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齊聚開化 論道「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根源地」

2020-12-16 浙江文化旅遊之聲

12月3日下午,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指導,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衢州市委宣傳部、開化縣人民政府、錢塘江文化研究會主辦的2020「錢塘詩路·開化尋源」研討會在開化舉辦。

來自浙江省社科聯、錢塘江文化研究會、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浙江大學、衢州市文聯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圍繞開化的詩路文化底蘊溯源、「錢江源頭」和「錢塘詩路」文脈聯繫、錢塘江詩路文化帶建設中的開化擔當和作為等主題發表主旨演講,開展「根」「詩」對話。專家們一致認為,開化應該而且也有充分優勢將「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根源地」作為全新文化IP打造。

開化縣委副書記、代縣長毛獻明指出,各位專家的精彩分享、慧言慧語為開化深度融入錢塘江詩路文化帶建設打開了思路,明確了方向。錢塘江詩路文化帶上包含開化最美的風光、鄉村、人文,開化將努力融入錢塘江詩路文化帶建設,聚焦兩園共進、兩源輝映、兩詩融合,把文化帶打造為美麗經濟產業帶、美好生活的幸福帶、美輪美奐的風光帶。

現將部分專家的發言予以摘登,以饗讀者。

謝利根(浙江省社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

相對於全省四條詩路中開發進度較快的浙東詩路,錢塘江唐詩之路的開發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位於錢塘江源頭的開化縣要實現打造「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根源地」的目標,也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認為開化需要從文旅融合入手,在產業融合、集聚資源、品牌塑造、傳播形象、延長產業鏈、基礎設施建設、區域聯動、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下功夫。浙江省社科聯將在錢江源文化底蘊挖掘、文化研究基地建設、發展戰略的制定等方面與開化加強合作交流,為開化成功打造「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根源地」提供助力。

陳榮高(浙江省政協原秘書長、錢塘江文化研究會高級研究員):

開化的優勢是生態,生態是根;開化的精神是文化,文化是魂。近年來,開化用文化為生態賦能,著力做好「生態+文化」文章,打造出了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錢江源國家森林公園、霞山古民居、金溪漂流等一批優質文旅項目,實現了從「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開化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在不斷提升。站在進一步融入錢塘江詩路文化帶建設的新起點,開化要把「雞鳴三省」文章做透做實、把文旅融合產業做大做強、把創新發展擺在首位,不斷續寫深化「生態+文化」篇章。

李傑(浙江大學國際傳媒學院原院長、教授):

浙江省委省政府對錢塘江詩路文化帶的總體定位為「風雅錢塘,百裡畫廊」。位於錢塘江源頭的開化縣,在融入錢塘江詩路文化帶建設的過程中,可通過不斷強化母親河源頭的神聖性,實施聖顯戰略;緊跟浙江省委省政府工作步伐,實施跟進戰略;尋找最優質的客戶源,實施撇脂戰略等,放大優勢資源,明確自身定位。在此基礎上,開化還應突出差異性和典型性,體現原真性和包容性,通過強化品牌的協作機制,強化地標保護,創建錢江源生態品牌實驗室,建立區域品牌的傳媒方陣等舉措,打造基於生態文明的高端詩性品牌,不斷突顯源頭文化的亮點,講好開化故事,建設錢江源生態文明的詩意樣本。

吳建平(杭州市人民政府參事):

今天「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根源文化研究基地」正式落戶開化,我認為這是開化謀劃打造「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根源地」的新機遇和新起點。開化如何在新的更高的層次上彰顯生態之美、人文之美與和諧之美,使它成為錢塘江詩路文化帶當中的一顆明珠?我個人認為,開化應樹立打造先進文化高地的意識,做好極富有「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根源地」個性特色的規劃設計;以每一個精彩細節的挖掘,呈現「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根源地」的美麗畫卷,在浙江「重要窗口」建設中,為新時代錢塘江文化的發展注入新的動能,把開化打造為展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文與生態相得益彰的形象窗口以及弘揚文化的美麗窗口。

王駿(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會長):

開化要實現從錢塘江源頭到「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根源地」的轉化,需著重從建設當代新詩路、加大當代詩路的文化資源增量等方面實現。同時,開化還應在創成「浙江省詩詞之鄉」的基礎上,不斷突出詩詞文化元素在詩路文化帶建設中的核心要素,把「中華詩詞之鄉」的創建有機融入開化發展的各項建設,加大詩詞文化的群眾性普及程度,發展詩詞文化事業,重視對外宣傳,把開化「升級」為錢塘江詩路上的「中華詩詞之鄉」。

孫昌建(浙江省作協詩歌創作委員會主任):

早在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詩路文化帶之前,浙江全省各地就開展了形式多元的詩路文化活動。藉由這些活動,錢江源頭開化的詩韻美名越傳越廣。大江大河是偉大詩歌誕生的地方,生態文明能有效反哺詩歌創作,優質的生態為開化奠定了詩詞文化繁榮的基底。在新的發展歷程中,開化需不斷吸收錢江源的文化資源,把錢江源的元素融入新體詩創作中,不斷突顯源頭品牌,以詩歌作品的創作賦能「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根源地」建設。下一步,浙江省作協詩歌創作委員會將加強與開化的溝通交流,聯合開展詩歌採風等活動,全力支持開化打造「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根源地」。

相關焦點

  • 詩路貫通古與今 詩歌輝映錢江源——專家學者論道「錢塘江詩路文化...
    來自浙江省社科聯、錢塘江文化研究會、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浙江大學、衢州市文聯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圍繞開化的詩路文化底蘊溯源、「錢江源頭」和「錢塘詩路」文脈聯繫、錢塘江詩路文化帶建設中的開化擔當和作為等主題發表主旨演講
  • 開化首發倡議推進錢塘江詩路文化帶建設
    12月3日,在第九屆中國(開化)根雕藝術文化節暨2020「錢塘詩路·開化尋源」活動的開幕式上,開化以錢塘江源頭城市的擔當,率先發出了推進錢塘江詩路文化帶建設的倡議。倡議指出,一要提高站位、深化認識。高水平建設詩路文化帶是全面展示浙江詩畫山水、推進美麗浙江和文化浙江建設的內在要求,是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重要舉措。線路最長且關聯名城、名學、名江、名湖的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有責任圍繞《浙江省詩路文化帶發展規劃》主動作為、大膽創新,為全省詩路文化帶建設推進輸出參考經驗和智慧。二要挖掘文脈、尊重歷史。詩歌是真實存在的歷史文化遺產。
  • 錢塘江詩路文化帶建設成果亮相
    杭州網 記者 顏君如 通訊員 徐悅杭州網訊 穿境而過的錢塘江,為浙江發展增添靈動與活力,展現吳越山水的獨特魅力,也形成一條獨具韻味的文化之路。一直以來,這裡都是文人墨客的偏愛之地,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動人詩篇。
  • 一江詩詞顯風情 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成果發布
    為了全面展示錢塘江詩路文化,促進文化與旅遊相融合,豐富杭州「擁江發展」的文化內涵,5月30日,首屆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成果發布會暨錢塘江詩詞品讀會,在杭州錢江新城城市陽臺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共杭州市委宣傳部、杭州市擁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杭州市錢江新城建設管理委員會、杭州錢塘江學研究理事會聯合主辦。
  • 詩話錢江源·尋根好地方——第九屆開化根藝節詩意呈現
    本次活動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指導,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衢州市委宣傳部、開化縣人民政府、錢塘江文化研究會主辦,為期一個多月,包含詩詞採風研學、全國非遺詩詞大賽、漢唐文化展示、環球旅遊小姐巡迴賽、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根源地研討會等10餘項活動。
  • 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成果發布
    5月30日,首屆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成果發布會暨錢塘江詩詞品讀會舉行。  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也是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助推器」。  今年1月,《浙江省詩路文化帶規劃》(徵求意見稿)中提出,要重點打造四條詩路文化帶,即大運河詩路文化帶、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浙東唐詩之路文化帶、甌江山水詩路文化帶等。
  • 浙江:詩話錢江源·尋根好地方——第九屆開化根藝節詩意呈現
    本次活動由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指導,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衢州市委宣傳部、開化縣人民政府、錢塘江文化研究會主辦,為期一個多月,包含詩詞採風研學、全國非遺詩詞大賽、漢唐文化展示、環球旅遊小姐巡迴賽、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根源地研討會等10餘項活動。
  • 第九屆中國(開化)根雕藝術文化根藝節詩意呈現
    原標題:詩話錢江源 尋根好地方,第九屆中國(開化)根雕藝術文化根藝節詩意呈現 12月3日,以「詩話錢江源·尋根好地方」為主題的第九屆節暨2020「錢塘詩路·開化尋源」活動在衢州開化根緣小鎮啟幕。本次活動為期一個多月,包含詩詞採風研學、全國非遺詩詞大賽、漢唐文化展示、環球旅遊小姐巡迴賽、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根源地研討會等10餘項活動。
  • 中國計量大學成立詩路文化高等研究院 助力浙江詩路文化帶建設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王伊米 王珺)12月8日,中國計量大學詩路文化高等研究院成立儀式暨詩路文化高峰論壇在杭舉辦。來自復旦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齊聚中量大,講述他們對詩路文化建設的理解、實踐和期盼,為浙江詩路文化發展建言獻策。
  • 開化根宮佛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根雕博物館」
    作為開化每年一度的文旅盛會,今年的根雕藝術文化節以「詩話錢江源·尋根好地方」為主題,活動為期一個多月,包含詩詞採風研學、全國非遺詩詞大賽、漢唐文化展示、環球旅遊小姐巡迴賽、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根源地研討會等10餘項活動。留名「吉尼斯」,開化擁有「全球最大的根雕博物館」「讓我們恭喜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成功留名『吉尼斯』!」
  • 一首歌,一本書,一套詩詞,一張旅遊導圖……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成果亮相
    鍾靈毓秀、山海交融的浙江,因錢塘江曲折而得名,蔚為壯觀的錢塘江大潮蜚聲中外。穿境而過的錢塘江,為浙江發展增添靈動與活力,展現吳越山水的獨特魅力,也形成一條獨具韻味的文化之路。一直以來,這裡都是文人墨客的偏愛之地,留下許多過膾炙人口的動人詩篇。
  • 浙江著力打造四條詩路文化帶
    錢塘江詩路與大運河詩路在杭州交匯  製圖 田蘭芳  記者 陳立平  近日,省政府正式印發實施《浙江省詩路文化帶發展規劃》,提出以「詩」串文為主線,以「詩」為點睛之筆,著力打造浙東唐詩之路、大運河詩路、錢塘江詩路和甌江山水詩路「四條詩路」文化帶。
  • 一首歌 一張圖 一本書 一套詩詞 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成果發布
    昨天,首屆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成果發布會暨錢塘江詩詞品讀會舉行。  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也是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助推器」。  今年1月,《浙江省詩路文化帶規劃》(徵求意見稿)中提出,要重點打造四條詩路文化帶,即大運河詩路文化帶、錢塘江詩路文化帶、浙東唐詩之路文化帶、甌江山水詩路文化帶等。
  • 杭衢錢塘江詩路之旅正式起航
    詩路通達,禮譽天下。5月18日下午,「衢州有禮」號遊輪徐徐駛入信安湖水域,順利停靠水亭門碼頭。由杭州遊客、錢塘江中上遊航運復興工程參與見證者代表、部分衢州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援鄂抗疫代表組成的百餘名首航乘客,穿過水亭門廣場上代表杭衢錢塘江詩路之旅的時空大門步入南孔古城。至此,首航式圓滿完成,標誌著杭衢錢塘江詩路之旅正式起航。
  • 錢塘江詩路的漁文化探析
    中國漁業協會漁文化分會 寧波漁文化促進會 浙江省是在全國率先提出「詩路文化帶」建設的省份。2018年1月,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打造浙東唐詩之路和錢塘江唐詩之路」。
  • 「浙江詩路文化帶的發掘與重構」學術研討會舉行
    詩路文化帶是浙江省建設詩畫山水、推進美麗浙江和文化浙江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重要舉措。唐詩之路,包蘊宏富,影響深遠,為深入貫徹浙江省詩路文化帶發展規劃和浙東唐詩之路三年行動計劃,加強學術交流,推進詩路文化研究,12月11日-12日,由浙江工業大學主辦,浙江學術文化研究中心、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承辦,「浙江詩路文化帶的發掘與重構」學術研討會在紹興柯橋舉行。
  • 10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 陸遊詩歌「照亮」浙江詩路
    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近日,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位專家學者,線上線下參加了在陸遊故鄉紹興舉行的2020愛國詩人陸遊與浙江詩路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深切思念「亙古男兒一放翁」。專家學者們以獨特的視角,探討陸遊與浙江詩路的關係,認為陸遊的詩歌「照亮」了浙江詩路。陸遊的詩充滿著愛國情懷,同時他熱愛生活,紹興的山水在他的詩中顯得靈氣十足。
  • 中國計量大學詩路文化高等研究院成立
    杭州網訊 12月8日,中國計量大學詩路文化高等研究院成立儀式暨詩路文化高峰論壇在杭舉辦。來自復旦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齊聚中量大,講述他們對詩路文化建設的理解、實踐和期盼,為浙江詩路文化發展建言獻策。
  • 中國計量大學詩路文化高等研究院成立
    來自復旦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講述他們對詩路文化建設的理解、實踐和期盼,為浙江詩路文化發展建言獻策。肖剛指出,詩路文化帶是浙江省建設詩畫山水、推進美麗浙江和文化浙江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重要舉措。為進一步助推浙江省詩路文化帶建設,培育詩路文化研究人才,匯聚詩路文化研究成果,中國計量大學決定成立詩路文化高等研究院。
  • 大咖雲集 共襄盛舉 | 致力天台山打造詩路文化帶上的「耀眼明珠」
    發掘先賢古韻 復興魅力詩路 打造詩路文化帶上的「耀眼明珠」共襄文化盛舉、共敘詩路情誼。11月21日上午,中國唐詩之路研究會首屆年會暨第二次學術研討會、浙江詩路文化帶高峰論壇在天台隆重開幕。台州市政協主席陳偉義出席並講話,南開大學教授、中國唐詩之路研究會會長盧盛江,台州學院黨委書記崔鳳軍,浙江省社科聯名譽主席蔣承勇,天台縣委書記楊玲玲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天台縣領導林峰、陳政明、曹蕉紅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等出席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