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七星何以成為歷代中國人遙控天下的利器

2020-12-12 假如我是狐城

中國萬事萬物的出現都不是在近古時代,而是在距今兩千多年的先秦時代。那個時期的中國人處於中華古代文明發展的少年時期,他們擁有足夠的精力去探索一切未知和已知,而中國人早期在探索的過程之中對於天文現象的研究可以稱的上是東方之最。

這是因為中國人從原始社會開始就已經產生的天下情懷,他們通過各種天文手段將自己所居住之地劃分為九州,然後通過北鬥七星對天下地區進行劃分,這些絕密手段都是存在於上層貴族之中,根本不為當時之百姓所知道,今時今日我們能夠看見這些奧秘是因為知識的全面開放和文化普及給了我們這個機會,兩千年前,少數人通過觀察天象來為中國之民制定謀略天下的曆法,到了今天,我們依舊能夠通過天文上的星星來對宇宙星空和地球之民的萬事萬物作出指導意義,正如近日的北鬥衛星多次升空從而構建屬於中國的大國導航系統,這與兩千七百年前春秋時代古人仰望星空是一樣的道理。

上古時代以北鬥七星作為天下指南

古代百姓的生產力原本就是十分不發達的,他們對於古代世界的認識也是十分的有限,當時以數千人或數萬人之部落所能夠探索的地方不過是數百裡之地,在今天就是相當於一個縣的地方,這樣的土地範圍未免太過狹小,但在哪個世界靠腳丈量的時代,都是如同天文數字一般的存在。所以為了有一個更方便的方式,讓人不迷路,讓當權者能夠更好的掌握天下,北鬥七星天文定理誕生了。

古代人的生活十分簡單,並不是如同我們今人一樣豐富多彩,當我們現代人沉迷在各種娛樂與放鬆身體之中的時候,古代人就會選擇在勞動閒暇的時候選擇思考人生。當時的人們對於尋找方向只能放置於天空和大地,大地是處於一個時刻變換的階段,不能夠作為恆定的參照物來為人們指定方向。也許有些人會說天空的恆星也在移動,但我們須知這是地球的移動讓我們覺得他們在動,真正居住在這個天下的人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及絕大部分的晴朗夜晚見到閃爍的群星,這就是指示方向不變的基礎。

北鬥七星在億萬年的星空之中本來寥寥無名,可是在中國人發現並長期使用之後,它就成為了人類文化中的重要坐標。當時的古人在日以繼夜的觀察之中發現天空中的星月雖多,但只有北鬥七星才能以其明亮的光芒讓人得以辨別,且他們七顆星星以特殊的順序進行排列,這讓人更容易記住。我們中國人以生活之中的勺子將其命名為勺狀七星。因為中國人生活的土地一直是位於北半球,而北鬥七星的位置又是固定在天空中的北方,所以對於原始四方的概念就十分容易理解了。

學過函數或者方程的人都知道,多個未知數可以通過一個已知數和公式來求導出其他未知。這個數學概念在我們初學者看來十分深奧且神秘,但真正精彩的是中國人的祖先早在兩千七百多年之前就已經把這種概念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並讓民間大眾得以輕鬆掌握,這簡單的四字口訣到現在都有流傳,那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這句話到了如今即便是兒童也能夠隨口道來,但歷史之中真正的發現者卻在時間長河之中被遺忘,所以我作為歷史的研究者之一,有義務且有必要為中國人的祖先正名,我要讓後世之人知道古代中國人在各個方面從來沒有落後於世界,天文方向格局亦是如此。

北鬥七星在古往今來的含義

古代的北鬥七星可以粗略的分為天樞(貪狼)、天璇(巨門)、天璣(祿存)、天權(文曲)、玉衡(廉貞)、開陽(武曲)、搖光(破軍)因為每一顆星星都有他獨特的天空文章和光芒程度,所以中國古人給他們的命名也是獨有特色,但當時的三代天下早已經淪為了家族天下,所以為北鬥七星取名之人自然也擺脫不了世俗的色彩,我們可以輕鬆的看見每一顆星星背後代表之現象皆有人間秩序的影子。

所以說將貪狼比作是管理人間禍福之星,讓人們對於世間未知之事能夠多一個寄託之物,而文曲和武曲兩顆星星又是代表了人間文武之道,這是中國古代朝廷之中的兩個對立面,基本上科舉考試第一名都會被人們說成是文曲星下凡,而對於武功厲害,軍事才能出眾獨步天下之人,百姓也會叫他一聲武曲星,這些都是武曲星和文曲星對古人底層生活的影響面。

破軍這顆星星則是在人們心中扮演了軍隊之中敢死之士的形象,這個星星的運行軌跡關係著天底下是否會發生戰爭,所以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大家也覺得它是一顆不祥之星。祿存則是代表著人家富貴和升官發財,這一點被人們所喜愛,廉貞這顆星星則是代表人間清廉之官和正義之士,因為中國朝廷的正在運行總是需要一些敢於說真話的人,就如同明朝的海瑞和宋朝的包拯一樣。

北鬥七星在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之中亦隨著其發展,而今日的中國又靠著科技的發展在距離星空更近的地方建立了北鬥導航系統,使得五千年的北鬥七星遙控天下方式自先秦以來得以刷新,而我們今人之辨別方向跟不是如當初一般得以知道東南西北即可,在更多的時候,如今的北鬥七星導航系統,他是中國人在太空之中為民服務的利器,更是現代中國人遙控天下的密器。

相關焦點

  • 北鬥七星何以成為中國古人遙控天下的利器
    這是因為中國人從原始社會開始就已經產生的天下情懷,他們通過各種天文手段將自己所居住之地劃分為九州,然後通過北鬥七星對天下地區進行劃分,這些絕密手段都是存在於上層貴族之中,根本不為當時之百姓所知道,今時今日我們能夠看見這些奧秘是因為知識的全面開放和文化普及給了我們這個機會,兩千年前,少數人通過觀察天象來為中國之民制定謀略天下的曆法,到了今天,我們依舊能夠通過天文上的星星來對宇宙星空和地球之民的萬事萬物作出指導意義
  • 北鬥七星:中國人最信仰星系,帝王最愛紫微星,道教稱為七星君
    而北鬥七星也是古老中國最崇拜的星系。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也以北鬥來命名,可看北鬥星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有很深的情緣。在中國各種的相術、文學作品、道家文化、神話傳說故事等載體中,都有很多相關北鬥星的描述,很多故事總是與它們有千絲萬縷的關聯。北鬥七星是由天樞、天璣、天權、玉衡、天璇、開陽、瑤光七星組成,根據其分部位置的形態,古代中國人把這七星構想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
  • 「北鬥七星」簡介
    北鬥七星源於古人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故名北鬥。北鬥七星是上古時代人們用作定方向、定季節、定時辰的標尺。北鬥其名始見於漢代緯書《春秋運鬥樞》記載如下「第一天樞,第二旋,第三璣,第四權,第五玉衡,第六開陽,第七瑤光。
  • 北鬥七星的名稱與含義
    古人認為北鬥七星各有所指,《晉書天文志》 說北鬥七星在太微北,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為律,瑤光為星。       道教稱北鬥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鬥七宮,即: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搖光宮破軍星君。
  • 北鬥七星你真的了解嗎
    星河萬裡印長空,七星北鬥指乾坤;大家應該都知道北鬥七星,也就是所謂的勺子星,但是你真的了解北鬥七星嗎?所以講到這在南半球的朋友,就不用了通過北鬥七星來找北了,因為你在某些緯度根本就看不到北鬥七星,即使看到了北鬥七星,你基本也是找不到北極星的。
  • 中國人最早的星宿信仰:北鬥
    北鬥,每一個中國人都熟悉的星辰名字,北鬥七星信仰,中國人最早的星宿信仰之一,它連接星空與人間,成為中國人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指路明燈。北鬥星是北半球星空中的重要星象,由7顆星組成。《春秋運鬥樞》云:「第一天樞,第二(天)旋,第三(天)璣,第四(天)權,第五(天)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
  • 北鬥七星的來源
    這七顆星像一把舀水的勺子,故而就叫「北鬥七星」。在北方的人們中,也有叫它「勺星」。在勺子口的兩顆星叫天璇、天樞,在這兩顆星前面五倍的地方有一顆亮星,就是北極星。北極星永遠處在北方。   夜間行路、航海可以用它指示方向。夜晚,每過一個小時去看一看北極星和北鬥七星,你就會發現北鬥七星是在繞著北極星自東向西轉。
  • 北鬥七星的由來,也許你的身邊就有一顆「北鬥七星」
    北鬥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七星組成的。古代中國人民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抄古代舀酒的鬥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玉衡、開陽、瑤光組成為鬥柄,古曰杓。北鬥星在不同的百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鬥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北鬥七星從鬥身上端開始,到鬥柄的末尾,按順序依次命名為α度、β、γ、δ、ε、ζ、η,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分別把它們知稱作: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
  • 北鬥七星閃耀夜空
    今天,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在舉國歡慶之時,我們也可以在夜空中看到真正的北鬥七星。圖為北鬥七星升起在四川峨眉金頂上空。攝影:戴建峰北鬥七星屬於大熊座,距離我們78到124光年。通過北鬥七星的天樞、天璇兩顆星,延長五倍就可以找到北極星。攝影:戴建峰北鬥星在不同的季節和夜晚不同的時間,出現於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據初昏時鬥柄所指的方向來決定季節: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這個季節,日落後鬥柄正指向南方,表示現在正是炎熱的夏季。
  • 北鬥七星:天樞,天璇,天璣……
    北鬥七星分別是:天樞(shu)、天璇、天璣(ji)、天權、玉衡、開陽、搖(瑤)光。七顆星連在一起成勺狀!關於北鬥七星名稱記錄的完整文獻,可以追溯到漢朝時期,當時還有很多關於北鬥的石畫像,據記載民間極其崇拜北鬥星,漢代墓頂上的北鬥七星圖。
  • 為什麼北鬥七星看起來像勺子?
    我國古時很重視北鬥,因為可以利用它來辨方向,定季節。北鬥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組成的。古人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鬥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鬥身,古曰魁;玉衡、開陽、搖光組成為鬥柄,古曰杓。
  • 大熊座:熊背上的北鬥七星
    對於北緯40°以上地區的觀測者來說,大熊座是一個拱極星座,其包括北鬥七星在內的大部分區域都在天極附近,我國大部分地區全年可見。北鬥七星:在我國古代,人們把大熊星座中的七顆亮星看做一個勺子的形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北鬥七星。
  • 一人之下:古代術士都說北鬥九星,為何現在卻成為了北鬥七星
    但是在術士之中,常常有人說北鬥九星,而現在所有人為何會說是北鬥七星呢?宋代道教天書『雲笈七籤』24巻「日月星辰部」曾提及北鬥七星還有輔星、弼星的存在,時稱北鬥九星。五代徐鉉《步虛詞》詩曰:「整服乘三素,旋綱躡九星」。而在先秦時代,更是對人們說是北鬥九星。那麼為何到了現在卻說成是北鬥七星了呢?
  • 傳了幾千年的北鬥七星,原來是「北鬥九星」
    「北鬥九星」這個概念其實很早就存在,只是我們很多人不知道,我們只記得北鬥七星。原因是九星中的兩顆星已經「消失」了很多年,所以我們無緣相見,其實它們並沒有消失,只是暗淡到我們幾乎看不見。沒想到,傳了幾千年的北鬥七星,原來是北鬥九星。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了解曾經的北鬥九星。
  • 關於北鬥七星和季節更替的那些事
    若是平時,看到了也就僅僅只是看看,因為字面意思嘛「北鬥的鬥柄指向東南,就是立夏時節到了,萬物到這個時候都會開始成長,所以叫立夏」。但剛好我也是前不久才在天上真正見到了所謂的北鬥七星。那疑問也就由此而生。
  • 北鬥七星的技能樹上,可不只指方向這一條
    如果要讓你不假思索地說出最熟悉的星星,相信很多人下意識的反應就是「北鬥七星」。在幾千年的中華文化裡,北鬥七星可以說是燈塔一般的存在。人類一直在尋求導航定位的有效方法,而北鬥七星就能在澄澈的夜空中,照亮人們前進的路。北方的星星,不僅識路更「仕途」勺狀北鬥七星在北方的星空中就特別顯眼。那麼如何利用北鬥七星來辨別北方呢?
  • 北鬥星辰,到底是北鬥七星還是北鬥九星?多出來的兩顆分別是誰
    織錦講的應該是古代的一場戰爭,五星連珠在東方匯聚,代表漢朝將旗開得勝,在星辰中,北鬥七星極為重要。 古人將「北鬥七星」連在一起,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舀酒的鬥形,因此稱為北鬥,它在不同的季節出現,古人方位來確定季節:鬥杓東指,天下皆春;鬥杓南指,天下皆夏;鬥杓西指,天下皆秋;鬥杓北指
  • 北鬥七星掌生辰 有哪些關於北鬥七星的忌諱
    北鬥七星,分為一天樞、二天璇、三天璣、四天權、五玉衡、六開陽、七搖光,整體上會有什麼樣的影響,會產生什麼樣的作用,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北鬥七星到底在什麼派別裡面看。有什麼忌諱,自然也是需要區別看待的。接下來我們一起來風水學看看,有哪些關於北鬥七星的忌諱呢?
  • 南鬥六星和北鬥七星的天機秘密
    第一天府宮,是司命星君;第二天相宮,是司祿星君;第三天梁宮,是延壽星君;第四天同宮,是益算星君;第五天樞宮,是度厄星君;第六天機宮,是上生星君,這樣,南鬥六星被神化,成為六司星君。 俗云:「南鬥注生,北鬥注死」。這一說法最早見於東晉幹寶所撰《搜神記》這個故事很有意思;三國時魏國有個管輅,是位著名的術士,最會相面。
  • 紫禁城「北鬥七星」布局體現的鎮物文化
    紫禁城不僅代表了我國古代優秀的建築技藝和文化,還能夠反映古人對古代星象的認知,並在營建過程種予以體現,其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就是北鬥七星的鎮物文化。紫禁城中軸線的部分建築位置與北鬥七星密切相關。北鬥七星在我國古代是指「天樞、天璣、天璇、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個行星(圖1)。古代人們把這七星聯繫起來,由於其外觀猶如古代舀酒的鬥形勺子,因而稱之為北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