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釣魚人來到一個陌生水域,第一件事應該就是判斷水中有沒有魚了,經驗豐富的釣友判斷水情魚情的手段可以說是層出不窮,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鼻子聞等等。但是對於新手來說,就有點犯難了,往往需要通過詢問或者跟著老釣友才能過過手癮。那麼,有沒有適合新手,簡單、直觀的方式來判斷魚情呢?答案當然是有的,那就是通過看水來釣魚了。
水中的泥沙、菌類、浮遊生物、汙染程度跟水中的魚兒有著直接的關係,通過觀察水色,也就是水體的渾濁與否、肥或者瘦,基本就可以確定有沒有魚,魚口又如何。今天,小編來教大家判斷哪幾種水色不適合釣魚,當釣友們看到這幾種顏色的水體,建議揮一揮衣袖,瀟灑的轉身離開。
一、過於清澈
首先,如果發現水面太過清澈,一眼望去就能到底,基本可以斷定無魚或者只有小魚了。一方面,這樣的水體太瘦,沒有食物,根本養不活魚兒,另一方面,太清澈,不利於魚兒的隱藏,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把魚兒嚇壞。所謂水至清則無魚就是這個道理。
二、過於渾濁
太清澈不行,太渾濁也不行,當發現水體過於渾濁,呈現為泥漿色時,那麼,另尋它處吧。這樣的水體會嚴重影響魚兒的視覺,不利於尋找食物。民以食為天,魚兒也一樣,阻礙我吃飯?那我就搬家。
三、紅棕色
通常,這類水體生長著大量的甲藻門的藻類,在陽光的照射下會呈現紅棕色、紅褐色,如果甲藻大量繁殖時水色還會呈醬油色,透明度減小,含氧量也會下降,這是水質變壞的標誌,很容易引起魚類死亡。
四、綠褐色
也就是釣魚人口中的肥水了,水質太肥,往往就代表的難釣魚,水中藻類、浮遊生物過多,會使魚兒食物不愁,我們釣魚的餌料吸引力會大大降低,同時水中的含氧量被瓜分,使魚兒無精打採,為我們垂釣更添難度。如要在肥水釣魚,需要做好完全的準備,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五、有油脂
也就是被工業汙染的水體,多數為黑色或紫色,當然也有其他顏色,同一特點就是水面會漂浮一層油脂。碰到這種水面不用我說,相信釣友也會調頭就走,汙染嚴重的,魚兒無法生存,即便不那麼嚴重,釣上來的魚也會有一股油味,除了丟棄毫無用處。
也許有人會說了,咋都是不能釣的水色呢?那麼,小編簡單的介紹一下,淡黃色、褐色、乳白色的水體表示鯽魚較多,青黃色草魚較多,深黃色則鯉魚較多,釣友們可以因水施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