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灣」巧解鄉村振興「大密碼」——遊仙區大力推進山灣農莊建設

2020-12-15 四川新聞網綿陽頻道

綠色新希望 (張文泉 攝)

 鐵爐村金爐谷山灣農莊(陳輝 攝)

新橋鎮同福村「陳家大院子」山灣農莊(杜暢 攝)

 漫遊古村落(陳輝 攝)

山灣農莊外景(陳輝 攝)

四川新聞網消息(李健 杜暢) 「一灣人家依山傍水,十裡花果香。百年老宅男耕女織,千秋萬代傳。」作為中國西部唯一的綠色產業示範區,遊仙區將「山灣農莊」作為鄉村振興的微切口,整合淺山丘陵資源稟賦、鄉村田園文化、農林牧漁產業優勢,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無間融合,在「小」山灣裡探索大「道道」。

願景美好 二次創業深耕山灣

11月23日,在遊仙區小梘鎮遇仙村,村民竇進烈正忙碌著對建好的三層小樓進行裝修掃尾。房前屋後,依託地勢打造的微型園林景觀已初具雛形。這棟房子,承載著竇進烈一個美好的願望:打造精品民宿,在家門口掙錢。

2018年3月27日,作為遊仙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發力點,「山灣農莊」被首次提出。

遊仙鄉村居民大多生活在丘陵之間較為平緩的弧形、半圓形結構區域,稱之為「山灣」,多以姓氏命名,如「張家灣」、「李家灣」。山灣構成了相對封閉的地域環境,一個山灣往往有至上而下林地、臺地分層連片的耕地和微落差塘堰田地。隨著城市化進程加速,不少鄉村居民外出務工,留下的耕地、塘堰交由留守居民耕種,或承包給外來經營戶,逐漸形成一批批鄉村小業主。這種呈現一定規模性、多樣性的農業形態,即山灣農莊雛形。山灣體量小、包含內容豐富,複製和推廣性強,規模適度,空間獨立相互影響較小,非常適合小規模經營農民二次創業。對於遊仙來說,「山灣興則鄉村興,山灣振興即鄉村振興」。

竇進烈所在的大林灣,於2014年開始大規模發展柑橘種植。村民們在山上種下2000餘畝柑橘,在山間平地開展蔬菜種植,在山窪地開挖塘堰發展水產養殖。每年的柑橘採摘期,高品質柑橘吸引來了大量遊客。

2019年,頭腦活泛的竇進烈說服家人,建起了這棟漂亮的三層樓房,並從城裡請來設計師,設計了多種風格的客房。「這裡風景好、空氣好,爬山摘果、下堰垂釣都安逸的很,肯定能賺錢。」竇進烈告訴記者。

路徑清晰 一三產業深度融合

11月18日,遊仙區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農村環境大整治志願服務活動。全區各部門、單位、街道、村社近3000餘名黨員幹部群眾深入遊仙鄉野,為扮靚鄉村貢獻力量。

建設山灣農莊,遊仙區有一條清晰的「路徑圖」。

環境美化,是答好山灣農莊「試卷」的「第一題」。扮靚鄉村行動不只是「掃乾淨」,重點還在山灣景觀「塑造」。通過庭院綠化、「微」景觀打造,展現現代生活形態到提升農居周邊環境,構建農林生態景觀,遊仙從點到面,構築起「留得住遊客,記得起鄉愁」的現代化新農村風光。

充分發揮山灣農莊建設規模小、體量小、投資少,見效快、群眾參與度高的優勢,遊仙區制定了「一灣一業、一灣一品、一灣一特色、一灣一風貌」的差異化發展路徑,各山灣圍繞「花果桑糧菜、牧漁文藥養」等優勢產業走特色發展之路。目前,以創意水產為核心的新橋鎮「粉房灣」正積極整合利用閒置農房,對農房局部改造、裝飾、風貌提升、美化院落環境,打造特色農耕民宿。以農產品宣傳營銷、市民農園、親子遊樂、農耕展示與體驗為核心的遊仙街道「印盒灣」正積極推進道路、溝渠改造提升、新建改建衛生廁所、文化廣場建設等。依託飛龍山,走「文化傳承型」之路的魏城鎮紅色山灣農莊,已開發出紅色精品旅遊線路,同時推出系列文化創意產品,拓展紅色飛龍山文化傳承和發展渠道。

「山灣農莊的規劃建設有助於通過產業融合實現農村變景區、田園變花園、農房變客房,是城市近郊旅遊發展的重要抓手」。該區農業局負責人告訴記者。

要素支撐 鄉村振興蹄疾步穩

「大家在龍蝦池周邊栽點果樹哈,等遊客來了,有個賞心悅目的環境。」11月23日,在鹽泉鎮龍荷谷山灣農莊,90後大學生村官、村黨組委員齊蘭英正帶領著村民制定明年產業發展規劃。

山灣農莊要建設要發展,人、地、錢三大要素必不可少,只有有效激活三大要素,山灣農莊才能形成一個有生命力的完整綜合體。

遊仙區將山灣農莊的突破口選定在新市民、新鄉賢、新農民、新商人、新社工這五類有帶動力的人員身上。和齊蘭英一樣,回到「山灣」發展的還有胥芳,這名80後返鄉創業研究生,在新橋鎮雲鳳「粉房灣」將水產養殖業做精做細,獲得「全國休閒漁業示範基地」稱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位於新橋鎮同福村的「陳家大院子」,小河環繞,芳草萋萋,健身步道把一幢幢農家小院串聯起來。業主在這裡流轉200餘畝林地發展紫薇、紅楓苗圃種植,流轉300餘畝土地發展稻田養蝦,村集體通過土地租金入股企業的形式增加農民收入。

土地流轉得益於遊仙區實施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通過盤活農村集體廢棄房屋、集體土地、集體林地、閒置農房、宅基地、撂荒地等閒置資源,各鎮村招商引資便有了前提和基礎。同時,遊仙區鼓勵以村社集體經濟組織作為建設主體的山灣農莊先行先試,重點打造優質的投資創業環境、舒適宜居的工作環境和高效務實的政務環境,吸引更多的社會資金、人才、技術和管理參與農莊建設。

魏城鎮「金爐谷」山灣農莊,通過集體經濟組織領辦,社會資本參與的方式已發展桃種植600餘畝,青梅種植1200餘畝,產品成功打入康師傅飲品、無限極(中國)公司等企業。當前,「金爐谷」村民正與專業化公司合作,推進新夯土建築建設,逐步開發民宿旅遊產業。

以產業振興為抓手,以生態振興為根本,以文化振興為靈魂,以人才振興為支撐,以組織振興為保證,遊仙區一個個山灣農莊正在破譯「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的鄉村振興「密碼」。

相關焦點

  • 百裡生態畫卷 大美蜀中遊仙 遊仙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9月4日,記者從綿陽市遊仙區舉行的《美麗遊仙全域旅遊叢書》發行儀式獲悉:如今,「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的遊仙區全域旅遊格局初現雛形,「百裡生態畫卷,大美蜀中遊仙」的畫軸徐徐展開,呈現出「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注重「三老」的「文旅」創意「春華秋水知千年。遊仙是一個有鄉愁的地方。
  • 解鎖鄉村振興的「密碼」——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舉辦「鄉村建設研究...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在戰旗村成功舉辦「鄉村建設研究與實踐展」,集中回顧和展示集團在鄉村建設領域的理論探索、科技創新、規劃設計、鄉建工程等工作與成果,旨在「走在前列,做好示範」,為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穩步推進提供多元的參考樣板和借鑑視角。
  • 南陽市臥龍區潦河鎮:抓好項目建設 推進鄉村振興
    如何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南陽市臥龍區潦河鎮把著力點放在典型示範村上,用項目帶動,讓文化進村,匠心培育一村一品,助推鄉風文明鄉村振興。廣大農民在參與建設、共享發展中,有了更多的收穫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走進臥龍區潦河鎮,但見村村苗木旺,千林綠成蔭。
  • 實施三鄉工程、建設示範帶……武漢鄉村振興走出新路子!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三農戰線始終保持「大戰」狀態、「大考」作風,全面築牢農村地區疫情防控陣地,創新推進「三鄉工程」拓面提質,以培育重點、打造樣板、串點成帶為原則,加快鄉村振興示範帶及美麗鄉村建設,全速推進針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四三行動」,驅動武漢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 海南共享農莊投資發展交流會在三亞南田鴻洲共享農莊開幕
    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趙詠望作題為「鄉村振興戰略下共享農莊的政策解讀」 人民網記者枉源 攝 據了解,此次大會旨在積極響應海南省農業農村廳2019年關於海南共享農莊建設工作的總部署,且正值「2018年海南共享農莊創建試點申報主體
  • 惠州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文化振興工程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
    我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我們要遵循鄉村發展規律,不搞一刀切,不搞大拆大建,注重地域特色,體現鄉土風情,讓鄉村成為城裡人留戀、村裡人樂居的幸福家園。   惠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豐富的歷史遺存和文化,而且惠州傳統村落(古村落)保存比較多,擁有豐富的文化與自然資源。
  • 孫偉來金調研時強調 大力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不斷...
    孫偉來金調研時強調大力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不斷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王春江 張永霞 李盛剛一同調研  每日甘肅網7月10日訊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積極探索、勇於創新,幹在實處、走在前列,持續用力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不斷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省委副秘書長王春江隨同調研。  市委書記張永霞,市委副書記李盛剛,市委常委、金川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永前一同調研。
  • 不建洋房建土屋 遊仙魏城鎮鐵爐村大力推進現代夯土建設
    四川在線消息(杜暢 記者 鍾林)在輕鋼、磚瓦、水泥佔據了主要築房材料的當下,在遊仙區魏城鎮鐵爐村,這裡正興起一股「土屋」熱,村民們捨棄便捷的現代化建築材料,重拾歷經千年的夯土技藝,在現代科學的加持下,構築起一幢幢返璞歸真的土屋建築。
  • 蓮都高標準推進「麗新老竹」鄉村振興示範帶建設
    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蓮都以創建「部省共建鄉村振興示範省先行區」為抓手,高規格組織、高水平謀劃畲鄉風情「麗新老竹」鄉村振興示範帶創建,獲得國家級試點1個,省級試點14個,生豬保供工作獲得省政府領導批示肯定。  麗新老竹區域擁有創建鄉村振興示範帶的三大優勢
  • 臨澤縣大力推進「三大革命」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舉報   甘肅張掖網臨澤訊 在「百日攻堅」行動中,臨澤縣堅持政府引導、群眾參與,齊抓共管、合力推進
  • 南平市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顏值」「素質」再提升
    「下一步,村裡將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上下足功夫,加快推進林地使用費徵收常態化,做大做強特色中草藥黃精產業鏈,拓展紅心獼猴桃種植,發展生態休閒觀光等,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富民強村的經濟動能,讓群眾實實在在得實惠、普受惠、長受惠。」趙建民對未來的發展信心十足。  好生態也讓建甌的茶園煥發勃勃生機。
  • 海南共享農莊聯盟代表團實地考察南田鴻洲共享農莊
    代表團到達南田鴻洲共享農莊項目現場 人民網訊 3月22日下午,海南省共享農莊聯盟代表團來到南田鴻洲共享農莊項目現場進行考察,南田鴻洲共享農莊董事長彭隆榮、總經理張波向代表團詳細介紹南田鴻洲共享農莊項目。
  • 【學習十九大】王超:以鄉村旅遊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如何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呢?根據近些年來湖南發展研究中心、湖南智庫協調中心、湖南紅色文化研究院以及湖南智庫聯盟等單位在「三農」方面所作的大量的調查研究表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科學制定規劃,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大力發展和推廣鄉村旅遊,以鄉村旅遊帶動鄉村和經濟、文化、生態文明等各項建設,進而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條極其重要而現實的有效途徑。
  • 【解放思想再深入 全面振興新突破】我市集思廣益推進法治松原建設
    【解放思想再深入 全面振興新突破】我市集思廣益推進法治松原建設 2020-07-07 09:3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解開佛山中醫藥的「振興密碼」
    今年7月,市委、市政府高規格召開全市中醫藥大會,提出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準繩,打造中醫藥醫療服務、中醫藥人才聚集、中醫藥現代化產業、中醫藥健康服務、中醫藥文化對外交流等「五大高地」,加快建設全國中醫藥強市。一劑」良方「,道出佛山中醫藥的「振興密碼」。
  • 昌邑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打造鄉村振興特色樣板
    去年以來,昌邑市持續「求變」「實幹」,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特色樣板。培育平臺載體,強化產業支撐。該市通過進一步增強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等平臺的承載帶動能力,形成濰水田園綜合體基本框架。
  • 江夏區統籌推進「五個振興」鄉村有顏值有內涵
    近年來,江夏區在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狠下功夫,以「五個聚焦」紮實推進各項工作。江夏區委區政府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的江夏路徑,全區農業基礎條件不斷改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精準農業不斷深入,生態環境日益美化。
  • 人民日報新知新覺:因地制宜推進鄉村振興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刻把握「三農」工作新情況、新變化、新特徵,創造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明確了總抓手。
  • 涪陵大順鄉「三變」改革 共享農莊開啟鄉村新業態
    面臨這一系列的困境,新興村黨支部、村委會在該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委託重慶根創規劃設計公司於2018年與大順鄉政府一道先後編制了《大順鄉鄉村振興總體策劃及發展規劃》和《新興村鄉村振興詳細規劃》,明確新興村發展總體定位,發展方向及實施路徑;編制新興村、大田及天寶寺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規劃設計,針對村域發展的各類工程配套需求以及用地指標需求進行詳細設計和落地實施,並與鎮村一道根據總體規劃的實施路徑
  • 大順鄉「三變」改革 共享農莊開啟鄉村新業態
    先行先試 喚醒資源謀求大發展9月18日,隨著打造後的大順鄉新興天河寨共享農莊正式開園,越來越多的市民們從四面八方驅車來到大順鄉,感受自然的舒暢,體驗樸素、恬靜的生活,過一個愜意的周末。遊客不僅能更便捷暢遊農莊,還能體驗到不一樣的特色共享農莊民宿,買到心儀的特色農副產品,為旅途增添一份不一樣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