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抱佛腳,不如平時燒炷香

2020-12-01 騰訊網

最近在微信上,我的一篇關於抖音與書法的文章火了,目前來看,至少有十多家的公眾號都在轉載。這次的轉載,好像文明一點,都落了我的名字。以前的野蠻轉載,從來都是直接把我的名字忽略掉了。

說起這篇文章的來歷,其實是竹堂先生的約稿。我當時在公眾號發了一篇關於抖音書法的批評文章,引起了竹堂先生的注意,他想要在報紙上刊登一下。我隨即就答應了,然後在公眾號文章的基礎上,將我以前另一篇關於抖音書法的文章綜合了一下,就給竹堂傳了過去,同時也順手給書法報傳了一份。

書法導報見報早一些,大概一周後就刊登出來了,在關注版的下端,幾乎是一字沒改。書法報發沒發,我其實是不知道的,直到等到前天的時候,我在微信公眾號裡見到,書法報是8月26日在言論版刊出的,幾乎也沒有改動。

書法報公眾號登出後,這篇文章隨即就得到了很多書法公眾號的呼應,大家都在轉載這篇文章,截止昨天,我已經見到了有十多家自媒體的在轉發了。這證明我的文章質量還可以,還是有人喜歡看的,文章得到了專業媒體、專業人士的認可,一句話,我寫的還能看。

但問題來了,就像群裡的黎波說的一樣,這些轉載的媒體是不是得到了薛老師的授權呢?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一句,沒有任何人和我打過招呼,沒有任何人說要使用我的文章。

說白了,這些都是他們自己的主張,看著文章火了,我其實是沒有任何收益的。

哪說理去?

我年輕時候認識一個朋友,他和我父親年紀差不多,我們算是忘年交吧。他學歷不高,卻非常喜歡看書寫作,對我的啟發很大。我們有時會談論一些關於書法的看法,他非常贊成我的觀點,在下一個場合,這些觀點就成了他的談資。他也會告訴我一些他年輕時候的事情,告訴我他年輕時候和那些人物交往過,對一些老年書法家,他都是見過,並且是有交往的。

他曾經語重心長地告訴我,與人交往,一定是功在平時,平時有事沒事都要和人來往,不要有事了才去找人家,有道是「平時燒香,勝過臨時抱佛腳」。他一本正經地舉了幾個例子,告訴我這樣做的必要性。那時的我,卻並不在意,只當是清風過耳罷了。

後來過了多少年後,在我經過了人生的好多事後,我忽然覺得他說的非常在理,用郭德綱的話來講,這話值金子了。這個道理雖然很淺顯,卻並不是誰都能悟到的,我和我的學生談話中,也把這個作為人生經驗說出去了。所謂的薪火相傳,無非如此吧。

尤其是現代社會,與人交往,更是一門大學問,稍不注意就會得罪人,就會造成失誤。知道一點交往的知識,要好的多。

上周的時候,一個朋友約我為他在報紙上發表的作品寫一篇文章,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雖然功課繁忙,但我還是抽時間完成了任務,次日就將稿子給了他。老兄事先就問潤筆多少,我說都是兄弟,談錢就外氣了。這位老兄,平時經常點讚,有活動了相互通知一下,我哪有推辭之理?真的,有些時候談錢,無非是一種拒絕的手段而已。

有一個相反的例子。去年的時候,某人電話讓我為他寫一篇評論文章,只是說我文筆好,想讓我為他寫。我當時嘴裡沒說,心裡卻是非常的不情願。你這什麼道理,我文筆好,就得為你寫?平時雖然是微信好友,連個贊都不點,名副其實的殭屍關注,有事了,給我論交情、攀弟兄,你以為人都是傻子啊?

我找了我們的一個共同朋友,我讓朋友轉告他,有一定費用,先潤後寫。然後就沒了下文。

記住這句話,臨時抱佛腳,不如平時燒炷香。

相關焦點

  • 拜佛為什麼要燒三炷香?看完你就明白了!
    但大多數人對為什麼要燒香及燒幾炷香並不了解,只是認為多燒必然不會怪,甚至覺得既然到寺院了,如果不給佛菩薩燒幾炷香會對佛菩薩不恭敬,會「得罪」佛菩薩。更有一些愚痴的信眾,信奉民間傳言,熱衷於燒高香、頭香,搶做功德,等等,這些行為對於正信佛教來說,都不是如理如法的,是不被支持的,對於信眾本身而言沒有利,反而容易走向功利、迷信的極端。
  • 為什麼燒香跪拜要「燒三炷香」?三炷香有什麼含義?
    因此,上古時代就把這些有香物質作為敬神明、祭祀、清淨身心和喪葬之用,後來逐漸用於飲食、裝飾和美容上。燒香的真實意義在於表達對人祖伏羲的尊敬。,一般都是燒「三柱香」,三柱香代表天地人;也有「燒一炷香的」,則代表一心一意的敬人祖。
  • 拜佛為什麼要燒三炷香?看完恍然大悟!
    本篇文章,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佛前燒香的真正含義以及為什麼要燒三炷香。不可否認的是,生活中有太多的人信佛走向極端和迷信,一遇到難事就把寺院香爐處大把大把燒香,上演著「燒高香、頭香」的戲碼,供養越多越貴心越安。這種思想是對三寶的極大不恭敬,佛菩薩福慧圓滿具足,難道還會缺你的那根香嗎?佛菩薩視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無分別,不要妄想著以物質「賄賂」佛菩薩。
  • 中國古代:一炷香的時間是多久?一炷香最多燒多長時間
    她要求所有人在一炷香時間內完成任務。在很多古代題材電視劇或電影中經常會提到一炷香的時間,那麼這裡的一炷香相當於多久呢?一炷香的時間是多久假如光從字面上來看古代一炷香就是燒完一炷香需要的時間,在當時的一炷香可能有些不一樣,都是人工製作而成的。古人計時需要借用日晷、漏壺等工具,燃香計時是比較簡單而常用的計時方法。
  • 佛前燒3炷香的真實含義,別再無知了!
    要燒幾炷香?燒香的真實含義是什麼?本篇文章,小編為您解答。首先,大家要知道的是,供香是佛門八大供養之一。信眾到寺院禮佛,為表對佛菩薩的恭敬和真誠,一般都會在佛前供奉物品,可以是水果、鮮花、燈、水、香等等,供香就是其中之一。當然,這些都不是強求的,看自己發心。
  • 你燒三炷香時發哪三願?且看蕅益大師燒三炷香時發的三大願
    你燒三炷香時發哪三願?且看蕅益大師燒三炷香時發的三大願蕅益大師【持準提呪願文】智旭向以十二願,然香十二炷,散持準提呪一百二十萬。今束為三願,然香三炷,結壇持三十萬。一願毗尼實義,昭揭中天,教觀禪那,盡除流弊,靈山共睹儼然,淨土同期託質。
  • 期末考試拒絕臨時抱佛腳
    對於平時課堂無心聽講、學習過程「注水」的學渣,三四天甚至一個通宵緊張地「抱佛腳」,只為「期末不掛科,60分萬歲」。這種差異主要取決於各人的學習態度、知識基礎等。之於考前「臨時抱佛腳」的同學們,前期的學習中出現了漏洞和空白沒能及時填補,以此做最後的掙扎。
  • 「敲竹槓」和 「臨時抱佛腳」的來歷
    「敲竹槓」和 「臨時抱佛腳」的來歷 2020-12-14 14: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佛教:到寺院拜佛,燒好這三炷香,功德無量!
    我們要明白的是,燒香不是與佛菩薩做交易,不要讓你拿來「賄賂」佛菩薩,香支也不是玄幻秘術,能幫你與佛菩薩感應。大多數人一直以來都會佛教有著嚴重的誤解,認為佛教就是燒燒香拜拜佛的事,多燒香拜佛,佛菩薩就會大發慈悲,實現神通救人。這是妄想,是極其嚴重的功利主義信仰。
  • 上香為何要點三炷?每炷香有什麼含義?
    無論是各大廟宇的祭壇,還是各家的小香爐,都插著三炷香。燒香插三炷,拜佛拜三拜,已經約定俗成了。但為何一定是三呢?而不是二或者四呢?多一柱少一柱為何不能為人接受?「三」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偏愛,比如三皇,退避三舍,三打白骨精,三思而後行等等。
  • 燒香為什麼要敬三炷香,這三炷香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不知道夥伴們有沒有發現,不管是去寺廟還是去道觀,甚至是在祭祀的時候,如果是有上香這一環節的話,大多數人都會不自覺的燒三炷香。那麼,這三炷香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三炷香。再來聊聊禮佛時的三炷香,可以代表戒、定、慧,三無漏學,也可以表示佛、法、僧常住三寶。俗話說:「燒三支文明香,敬一片真誠心。」在道教中,同樣也都上三炷香。這三支香可以代表敬三清(玉清、上清、太清)。也可以理解為道、經、師(太上無極大道、三十六部尊經、玄中大法師)。或者是道香、德香、無為香,以此消心、身、口三業。
  • 「敲竹槓」和「臨時抱佛腳」的來歷
    另一則是「臨時抱佛腳」,也叫「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意思就是平時沒有好好準備,事到臨頭,匆忙準備來臨時應付。那末這個典故裡有啥故事呢?  過去做官都靠裙帶關係,應驗了一句話叫「朝中無人莫做官」。但自從隋朝以後設立了科舉制度,自此,要憑考試、靠真才實學,考中才能做官。
  • 同樣是燒香拜佛,且看蕅益大師是如何燒三炷香的
    同樣是燒香拜佛,且看蕅益大師是如何燒三炷香的蕅益大師【書佛名經回向文】比丘智旭,書佛名畢,然香發願:三炷供如是三寶,願與法界眾生,紹隆佛種,入智慧藏,登解脫門。六炷懺六根罪,願與法界眾生,常覩佛色,聞法音,齅法香,宣法味,服慚愧衣,悟如來藏。
  • 「敲竹槓」和 「臨時抱佛腳」的來歷(作者:李克剛)
    【角裡閒話】「敲竹槓」和「臨時抱佛腳」的來歷李克剛一些司空見慣的、常掛嘴邊的角裡閒話,如追根去打探其來歷,發覺其中的故事倒也蠻有意思的!另一則是「臨時抱佛腳」,也叫「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意思就是平時沒有好好準備,事到臨頭,匆忙準備來臨時應付。那末這個典故裡有啥故事呢?過去做官都靠裙帶關係,應驗了一句話叫「朝中無人莫做官」。但自從隋朝以後設立了科舉制度,自此,要憑考試、靠真才實學,考中才能做官。
  • 燒香為何只燒三炷?世上有三種說法,距今已流傳千年
    在寺廟裡,也會有虔誠的香客前來點燃三炷香。香,在佛教中,代表的是敬畏與感念。在平時,人們也會在家族中設置香爐,將家族中已近逝去的前族人設置在宗廟之中,供後世族人祭拜。這些習慣在現在很多家庭中依舊存在。在中國古代,人民的思想水平遠落後於現代,很多無法解釋的異像都被歸屬於神話與鬼神等靈異的存在。神仙的地位至高無上,因此,在進行大型活動前都是要進行祭祖的。
  • 朝運萊傳統文化講堂:為何燒香都是三炷,三炷香又有什麼含義呢?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每次拜的時候都是需要燒香,你只是知道燒香,只知道一次要燒三炷香,但是你知道為什麼要燒香,為什麼要燒三炷香嗎?相傳,燒香這個習俗起始於周朝,人們生煙祭天,也稱「煙忌」。「煙忌」指點火生煙,以香菸祭神。是依據「火曰炎上」的特性使神明韻享祭品(火曰炎上指火在燃燒時發光放熱、蒸騰上升的現象)。
  • 拜文昌、拜魁星 高考臨時不少學子、家長抱佛腳
    2日是端午節小長假最後一天,再過幾天就是一年一度的高考,「臨時抱佛腳」,讓不少家長在這個假期,走進廟宇,祈求兒女有個好成績。2日,四川在線記者來到四川最為出名的參拜文曲星廟宇—綿陽梓潼縣七曲山大廟,見到不少人來此拜神。
  • 一文讀懂:大家所說的「臨時抱佛腳」最初是這個意思
    有一句俗語,叫「臨時抱佛腳」。這句話,可以形容那些平時對佛將信將疑,遇到病痛、災難,才求佛保佑的不太虔誠的信徒;可以形同那些平時不用功,考試前匆忙複習的學生;可以形容那些平時不太來往,有事登門相求的客人……
  • 幫考網:證券從業資格考試,臨時抱佛腳不可取!
    每次證券從業資格考試總有考生臨時抱佛腳,就用考前幾天的時間加班加點、囫圇吞棗地學完,匆匆忙忙上考場,這樣的方式不可取!有的考生是拖延症嚴重,總想著「從明天開始學習」,「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這是我們從小就學過的句子,相信大家都懂其中的含義,如果你有這樣凡事推明天的想法,那麼到最後只能採取臨時抱佛腳的方式,因為一直拖到考前幾天,眼看著時間越來越少,你才會有焦慮感和緊迫感,才會想著抓緊這幾天的時間好好學習,但是,幾天的時間夠我們學到多少知識呢?這些知識即使現在記住了,可以內化成自己的嗎?
  • 佛前為什麼要上三炷香?看完你就明白了!
    許多信眾都有到寺院燒香拜佛的習慣,燒香是佛門諸多供養之一,在佛教中,香被奉為佛的信使,將佛法的訊息傳遍虛空法界,令一切眾生都能受到佛法的薰陶。佛前燒香是有講究的,並不是隨意大把大把燒,燒的越多越好。燒香是佛教渡人的一種方便法,並不是以此和佛菩薩做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