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農村地區一些河道乾涸,農民在河床開墾田地種小麥長勢良好

2020-12-13 皖北農村視界

近年來,在皖北宿州農村地區一些河道河水乾涸,附近農民就在沒有水源的乾涸河床上開墾田地種起莊稼,而且小麥長勢良好,收穫頗豐。

圖為附近村民在乾涸的農村河道下面的河床上刨地種農作物。

圖為皖北農民在乾涸的河床上種植的小麥,長勢旺盛,據悉,當地村民在河床上種小麥。

一位皖北農村大姐在乾涸的河床邊種植的蔬菜,大姐說,由於天氣寒冷,蔬菜長勢不旺,到天氣暖和的時候,這些蔬菜生長特別旺盛。

據了解,皖北一些農村地區乾涸的河道一般土質為沙土,雨水很容易滲透地下,也因為皖北一些農村地區常年少雨,是造成河道乾涸的原因。

皖北農村地區一些河道乾涸,農民在河床開墾田地種小麥長勢良好,收穫頗豐。朋友們見過這樣乾涸河道農民在河床上種莊稼的場面嗎?

相關焦點

  • 山東:膠東4市持續乾旱 煙臺400座小水庫乾涸
    在沁水河的中下遊河段,原本寬闊的河面已經徹底乾涸,河床內有的地方長滿了青草,有的地方裂開兩指寬的大縫,河床上隨處可見曬乾的小魚和河蚌。一隻風乾的烏龜卡在河床的裂縫中,頭和前趾伸向天空,仿佛在向上天祈雨。  沁水河是牟平境內一條比較大的河流,是牟平區的水源地之一。
  • 浙江一河道乾涸,河床現大量圓形坑洞,彷如月球表面
    近日,浙江省一條河流乾涸後,河床底部露出水面。一些釣魚的人發現河床上有許多規則的「圓形」洞。太神奇了河道乾涸後露出河床「我早上來這裡釣魚時,發現了一大片坑窪。我不知道是什麼。很多人在這裡觀看……」Quzhou網友@絲餌驚訝地說,他們已經釣魚多年了,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這些圓形的坑洞密布著水,看起來非常奇怪。他首先想到的是「隕石坑」……出現在隕石坑裡?是人為的還是自然的?
  • 小麥《小麥田防除禾本科雜草,七種常用除草劑全分析》
    異丙隆對小麥安全性好,但會降低麥苗的抗凍能力,藥後遇寒流易產生「凍藥害」,使麥苗發黃、生長受抑制,這類情況在江蘇省每年都有發生。此外,稻田套播的小麥在與水稻共生期間長勢弱,耐藥能力差,應在水稻收穫後經過煉苗後才能施用異丙隆。積水田必須排水煉苗後用藥,防止出現「溼藥害」。
  • 農民種田種地,請問田和地有差別嗎?差別在哪裡?
    農民種田種地,請問「田」和「地」有差別嗎?差別在哪裡?田和地的性質都是一樣的,都是種糧食。但差別很大,用途不一樣。平原地區和山區的差別,更為明顯。一、在平原地區的糧田,都可以稱為田或地,主要是看種什麼農作物。
  • 1452座水庫、793條河道乾涸!安徽多地重旱!
    10月14日,蒙城縣許疃鎮閆集村,農民對已播種小麥的土地進行抗旱保墒。(胡衛國 攝)我省正遭遇近40年最嚴重的伏秋旱。目前,全省大型水庫總蓄水量35.9億立方米,較常年少2成,其中梅山、佛子嶺、花涼亭3座大型水庫水位已低於死水位。
  • 1452座水庫、793條河道乾涸!旱情最新消息看這裡...
    1452座水庫、793條河道乾涸!旱情最新消息看這裡......10月14日,蒙城縣許疃鎮閆集村,農民對已播種小麥的土地進行抗旱保墒。(胡衛國 攝)安徽正遭遇近40年最嚴重的伏秋旱全省河道乾涸793條水庫乾涸1452座目前,全省大型水庫總蓄水量35.9億立方米,較常年少2成,其中梅山、佛子嶺、花涼亭3座大型水庫水位已低於死水位
  • 農村土地被徵收,失地農民開墾路邊「荒地」種蔬菜,合法嗎?
    我國城鎮化加速,各縣鎮為了擴大城鎮面積不斷向農村延伸徵地,拆遷不斷,農民的土地被依法徵收後,農業戶口的家庭人均耕種面積少於0.3畝的統稱為失地農民。就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由於工業化、城市化開展過程中,具有大量農用土地轉為非農業用地,自那時起,全國每年將有200萬農民成為失地農民。
  • 小麥田有節節麥冬前噴施甲基二磺隆,年後有什麼變化?怎麼辦?
    一、節節麥的傳播飛快,主要是因為以下的傳播方式:1、收割機跨區作業帶種每年到5月份,我國的收割機隊們就從南方開始收割,跟隨著小麥的麥黃波浪線一路北上,到6月初收割到河北天津等地結束。而這跨區作業帶來豐收的同時,也帶來了野麥子的草種,其中就包含節節麥種子。
  • 開墾集體的荒山種莊稼沒人管,蓋房子建養殖場卻要拆遷這是為什麼
    因此,種出來的莊稼畝產500斤的就是極限產量了。所以,一些可以開墾的荒山,由於受生產資料短缺的局限,又加之交公糧的壓力,就一直撂在那裡荒著。到了後來分田到戶的時候,有的生產隊只把可以耕種的成熟地分給了村民,荒山什麼的就沒有分了,一直撂在那裡長著公家的荒草。那時,也有能幹的村民撿些荒山來開荒種植莊稼。
  • > 開墾荒地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開墾的四荒地的使用權屬於農民,但在土地確權過程中卻不會給予確權,而一旦有其他用途規劃之後,這些土地將會被農村集體組織所收回。
  • 農村個人開墾的荒地,是歸個人還是集體所有,怎樣處理?
    在農村,對於農民朋友最重要的兩件事物,除了房屋宅基地之外,就得屬土地了。在以前農民有了自己的土地才能有收入,種地是農村很多家庭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而且有些村子因為土地資源比較的稀少,有人會選擇去山上開墾荒地來進行種植。
  • 現在農村人開始享受人生了嗎?田也不種,地不種,這是為什麼?
    作為農村人,對這個問題,農村人要問問:田不種國家糧庫的大量糧食哪裡來的?地不種,難道是城裡人去種的嗎?農村有忙有閒,不能片面地土批評農村人。要全面了解農村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農村的土地裡都農民的疲憊的身影。
  • 農民自己開墾的土地可以確權嗎?有些會被沒收,滿足條件可以確權
    農民開墾的荒地可以確權嗎,確權是否要交費,看看這些內容就知道在廣大農村地區,土地資源相對還是比較豐富的,在早些年一些能幹的農民除了耕作自家的耕地外,還會開墾出一些荒地用於種植莊稼,這樣以種地為生的農民就可以通過自己的勞作多獲得一部分收入
  • 涇陽縣加強小麥後期管理 實現夏糧豐產農民增收
    為及時有效控制病蟲災害,確保小麥生產安全,保障夏糧豐產豐收,連日來,涇陽農業農村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加強病蟲害監測,及時掌握小麥生長進程,科學制訂防治方案;精準指導,確保防治效果,為全縣夏糧增收打下良好基礎。
  • 皖北農村農民大哥院子裡小菜園,種很多「稀罕菜」,你絕對不認識
    小編跟隨朋友去安徽淮北農村一位47歲的單身農民大哥家裡玩,圖中右邊穿厚襖的農民大哥一人過日子,無兒無女。農村大哥介紹,他姓孫,叫孫黃恩,居住的小院過2年就不能住了,這裡開發建旅遊區,他們村要搬走。
  • 莎車:發展特色作物種植 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近日,記者在莎車縣伊什庫力鄉巴格萬村看見村民阿卜杜如蘇力·穆薩正在地裡管理剛播種不久的洋芋,今年他在村 「訪惠聚」工作隊的引導下種了3畝洋芋,看到種下的洋芋長的一天比一天好,他對今年的增收充滿了信心。莎車縣伊什庫力鄉巴格萬村村民 阿卜杜如蘇力·穆薩說:因洋芋的施肥和澆水都很按時,長勢很好,今年有信心賣出拱棚洋芋2000元,兩畝地洋芋賣出3000元。
  • 莎車:發展特色作物種植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阿卜杜如蘇力·穆薩家裡有十畝地,以前他在地裡種了5畝小麥和5畝棉花,一年下來收入不高,這讓阿卜杜如蘇力·穆薩很苦惱。阿卜杜如蘇力·穆薩說:「那個時候,因沒有技術,看小麥顧不上棉花,看棉花顧不上小麥,棉花和小麥都沒有得到收益,家裡越來越窮。」
  • 乾涸河床碳排放超預期—新聞—科學網
    近日,《自然—地球科學》期刊發表題為《全球非常年水道中陸生植物凋落物的動力學分析》的文章指出,乾涸的河床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之前認為的要大,對全球碳循環的貢獻不應被忽視
  • 中國古代農民那麼多,為什麼非要給地主當佃農,自己開墾土地不行嗎?
    很多人在看中國古代史的時候,總會產生一個疑惑,那就是中國古代王朝一般都比較注重農業種植,鼓勵開墾荒地。但是在實際的執行中,我們卻發現,大部分的農民還是更願意給當時的地主做佃農,而不是自己去開墾荒地,這又是為什麼呢?
  • 山東諸城:打造為農服務的「田管家」
    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山東諸城:打造為農服務的「田管家」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宋學敏 通訊員 徐春光 濰坊報導「平時在外打工掙錢,家裡的土地都交給合作社打理,省心省事,收成還有保障……」」12月2日,今年的第一場小雪過後,山東諸城市相州鎮道明村村民崔孝傑,看到自家託管給富之道農機專業合作社的10畝麥田長勢良好,臉上掛滿了會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