的市場行情在1.6元/斤的時候,還是會以2.1元/斤的價格收購。在劉闖倉庫打過的劉阿姨說,現在自己每天通過打包能掙400元,我們一起做打包工作的平時有50多個人,忙的時候會有100多人。
倉庫裡的每個打包工每天可以掙400元,南寧江南區的李大姐已經在倉庫工作一年多了。(李峰 攝)
隨著線上銷售模式的不斷深化,19年以來,南寧沃柑的線上電商訂單爆棚,有力帶動了快遞業寄遞量。數據顯示,2019一季度南寧沃柑的寄遞量達1839萬件,產值約15億元。電商拼單的銷售方式,實現了農產品從田間到舌尖的一站直達,也將銷售和流通更多的收入留在了產地。面對沃柑的火爆銷售和業務量暴增,南寧市郵政管理局也積極支持郵政、快遞企業創新生產流程,為沃柑皇帝柑水果電商提供「上門收件,專車發件」服務,讓快遞企業更好的和電商平臺完成銷售服務。
將來,會有更多優質的南寧水果在電商平臺和快遞企業的通力合作下,服務更多的消費者,同時也會將更多的業務延伸到田間地頭,強有力的帶動地方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