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上海灘,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城市,這裡從來沒有平靜過,相比黃浦江的平靜,這裡更是散發著濃厚的廝殺氣息。
在這個角鬥場上,杜月笙便是一個勇敢的冒險家,時代的弄潮兒,十裡洋場最富傳奇性的一個人物,號稱「三百年黑幫第一人」?,
在當時的上海灘黑道中,杜月笙最有古人之風,他認為「錢財用得完,交情吃不光。因此,別人是存錢,我是存交情」。
當時的上海灘有三大聞人,大家都說:黃金榮貪財,張嘯林善打,而杜月笙最會做人。
杜月笙
1888年8月22日是陰曆七月十五,鬼節,杜月笙就是在這一天出生於上海松江府川沙廳的一個貧寒之家。
他的父親當過跑堂的,母親做過洗衣工,四歲時父母已雙亡,由繼母和舅父先後撫養長大,14歲就到水果店做了學徒,隨後加入了青幫。
上海灘在民國時期是著名的黃金寶地,要想在這兒有個一席之地,光憑不要命不要臉是遠遠不夠的,最為關鍵是頭腦要好用。
混社會有「三碗面」最不好吃:「人面、場面、情面」;這些都是杜月笙人生智慧的總結,他還說:「不要總是畏懼被人利用,人們利用你,說明你是有利用價值的。」
杜月笙就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很快他就傍上了上海灘第一大佬黃金榮,從此飛黃騰達。
後來,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成立了三鑫公司,這便是上海灘三大亨的由來。
三鑫公司的發展壯大一方面是與國內的軍閥們勾肩搭背;另一方面它構建了一個涵蓋中國上海、西貢、馬賽的龐大交易網,當時遠東地區七成鴉片都是經過這個網絡運輸出去。
1927年4月,上海灘三大亨合謀,將門下弟子重組為中華共進會。
在之後一個月時間裡,杜月笙設計逮捕了上海工運領袖汪壽華,隨後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及工人糾察隊。
關於「清共」一役,杜月笙曾經自以為得意者有三點:
一是萬名共進會弟兄,事後把臂章扯下,乘車的乘車,步行的步行,各自默然回家,沒有擾民;
二是自有及繳獲的槍枝,統統贈給了軍隊,那門從租界借來的小鋼炮也還回去了;
三是與蔣介石結成盟友,事後,獲得個少將頭銜。
杜月笙生的濃眉大眼,身材修長,講話極具感染力,日常穿著極為簡樸,一身中式短打衣裳,正式場合以長衫為主。
而且他的長衫無論四季都將紐扣扣得整整齊齊,就連最炎熱的時候也不會解開最上面的扣子。
他尤其愛喝紅茶,喝茶之時從不用茶杯,常常以茶壺代之。
杜月笙經過自己的觀察與總結,將人分為三等:第一等人,有本事,沒脾氣;第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氣;第三等人,沒本事,大脾氣。
杜月笙做了大量公益慈善的事情,包括送藥、賑災,還幫助工會調解勞資糾紛。
上海淪陷後,日本人對杜月笙是百般拉攏,他是一概拒絕,更不允許門生投敵,後來在蔣介石的支持下,他在重慶組織了人民行動委員會,統領全國黑道抗戰。
抗戰勝利後,上海沒有了租界,國民黨當局不願意黑道坐大,對上海黑道是有意打壓。
杜月笙發牢騷道:「上海淪陷時是無正義,現在勝利了還是無公道。」
1949年,杜月笙感覺蔣家王朝是氣數已盡,提前去了香港。
杜月笙一生有八子三女,都是由姨太太陳幗英、孫佩豪、姚玉蘭等所生,家教平素要求極嚴。
杜月笙晚年留居香港,雖不插手江湖上的事情,但道上對他極為尊重,當時很多人不光欠他的人情,還欠他的錢。
杜月笙氣度過人,他認為經過社會變動,許多之前的朋友也不像以前那樣富有。
他倘若再去問別人要債,朋友肯定是砸鍋賣鐵的還給他,但是朋友的日子必定不好過,所以他將所有欠條焚之一盡。
一九五一年八月十六日,杜月笙在香港病逝,享年六十三歲。
臨終之前,杜月笙曾對他的子女說過這麼一句話:「我沒希望了,中國會有希望。
—End—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都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