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脫貧攻堅一線:總有一種力量無堅不摧

2020-12-08 中國法院網
 

  總有一些人讓人感動,總有一些事讓人難忘,總有一種力量無堅不摧。

  在廣西採訪的幾天時間,在脫貧攻堅一線,記者被當地黨員、幹部、群眾凝心聚力、共同戰貧的昂揚鬥志和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深深感染。

  「一兩個月我把全村592戶走訪了一兩遍,有的重點關注的貧苦戶,我走訪了四五遍。現在再去,狗都不朝我叫了,因為熟悉了。」說這番話的是劉振宇,今年5月16日,他從北京語言大學來到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永安鎮安蘭村擔任第一書記。

  報到當天,劉振宇就到村裡入戶走訪。安蘭村地處深山,有25個自然屯,屯與屯之間距離較遠,為解決交通不便的難題、提高工作效率,他自掏腰包6.5萬元買了一輛車捐贈給村裡,專門用於村幹部入戶走訪、替群眾辦事。今年8月,劉振宇又動員妻子、孩子來到安蘭村一起戰貧。

  「今年全村預脫貧133戶、771人。雖然任務重,但我們有信心完成而且必須完成脫貧任務。」劉振宇說。

  寧願苦幹、不願苦熬。還是在都安,大興鎮古朝村的蒙志穎,為了擺脫貧困,曾外出打工,當過木工、建築工人,幹過汽車修理。前幾年,蒙志穎回到村裡,不等不靠,參加技術培訓後發展起養殖。目前,養殖蜜蜂27箱,土雞近300隻,豬8頭,純收入3萬餘元。他還帶動了村裡的8戶群眾養殖土雞。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嚴重。四把鎮新安村在大石山區,沒有固定水源,長期以來全村239戶群眾只能靠天吃水,扁擔、水桶、繩索幾乎是家家戶戶的標配。

  2018年3月,羅代歡從廣西出版集團來到羅城縣四把鎮新安村擔任第一書記。他先從制約村子發展的「水」問題入手,積極爭取有關部門支持,多方協調資金,克服重重困難,歷時一年多,終於尋找到穩定水源,全村239戶用上自來水。水的問題解決了,村裡陸續發展起了種養產業,群眾的生活也一天天地變好。

  在融水苗族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點之一——苗家小鎮社區的扶貧車間,一場為殘疾人舉辦的輔助性就業培訓正在進行,培訓老師李伊園手把手地教學員武玉(化名)學習平繡技藝。

  李伊園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刺繡代表性傳承人,她創辦的彩雲苗藝已成為助力當地貧困婦女脫貧的「金繡球」居家靈活就業示範基地。如今,李伊園帶著160多名繡娘一起學習和製作苗繡,這些繡娘每月收入有1500元至3000元。

  「沒想到能住進這麼好的房子。好好奮鬥,珍惜這美好的生活。」苗家小鎮社區的新居民韋鮮豔說。

  韋鮮豔一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兩年前,一家人從良寨鄉安全村搬到這裡。「之前在老家就業機會少,就靠愛人一個人掙錢。搬過來後,我在社區附近的電子廠上班,跟愛人每月有近6000元的收入,孩子上學也方便,出門5分鐘就到學校。」

  好日子是幹出來的。在八桂大地脫貧攻堅的戰場,許許多多的黨員、幹部、群眾正齊心協力、主動作為、苦幹實幹,用心用情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譜寫出更多幸福的篇章。


 

 

相關焦點

  • 7個脫貧攻堅一線的故事,有兩個來自貴州!聽聽全國脫貧攻堅先進者的...
    報告會上,7位報告團成員飽含深情,分別以「無腳踏出脫貧路 無手撐起半邊天」「傳承指尖技藝 助力脫貧攻堅」「退伍老兵不褪色 脫貧戰場立新功」等主題,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滿懷深情地講述了在脫貧攻堅一線的親身經歷和感人故事。
  • 全國脫貧攻堅先進講述7個脫貧攻堅一線的故事
    報告會上,7位報告團成員飽含深情,分別以「無腳踏出脫貧路 無手撐起半邊天」「傳承指尖技藝 助力脫貧攻堅」「退伍老兵不褪色 脫貧戰場立新功」等主題,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滿懷深情地講述了在脫貧攻堅一線的親身經歷和感人故事。
  • 近五年廣西柳州市在脫貧攻堅一線提拔晉升幹部1684人
    央廣網南寧8月28日消息(記者許大為)記者今天從廣西柳州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柳州市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堅持黨建引領,擔當作為,2016年以來,在脫貧攻堅一線提拔905名、職級晉升779名優秀幹部。據柳州市委書記鄭俊康介紹,柳州市在脫貧攻堅一線培養鍛鍊、考察識別、選拔任用幹部,全面強化脫貧攻堅責任落實。從2016年以來,提拔正處級幹部22名,副處級69名,正科級287名,副科級527名;職級晉升處級30名,正科級321名,副科級428名。
  • 廣西脫貧攻堅大事記
    經過持續奮鬥,我國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廣西是我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
  • 崇左是廣西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
    本報南寧訊 (記者/陳明桂)全市農村貧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34.18萬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1.09萬人,4年累計減貧33.67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8.16%降到0.54%……9月18日,廣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崇左專場新聞發布會在南寧舉行。
  • 凝聚巾幗力量 決戰脫貧攻堅
    婦女是脫貧攻堅的重點對象,也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脫貧攻堅戰中更加重視婦女參與和受益,出臺一系列扶持婦女脫貧的政策和舉措,為貧困婦女脫貧致富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作為廣大婦女的「娘家人」,全國婦聯深入推進「巾幗脫貧行動」,提升婦女發展能力、拓展增收之路、強化關愛幫扶,廣大貧困地區婦女積極響應號召,不僅實現自身脫貧發展,還帶動他人致富,撐起脫貧攻堅「半邊天」。
  • 廣西大學趙躍宇帶隊赴那坡縣開展脫貧攻堅督戰
    9月17日、18日,廣西大學趙躍宇校長帶隊赴那坡縣開展脫貧攻堅督戰。  趙躍宇一行沿著蜿蜒崎嶇的山路,來到海拔1200多米的山頂村落,深入廣西大學定點幫扶村了解脫貧攻堅工作進展,實地查看飲水安全、危房改造等重點任務實施情況,併入戶到幫扶貧困戶家中進行看望慰問。
  • 【脫貧攻堅】法徽閃耀在脫貧攻堅一線——岷縣人民法院脫貧攻堅...
    【脫貧攻堅】法徽閃耀在脫貧攻堅一線——岷縣人民法院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2020-12-17 18: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西藤縣五大舉措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藤縣經過四年全力攻堅,累計實現12.2萬貧困人口減貧、85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59%。四年來該縣各項工作向脫貧攻堅聚焦,各種資源向脫貧攻堅聚集、各方力量向脫貧攻堅聚合,全面決勝脫貧攻堅,舉全縣之力書寫扶貧答卷。  瞄準扶貧對象,政策措施落地落實。實行縣領導作戰到鎮、鎮領導作戰到村、村幹部作戰到戶,主動到一線督導促工作落實,一級帶著一級幹,全縣形成大幹快幹的良好氛圍。
  • 廣西全州縣黃沙河鎮:舞好績效「指揮棒」 助力脫貧攻堅
    脫貧攻堅戰已進入決戰決勝階段,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黃沙河鎮依託績效管理進一步傳導壓力,凝聚合力,激發動力,用好績效「指揮棒」,推動脫貧攻堅工作質量持續提升。一是堅持壓力傳導機制,以上率下強擔當。依託績效管理將壓力層層傳導到每一位領導幹部、每一個末梢神經,把工作責任分解到每一個幹部職工,引領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抓班子、帶隊伍、促落實、提質效,確保績效管理與脫貧攻堅目標同向、工作同步、節奏同頻,充分發揮好績效考核「成績單」「風向標」「聽診儀」「推進器」的作用。「脫貧攻堅離不開駐村幹部的辛勤付出,駐紮在一線的駐村幹部以績效為準繩,對標對本,紮實做好各項脫貧攻堅工作。」
  • 脫貧攻堅題材戲劇舞臺上的「廣西創造」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脫貧攻堅不僅要做得好,而且要講得好」。廣西作為壯族人口最多的多民族聚居之地,不僅在脫貧攻堅戰中啃下了諸多「硬骨頭」,取得了決定性的成就,也在脫貧攻堅題材戲劇舞臺上屢創佳績,塑造八桂好形象,弘揚中國精氣神,顯示出「廣西創造」的整體實力。精彩紛呈:不同戲劇樣式聯袂發力廣西脫貧攻堅題材舞臺劇目的密集登場,形成了一道獨特的「廣西創造」的戲劇景觀。
  • 脫貧攻堅 | 法徽閃耀在脫貧攻堅一線——岷縣人民法院脫貧攻堅工作...
    脫貧攻堅 | 法徽閃耀在脫貧攻堅一線——岷縣人民法院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2020-12-18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西全州:「六色」經濟讓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
    廣西全州縣白寶鄉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六色」經濟,建設多彩鄉村,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針對全鄉缺水及石漠化嚴重的實際情況,白寶鄉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中,把產業發展作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牛鼻子」,瞄準靶心,精準發力,大力培育發展金色(金槐)、紅色(紅辣椒)、黃色(玉米)、紫色(紅薯)、綠色(大西瓜)及烏色(禾花魚)等「六色」產業,全鄉「六色」產業種養面積超過3.3萬畝;同時積極開闢「網際網路+」農產品銷售渠道,通過「種養基地+農戶+貧困戶+企業」產業扶貧模式,將脫貧致富路鋪向千家萬戶
  • 國務院扶貧辦:廣西等掛牌督戰地區的脫貧攻堅工作進展非常順利
    ;四是發動社會力量,助力掛牌村脫貧攻堅。同時,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成效考核等發現的各類問題整改也基本完成。廣西掛牌督戰工作發布會上,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扶貧辦主任蔣家柏接受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經濟之聲記者的現場提問,以下為現場問答實錄。
  • 廣西文化和旅遊脫貧攻堅成效卓越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10日點 12月10日上午,廣西文化和旅遊扶貧情況新聞發布會在廣西新聞發布廳舉行,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賴富強,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人事處處長班華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資源開發處處長黃耀林出席介紹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黨旗在脫貧攻堅一線高高飄揚
    聚焦「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這一主題,本報記者深入基層、群眾、師生,走進學校、田間地頭、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生動記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充分彰顯我們黨擔當使命、一諾千金的不懈追求,展現人民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享幸福生活的生動實踐,在全國教育系統幹部師生中匯聚起堅定信心克難關、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強大力量。
  • 為脫貧攻堅「畫像」 為時代變遷記錄
    ,年幼的孩童也仰頭張望手機屏幕……這幅反映毛南族整族脫貧的巨幅國畫,如今懸掛在廣西美術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展的展廳裡,許多觀眾駐足觀看,沉入畫中的世界。作者袁俊袖說,一幅畫見證一個時代發展的片段,創作這幅畫正是要記錄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與時代形成共鳴。畫家袁俊袖長期關注民族地區脫貧攻堅進程,得知毛南族整族脫貧的消息,年過花甲的他揮毫潑墨,以生動的畫面勾勒出毛南族群眾的喜悅。「老百姓感受最深刻的,也就是我們感受最深刻的。」
  • 【經驗做法】庫倫旗立足脫貧攻堅一線促進年輕幹部成長成才
    近年來,庫倫旗堅持以事業發展需要為鮮明導向,積極探索年輕幹部培養選拔模式,注重在脫貧攻堅一線培養鍛鍊年輕幹部,促進年輕幹部在脫貧實踐中學習成長
  • 【脫貧攻堅•最美「她」力量】廖淑明:勇挑重擔 扶貧一線展風採
    當時青巖村有建檔立卡73戶238人,剛到村時正是信州區脫貧攻堅任務最繁重的階段,由於不懂本地話,和貧困戶溝通上存在一定的障礙,再加上沒有鄉鎮工作經驗,她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甚至有些焦慮,好在駐村工作隊員和村兩委幹部熟悉村情民況,帶著她走村入戶並擔任著翻譯官的角色,在他們的幫助下使她很快克服困難融入到脫貧攻堅戰鬥中。
  • 廣西脫貧取得決定性成就!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自治區政府批准融水、樂業等8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廣西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106個有扶貧開發工作任務縣(市、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解決  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20日訊 (記者 董文鋒 魏恆)廣西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